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背景】细菌素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作用的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可有效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是云南滇池特有鱼种,长期生存在滇池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其肠道内可能存在着大量产细菌素的微生物资源。【目的】从滇池金线鲃肠道内筛选产细菌素菌株,并对其所产细菌素的抑菌特性及机制进行探究。【方法】对滇池金线鲃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产细菌素菌株,测定抑菌活性最佳菌株的细菌素酶敏感性、酸碱与高温耐受性、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与抑菌广谱性等抑菌特性,并借助细胞膜通透性、 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 (XTT)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等实验探究细菌素的抑菌机制。【结果】从滇池金线鲃肠道中共筛选得到5株产细菌素细菌,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乳杆...  相似文献   

2.
生长素、干抗素(IFN)、内白细胞素(IL)~2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企业中,人人眼红的、争当商品化先锋的蛋白性医药品。然而,Davies说这是第一代生物技术。若果蛋白的分子量在25000~40000的范围内,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用微生物简单地生产它。  相似文献   

3.
一些蔷薇屬植物的果实,如茨梨(Rosa Roxburghii Tratt. f. normalis Rehd, et wils.)、刺蔷薇(R. acicularis Lindl.)、玫瑰(R. rugosa Thunb.)、达烏里蔷薇(R. davurica Pallus.)及其他同屬的植物,含有丰富的維生素C(抗坏血酸)和多种其他的維生素,像:維生素P(檸檬素)、維生素A元(胡蘿卜素)、維生素B_2(核黄素)、維生素K和維生素E等。此外,还含有多量的糖、果胶质、檸檬酸和無机盐。由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当代最富魅力的新兴边缘科学之一。它的发展阐明了宏生生物包括人类、动物及植物都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群是其宿主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认识这些微生物与其宿主的关系,对于揭示生命的奥秘,促进宿主  相似文献   

5.
人防御素(human defensins)是一类内源性阳离子抗微生物肽,在天然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也能增强继承性免疫应答.它具有强烈的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并且不易对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对人防御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在于比较和探讨其结构的异同,并对其应用和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防御素(defensins)是一组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参与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是维持免疫应答的重要因子。近年来,防御素家族在机体防御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防御素的分布、结构及其在免疫应答中作用,探讨其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关系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從生物化學方面講,維生素B_1是一種作用機制已經完全清楚的維生素,它是羧酶(carboxylase)和脫氫酶(dehydrogenase)的輔酶,在維生素B_1缺乏時,醣代謝就發生障礙,特別是腦組織中醣代謝的障礙,表現得最為嚴重,所以脚氣病的患者具有中樞神經系统和末梢神經的多發性炎症。 維生素B_1不僅在醣代謝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時對其它生物化學變化,也很重要。近年來確定了B_1對胆鹼酯酶的活動具有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在神經體液的傳遞中,維生素B_1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從1938年起,人們開始知道了維住素B_1在神經兴奋化學機制中的作用,Minz於1938年就證明在神經兴奋時,有硫胺素的釋放,並且指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的细胞融合技术放线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工业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中的很多菌种用于生产抗菌素、特殊酶类、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等。到目前为止,抗菌素中的60%产生于放线菌中链霍菌(StrePtomyces)。这类微生物在士壤中广泛存在,在琼脂培养基上发育时生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在气生菌丝上形成链状分生孢子。它的细胞壁主要由多肽糖(Peptidglycan)构成。尽管它的菌体外形和霉菌非常相似,并在旱期曾被认为是一种霉菌,但它的很多基本特征和表现均为原核生物所特有,故在分类上明确归属于原核微生物的细菌。  相似文献   

9.
项目推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1):134-135
小肽与有益微生物合生元(素)绿色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技术 小肽与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合生元(又称合生素),由国家"863"计划资助,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抗生素替代品的主力军,主要含有分子量1kDa以下的小肽类、有益微生物以及纤维素酶、蛋白酶、解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抑菌活性物质.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添加剂,可广泛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以及饲料生产.该技术已经过中试放大,工艺成熟,授权专利1项.应用效果表现为:刺激动物胃肠道乳酸菌等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畜禽免疫力和抗病力;明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替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潘氏细胞(Paneth Cell)是小肠腺的特征细胞,该细胞有合成分泌蛋白质的特点,其分泌颗粒含有防御素(defensin,又称隐窝素Chyntdin)、溶菌酶,释放后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1];同时亦有吞噬功能.潘氏细胞含有的分泌颗粒通常可用酸性染料如焰红(Phloxine)、伊红或橘黄G染色[2],其中以焰红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方法,分析了硫酸黏菌素(colistin sulfate,CS)残留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黏菌素(wCS≥5mg·kg-1)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显著,土壤中硫酸黏菌素浓度愈高,微生物生物量碳愈低,50 mg·kg-1的硫酸黏菌素处理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下降52.1%.在整个采样周期中,每克土壤总PLFA含量在硫酸黏菌素胁迫下出现明显降低,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第7、49天时,低浓度组(wCS=0.5 mg·kg-1)和对照组分异不明显,第21、35天时,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类型分异显著,其中高浓度组(wCS=50 mg·kg-1)与对照组分异最大.表明硫酸黏菌素可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变,并表现出时间差异.这可能与硫酸黏菌素在土壤中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和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 多胺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动物以及人体,它是由鸟氨酸脱羧,生成腐胺,再由活性甲硫氨酸提供一分子丙胺基或二分子丙胺基,分别生成精脒或精胺,是人体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种调控物质。本文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外多胺研究的动态,着重介绍(1)多胺的生物合成及调控;(2)多胺的生物学作用;(3)肿瘤细胞的多胺代谢;(4)多胺抑制剂的抗肿瘤研究应用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荧假单胞杆菌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化感作用 (Allelopathy)是指一种植物或微生物通过产生化学物质而对其它生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抑制作用[7] .虽然有关高等植物之间化感作用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 ,但微生物对高等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却较少 ,尤其是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往往被忽视[1] .荧光假单胞杆菌 (P .fluorescens)是定殖于植物根际的优势细菌种群 ,此类细菌以其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易于人工培养等特点 ,成为最具生防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生防菌[5] .对陕西农田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筛选研究中发现 ,一株荧光假单胞杆菌培养液对番茄灰霉…  相似文献   

14.
影响引人微生物根部定殖的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外界引入的各类有益微生物如生防菌(BCA)和根际促生菌或增产菌(PGPR,YIB)到种子表面随其生根发芽而蔓延或直接到根表沿根分布定殖.外来微生物在根际定殖的过程为与根尖接触,沿根分布,最后在根际建立自己的种群.定殖的位点以PGPR为例,是表皮细胞间隙,或侧根、根毛基部.外来微生物在根际定殖动态变化的原因,由于根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引起的.生物因子除去外来微生物本身的生理特性,还有根际土著微生物与外来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植物基因型对微生物定殖的影响.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环境、土壤结构和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pH值均能影响外来微生物在根部的定殖.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太岳山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西太岳山3个林龄(18、35和51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为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探讨土壤和凋落物养分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林年龄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逐渐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占其与可溶性有机碳之和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在51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中最大(13),约为其他两个林龄华北落叶松林的1.6倍;土壤微生物碳熵在35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中最低(1.5%),在1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中最高(2.8%)。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真菌Shannon指数、土壤和凋落物碳/氮比在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林中的变化趋势均为35年生18年生51年生。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凋落物自身化学组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显著影响,土壤碳/氮比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是调控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因素。总的来说,35年生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碳活性最小,土壤碳库稳定性较好,养分状况优于另外两个林龄华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16.
种保素对几种作物根际微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熹龙种籽保生素(以下简称种保素)为复合营养功能型生物制剂,被列为九五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号:5120610060784)。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多个省区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结果在玉米、小麦、棉花、油菜、甜菜、花生等多种作物上拌种施用,能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促进根系发育,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生长健壮,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1)。作物生长状况与其根际微生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作物生长期间活跃的新陈代谢作用为根际微生物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产生明显的根际效应,同时根际微生物对根际养分也有显著的活化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细菌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前体多肽类物质。本文主要介绍了细菌素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细菌素与抗生素的区别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细菌素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龄海桑林和无瓣海桑林根际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林龄无瓣海桑(1、2、7、10、14年生)和海桑(1、4、7、10、14年生)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呼吸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林龄海桑和无瓣海桑的根际土壤为中性偏酸性,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总氮、总磷含量均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值,随后则随林龄增加而减少。海桑和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随林龄增大,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趋势一致,也是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值。相同林龄的海桑根际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小于无瓣海桑,海桑的呼吸强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加,但无瓣海桑的呼吸速率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呼吸强度与土壤有机质、pH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一、意义 二.微生物变异的类型 三、人工引起变异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 (二)化学方法 (三)生物学方法 1、杂交 2、转化 3、转导 4、溶源性转换 5、通过机体 四、几种常见的突变现象 (一)形态的变异 (二)抗药性突变 (三)依药性突变 (四)营养缺陷性突变 五、小结 一、意义 什么是遗传?遗传性就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所繁殖的后代对于前代的摩仿性或继承性。变异性就是摩仿或继承过程中的差别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这两句话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于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所做的概括。遗传学就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性的科学。它对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微生物学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以下略举几点学习运用遗传变异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丸红公司销售了美国IMSCO公司开发的商品名为MICROSURE的微生物检测装置。每台650万日元。这种装置利用萤火虫的虫萤光素酶,测定活微生物的ATP。可省去以前活菌检查所需的培养操作,15分钟就能检出微生物(细菌、酵母、霉菌)。根据说明书,其检测灵敏度是每100毫升中,酵母为1~3个,细菌为30~50个。以吸引人的字句说它具有超高灵敏度。至于其用途,举出了两方面:一是食品和饮料制造过程中的品质管理,二是IC(集成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