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内毒素—肝脏—肠菌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革兰氏阴性(Gram negative.G~-)杆菌内毒素(Endotoxin,ET.),自从1933年由Boivin等首次用三氯醋酸自鼠伤寒杆菌中提取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其理化特性、分子结构、代谢及其对人及实验动物的生理、病理作用的认识渐趋完善。但仍有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议,有许多作用机理尚未弄清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内毒素血症新生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探究肠道菌群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方法

复制新生大鼠内毒素损伤模型, 注射LPS后第24小时、第3天、第7天分别处死新生大鼠, 留取粪便并将对照组(C1组6只、C3组5只、C7组7只)和LPS组(L1组5只、L3组5只、L7组5只)按处死天数各分为3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各组间菌群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差异。

结果

(1) 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对照组和LPS组菌群多样性及丰度有显著差异, C3组较L3组Shannon指数均值小(t=-3.386 8, P=0.009 5), Simpson指数均值大(t=3.102 4, P=0.014 6);C7组较L7组Shannon指数均值大(t=2.459 4, P=0.033 7), Simpson指数均值小(t=-2.475 6, P=0.032 8)。(2)物种组成分析表明LPS组的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在门水平LPS组较对照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 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 在属水平上LPS组较对照组埃希菌-志贺菌属相对丰度高, 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低; 且随着天数的递增LPS组埃希菌-志贺菌属呈递增趋势, 红球菌属呈递减趋势。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可以改变新生鼠肠道菌群的组成, 并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肠道优势菌群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共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1名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3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心衰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6名和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组35名,所有入选者收集大便及血清标本,分别采用qPCR及化学发光仪测定肠道优势菌群改变和血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肠道优势菌群显著改变,肠道肠杆菌以及肠球菌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与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Killip分级显著正相关,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细菌数量显著降低,与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Killip分级显著负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现典型的肠道菌群紊乱,且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简便易行的产甲烷优势菌群的筛选方法,筛选出能够人工培养的且高效产甲烷的复合微生物.方法:用乙酸钠除氧培养基驯化富含产甲烷菌的厌氧活性污泥,逐渐增加驯化体系中培养基和菌液的比率,使驯化体系中微生物菌群适应人工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出4个产甲烷优势菌群.筛选出的1号、2号、3号、5号菌群在培养7d后均产甲烷量分别达到46mL、38mL、51mL、38mL,在短时间内4个菌群产甲烷量能持续稳定上升.结论:验证表明建立的方法筛选高效产甲烷菌群简便易行,为沼气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给肝硬化病人服用抑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药物丽珠肠乐,结果表明:服用丽珠肠乐一个月后,血浆NO水平显著下降(P<0.01),白蛋白合成增多,门脉压力下降,肝功能显著改善,利于腹水消退,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内毒素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采集肝硬化SBP初始诊治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30例,收集粪便样本,进行PCR-DGGE优势菌群结构分析,并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内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SBP患者肠道优势菌群结构复杂程度明显增多,SBP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分别能够聚类到不同的簇中,提示两组受试者肠道优势菌群结构明显不同.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肠道优势细菌中双歧杆菌的含量明显下降(7.90±0.96 vs.9.15±1.21),而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8.95 ±0.88 vs.7.31±0.4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SBP常见的病原菌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SBP患者肠道优势菌群结构明显变化,双歧杆菌属细菌明显减少,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是SBP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鸟类苔藓和草叶巢材中分离出6株优势细菌和8株放线菌,采用传统表观型特征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草叶巢材中的优势细菌分别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麝香石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aryophyUi)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苔藓巢材中的优势细菌分别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马氏棒杆菌(Corynebacteriu matruchotii);从2种巢材中分离出的8株放线菌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4株分另q为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红色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rubrolavendulae)、胶样链霉菌(Streptomyces gelaticus)和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另外4株链霉菌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中药田基黄调节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小鼠血中内毒素(LPS)的含量,改善小鼠的肝脏功能,从而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降低ALD的发病率达到临床辅助治疗ALD的目的。方法 8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6~37 g。正常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20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剩余小鼠作为酒精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灌胃56°北京红星二锅头白酒0.3 mL,2次/d,连续灌胃45 d,末次小鼠灌胃白酒后,禁食12 h但不禁水,于第46天早上随机选取模型组与正常组小鼠各10只,采用眼球采血法取小鼠血液,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血LPS水平来验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余下50只小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丽珠肠乐组以及田基黄总黄酮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田基黄总黄酮剂量分别为10、20、40 mg/mL),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成功第0天、灌药7 d后,于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对小鼠粪便中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进行平板培养并计数。先称量小鼠体质量,采血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血LPS水平;最后处死小鼠取其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比。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进行调整治疗,达到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应用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血内毒素含量测定。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升高。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外周血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外周血内毒素含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内毒素含量的变化。方法45例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TAE前、后用培养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并测定血清内毒素、转氨酶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TAE后转氨酶明显升高,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明显增加,血清内毒素水平增高。结论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血清内毒素均有升高,兼顾治疗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克苏地区盐碱地细菌类群多样性及优势菌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盐碱土样中细菌类群多样性和优势种群,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克隆测序和典型相关性分析(CCA)的方法。【结果】优势菌群序列分析表明有29个序列属于未培养的微生物,其他43个序列分属细菌的9个目:粘球菌目(Myxococcales)、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根瘤菌目(Rhizobiales)、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交替单胞菌目(Alteromonadales),21个属。【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度非常高,存在大量的细菌类群,优势菌群不尽相同,盐碱土样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适用的菌群培养方法,用于检测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优势菌群,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采集32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在不同气体环境中用非选择性、半定量方法做细菌培养,比较培养结果,分析患者阴道优势菌群。结果在厌氧环境中培养时菌落数量最多,检出的优势菌共15种,每份标本的优势细菌种类多数为2种(20/32),少数为3种(3/32);而在微需氧及需氧环境中检出的主要菌分别为8种及5种。结论非选择性半定量、厌氧培养的方法可有效、简便地了解BV阴道优势菌群的构成,可用于临床对BV菌群的检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2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和12种选择性培养基对17名北京市成年牙周炎病人和9名健康对照者龈下及龈沟菌斑菌群进行了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菌群主要由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60.8%),优势菌为牙龈拟杆菌等;而对照组的菌群主要由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组成(69.2%),优势菌为链球菌属等。这种菌群构成,两组样本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我们认识牙周炎的病原及有关微生态学问题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肠道优势菌群失衡肠黏膜上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肠道优势菌群失衡对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方法利用光镜及电镜技术观察轻度、重度菌群失衡小鼠肠道黏膜绒毛形态变化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菌群失衡小鼠肠黏膜绒毛出现肿胀、断裂,绒毛顶端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重度菌群失衡与轻度菌群失衡小鼠比较绒毛结构受损加重。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上皮细胞间隙增宽,胞浆内出现空泡结构,黏膜及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抗生素干扰肠道优势菌群,可导致肠道机械屏障黏膜绒毛及超微结构受损且重度优势菌群失衡的损害大于轻度优势菌群失衡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3~5岁儿童的口腔唾液细菌优势菌群结构多样性的差异,并探讨与低龄儿童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从本课题组在新疆博州地区3~5岁儿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时建立的资料样本库中选取唾液样本120例(汉族40例,维吾尔族40例,蒙古族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个民族中高龋组(ECC)各20例,无龋组(CF)各20例,取非刺激性唾液,提取细菌DNA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对PCR-DGGE指纹图谱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DGGE总体图谱表明: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具有民族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维吾尔族总的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条带数:87.00±10.40,多样性指数:5.99±1.12)大于汉族(条带数:63.00±8.07,多样性指数:3.29±0.74)和蒙古族(条带数:71.60±5.79,多样性指数:4.98±0.50)(P0.05),高龋儿童组的细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小于无龋儿童组(P0.05),无龋儿童组的细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存在民族差异(P0.05);聚类分析发现:每个民族组内大部分样本均表现出明显的聚类群。结论博州地区儿童口腔唾液细优势菌群结构多样性在民族之间差异明显,在低龄儿童龋病进展中,细菌多样性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及内毒素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及内毒素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时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MODS模型,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内毒素以及肠道游离内毒素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道专性厌氧菌的数量明显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比例倒置,内毒素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明显改变,肠道内毒素池与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肝硬化大鼠血浆内毒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预防组,晚期治疗组.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实验第9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药物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肠道菌群,AST、ALT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等的影响.结果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内毒素及其它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预防组,晚期治疗组病理都有改善,预防组优于治疗组.结论中药提取物水苏糖能有效调整肝硬化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血浆内毒素.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肠道细菌移位在华支睾吸虫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48 h(后尾蚴期)、18 d(童虫期)和35 d(成虫期),取肝、肺、淋巴结和血液组织,采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细菌移位的检测;采用鲎三肽基质染色定量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 感染18 d后,实验组肠道细菌移位率开始增高,至感染35 d时,细菌移位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感染鼠以童虫期、成虫期细菌移位现象明显,总移位率为65%,与对照组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9,P<0.01),且在肝、肺、淋巴结和血液组织中,移位发生率分别为60%、15%、25%和10%,以肝脏部位最高;造模后18 d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造模后35 d血浆LPS水平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2,P<0.01)。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引发宿主肠道菌群移位,以肝组织多发,从而参与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肠道菌群情况,同时检测两组对象血清内毒素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而肠杆菌和酵母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IL-6、IL-1、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数量与血清内毒素和IL-6、IL-1、TNF-α水平呈负相关,肠道肠杆菌和酵母菌数量与内毒素和IL-6、IL-1、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该病病情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