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整理我国首次(1984—1985)南极洲和南大洋考察中采集的多毛类标本时,发现了节节虫科Maldanidae的索节虫属Lumbriclymene和毛鳃虫科Trichobranchidae的毛鳃虫属Trichobranchus 两个新种.值得提出的是这两个属均为稀见属,前者截至目前只发现5种;后者现在仅有6种.现将两个新种描述如下。正模标本保存在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模标本保存在杭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黄海和渤海多毛类环节动物锥头虫科和异毛虫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整理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及1957—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考察队在黄渤海沿岸采集的多毛类环节动物管栖亚纲(Sedentaria)标本时,我们发现了稀少的锥头虫科(Orbiniidae)和异毛虫科(Paraonidae)的代表,到现在为止这两个科在我国还没有人报导过。在锥头虫科中有3个新种和两个新亚种;异毛虫科一个新亚种,现记述于后。 新种完模标本保存在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有重复标本包括副模标本保存在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采集到不少多毛类环节动物标本,其中有一个属于海稚虫科(Spionidae)稚齿虫属(Prionospio Malmgren,1867)的新种,本文除描述此新种外,并对稚齿虫属作一初步的探讨。 西沙稚齿虫 新种Prionospio sishaensis sp.nov.(图版Ⅰ,1—8) 完模标本 采集地:西沙群岛武德岛,浮游生物取样,雄虫体内充满精子,1958年5月15日,范振刚采,标本号A-23。 副模标本 采集地及采集时间等同上,标本号A-24。完模及副模标本保存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我国为害园林树种的二个蚧虫新种,其中一个新种取名为刺蜡链蚧,它属于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的蜡链蚧属(Cerococcus Comstock),为害八角枫。另一新种取名贵盘蚧,它属于盘蚧科(Lecanodiaspididae)的盘蚧属(Lecanodiaspis Targioni-Tozzetti),为害枹栎树。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细蠓属一新种及格尔木细蠓雄虫记述(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我国青海省格尔木地区细蠓属Leptoconops1新种一青海细蠓Leptoconops(Leptoconops)qinghaiensis Liu,Zhang et Gong,并记述了格尔木细蠓Leptoconops(Holoconops)geermuensis Liu et Yu雄虫。正模标本保存在北京医学昆虫标本馆,副模标本保存在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北省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蚜蝇科昆虫的调查,结合整理河北大学博物馆馆藏蚜蝇科昆虫标本,鉴定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蚜蝇科昆虫54种,包括10新种,3中国新记录种,隶属于2亚科、9族、27属。文中给出种类名录及新种、新记录种描述和特征图。新种正模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副模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广西省枝(虫脩)科皮(虫脩)属Phraortes Stl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  相似文献   

8.
广西蝗虫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80年作者等在广西南部地区进行蝗虫生态地理调查过程中采到了蝗虫的一些新种。现将其中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和蝗科Acrididae各一新种记述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副模标本保存在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分属于蝗总科雏蝗属和直斑腿蝗属的两新种,即天堂雏蝗Chorthippus tiantangensis sp.nov、和短翅直斑腿蝗Stenocatantops brevipennis sp.nov..正模标本保存在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系,副模标本分别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所和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在云南省林虫普查中发现的灯蛾科三新种。正模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云南省林业厅。纵条污灯蛾Spilar ctia zhongtian,新种 翅展♂42~48毫米。触角双栉形,黑色,额及下唇须黑色;颈板黄白色,后端有红边,中间有黑色纵带;翅基片白色,具黑带;胸部具黑色纵带;胸足黑褐色,腿节具红带;腹部背面黄色,腹面色淡,背面具黑色短带,基部几节的黑斑大,末节上的成小三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1936年6月采自陕西省的蝉科两新种: Neotanna shensiensis sp.n. 和 Terpnosia. shaanxiensis sp.n.。正模标本保存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昆虫标本馆(NCSU); 副模保存在作者处。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中国直翅目正模标本的物种组成、保存地点、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本文结合世界直翅目分类数据库、《中国昆虫模式标本名录》以及部分物种命名的原始文献的记载, 对采集自中国境内的直翅目正模标本信息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1)采自中国的直翅目正模标本共3,070份, 超过全世界的10%, 分属2亚目11总科20科58亚科594属; (2)具有保存地信息的3,044份标本中, 存放于中国的为2,705份, 涉及中国44个科研院所, 其余标本分散保存于其他15个国家; (3)根据每年描述新种数量的变化情况, 物种的发表过程有停滞期、波动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 物种描述数量随年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4)不同省份采集到的正模标本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多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我国直翅目正模标本大部分都保存于我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 目前每年我国直翅目仍有不少新种在发表, 物种数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建议国家加大对传统分类学的支持和对年轻分类学家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记述采自广东省原[虫怱]科1新种:华氏齿原[虫怱]Prodasineura huai sp.nov.和采自浙江省[虫怱]科1新种:大磐山斑[虫怱]Pseudagrion dapon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王子清 《昆虫学报》1979,(4):460-461
本新种初发现于野生枯死之地黄根部。此虫主要在须根上寄生,当被检查的植株离土时,此虫便和残留在土壤里的须根一起仍留在土壤内,所以不易发现。因此,在检查植株时需注意在须根处寻找。由于该害虫的为害,常使被寄生植物枯萎而死,因此是药材生产中值得注意的害虫。 新种的正模标本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黑龙江小兴安岭寄生于木蠹象和小蠹虫的茧蜂科1新种——木蠹三盾茧蜂Triaspisnanchaensissp.nov.,模式标本的正模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副模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指环虫一新种,文內所用量度为毫米,正模及3副模标本分別保存于广西水产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卷口鱼指环虫Dactylogrus ptychidionis, 新种(图1) 中等蠕虫,长0.494—0.676,宽0.156。眼点在封片上作分散的色素点。咽球形,大小为0.039×0.0400。  相似文献   

17.
萧采瑜 《昆虫学报》1964,(3):401-406
1955—1957年间在云南各地进行动植物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昆虫标本。本篇是关于半翅目红蝽科及大红蝽科标本的鉴定报告。共计13属24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4个新种。除新属新种外,有4个属和8个种是中国的首次记录(以*符号标记)。新种的种模标本和配模标本都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存。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黑龙江小兴安岭寄生于木蠹象和小蠹早的茧蜂科1新种--木蠹三盾茧蜂Trias pis nanchaensis sp.nov.,模式标本的正模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副模保存于农业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1975—1982年曾先后调查浙江省各江、河水域鱼类寄生粘孢子虫,获得科学上新种多种,本文报道其中四极虫科 chloromyxidae四极虫属 Chlormyxum 一新种,两极虫科Myxidiidae两极虫属 Myxidium二新种。量度以微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大学生物系动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蜡蝉总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写《中国经济昆虫志:蜡蝉总科》过程中,发现6新种及1新亚种,报导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部分副模保存在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