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人浓缩白细胞来源的CD14 单核细胞为前体,建立体外快速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MACS磁珠分选系统,收集高纯度的CD14 单核细胞;以rGM-CSF、rIL-4联合分化2天诱导不成熟DC,再将分化后的细胞以rTNF-α、IL-1β、IL-6、PGE2共同活化2天得到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分化2天的不成熟DC具有吞噬能力,且表型HLA-DR、CD40、CD80表达在80%以上,CD83、CD86基本小表达,成熟后的DC能够激活T细胞增殖,HLA-DR表达增高,CD83、CD86表达占85%.  相似文献   

2.
To find out the infection efficiency of recombinant adeno-as sociated virus 2-mediated exogenou s genes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D Cs),the process of transfection wa s investigated by FITC-labeled rAA V2,and observed under confocal mic roscope.Newly separated dendritic cells were tranfected by rAAV2-luc and rAAV2-GFP at different MOI,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ere detec ted by luminometer for rAAV2-luc a nd flow cytometry for rAAV2-GFP.Th e results were elucidated in four different assay systems:(1)60min w as needed for rAAV2 to bind on den dritic cells,and got into cells in the following 10min;(2)the express ion of luc could be detected at th e MOI as low as 1×10~5v.g/cell,and the expression plateau was reached by the MOI of 10~6~10~7v.g/cell,furt her increase of MOI had no functio n on expression level;(3)transgene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after 48h, and maintained a higher expression level from 96h to 240h after infec tion;(4)7days postinfection of rAA V2-GFP,5%~18% dendritic cells were GFP positive. These data suggest th at rAAV2 vector can efficiently in fect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 lls and mediate exogenous gene exp ression,a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 f rAAV2 as vector may be useful fo r gene transfer to dendritic cells in ex vivo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3.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塑料贴壁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在含自体血浆、rhGM-CSF、rhIL-4和TNFα的RPMI1640培养基,37℃,5%CO2湿化空气培养树突状细胞(DCs).经10天培养,可获得大量具DCs形态学特征的细胞,其有很强的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约30%的细胞表达HLA-DR和CD1a.健康志愿者每1×107PBMNCs可收获细胞约5×105.本文培养方法产率高,培养体系简单,用自体血浆代替小牛血清,培养过程简便,这些均适应临床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分子及成熟度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检测分析DCs表面成熟标志分子CD83和T细胞辅助分子CD58、CD54、CD40、CD80、CD86、HLA-DR、HLA-ABC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培养5 d细胞即高表达DCs标志分子CD11c,细胞成熟度与细胞表面T细胞辅助分子的表达水平随培养天数的增加有一定提高,但显著低于大肠杆菌LPS刺激的DCs;结论:诱导培养6 d DCs表型为CD83 low、CD58low、CD54 low、CD40 low、CD80 low、CD86 low、HLA-DRhigh、HLA-ABChigh,为不成熟DC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成熟的DC体外扩增的优化培养方案。方法:胎牛血清培养基联合细胞因子rhGM-CSF(100ng/mL)和rhIL-4(50 ng/mL)扩增人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细胞培养分别按5×106/mL、6×106/mL和7×106/mL的密度,加入6孔培养板。第6d加入rhTNF-a(100 ng/mL)联合培养,分别于第6 d,第9 d和12 d收获细胞。从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方面进行鉴定。结果:显微镜观察,经过9 d诱导后,培养细胞具有典型树突细胞外形。流式细胞仪分析,6×106/mL密度的细胞培养组培养到第9天最宜。结论:细胞具有典型的DC的形态特征,细胞表型及功能实验证实其DC的特性,说明建立的血清培养基联合细胞因子rhGM-CSF、rhIL-4和rhTNF-a体外诱导DC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但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复杂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并不明确,该疾病发生的炎症学说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对单核细胞及其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寻找该疾病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磊  熊英  李军  马俊文  陈申思 《生物磁学》2013,(35):6904-6906
目的:探讨胃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CD8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胃癌病人74例进行分析,均为原位癌或仅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83+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生存时间为标准,对病人手术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选74例病人术后3周测得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83+表达频数平均值(7.32+1.88脚,以表达频数中位数7.32%为标准将74例病人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两组,每组37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108周-413周,平均生存时间(207+227)周,其中高值组平均生存时间(247+121)周,低值组平均生存时间(118+54)周,两组生存时间具有明显差别(P〈O.05)。结论:胃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CD83+的表达对接受手术病人预后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判断病人预后的参考依据,对预后不良者加以对症及时干预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刘铮  代继宏  符州  冯琳琳 《生物学杂志》2011,28(2):25-27,31
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进行形态学变化观察,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刺激T细胞增殖,探讨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体外诱导培养并进行初步鉴定。体外培养9d后BMDC可达80%以上,光镜下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清楚表达成熟期主要表面标志物,可显著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BMDC,避免了使用传统磁珠分离方法所带来的成本高,操作复杂,产出率低的弊端,为研究BMDC功能以及运用开展下游实验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9.
血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可以从外周血分离获得。本研究对自人外周血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树突状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lysozyme阴性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有长短、粗细不等的突起,核不规则且多扭曲。体外培养时,血树突状细胞可互相接触,或数个聚集成群或与淋巴细胞形成花环。实验中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血树突状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文中除对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外,还提出了这两类细胞很可能是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 目的:探讨人树突状细胞体外大量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干细胞;采用含有TPO、SCF、Flt3L和IL-3的扩增培养基培养1周,以及含有SCF、Flt3L、GM-CSF和IL-4的分化培养基培养2-3周,获得CD34+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牛鲍氏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和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以含有TPO、SCF、Flt3L和IL-3的培养基扩展培养一周,及含有SCF、Flt3L、GM-CSF和IL-4的培养基诱导分化3周,可获得大量悬浮细胞;细胞数目扩增倍数约达50倍;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悬浮细胞有明显的树突状凸起;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悬浮细胞中CD141和CD11c双阳性细胞(等同于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比例达30%,此群细胞高表达HLA-DR和CD209,低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细胞寿命较短,40天时培养体系中悬浮细胞和CD34+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数目急剧减少。结论:采用多细胞因子联合刺激可获得大量的树突状细胞,为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功能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S100 蛋白染色是鉴定树突状细胞(DC) 的一种重要而可靠的方法。本文采用S100 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电镜观察, 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亚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人血DC在形态学上分为两个亚型- Ⅰ型中等淋巴细胞大小, 线粒体少, 核内异染色质多; Ⅱ型胞体较大, 线粒体丰富, 异染色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Toll样受体2(TLR 2)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过程中HBeAg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将第7天的细胞分成三组,分别为HBeAg刺激组、OVA无关蛋白对照组和未刺激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细胞袁面TLR2以及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经过HBeAg刺激9h后,CD1 1c+细胞表面TLR 2的表达水平较未刺激组以及OVA无关蛋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同时可见CD11c+细胞表面PD-L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HBeAg可以下调DCs表面TLR2受体的表达,并上调其表面负性调节因子PD-L1的表达.HBV可通过HBeAg作用于抗原递呈细胞相关表面受体,从而影响了其正常功能,并最终影响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作用,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咽鳞癌细胞总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IL-4(rhIL-4)诱导不成熟DC(iDC),提取人咽鳞癌细胞FaDu总RNA后,转染入人iDC,成为FaDu RNA/DC疫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40、CDS0、CD83、CD86、HLA-DR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DCs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能力.用LDH法评估转染肿瘤总RNA的DC瘤苗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与转染前比较,人咽鳞癌细胞FaDu总RNA转染后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表面CD40、CD80、CD83、CD86、HLA-DR分子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在体外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下咽癌免疫效应(P<0.05).结论:人咽鳞癌细胞的总RNA转染的DC肿瘤疫苗能诱导CD8+,CD4+T细胞免疫,是较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下咽癌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的形态学特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瘸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抗原负载DC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培养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表面突起较粗大且弯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周围皮肤的乳头层、网织层和肿瘤周围,于局域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副皮质区有散在分布.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与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接触密切.结论:抗原负载DC表现出比一般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加活跃的形态特征,冻融法全细胞来源的肿瘤抗原负载DC可以获得理想的DC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及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介素-4(rmIL-4)和重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rm TNF-α)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并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经体外诱导培养第2天即可见大量细胞集落形成;培养至第9天,DC成熟,具有典型的形态,同时DC可以显著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体外诱导培养可以获得大量小鼠骨髓来源的DC,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La~(3+)与人红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胞电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细胞电泳的方法研究了La3+与人红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并与Ca2+等金属离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2+对红细胞表面zeta电位影响很小,而La3+能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明显减小,甚至使zeta电位从负转变为正。Cu2+对红细胞zeta电位的影响比La3+还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脐血CD34 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疫苗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ed immunity deficiency,SCID)小鼠体内对人肝癌细胞的免疫治疗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微磁珠分选系统(Mini MACS)从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34 干细胞.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ed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M-CSF)、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ed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脐血CD34 细胞向DC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DC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用人肝癌细胞BEL-7402裂解物冲击DC制备DC疫苗.在SCID小鼠体内观察DC疫苗致敏的淋巴细胞对人肝癌细胞的免疫治疗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脐血CD34 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下,细胞形态由小变大、由圆形逐渐变为不规则形;细胞分裂扩增过程中,数量逐渐增多,形成细胞集落.经过细胞因子联合诱导2周的DC胞质突起丰富,具有典型的树枝状形态.在体内的抗肿瘤实验中,经DC疫苗致敏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治疗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未致敏淋巴细胞治疗组(P<0.05).与未致敏淋巴细胞免疫组和DC疫苗致敏的淋巴细胞治疗组比较,经DC疫苗致敏的淋巴细胞免疫SCID小鼠,肝癌细胞攻击后,肿瘤的发病率降低(P<0.05),发病潜伏期延长(P<0.01),肿瘤体积和重量减小(P<0.05).结论人脐血CD34 细胞来源的DC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对机体具有相应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pG-ODN2216致敏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对HBV相关性肝癌病人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与功能的影响,寻求一种增强DC疫苗效果的方法。方法:从9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PBMC中诱导出未成熟的单核细胞来源的DC(MoDC),经HBV核心抗原(HBcAg)负载后,用CpG-ODN2216刺激的PBMC上清液、“细胞因子鸡尾酒(IL-1β、IL-6、TNF-α和PGE2)”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促进MoDC的进一步成熟,检测MoDC表型和功能;选择其中5例HLA-A2 病人,用成熟MoDC诱导自身T细胞产生HBV特异性CD8 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结果:用细胞因子鸡尾酒和CpG-ODN2216刺激的PBMC上清液联合作用可明显增强MoDC表面的CD80、CD83和CD1a表达,其对HBcAg负载的MoDC促成熟作用大于单独用细胞因子鸡尾酒或单独用CpG-ODN2216刺激PBMC的上清液。联合作用促进MoDC分泌IL-12和IL-10的能力明显强于单独应用PBMC上清液或细胞因子鸡尾酒,其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TNF-α、IL-6的能力也明显增高。联合作用促成熟的MoDC诱导HLA-A2 病人的自体T细胞产生HBVcore18-27特异性CD8 CTL的频率明显高于细胞因子鸡尾酒单独促成熟的MoDC。结论:CpG-ODN2216刺激PBMC的上清液和细胞因子鸡尾酒联合作用可以明显促进HBcAg负载的HBV相关性肝癌病人的MoDC成熟,增强MoDC分泌细胞因子、刺激自体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诱导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为提高HBV特异性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效果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测定吞豆保卫细胞胞质中游离Ca^2+的荧光染料孵育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孵育法将Ca2 荧光探针Fluo-3 AM引入蚕豆保卫细胞,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测定了胞质游离Ca^2 及外源刺激引起的Ca^2 的动态变化,测得的蚕豆保卫细胞胞质游离Ca^2 的浓度为几十至上百nmol.L^-1之间,与胞质游离Ca^2 的水平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