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β-内啡肽属内源性阿片肽,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及脑组织中,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本文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β-内啡肽在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消化道和脑中的定位分布。食道、后肠呈β-内啡肽阴性反应,口咽腔、前肠及中肠呈β-内啡肽阳性反应,阳性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上皮之间,呈圆形、卵圆形、蝌蚪形、梭形、锥形等。β-内啡肽阳性细胞分布密度在前肠最高,中肠次之,口咽腔最低。β-内啡肽定位于间脑、中脑、小脑神经元及中脑神经纤维中,其阳性神经元密度在中隆起最高,下丘脑中叶前球核、下丘脑下叶次之,侧膝核、前圆核、下圆核、中纵束旁及小脑瓣浦肯野氏细胞层较低,下丘脑下叶乳头体、中脑基部上缘最低。β-内啡肽在消化道的分布与该鱼食性及消化道结构、功能密切相关;β-内啡肽在脑区的分布特性,推测与其参与调节不同脑区的神经内分泌活动有关。综上所述,β-内啡肽广泛分布于齐口裂腹鱼消化道及脑内,进一步证实它是一种双重分布的脑肠肽。本研究为β-内啡肽可能参与调节消化、神经内分泌活动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全脑的分布。方法我们采用苏木素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AVP免疫阳性细胞在无蹼壁虎脑部的鲁卡斜角带核(nucleus of thedi—agonalband of Broca)、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分布较多,在室周视前区(periventricular preoptic area)、终纹床核(bed nucleusof the stria terminalis)、下丘脑外侧区(area lateralis hypothalami)、前脑外侧束(1ateral forebrain bundle)、室周核(periventricular nucleus)分布较少;AVP免疫阳性纤维除在嗅球、嗅束、大脑皮层、视叶、小脑皮层未见外,其它脑区均可见或多或少的阳性纤维;AVP阳性纤维在全脑投射广泛,且均与哺乳动物相似;AVP免疫阳性细胞数在PVN的6个部位呈中间阳性细胞数较多,两侧阳性细胞数较少(F=58.02,P〈O.001)。结论上述结果显示AVP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与哺乳动物脑区间存在相似性,提示AVP在无蹼壁虎脑区执行着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成年中国黄羽鹌鹑(Coturnix japonica)消化道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成年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各段Ghrelin阳性细胞进行定位和形态学研究;利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Dunnett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Ghrelin阳性细胞在成年中国黄羽鹌鹑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均有分布,其中在腺胃分布密度最高,为30.70±6.50,盲肠最低,为1.70±1.56,分布密度从腺胃至盲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Ghrel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腺胃腺叶细胞、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肠腺上皮细胞和肠固有层之间,细胞形态多为球形、长柱状和三角形。上述结果说明,Ghrelin阳性细胞在成年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分布广泛,根据其细胞形态推测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Ghrelin阳性细胞可能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鳜、大口黑鲈、尼罗非鲫、短盖巨脂鲤、鲇、黄颡鱼、黄鳝和乌鳢等8种有胃真骨鱼消化道粘膜中降钙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及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在尼罗非鲫、鳜和大口黑鲈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未见到阳性反应。另外5种鱼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可不同程度地见到阳性细胞,其中黄颡鱼的整个消化道均有降钙素免疫活性的阳性反应;黄鳝和乌鳢的肠道中则无阳性反应,但在它们的胃以及黄鳝的食道中见到阳性细胞;鲇除食道中没有发现阳性细胞外,消化道各段中均有阳性细胞的存在;短盖巨脂鲤则仅在食道中发现阳性细胞。降钙素免疫活性细胞在肠道中的形态大多为长校形,胞体膨大,胞核是空油状,有两个相对的胞突分别伸向肠腔和基膜;胃中的降钙素细胞在位于胃上皮细胞之间时形状多为较短的梭形,而位于胃腺中时其形状较前者更加粗、短,胞突短小,常常呈不规则形状沿胃腺管边缘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6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胡子鲶(Clarias fuscas)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比较.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strept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除胡子鲶后肠外,五羟色胺细胞在两种鱼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其中贲门部或幽门部密度最高,前中肠次之,食道最少;胡子鲶消化道中生长抑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贲门部和胃部,食管、胃幽门及肠道内未见分布,而瓦氏黄颡主要分布于食管和胃部,肠道内未见分布;胃泌素细胞在胡子鲶消化道内只在肠内检测到,瓦氏黄颡只在幽门胃和前肠两个部位检测到;胰多肽细胞只在瓦氏黄颡的幽门胃和前肠两个部位有分布;胰高血糖素和P-物质两种细胞在两种鱼的消化道各段均未见其分布.结论 两种有胃鱼消化道中六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既有一定的共性,体现了两者消化生理的共同点;同时又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与各自食性及生活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血管活性肠肽(VIP)在文昌鱼体内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发现VIP在文昌鱼体内有广泛分布。结果表明,VIP免疫阳性反应出现在消化道各部位,如中肠突、中肠前和后部以及后肠、神经系统、发育早期性腺以及口腔前庭两侧皮下组织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白介素-1α、干扰素-γ、神经生长因子-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体中华蟾蜍脑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结果发现,白介素-1α阳性细胞数量很多,分布于脑的各个区域。白介素-1α多在细胞的胞体中,而原始海马锥体细胞,中脑的背前侧被盖核和腹后侧被盖核中的细胞可见阳性的突起。干扰素-γ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分布在端脑的原始海马和隔区,丘脑腹外侧核,下丘脑的视前区、视交叉上核和腹侧漏斗核,中脑被盖的背前侧被盖核、腹前侧被盖核、背后侧被盖核和腹后侧被盖核中,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和延髓的网状核,其中原始海马,背前侧被盖核和背后侧被盖核,视交叉上核,Purkinje细胞层和网状核中的细胞中可见阳性突起。神经生长因子-β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存在于下丘脑的视前区和视交叉上核,中脑被盖的腹前侧被盖核,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和延髓的网状核中,其中视前区、Purkinje细胞层和网状核中细胞可见阳性突起。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数量最少,分布范围仅限于中脑被盖背前侧区和延髓的网状核及中缝核,但细胞具有阳性突起。因此,白介素-1α和干扰素-γ在成体动物脑中分布较为广泛,可能是神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神经生长因子-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体动物脑中分布范围狭窄,其作用可能仅限于脑中的某些特殊区域。  相似文献   

8.
非鸣禽脑中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明雪 《动物学报》1996,42(3):269-27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非鸣禽环命脑中雌激素受体(ER)的分面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发现:(1)ER在间脑的视前区、旁嗅叶、下丘脑腹内侧、腹外侧区及中脑丘间核(ICo)水平有广泛分布;(2)大量脑啡肽(met-ENK)和ER双标神经元集中分 中脑丘间核的背内侧亚核(DM)中。结果提示:在鸟类可能存在一条联系发声、听觉和内分泌系统的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揭示脑内参与神经免疫调节过程的部位和核团。方法 大鼠腹腔内给予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PS)或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Ⅰ型IL 1受体在脑内表达的变化。结果 Ⅰ型IL 1受体在正常成年大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 ,隔区、视前内侧区、新皮质、海马、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和正中隆起等部位有较多Ⅰ型IL 1受体阳性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非免疫应激对照组 (强迫游泳 )比较 ,LPS或SEB腹腔注射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表达Ⅰ型IL 1受体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染色加深 (P <0 0 5 )。阳性细胞的胞浆染色面积增大 ,突起染色的长度延长。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神经免疫调节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脑啡肽(ENK)在极危物种朱(Nipponia nippon)脑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ENK阳性细胞、纤维和终末分布如下:发声核团有原纹状体中间区腹部、丘脑背内侧核外侧部、中脑丘间核、中脑背内侧核、延髓舌下神经核。听觉中枢有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脑桥外侧丘系腹核、上橄榄核、耳蜗核等。内分泌核团有视前区前核、旧纹状体增加部、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等。结果表明,朱脑内ENK可能对发声、听觉和下丘脑内分泌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齐口裂腹鱼肠粘膜上皮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齐口裂腹鱼肠粘膜上的皮的超微结构,肠上皮共有五种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并对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的水平与影响肉质性状的肌内脂肪含量有关,鱼类H-FABP的表达水平对其肌内脂肪含量是否相关仍未见报道.本研究获得齐口裂腹鱼和鲤鱼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表达特性并测定肌内脂肪含量,比较H-FABP基因在不同生活环境的2种鲤科鱼肌内脂肪沉积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和鲤鱼H-FABP基因的ORF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与人、猪、小鼠、斑马鱼、大西洋鲑、虹鳟等的同源性为71.3%~ 90%;H-FABP基因在2种鲤科鱼的心、肌肉、脂肪、肝、脑、脾、肾和鳃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肝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H-FABP基因的肌肉表达谱在齐口裂腹鱼和鲤鱼中存在明显差异:齐口裂腹鱼中的表达随生长发育呈上升趋势,在大体重鱼(500 g)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小体重鱼(P<0.05),其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70,P<0.05);H-FABP基因在鲤鱼生长发育中呈下降趋势,而小体重鱼(50~60 g)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大体重鱼(P<0.05),其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7.083,P<0.01).据此推测,齐口裂腹鱼和鲤鱼肌肉组织H-FABP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关联性的差异可能与2种鱼的生活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2):298-303
观察了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齐口裂腹鱼稚鱼鳞片的发生和覆盖过程。结果表明,稚鱼体长为30.732.3 mm时,鳞片最先出现在鳃盖后缘侧线处;体长为45.347.9 mm时,鳞片覆盖完毕,体长和日龄对鳞片覆盖均有显著影响。在鳞片覆盖过程中出现6个鳞片发生起始位置,依次是鳃盖后缘侧线处、尾柄部侧线处、臀鳍基部、腹鳍基部、背鳍基部和峡部。此外,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鳞片发育主要经历了形态发生早期、形态发生晚期、分化早期、分化晚期和折叠期五个阶段。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齐口裂腹鱼早期发育的生物学资料,将有助于了解其在系统学和功能形态学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齐口裂腹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燕 《动物学杂志》2011,46(2):97-101
利用直接测序法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了测序,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线粒体控制区碱基组成中碱基A和T的含A明显高于G和C的含量,所有类型碱基组成中碱基G的含量最低,这与其他硬骨鱼类控制区碱基组成一致.通过与哺乳类和鲤形目鱼类控制区序列进行对...  相似文献   

15.
齐口裂腹鱼味蕾及上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扫描电镜对齐口裂腹鱼的味蕾在须、口咽腔、食道的分布和表面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在须、唇、颌、口腔顶壁、咽、舌、食道均有味蕾分布,且在表面形态上呈现多态性。上皮细胞表面有微脊。  相似文献   

16.
两种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比较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应用5-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对眼镜蛇和乌梢蛇消化道含5-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比较。5-HT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蛇中大致相同,消化道各部位都有呈圆形和长梭形(具胞突)的阳性细胞。食道和胃以圆形细胞为主,肠道段则以长梭形细胞为主。眼镜蛇5-HT细胞以十二指肠密度为最高,食道最低;乌梢蛇以幽门部密度为最高,直肠最低。肠道段两者分布特点相同,从十二指肠至直肠分布密度渐疏。本文还对两种蛇5-HT细胞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  &#  &#  &#  &#  Rachel Taupier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6):993-998
以中国地质公园(神农架)野生动物繁育基地提供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幼鱼(体长为14.017.5 cm,体重为39.665.6 g)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鱼类游泳特性(Swimming performance)研究装置,运用递增流速法(Stepped velocity test),研究了鱼类疲劳后20d和40d的游泳特性恢复状况。结果表明:(1)在20d内齐口裂腹鱼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相比于初次测试(20d前)有所降低,20d内的恢复状况较差;而在40d后,临界游泳速度已经基本恢复到最初状况,40d内的恢复状况较好。(2)疲劳后鱼类游泳效率显著下降,并且在40d后无法恢复正常。虽然40d后速度指数低于20d后速度指数,40d后游泳效率高于20d后游泳效率,但是相对于初次测试,40d后游泳效率恢复效果并不明显。(3)齐口裂腹鱼在疲劳后40d内,恢复能力(Recovery capability)无法恢复到正常状况,但由于3次测试中疲劳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st,EPOC) 波动并不大,说明疲劳对其恢复能力影响并不大。(4)20d后和40d后无氧呼吸时间均较第一次测试时提前,说明疲劳损伤对其有氧呼吸能力产生了持续影响。(5)疲劳对鱼类生态行为(Ecological behavior)影响不明显。研究有利于为鱼道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消化道5-羟色胺(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细胞在花背蟾蜍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食管、贲门、胃体和幽门的分布密度都显著高于肠道各段,胃幽门部密度最高,胃体部其次,直肠部最低。消化道各个部位5-HT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变化范围为2.48~4.71。消化道各段均以开放型细胞为主,大多呈锥体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为闭合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花背蟾蜍5-HT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两栖动物相似,但分布密度有自身特征,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摄取活动性小的食物的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Double-label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estradiol-induced progestin receptors and either beta-endorphin or leucine-enkephalin are colocalized in female guinea pig brain. Ovariectomized, adult guinea pigs were implanted with capsules containing estradiol-17 beta to induce high levels of progestin receptors, and inject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with colchicine to improve visualization of the opiate peptides. Sections through the hypothalamus and preoptic area were processed for progestin receptor, followed by beta-endorphin or leucine-enkephalin immunocytochemistry. As reported previous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rogestin receptor-immunoreactive (PR-IR) cells were found in the preoptic area (medial and periventricular portions, medial preoptic nucleus) and hypothalamus (anterior hypothalamic and arcuate nuclei, ventrolateral area). Many beta-endorphin-IR cells contained PR-IR in the arcuate nucleus and its surroundings (33%) and in the dorsomedial area of the hypothalamus (64%). Scattered enkephalin-IR cells were found in the septal nucleus, medial and lateral preoptic area, 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 and the arcuate nucleus. The ventromedial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and dorsolateral magnocellular nucleus, respectively, contained moderate and heavy concentrations of enkephalin-IR cells. Although some of these areas also contained PR-IR, enkephalin-IR was colocalized consistently with PR-IR only in a small number of cells in the arcuate nucleus and ventromedial/ventrolateral area of the hypothalamus. These data, taken together with earlier observations that virtually all cells containing estradiol-induced PR-IR also contain estrogen receptor-IR, provide neuroanatomical evidence that hypothalamic actions of progesterone and estradiol may be mediated by beta-endorphin and/or enkephal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齐口裂腹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辅助活化因子1a(PGC-1a)cDNA序列,探讨其在齐口裂腹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斑马鱼基因PGC-1a序列设计引物,提取齐口裂腹鱼肌肉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PGC-1a仪基因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齐口裂腹鱼PGC-1a基因在红肌和白肌中的mRNA表达特性。结果:获得齐口裂腹鱼PGC-1a基因序列2633bp,GenBank登陆号为JNl95738,其中ORF为2631bp,编码876个氨基酸残基,与同鲤科的斑马鱼、草鱼和金鱼的同源性较高,为88%~93%,但与哺乳动物和禽类如人、小鼠、大鼠、猪、牛和鸡的同源性较低,为49%~50%。在基础状态下,PGC-1a在齐口裂腹鱼红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白肌,禁食可显著诱导PGC-1a在红肌和白肌中的表达水平。结论-首次克隆得到齐口裂腹鱼PGC-1a基因序列,其在红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白肌中,禁食可显著诱导其在红肌和白肌中的表达,为研究PGC-1a在齐口裂腹鱼肌肉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