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细菌菌毛及有关粘附素(adhesin)的报导日渐增多。对菌毛结构、功能及其实际意义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细菌学的重要课题。最近有关实践及理论,均有新飞跃。一、细菌菌毛与细菌鞭毛的比较菌毛与鞭毛均系蛋白质构成,均未见有细菌胞壁酸成分掺入,且皆分别由单体菌毛素(pilin)及单体鞭毛素(flagellin)缠绕构成的单孔中空微丝组成。主要差别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微生物学方面的著作中,特别是教材,谈到细菌的形态时,往往将细菌的芽孢与细菌的鞭毛、荚膜和菌毛相题并论,并把它们统称为细菌的“特殊结构”,看作是某种同类的东西。然而,实际上细菌的芽孢与细菌的鞭毛、荚膜和菌毛是两类具有本质区别的东西。因此,笼统地称它们为细菌的“特殊结构”,就很容易导致概念上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妨碍着我们正确地  相似文献   

3.
自1955年 Duguid 氏将细菌菌体表面所带有的与鞭毛不同的发样细丝命名为菌毛以来,一直认为:“菌毛主要见于革兰氏阴性的肠道杆菌,……”。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进展,逐步发现在自然环境中能形成菌毛样结构的微生物种类甚多。菌毛的遗传学、分类原则、形态学,抗原组成及功能,已引起微生态学、环境与生物学、以及空间科学界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密切关注。现已证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奈瑟菌属、布拉汉氏菌属、肠道杆菌科、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弧  相似文献   

4.
鞭毛是细菌体表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一直以来仅被简单地当做运动器官。但近几年来,随着对鞭毛结构和致病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鞭毛及其运动性可促进细菌对于宿主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也密切相关,并且鞭毛素蛋白能通过与细胞上Toll样受体5(TLR5,toll-like receptor 5)结合而诱导机体促炎性反应。同时,鞭毛也因其独特的免疫学效应而被应用于新型免疫佐剂的研发。本文主要就鞭毛的结构、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免疫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鞭毛是细菌体表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一直以来仅被简单地当做运动器官。但近几年来,随着对鞭毛结构和致病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鞭毛及其运动性可促进细菌对于宿主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也密切相关,并且鞭毛素蛋白能通过与细胞上Toll样受体5(TLR5,toll-like receptor 5)结合而诱导机体促炎性反应。同时,鞭毛也因其独特的免疫学效应而被应用于新型免疫佐剂的研发。本文主要就鞭毛的结构、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免疫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鞭毛是细菌主要的运动器官,细菌通过鞭毛运动实现趋化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鞭毛具有很多其他功能。现综述细菌鞭毛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包括鞭毛介导的运动和趋化性,鞭毛的致病性、抗原性与免疫原性,以及鞭毛与冷适应机制的关系,并结合实验室研究方向,对细菌鞭毛相关的冷适应机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受体及其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噬菌体又称细菌病毒,它可以侵入细菌使细菌裂解。噬菌体受体位于宿主细胞表面,能被噬菌体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噬菌体受体多种多样,包括细菌膜蛋白、LPS、磷壁酸,也可以是菌毛、鞭毛、荚膜多糖等。噬菌体在微生态平衡、微生物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研究噬菌体和挖掘噬菌体潜在价值,确定噬菌体受体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本研究就细菌噬菌体受体进行分类介绍,并对噬菌体受体鉴定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细菌鞭毛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约半数的杆菌、极少数球菌和所有的螺旋菌及弧菌都有鞭毛。鞭毛与细菌的运动有关,并在感染与免疫以及分类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细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细菌鞭毛的结构以及它在细菌致病性和免疫中的作用最新  相似文献   

9.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约半数的杆菌、极少数球菌和所有的螺旋菌及弧菌都有鞭毛。鞭毛与细菌的运动有关,并在感染与免疫以及分类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细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细菌鞭毛的结构以及它在细菌致病性和免疫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加以概述,以供细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鞭毛作为细菌最主要的运动器官,可通过促进细菌黏附、定植和侵袭以及生物被膜(Biofilm)的形成来影响细菌的毒力和耐药性。而鞭毛的组装合成涉及50多种蛋白质,FlgM蛋白作为持续控制器可调节其他鞭毛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影响鞭毛的长度和数量等因素,进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此外,FlgM属于可溶性蛋白具备特有的C末端不稳定性结构,被视为潜在的融合蛋白。本综述依据已有研究详述了FlgM蛋白结构及功能,为深入探究与鞭毛相关的致病机制及其作为融合蛋白的应用前景途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菌毛,了解菌毛结构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ICU的医院感染患者的腹腔手术后引流液、痰及呼吸机导管内壁附着物等为材料分离鉴定细菌,制备细菌的电镜标本,通过超微结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菌体表面的菌毛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新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体表面存在菌毛,菌毛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粘附有关。结论菌毛粘附是生物被膜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罗艳  张静超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11):4534-4549
Ⅳ型菌毛(type Ⅳ pili, TFP)作为细菌表面的重要蛋白结构,是细菌的感知器官及运动器官,在细菌生理学、细胞黏附、宿主细胞入侵、DNA摄取、蛋白质分泌、生物被膜形成、细胞运动和电子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多种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深入和技术设备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多种菌毛可视化工具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它在生命活动中的各种功能,大大加快了微生物单细胞领域的研究步伐。本文重点讨论了TFP可视化方法及在菌毛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TFP功能提供更多的思路,为其未来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生态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肺炎克雷伯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肺炎、败血症等多种化脓性炎症,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也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研究表明,菌毛作为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在细菌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菌可借助于菌毛尖端黏附素黏附到宿主的组织器官,这是引起机体致病的首要条件。肺炎克雷伯菌菌毛包括Ⅰ型菌毛和Ⅲ型菌毛,绝大多数的肺炎克雷伯菌均可表达Ⅲ型菌毛,在医院感染的致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鞭毛是着生在很多细菌体表的细长弯曲丝状物,作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是微生物学中研究最深入的生理系统之一。细菌可以通过鞭毛运动更好地适应栖息环境,并在环境条件不利时及时逃离。此外,鞭毛运动对于有害细菌或者有益细菌在宿主表面的定殖、生物膜形成及其与宿主其他互作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其许多菌株在工农业生产及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芽孢杆菌鞭毛及其运动相关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芽孢杆菌鞭毛的结构组成、组装过程及合成基因的表达调控;芽孢杆菌运动性与相关生物学特性,包括生物膜形成和分散、芽孢的形成、感受态形成、γ-聚谷氨酸和抗生素生产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底层分子机制。本综述旨在为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综合知识和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鞭毛细菌是在低雷诺数条件下运动的生物体,通过旋转鞭毛而向前游动。通过概述细菌鞭毛的游动机理、在不同游动方式下鞭毛丝几何形态之间转换的物理现象、菌体反转对成束的影响以及在靠近壁时运动的墙效应机理的最新研究,提出一种与鞭毛细菌运动动力相似的宏观等效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鞭毛细菌的游动机理,并为仿生微型游动机器人的构造和应用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忠霞  陈文峰 《生物学通报》2007,42(6):48-50,F0003
对自环境中分离的生有鞭毛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类芽孢杆菌属,与已知种一灿烂类芽孢杆菌的各项性状极为相似,最终将此菌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研究中还发现该菌可作为良好的鞭毛染色的示范菌,可替代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用于鞭毛染色和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20年中,在细菌表面展示外源多肽的表达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细菌菌毛作为表达载体用于表达外源多肽或蛋白。本文将详述一种特殊的利用基因置换构建的沙门菌菌毛外源多肽展示系统,同时介绍一些其他的菌毛展示系统并探讨他们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18.
细菌中的弧菌、螺菌及部分杆菌具有鞭毛,而鞭毛的有无及其着生状态又具有种的鉴定意义。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要得到满意的结果往往不易做到,特别对于初学者就更难以掌握。由于教学科研的迫切需要,我们对细菌鞭毛染色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细菌的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鞭毛染色常用硷性复红乙醇饱和液或结晶紫乙醇饱和液染色。对后者反复试验未能使鞭毛着色,分析染料的溶解度及配制时各染液混合后出现大量结晶紫沉淀物,考虑染液配制过程中损耗大量媒染剂使鞭毛  相似文献   

20.
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引起人的尿路感染,它的毒力因子包括表面毒力因子和分泌毒力因子两大类。表面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鞭毛、黏附素和多糖类物质,主要在细菌的侵染过程中起作用。分泌毒力因子主要是溶血素、细胞毒性坏死因子等毒素蛋白,主要对宿主细胞产生毒力作用。本文简要综述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分泌所需要的5种分泌机制,并论及毒力因子的宏观调控和影响毒力调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