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昆虫飞翔时贮藏物和水分消耗的速度,对飞翔持续时间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显然,对于长距离迁飞的昆虫更具有意义,本项工作的目的即在于探索飞蝗飞翔时的代谢强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便对东亚飞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飞翔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前人对于昆虫飞翔时贮藏物和水分消耗问题曾作过一些研究,如Sotavalta(1954)对蜜蜂和几种双翅目昆虫飞翔时贮藏物的消耗进行过测定,Hocking(1953)记述了十余种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飞翔时糖类和水分的消耗速度;Williams et al.(1943)、Chadwick(1947),Wigglesworth(1949)、Sotavalta & Laulajainen(1961)测定过蝇类飞翔时贮藏物的消耗;Beall(1948)及Fulton & Romney(1940)分别观察过自然迁飞的蝴蝶和叶蝉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于肠道微生物在昆虫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中国不同地区分布的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情况。【方法】本文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中国4个代表性蝗区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探究其多样性。【结果】分布区域、发育时期和性别对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结构均影响明显,其中分布区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性别和发育时期。多样性分析发现,采自广东省清远市和河北省沧州市的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性较大,所选取的8个环境因子中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可影响东亚飞蝗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结论】研究结果从共生微生物和环境因素角度解析了东亚飞蝗的环境适应性,为研制地理溯源技术和开发微生物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节形成是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体节形成的时序过程尚无详细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和品红染色方法研究了室内人工饲养东亚飞蝗的体节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完成受精后,细胞核开始分裂并向卵表面迁移.细胞核到达卵表面的...  相似文献   

4.
东亚飞蝗中肠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几丁质酶基因 (LmChi)cDNA全序列 (GenBank 登录号:EF092841)。获得的cDNA全长1 604 bp,其中可读框1 452 bp, 编码483个氨基酸。推测其氨基酸序列与18家族昆虫几丁质酶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其他几丁质酶一样,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序列也包含一个信号肽、一个几丁质酶活性位点、一个碳端丝氨酸富集区和一个几丁质结合域。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LmChi基因只在东亚飞蝗不同发育阶段的中肠组织中表达,而在东亚飞蝗体壁、前肠和后肠均没有发现LmChi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5.
昆虫身体上的感觉器数量很多,种类也很复杂,当作者等研究东亚飞蝗感觉器时,发现共具21种之多(刘玉素、卢宝廉,1960),正如Wigglesworth(1947)所说的:昆虫身体上的刚毛几全为感觉器官。根据作者等对东亚飞蝗研究的实例中,毛全是感觉器官,而刺则不尽然。味觉器官往往与嗅觉器官很难区别,在文献中已经见到的,蜜蜂的味觉器位于舌基部,鳞翅目幼虫的味觉器位于内唇及舌上,丽蝇的味觉器则位于喙的两缘,半翅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东亚飞蝗的分布及为害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对其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总结 ,最后对今后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今后对东亚飞蝗的预测预报分析应紧密结合环境条件的变化 ,应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种群发生规律进行探讨 ,并利用时空分析的结果进行种群空间分布的估计与预测。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东亚飞蝗预测预报方法 ,对我国东亚飞蝗的测报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羧酸酯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其主要功能是水解和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含有酯键的有毒物质,减缓其到达靶标部位的时间。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对其羧酸酯酶基因克隆和表达有助于深入探索杀虫剂代谢毒理机制。本研究首先对羧酸酯酶基因(CarE4)进行了克隆,并将其插入到pCold TF DNA Vector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最后用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了纯化。本文成功建立了羧酸酯酶蛋白原核表达和纯化技术体系,为进一步研究东亚飞蝗羧酸酯酶的生理功能、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体内体外培养下飞蝗雄性生殖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一TCl99或GRACE培养液中培养的四龄三天东亚飞蝗(Locusta mtgratoria mani lensis精小管,其精子发生只发育至初级精母细胞期,培养液中添加10%小牛血清或飞蝗精巢匀浆液可促使其发育至次级精母细胞期,添加10%分别取自东亚飞蝗蝗蝻、柞蚕蛹及蓖麻蚕蛹的血淋巴可促进其产生约20%的精子。 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对精子的产生无显著影响。移植培养的精小管在受体飞蝗体内不能发育产生精子,注射20μg/虫蜕皮激素可促使其产生大量精子。完整精巢无需注射蜕皮激素即可在受体飞蝗体内发育产生精子。结果表明,昆虫血淋巴内可能含有促细胞分化类因子,此(类)因子可能无种属特异性,外源蜕皮激素可能对精子发生无直接作用,但精子发生同时需要蜕皮激素和血淋巴因子,精巢本身可能有自己的蜕皮激素来源。  相似文献   

9.
羧酸酯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其主要功能是水解和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含有酯键的有毒物质,减缓其到达靶标部位的时间.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对其羧酸酯酶基因克隆和表达有助于深入探索杀虫剂代谢毒理机制.本研究首先对羧酸酯酶基因(CarE4)进行了克隆,并将其插入到pCold TF DNA Vector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最后用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了纯化.本文成功建立了羧酸酯酶蛋白原核表达和纯化技术体系,为进一步研究东亚飞蝗羧酸酯酶的生理功能、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东亚飞蝗发生动态及未来灾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0年代以来 ,尤其进入 90年代 ,由于受异常气候、农业生态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河北省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 (Meyen)出现了暴发频次增加、发生期提前、秋蝗发生加重、潜在和隐伏蝗区突发等特点。作者分析了 5 0年来影响河北省东亚飞蝗发生动态的 5种因素 :气象因素、生态因素、湖库水位因素、河泛流量因素、人为因素等。并对河北省东亚飞蝗未来灾变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已发现东亚飞蝗对某些农药产生了抗性,其抗性机制可能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代谢解毒相关.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引物合成东亚飞蝗GST 4个不同家族基因的双链RNA(dsRNA),将dsRNA注射到东亚飞蝗幼虫体内,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Wnt基因家族中WntA编码蛋白序列特征及其在胚胎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的功能研究及挖掘东亚飞蝗其他Wnt基因家族成员奠定基础。【方法】PCR克隆并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鉴定东亚飞蝗Wnt基因家族基因LmmWntA;通过同源序列多重比对分析LmmWntA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对LmmWntA在东亚飞蝗产卵后(after egg laying, AEL)发育至12, 24, 35, 46, 56和65 h以及3, 3.5, 4, 4.5, 5, 5.5, 6.5, 8, 8.5, 9.5和11 d共17个连续胚胎发育阶段进行转录信号筛查。【结果】克隆获得东亚飞蝗LmmWntA(GenBank登录号:MW052768), CDS全长1 10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LmmWtnA与头索动物、昆虫、有爪动物及环节动物WntA蛋白共同聚为WntA亚家族单系群;LmmWntA中段和C端与比对物种WntA蛋白序列保持了较高同源性,仅在N端信号肽...  相似文献   

13.
东亚飞蝗二型的形态测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的群居型、散居型,不仅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形态学上也有显著不同。由于二型的发生特点不同,在研究飞蝗的发生规律时,必须弄清二型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首先从形态学来区别二型。国外对沙漠蝗及亚洲飞蝗二型的形态研究已做了很多工作,对不同蝗虫种类所采用的指标是不同的,除了普通所采用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别特征——体色及前胸背板以外,还采用其他部分的测量指标。关于东亚飞蝗二型的形态测量比较,前人研究较少。作者自1958年开始,从蝗区采集了部分标本进行测量,并以在不同密度饲养下的成虫进行形态比较。现将初步研究结果简单报导,以供参考。 一、工作方法 野外材料采自河北漳河蝗区,饲养的材料分别来自室内及田间。窒内饲养时温度控制30℃,饲养笼容积39×39×39厘米,分别置放蝗蝻6头、54头。田间  相似文献   

14.
Serpins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前期研究发现Serpin1能够降低绿僵菌Metarhizium对蝗虫的杀虫效果,本研究旨在从酶学角度明确Serpin1蛋白抑制绿僵菌毒力的原因,进一步揭示Serpins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饵剂饲喂的方法进一步明确Serpin1蛋白对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抑制效果;测定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过程中,添加Serpin1蛋白对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解毒酶(多功能氧化酶MFO、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共6种酶的影响,以明确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erpin1能够显著降低绿僵菌对蝗虫的杀虫效果;将Serpin1与绿僵菌混合后处理东亚飞蝗,12 d后其死亡率为63.5%,显著低于绿僵菌单独处理(死亡率为80.6%).酶活测定结果显示,将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蛋白混合处理后,与绿僵菌处理组相比,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SOD和PO的活力总体表现为上调,而POD的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解毒酶MFO、GSTs的活性呈现升高趋势,AChE的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Serpin1蛋白能够增强东亚飞蝗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提高东亚飞蝗的酶学免疫,增强对绿僵菌侵染的抵御能力,从而降低东亚飞蝗的死亡率.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Serpins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用0.45T的稳定磁场处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若虫和成虫,在温度为(35±2)℃、光周期为(L∶D=10∶14)、光照度12000lx、相对湿度64%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历时38d,发现该磁场对东亚飞蝗体表色素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草绿色、乳黄色和浅白色等几种颜色,对开发昆虫宠物市场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葫芦岛地区东亚飞蝗体内的汞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调查葫芦岛地区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内的Hg浓度,研究了Hg在其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葫芦岛地区东亚飞蝗体内的Hg浓度较高,Hg含量范围为0.33~174.86ng·g^-1,平均值为36.44ng·g^-1;东亚飞蝗体内总Hg及不同器官中总汞浓度均与体长、体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东亚飞蝗不同器官中的总Hg浓度为翅膀〉头〉腹〉胸≈足;随着飞蝗体质量增加,飞蝗体内绝对Hg含量增大,但生物量稀释作用使飞蝗体内总Hg浓度降低。Hg主要累积在飞蝗的翅膀和头部。生物量稀释作用及将Hg累积到翅膀中可能是东亚飞蝗抵御Hg危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hb(hunchback)基因是昆虫胚胎前后轴模式形成的关键基因.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hb基因的功能已有报道,但其表达模式还不清楚.为了研究胁基因在东亚飞蝗卵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了hb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在卵子形成过程中,hb基因局限在卵细胞核区中表达,随着卵子的发育逐渐移至卵细胞的后端;卵受精后,核区里的Hb蛋白向外扩散,在卵后端形成浓度梯度;胚盘期,hb基因在胚盘中央呈带状表达;胚盘分化为原头和原躯干后,表达条带变宽,并呈现出梯度表达,该表达区域将形成颌、胸部的部分体节;随着腹节开始形成,hb基因在颌胸部的表达逐渐减弱,而在腹部后端的“生长区”表达,并呈现出不连续性.经比较,hb易基因在昆虫颌胸部的表达较为保守,而在卵子形成过程中和腹部的表达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与黑腹果蝇等长胚带昆虫相比,东亚飞蝗hb基因在体节形成的基因级联调控中具有更重要、更直接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结构光投影数字化传感系统构建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表面的三维结构。首先得到其外形尺寸和肢体各部分拓扑结构,然后从被调制的条纹结构光中恢复出物体表面高度变化的相位信息,再通过相位和高度的对应关系重建出物体表面三维特征。此结果将为农药研制和施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蝗虫的防治以及虚拟昆虫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ansis(Meyen)脑部的形态结构及其三维重建模型。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在光镜下观察了东亚飞蝗脑部的形态结构,其由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组成。为了获得整只蝗虫的连续、完整的图像数据集,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将冰冻包埋剂(OCT)包埋的飞蝗成虫做连续切片。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飞蝗脑部的连续切片进行配准、分割,再用三维重建软件Image-Pro Plus(IPP)对分割后的脑部二维图像序列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出的飞蝗脑部三维结构模型可以任意旋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其结果为蝗虫生理和防蝗治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四、影响生殖力的因子 昆虫的生殖能力是比较大的,有许多因子影响昆虫的生殖力。对雌虫来讲,就是影响卵巢的发育和孕卵数目;对雄虫来讲,就是影响精子的成熟和受精能力。 1.温度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殖力的重要因子,这方面报道很多。对每种昆虫生殖来讲,有一定的适宜温度区域,并且雌雄有一定差异,偏高偏低都不利于生殖力,过高过低则抑制卵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