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曲阳灵山下石盒子组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之 《古生物学报》1993,32(2):218-226
研究河北曲阳灵山地区下石盒子组植物化石约18种,分析了当时的气候环境特点及变迁.并对主要植物化石进行属种描述和讨论,建立了1新属新种.  相似文献   

2.
密脉羽羊齿(?)[Neuropteridium? nervosum Halle]是华北区上石盒子组重要代表植物之一。自1927年赫勒[Halle]正式发表以来,它的产地虽有所增加,甚至华南的龙潭煤系也有其踪迹,所在的地质时代均属晚二叠世,说明它是一良好的标志植物化石,在地层对比方面有着一定的意义。但是,五十年以来,有关这种植物的归属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在“中国古生代植物”一书,仍然袭用种名创立者当初加“?”号而暂归于Neuropte-ridium 属名之内。本文提供的新标本是笔者近年在微山湖西侧隐复煤田勘探期间采自江苏沛县召庙  相似文献   

3.
至少二次羽状复叶,叶轴粗达2厘米,以30—35°角二歧分枝,表面凹凸不平,具明显的纵纹。末次羽片互生,披针形至线形,长度可达10厘米以上,基部宽约2.5厘米,渐尖,顶端钝,轴亦具纵纹。在轴二歧分枝点以下的羽片,排列稀疏;二歧分枝点以上多叶的区域,排列紧挤;相互覆盖,与末二级羽轴成40—45°角。小羽片互生或亚对生,以锐角斜生于羽轴,菱形或亚圆形,菱形前端分裂成2—3个圆形裂片,每个裂片顶端具2—3个圆齿,基部收缩呈楔形;小羽片向羽片末端渐变成长椭圆形,在羽片末端由3—4枚狭长的裂片联合成一深裂的顶小羽片。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小羽片着生于羽片与羽轴夹角处,分裂形式似现代银杏,中间一深裂将小羽片分为二瓣,每瓣再分裂一次,每一裂片顶端具圆齿;上行基部第一小羽片亦较大,分裂形式与下行第一小羽片同,其大部常盖在羽轴上。叶脉扇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虫非)蠊是一类历史渊源最长的昆虫,在中晚石炭世已繁盛于世界上了,但至二叠纪则骤然减少,所以这一时期的化石,世界各地均极少发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强烈改变。化石材料的缺乏对探明二叠纪时期(虫非)蠊的特征和这一类群的历史演化,受到了影响。二叠纪(虫非)蠊的发现对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将是重要的。河南禹县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所发现的(虫非)蠊盖翅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的(虫非)蠊盖翅化石采自河南巩县大峪沟煤矿北面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中;同层位的共生化石有植物Pecopteris(Asterotheca)orientalis(Schenk), Pecopterissp., Taeniopteris sp.; 瓣鳃类? Anthraconautasp.。二叠纪是研究(虫非)蠊历史演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昆虫化石比较少,本文所描述的宗系(虫非)蠊属(Phyloblatta),是我国二叠纪地层里的首次发现。它的盖翅翅脉还保留有  相似文献   

6.
鲁西地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孢粉组合及其分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鲁西地区上、下石盒子组分界问题,在相关地层共采集处理孢粉样品100多块,经系统研究建立本区上、下石盒子组两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1)Sinulatisporites sinensis-Patellisporites meishanensis组合;2)Anticapipollis reticor pus-Macrotorispora gigantea组合。根据所建立的孢粉组合特征,经与华北各地二叠系孢粉组合广泛对比,进一步阐述各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并为本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提出了较为可靠的意见。该界线与区内中期华夏植物群晚期和晚期华夏植物群早期植物群界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Halle 曾记述了山西地区下石盒子组的植物化石58种。1963年,李星学先生对本区的石盒子统植物化石作了补充研究。1981年以来,笔者在进一步整理和鉴定山西太原、阳城和大同口泉地区的下石盒子组植物时,发现部分材料保存很好,在原山西有关地区的下石盒子组中未曾有过记录,本文仅作一简报,这些化石共计六种:(1)舌瓣轮叶 Lobatannularia lingulata(Halle)Halle;(2)东方轮叶(比较种)Ann-ularia cf.orientalis Kawasaki;(3)镰羽叶型斜羽叶(新种)Plagiozamites drepanozamioides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Chiropteris一属的化石以叶部呈掌状,并具网状脉为主要特征,最早为Kurr发表于Bronn(1858)的论三叠纪动、植物化石一文中,当时并无属征随之发表。后来Schenk(1862,1864)重新研究这些标本时,结合补充材料,指出:其模式种,Ch.digitata Kurr的叶部每一裂片均有主脉——尽管不甚明显。这些主脉不仅在他们的图影上未能清晰地显示,而且甚至Schenk本人到1890年时,还有“Chiropteris的  相似文献   

9.
山西河曲下石盒子组孢子花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世界二迭纪(尤其是早二迭世)的孢粉研究基础要比石炭纪薄弱得多,以致国际间的地层目前还难以借化石孢粉组合进行对比。在我国,则无论是石炭纪或是二迭纪,基础都是十分薄弱的。地质部有关单位自1954—1962年间曾在徐仁先生指导下对我国某些石炭、二迭纪煤田作了不少工作,但正式著作尚待发表。有关华北已发表的论著,小孢子方面,就我们所知,仅有德国人伊木格隆(Imgrund,1960)一篇“开平盆地的分散孢子组合”。他在这篇文章中共描述孢粉33属68种,包括4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山西太原东山下石盒子组两种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芦穗 Palacostachya化石:斜苞古芦穗(新种)Palaeostachya Plagiobracteata sp.nov.和密苞古芦穗(新种)Palacost-achya densibracteata sp.nov.。在芦木类的系统发育和地质分布上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北唐山西域山晚寒武世长山组的树形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92,31(1):100-107
本文对东秦岭南部湖北郧西地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进行了研究,系统描述了11科中的24属和39种,其中包含2新属和21新种。本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拟划分为4个组合带:范家坪组上部Palaeosmilia-Lithostrotion组合带,下部Yuanophyllum组合带。袁家沟组上部Shennongia majus组合带,下部Zaphrentoides组合带。范家坪组是新建的组名。文中也讨论了Cystophrentis的分布时限,及其与Shennongia的亲缘关系。此外,Neoclisiophyllum在本区与岩关期的Shennongia共生,出现的时间早于华南各地。  相似文献   

12.
云南施甸志留纪上人和桥组笔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志留纪Sheinwoodian晚期笔石5属10种,其中Monograptus belophorus(Meneghini),M.antennu-larius(Meneghini)和Monoclimacis flumendosae(Gortani)在我国属首次报道,上人和桥组两个笔石带的层序被修正为Cyrtograptus rigidus带在上,而Monograptus flexilis带在下。  相似文献   

13.
笔石枝(或简称枝stipe)的分枝有正分(dichotomous branching)和侧分(lateral branching)两种方式。正分枝是一个枝分成对称的两个枝,这两个枝和原来枝间所成的角度相等;侧分枝是分成的两个枝中,有一枝沿着原来枝的方向前进,等於原来枝的延长,另一枝则向不同的方向伸出。在正分枝的笔石里,各枝的地位相等;而在侧分枝的笔石里,则有主枝和侧枝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宁强组几种笔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89,28(6):700-710
一、前言陕西宁强一带志留系发育良好,出露整齐。这里既有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的泥页岩,又有富产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的碳酸盐岩。两种类型的岩相地层呈指状交叉或互层,是扬子区内具有沉积特色的地区之一。宁强组即创名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宁强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时依据宁强县城东南大竹坝乡大竹坝剖面,泛指平行不整合于二叠系之下的一套志留系蓝灰色泥岩夹数层生物灰岩岩层。生物灰岩常由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海百合等组成厚度不等的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角石蛾科角石蛾属4新种,分别为采自广西的田林角石蛾Stenopsyche tianlinensis sp.nov.,叠尾角石蛾Stenopsyche bistratosa sp.nov.,贵州的鹿肢角石蛾Stenopsyche cervaria sp.nov.和采自陕西的细弯角石蛾Stenopsyche sinuol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显微观察了瘤背石磺(Onchidiumstruma)和石磺(O. verruculatum)齿舌的形态结构。运用差异系数法对两种石磺齿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SS10.0对瘤背石磺、石磺齿舌参数(齿舌长、齿舌头宽、齿舌中宽、齿舌尾宽、横列数、每排最少齿片数和每排最多齿片数)与个体参数(体长、体宽、体高、足长、足宽和体重)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石磺齿舌都很发达,外观呈长统靴状;齿片排成许多横列,每一横列均有中央齿一枚,侧齿若干无缘齿;两种石磺的齿舌头宽、齿舌中宽和齿舌尾宽差异极显著,但差异系数小于1.28,认为两种石磺的齿片形态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但齿舌参数不适合作为石磺属贝类的分类依据;瘤背石磺的体宽和石磺的体重在评估各自齿舌生物学性状方面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红藻石"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红藻石由红藻形成。绝大部分红藻石与珊瑚藻有关。珊瑚藻形成的红藻石发育于中新生代,早古生代有管孔藻形成的红藻石。本文记录了发现于下花园地区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四段的红藻石。这类红藻石的中心部分被沥青充填。通过薄片观察发现沥青饼的周围硅化部分存在两类红藻四分孢子囊:一类四分孢子囊包埋于球状构造内,另一类四分孢子囊包埋于叶片状构造内。  相似文献   

18.
赫勒教授在1927年所发表的“山西中部古生代植物化石”一书中曾描述几块楔叶属的子囊穗化石,定为一新种,名Bowmanites laxus,另外一种则定为Bowmanitessp.前者发现于太原附近的下石盒子系,后者则发现于上石盒子系。因为“孢子囊柄”的着生形态,赫勒教授相信他的标本很可能是属于楔叶属的。赫勒当时曾经指出:这些标本暂定其属名为Bowmanites,这个属名是Binney 1870年所创立的,这个属名后来仍被Solms-Laubach 1895年所应用,也曾经被Scott 应用于“Studies in Fossil  相似文献   

19.
tiao属和石爬tiao属的订正包括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鮡属和石爬鮡属的订正包括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Chimarrhichthys属系Sauvage于1874年建立,模式种是Chimarrhichthys davidi Sauvage,根据7个模式标本,采自“西藏东部的Yao-Tchy”。同年O’Shaughnessy指出这个属级名称已经被优先占用。于是,Regan于1907年首先建议改用Euchiloglanis。自此以后七十余年来,不同作者对包括Euchiloqlanis在内的鳗跳鱼类做过四次比较系统的整理,其中除Hora(1923)早期的工作把Euchiloglanis归入Glyptosternum外,其余作者包括Hora晚期的工作在内,都确认Euchiloglanis属的存在(Norman 1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