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书主要阐述了植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有工业价值的植物细胞的筛选、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与技术需求、诱导子的作用、植物细胞反应器的操作与设计、植物细胞固定化与固定化细胞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的规模放大以及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领域等内容.本书以现代细胞培养技术和工程原理为基础,紧紧围绕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工程技术和生物学需要,  相似文献   

2.
支原体污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原体污染细胞培养物是个极普遍的世界性问题,在十几年前就曾引起我国细胞培养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它不仅引起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多种改变,影响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工作,而且也将导致用细胞基质制备的多种生物制品报废,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多年来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以及生物制品学工作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方法的研  相似文献   

3.
左祥  左纯源 《植物学报》2020,55(2):254-254
正植物细胞培养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植物生物学等课程的实验课中都有涉及,其实验方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因此,将植物细胞培养纳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中运用细胞培养技术,能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敏度,提高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细胞培养”已成为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许多学科的主要研究手段。在大学本科开设“细胞培养”实验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这一技术方法,同时也能使学生建立对活细胞形态结构、生长、分化等感性认识。因此,国外在70年代前就已在大学本科开设了这项实验,英国D.O.Hall等1975年的《细胞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5.
细胞培养在细胞生物学和病毒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细胞培养中把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是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许多酶都可以用来分散细胞,也有用胰蛋白酶和螯合剂混合使用或单独用螯合剂来分散细胞。用螯合剂分散细胞报道很多,但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分散剂来消化细胞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6.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是细胞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现象。随着对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了解的深入,显示了有效地控制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凋亡的巨大潜力。包括采用DNA重组技术把抗细胞凋亡的基因导入细胞和在培基中加入具有抗细胞凋亡的生存因子或化合物等手段已用于控制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这些技术将大大延长细胞达到饱和密度后的培养时间,提高细胞培养系统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细胞培养是细胞研究的基础, 微系统技术的发展给细胞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微系统平台上进行细胞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微流体和微结构的性质, 对细胞进行操控, 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药物筛选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SU-8负性光刻胶模具制作双层细胞培养微芯片的方法, 该芯片通过狭缝将细胞培养区和微通道区隔离, 既保证细胞培养区域的相对独立, 又可以利用微流体的特性调节细胞外基质的性质, 给基于微芯片进行细胞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凋 细胞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现象。随着对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了解的深入,显示了有效地控制动物细胞增减保细胞凋亡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流控芯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具有小型化、集成化、高通量、低消耗、分析快速等特点,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学研究平台,能够提供传统方法不具备的精细和可控制的细胞研究条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主要介绍其在细胞培养、分选、裂解、计数、凋亡检测、迁移、单细胞捕获、细胞间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早期胚胎,组织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继续分化,发育和分裂,这是现代生物学的一项基本技术,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肿瘤学以及生物工程等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由于果蝇具有取材便利,生活史短、细胞培养可以不用Co_2培养箱,加之在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能够观察到多种细胞的分化状况等诸多优点,是细胞培养实验的极好材料。同时,由于果蝇的一个细胞系基本上是一个细胞株,给有关的科学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好处,六十年代以来,国外不少实验室就开始了果蝇细胞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是1907年哈里逊在淋巴块中对蛙的神经板培养成功开始的,其后近一个世纪以来,陆续成功地培养了哺乳动物、昆虫等各种动物细胞,并广泛用于生物科学的各个分支。鱼类的细胞培养的系统研究和建系实践大约起始于60年代,被公认的真骨鱼类的第一个永久性的细胞系——虹鳟性腺细胞系(RTG-2)是由Wolf建立的。随后各种鱼类细胞系相继建立,涉及的组织来源有吻端、肾脏、卵巢、尾鳍、性腺、肝脏、胚胎、囊胚、原肠胚、鳍条等,同时也进行了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保存条件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渔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者可利用来自不同种的培养细胞进行细胞杂交(融合)、核移植、DNA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及一些物理图谱的建立等。细胞系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及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鲤鱼的尾鳍和吻端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建成鲤鱼体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试验中我们侧重寻找适合做克隆供体的细胞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 以优化供体细胞的质量(另文报道)。此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2.
植物悬浮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悬浮细胞培养的原理、培养类型、不同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方法.同时阐述了悬浮细胞系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质生物学的研究使传统的细胞培养技术有重大进展,这种改革包括无血清培养,为每种细胞补充一定的激素和利用组织特异的细胞外基质作为培养底物。这种培养方法能促进细胞附着、克隆生长和细胞分化,尤其适合于上皮细胞的生长。用于细胞培养的基质有胶元、细胞外基质(ECM)粗提物、生物基质、重建基底膜基质、羊膜粗提取物等,分别介绍了大概的提制方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书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病毒学、微生物学及蛋白化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培养和蛋白质药物的生产。 内容包括:1.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2.重组DNA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工程及  相似文献   

15.
生物反应器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培养既可以打破环境条件的限制,又有助于生产过程的人为调控,为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或工厂化直接生产植物细胞有用代谢产物创造了条件,是当前植物细胞培养工作的研究热点。在介绍植物细胞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对适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各类生物反应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非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用于植物细胞固定化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以及一次性培养生物反应器)的原理、优缺点等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选择及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于1986年4月21日在上海医科大学放射生物研究所开展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季度学术活动,会上邀请上海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林云璐教授作关于细胞培养与单克隆抗体技术与进展的报告,内容有一、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简史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三、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参加人员有本市细胞生物学研究人员、各大专院校的教师与研究生共100余人,报告尚有书面材料,与会者一致认为报告非常精彩、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宝贵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所属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细胞免疫专业委员会和癌细胞分化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于1994年11月4日至11月12日在山东省泰安市联合召开学术讨论会。 来自全国12个省、市39个单位的65名专业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宋今丹教授主持,朱德厚同志代表三个专业委员会汇报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筹备经过,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 PSP94- TNFαD1 1 a融合基因的表达和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 ,将含该融合基因的质粒 pc DNA- PSP94- TNFα D1 1 a转染 NIH3T3细胞 ,72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并提取细胞总RNA,经 RT- PCR,得到与目的基因长度相符合的 c DNA片段 ;以 PSP94c DNA为探针 ,对 RT-PCR产物进行 Southern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 :转染 PSP94- TNFαD1 1 a融合基因的 NIH3T3细胞 ,其 RT- PCR产物杂交信号为阳性 .细胞培养上清用 TNF抗体行 Western印迹和 ELISA分析 ,检测结果为阳性 .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 ,细胞培养上清不仅具有 PSP94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 PC- 3生长的活性 ,而且显示出 TNFα对 L92 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 ,pc DNA- PSP94- TNFαD1 1 a质粒能够正确表达目的基因 PSP94- TNFα D1 1 a,且表达的 PSP94- TNFαD1 1 a融合蛋白具有预期的双重生物学活性 .  相似文献   

19.
微系统技术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细胞在微系统芯片内的生长状态,对于利用微系统技术进行细胞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玻璃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是目前制作细胞培养微芯片的主要材料。通过向以二者为基底材料制作的细胞培养微芯片内导入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利用实验室构建的细胞成像分析系统观察和分析细胞在不同基底材料的芯片内5天的增殖情况,同时研究了基底材料的预处理方法以及培养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培养与体外hCG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胞体滋养层细胞体外分化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酶消化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人足月胎盘细胞滋养层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hCG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分离和纯化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生长良好,通过细胞分裂和融合形成合胞体滋养层细胞,随着合胞体滋养层细胞的生长,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CG含量显著升高。我们认为从胎盘中分离和纯化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分化和融合形成合胞体滋养层细胞,体外hCG含量的增加与合胞体滋养层细胞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