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齿苋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马齿苋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调整治疗,达到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感染的目的。方法应用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然后用马齿苋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定量、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检测及肠黏膜电镜观察。结果林可霉素灌胃3 d后,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肠黏膜损伤严重。持续7 d治疗后,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明显上升,损伤的肠黏膜基本修复。结论应用林可霉素可以成功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动物模型;马齿苋多糖具有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菌群失调,防治感染的作用,是理想的中药微生态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齿苋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血内毒素含量及肝脏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然后用马齿苋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血内毒素含量测定及细菌易位检测。结果盐酸林可霉素灌胃3 d后,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血内毒素含量增加、肝脏有肠杆菌易位。用马齿笕多糖治疗7 d后,血内毒素含量降低、肝脏肠杆菌数量减少。结论马齿笕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血内毒素含量及肝脏细菌易位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生元对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益生元菊糖和大蒜多糖在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作用.方法 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随机取出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和头孢曲松钠混合抗生素溶液3d,建立小鼠肠道失调模型后,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4组分别灌胃菊糖、低剂量大蒜多糖、高剂量大蒜多糖以及丽珠肠乐5d.受试小鼠无菌取粪,观察各组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测量血清IgG,粪便内毒素含量、有机酸含量变化.结果 菊糖和大蒜多糖高剂量灌胃能加速恢复抗生素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这两种益生元对内毒素的清理、免疫力的恢复也有积极的效果,效果均优于丽珠肠乐和自动恢复.结论 益生元有加快肠道菌群恢复和降低抗生素的破坏效果,有益于小鼠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微生态失调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香菇多糖灌胃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和丽珠肠乐组.7d后处死各组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定量、免疫器官体重及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结果 用香菇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治疗后,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增加,对胸腺指数无影响;显著增强了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 盐酸林克霉素灌胃能诱导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的有效建立.香菇多糖能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蒲公英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测定蒲公英多糖总糖含量及单糖组成。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和给药组(A1~A7),使用林可霉素灌胃制备肠道菌群失调模型,观察蒲公英多糖对小鼠一般状况、体重、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小肠黏液s Ig A和血清IL-2的影响。结果蒲公英7组多糖中,相对分子质量100 000和6 000~10 000部分占总糖比例最高(86.40%)。经蒲公英多糖实验性治疗后,小鼠一般状况改善,体重有所增加,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减少(P0.01)、小肠黏液s Ig A和血浆IL-2含量均增加(P0.05),其中尤以A1、A2、A6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蒲公英多糖能够改善林可霉素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和思密达改善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 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黏膜破损及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昆明种鼠随机分5组,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细菌易位分析及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的检测.结果 盐酸林可霉素灌服小鼠3 d,肠道菌群失调、细菌平均易位率从正常对照组的12.5%增加到59%,血浆二胺氧化酶从正常对照组的2.08 mg/ml增加到7.18 mg/ml,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分组分别给加味四君子汤、思密达后,肠道菌群得以调整,细菌平均易位率降低到9.35%以下,血浆二胺氧化酶减低到3.88 mg/ml以下.结论 加味四君子汤和思密达均能调整失调的菌群、降低肠道通透性和细菌易位率,改善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阿如拉-7味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阳性对照组、阿如拉-7味散低剂量组(0.5 g/mL)和阿如拉-7味散高剂量组(1.0g/mL).将所有小鼠用头孢曲松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药液灌胃制备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第8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硫酸葡聚糖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黏膜细胞因子测定、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TNF-а、IL-6升高,IL-10减少;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比TNF-α、IL-6下降,IL-10增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上升。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马齿苋多糖通过抗炎和降低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索甘草泻心汤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主要菌群及sIgA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草泻心汤组和思连康组,每组10只,给予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他组小鼠盐酸林可霉素7 d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甘草泻心汤组小鼠给予10.16 g/kg体重的甘草泻心汤浓缩液灌胃,思连康组小鼠给0.68 g/kg思连康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代替,14 d后收集小鼠新鲜粪便采用平皿计数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sIgA的表达情况。结果 甘草泻心汤以及思连康均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内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量,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促进肠道内sIgA的表达,甘草泻心汤疗效优于思连康(P<0.001)。结论 甘草泻心汤及思连康均能够纠正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状态,甘草泻心汤疗效优于思连康,其调节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肠道内sIgA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微生态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总多糖,三氯乙酸除蛋白,纯化后的多糖分别过中空纤维膜,分子量截留值为150、100、50、20、10和6 kDa,得到不同分子量级别的多糖。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用不同分子量的7组黄芪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各种药效学指标的测定。结果分子量由大到小的7组黄芪多糖占总糖比例依次为59.1%、0.9%、3.4%、9.4%、2.4%、5.3%和19.5%;7组多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扶植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作用,其中10~6 kDa多糖调节小鼠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效果最好。结论经过药效学实验筛选出10~6kDa黄芪多糖对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初步阐明了黄芪多糖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蒙古黄芪2种不同成分提取物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从60只昆明种清洁级小鼠中随机取出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每天灌胃0.3 g/ml的盐酸林可霉素,每日2次,每次0.3 ml,连续3 d,诱导小鼠肠道微生态失调,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第4天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均灌胃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调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黄芪多糖组、黄芪皂苷组、丽珠肠乐组和自然恢复组,并灌胃相应浓度药物进行调整治疗,自然恢复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连续7 d。结果与自然恢复组相比,黄芪多糖、黄芪皂苷2种药物均能扶植模型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提高乙酸含量,降低内毒素水平,有效控制肠杆菌向肝脏的易位(P0.05);黄芪多糖的各项检测指标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古黄芪不同成分提取物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多糖的疗效可能优于黄芪皂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进行调整治疗,达到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应用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血内毒素含量测定。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升高。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外周血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外周血内毒素含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树舌液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复方树舌液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调节。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模型,用复方树舌液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肠道优势菌群、乙酸、内毒素含量及肝脏肠杆菌易位。结果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小鼠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内毒素含量下降、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舌组优于丽珠肠乐组。结论复方树舌液作为益生元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扩增(ERIC-PCR)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壳聚糖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24只,每组8只,依次分为模型组(N)、壳聚糖高(CS-H)和低浓度组(CS-L),盐酸左氧氟沙星灌胃6d后使用相应药物灌胃24d,收集鼠便,提取粪便细菌DNA,利用ERIC-PCR和PCR-DGGE电泳获得肠道菌群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UPGMA)研究肠道菌群整体差异,并鉴定优势条带序列。结果 ERIC-PCR表明菌群失调组小鼠肠道中细菌条带减少明显,以300bp左右的条带为特征条带,PCR-DGGE显示屎肠球菌为优势菌型;壳聚糖灌胃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发生改变,乳酸菌成为优势菌型。结论壳聚糖扶持乳酸菌等益生菌、抑制肠球菌等病原菌的增殖,起到益生元的作用进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均衡。  相似文献   

15.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及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 d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 d,进行小鼠脾虚便秘造模。设模型组、正常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无菌水,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50%量汤剂和超微25%量汤剂,共7 d,然后采集肠道内容物分析肠道菌群及酶活。结果模型组五类可培养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真菌)数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大肠埃希菌数,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超微25%量汤剂组细菌总数和大肠埃希菌数均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组和超微50%量汤剂组对纤维素酶的影响作用相当,均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铁皮石斛三种不同剂量的超微汤剂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相当(P〉0.05),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组淀粉酶活性与正常组相当(P〉0.05)。结论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和超微50%量汤剂对脾虚便秘均有很好的疗效,能够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及肠道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造成SAP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曲肽治疗组、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及灵芝孢子粉奥曲肽联合治疗组;于给药7d后处死大鼠,进行肠道菌群、肝脏及胰腺细菌易位检测。结果SAP时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易位。经治疗后发现,灵芝孢子粉能够扶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使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并可控制细菌易位。将灵芝孢子粉与奥曲肽合用作用更佳,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可调整SAP时出现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其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SAP可降低感染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