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库     
1.黄原胶提纯的新方法 野油菜黄单胞菌发酵生产的黄原胶发酵液,首先进行加热处理,随后用溶菌酶再用碱性蛋白酶处理,溶解残余的细胞(或先用碱性蛋白酶再用溶菌酶处理)。然后从处理过的发酵液中回收黄原胶。  相似文献   

2.
黄原胶在采油工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但其难降解性质给采油工程带来很多问题。从塔里木油田胡杨木根部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黄原胶降解菌BIT-BJ001,对其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此黄原胶降解菌最适培养条件为:黄原胶0.3%,酵母粉0.5%,Na+浓度0.8%,Mg2+浓度0.8%,初始pH值为10,温度60℃。菌种BIT-BJ001降解黄原胶的能力与发酵时间、发酵液中还原糖浓度有关,发酵96 h,黄原胶降粘率达到最高,发酵液中还原糖浓度过高,将抑制菌株对黄原胶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XCCNA-92发酵生产黄原胶的适宜条件是:好氧,发酵温度为30℃,培养基起始pH为7.0,接种量6%,发酵周期60h。利用最佳培养基配方,在30℃,150r/min条件下发酵72h,工业级黄原胶产量达40.84g/L,发酵液粘度86000cp,丙酮含量4.1%,碳源转化率达68.1%。  相似文献   

4.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NK-01菌株培养过程中菌体形态及黄原胶分泌的动态变化过程.喷涂造影显示出菌体形态及黄原胶分泌的变化规律.超薄切片揭示了此菌株的超微结构.用铬离子交联技术观察到黄原胶可交织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溶氧控制策略对结冷胶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冷胶作为一种吸水水性极强的胶体,其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发酵法生产结冷胶的过程中,由于发酵液的黏度很高,溶解氧(DO)的控制极为困难。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结冷胶的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增加通气量或提高搅拌转速这两种策略来提高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水平。本文通过对比这两种控制策略对60吨发酵罐生产结冷胶产量、能耗的影响,得出通过提高搅拌转速的溶氧控制策略更加高效和节能。提高搅拌转速的发酵批次与增加通气量的发酵批次相比,结冷胶平均产量提高了9%,能耗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测定威兰胶发酵液中的生物量,对该新方法进行初步条件优化以及干扰因子的排除,研究氨糖与菌体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产胶量也会上升,而本方法应用于威兰胶发酵液中的生物量,并不受威兰胶及威兰胶水解产物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NK-01菌株培养过程中菌体形态及黄原胶分泌的动态变化过程.喷涂造影显示出菌体形态及黄原胶分泌的变化规律.超薄切片揭示了此菌株的超微结构.用铬离子交联技术观察到黄原胶可交织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搅拌桨是高好氧高黏度微生物发酵实现高效反应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不同搅拌桨组合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十分重要。威兰胶是由产碱杆菌在高耗氧高粘度发酵体系下合成的胞外微生物多糖,广泛应用于水泥、石油、油墨、食品等行业中。本研究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以威兰胶发酵液体系为研究体系,研究了6种不同搅拌桨组合在反应器内流体速率分布、剪切速率、和气含率等参数。将模拟效果较好的3种组合用于威兰胶发酵过程。研究表明MB-4-6搅拌桨组合对改善发酵罐内部的溶氧及流场分布效果最明显,威兰胶产量水平提高了13%。同时在该组合下威兰胶的产品粘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
碱性β-甘露聚糖酶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碱性β-甘露聚糖酶16L罐的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中,通气量影响菌体生长,最适通气量为1:0.75—1:1.0vvm。搅拌速度影响菌体产酶,最适搅拌速度为500r/min。碳源为魔芋粉,其适宜浓度为2%。发酵周期为40小时。发酵液中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300u/ml,比摇床上培养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0.
初步探索乙醇-黄原胶耦联两步发酵的可行性和生产工艺,即控制乙醇发酵,发酵液去除固形物后蒸馏回收酒精,然后利用酒精糟液中剩余营养物质进行黄原胶发酵。摇瓶和小罐试验证实方案是可行的,耦联发酵工艺优化条件:选择木薯淀粉进行乙醇发酵60 h后的酒精糟液,添加2 g/L KH2PO4,不添加无机N源。在优化条件下,7 L发酵罐中耦联发酵的黄原胶产量达到20 g/L,转化率约为50%。  相似文献   

11.
槐豆胶的流变性及与黄原胶的协效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主要对槐豆胶的流变性及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增稠性和协效凝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豆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当胶浓度为1%时,其粘度为660mpa·s;浓度、剪切力、温度、酸碱、冻融等变化与槐豆胶的粘度都有较大的关系;槐豆胶还有一非常显著的特性即是与黄原胶的协效增稠性和协效凝胶性,可作为理想的黄原胶的增稠剂和凝胶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碱性β-甘露聚糖酶16L罐的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中,通气量影响菌体生长,最适通气量为1:0.75—1:1.0vvm。搅拌速度影响菌体产酶,最适搅拌速度为500r/min。碳源为魔芋粉,其适宜浓度为2%。发酵周期为40小时。发酵液中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300u/ml,比摇床上培养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3.
土毒素发酵生产过程中,在菌体生长旺盛时期呼吸强度高,需氧量大,因此,提高发酵液中的溶氧量极为重要。而空气分布管的形式和搅拌效率对溶氧量和发酵的影响较为显著。我  相似文献   

14.
在静置、搅拌及通气搅拌3种不同控氧条件下,分别用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B3发酵及全细胞转化合成了苯乳酸,考察菌体生长、葡萄糖消耗及其发酵与转化合成苯乳酸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转速100 r/min的搅拌条件下,L.casei B3发酵合成苯乳酸的浓度比静置发酵条件下提高了41.4%;但在空气流量2 L/min及转速100r/min的通气搅拌下,发酵合成苯乳酸的浓度较静置发酵时下降了60.3%;以8 g/L苯丙酮酸为底物,以相应静置、搅拌及通气搅拌条件下所得的菌体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合成苯乳酸,其摩尔转化率分别为67.2%、62.7%和35.9%。此结果说明:适度的搅拌促进了发酵过程的底物和产物传质,但充足或过量供氧会影响细胞内的转化合成酶系,不利于苯乳酸的全细胞转化合成。  相似文献   

15.
在20t工业发酵罐中,研究了涡轮桨和翼形轴流桨搅拌对红霉素发酵过程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粘度、溶氧、效价、搅拌电流和糖代谢等过程参数的变化,以及搅拌功耗与发酵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搅拌桨搅拌其发酵过程参数(粘度,溶氧,效价等)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差异;(2)搅拌功耗同发酵产量之间的关系,翼形桨明显不同于涡轮桨;(3)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用翼形桨代替涡轮桨可节省搅拌功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供一种适合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使用的增稠剂,以黄原胶和罗望子胶及麦芽糊精为原料,粘度及溶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胶体最适的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复配后的胶体粘度均大于单一胶体的粘度,且三种胶体复配后的溶解速度得到了显著地提高。黄原胶、罗望子胶和麦芽糊精的最适复配比例为3∶1∶30,粘度为611mPa·s,溶解时间为3min。随后通过流变仪对复配溶液的流变特性及粘度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将最适配方的增稠剂与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增稠剂进行对比,表明该配方的增稠剂不仅具有成本低及速溶的优势,还能应用于医学钡餐造影。  相似文献   

17.
翼形轴流桨在红霉素发酵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t工业发酵罐中,研究了翼形轴流桨搅拌对红霉素发酵过程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粘度,溶氧,效价等过程参数变化,以及搅拌功耗与发酵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的涡轮搅拌桨相比,翼形轴流桨搅拌其发酵过程参数(粘度,溶氧,效价等)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差异;(2)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用翼形轴流桨代表涡轮桨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丝状真菌发酵生产中形态的影响与发酵罐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丝状真菌深层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对发酵液粘稠的影响,发酵液粘稠带来的不利因素,菌体形态与代谢产物生产间的关系及针对丝状真菌的发酵罐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黄原胶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对野油菜黄单胞菌J-12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研究。得到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4%玉米淀粉、0.3%鱼粉、0.3%豆饼粉、0.3%CaCO_3、0.5%KH_2PO_4、0.25%MgSO_4、0.025%FeSO_4、0.025%柠檬酸,接种量5%。在消前pH7.2~7.5,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72h的实验条件下,发酵液粘度为8740mPa·s,采用酒精直接沉淀法提取黄原胶的产率达2.91%,产品的丙酮酸含量3.32%。  相似文献   

20.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5):104-104
随着二元酸碳数的增加 ,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应降低。同一种二元酸 ,温度升高 ,其溶解度也相应增大。奇数碳二元酸比偶数碳二元酸在水中溶解度大得多。各种二元酸在多种有机溶剂中 ,如醚类、醇类、酮类等 ,溶解度都比较大。发酵液中二元酸的分离提取方法 ,主要根据上述性质而定 ,归纳起来有如下方法 :水中沉淀结晶 一般是通过离心或板框压滤方法 ,除去发酵液中的菌体 ,滤液用浓HCl或浓H2 SO4酸分结晶 ,把沉淀分出 ,并溶解在碱性热水中 ,加活性炭脱色 ,过滤除去活性碳和杂质 ,再用浓HCl或浓H2 SO4酸化结晶 ,冷却 ,出现二元酸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