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sunitinib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组、sunitinib干预组.鸡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计数;取右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免疫沉淀(IP法)测定小鼠肺组织PDGFR-β受体磷酸化及westernblot(WB)法检测MMP-9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三色染色提示哮喘组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增厚、气道管腔狭窄、胶原纤维增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sunitinib干预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哮喘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在哮喘组表达较对照组为高(P<0.05),而sunitinib组低于哮喘组(P<0.05);PDGFR-β受体的磷酸化和MMP-9的表达在哮喘组表达较对照组为高(P<0.01),而sunitinib干预组表达量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sunitinib能够抑制哮喘小鼠PDGFR-β的磷酸化和MMP-9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麻黄碱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并利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药物处理14 d后,通过无创性肺功能检测法测量小鼠气道反应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分析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炎症细胞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 E)的表达水平及BALF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GF-β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7配体咪喹莫特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及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咪喹莫特组,每组12只。通过卵蛋白致敏,气道激发8周,末次激发24h后,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气道纤维化的改变;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较正常对照小鼠明显加重,而咪喹莫特组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及气道重塑均较哮喘模型组小鼠减少或降低。慢性哮喘组小鼠肺组织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小鼠明显增加(P〈0.05),而咪喹莫特治疗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结论:咪喹莫特能够显著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减轻气道重塑,这可能与其抑制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地塞米松联合缬沙坦对香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n=8):对照组、COPD组、地塞米松组、缬沙坦组和地塞米松+缬沙坦联合处理组。COPD组小鼠持续8周进行香烟暴露;在香烟暴露基础上,地塞米松组小鼠在5~8周香烟暴露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kg);缬沙坦组小鼠在1~8周香烟暴露前腹腔注射缬沙坦(30 mg/kg);地塞米松+缬沙坦联合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kg)和缬沙坦(30 mg/kg)。8周后收集各组小鼠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评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小鼠存在肺气肿和肺泡充血,BALF中MDA、ICAM-1、MMP-9、CRP和淋巴细胞升高,SOD、巨噬细胞和NO降低(P均<0.05)。与COPD组相比,地塞米松或缬沙坦组小鼠肺气肿和肺泡充血无明显改善,BALF中SOD 和NO升高,MDA、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降低(P均<0.05)。与地塞米松或缬沙坦组相比较,地塞米松+缬沙坦联合处理组能更有效预防香烟引起的肺气肿和肺泡充血,降低BALF中MDA、ICAM-1、MMP-9、CRP和淋巴细胞,升高SOD、巨噬细胞和NO(P均< 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缬沙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可以更有效在COPD小鼠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ICAM-1及MMP-9的表达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用红霉素干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检查;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ICAM-1、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支气管肺组织中ICAM-1、MMP-9表达显著降低;模型组中ICAM-1、MMP-9的表达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成正相关;ICAM-1与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ICAM-1、MMP-9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红霉素可降低ICAM-1、MMP-9的表达,可能是红霉素在COPD中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ICAM-1及MMP-9的表达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用红霉素干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检查;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ICAM-1、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支气管肺组织中ICAM-1、MMP-9表达显著降低;模型组中ICAM-1、MMP-9的表达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成正相关;ICAM-1与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ICAM-1、MMP-9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红霉素可降低ICAM-1、MMP-9的表达,可能是红霉素在COPD中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气管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在烟雾暴露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中的分布及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于EGM-2MV培养基中培养并鉴定.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PBS干预组及COPD+EPCs干预组;香烟烟雾暴露90 d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烟雾暴露结束后,COPD+PBS干预组及COPD+EPCs干预组分别经气管注入30 μ LPBS和30 μ L细胞悬液(含1×105个CM-DiI标记EPCs).移植后观察30 d处死小鼠,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肺内的分布及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广谱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PCs移植后30d可见EPCs分布于肺血管及气道,部分细胞表达上皮特异标志广谱细胞角蛋白.结论:EPCs移植后可定植COPD模型小鼠肺血管及气道,且可能转化为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空白对照组、野生型COPD组和IL-7A敲除COPD组,每组20只。野生型空白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两组小鼠暴露于香烟烟雾(1支/次,4次/日,每次45 min,每次间隔时间为1 h,总干预时间为90 d)制作COPD模型。干预结束24 h后,利用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小鼠肺功能。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收集小鼠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气道上皮IL-17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小鼠肺组织JNK/AP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野生型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野生型COPD组小鼠气道上皮IL-1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吸气峰流速(PIF)和呼气峰流速(PEF)明显降低,BALF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明显升高,肺组织CXC类趋化因子1(CXCL1)、CXC类趋化因子2(CXC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JNK、cJun和cFos磷酸化水平及A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野生型COPD组小鼠比较,IL-7A敲除COPD组小鼠气道上皮IL-1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IF和PEF明显升高,BALF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明显降低,肺组织CXCL1、CXCL2、IL-1β和IL-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JNK、cJun和cFos磷酸化水平及A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香烟烟雾可诱导小鼠气道上皮产生IL-17A,降低(或抑制)IL-17A的产生(或表达或分泌),通过抑制JNK/AP1信号通路,减轻COPD气道炎症反应,改善COPD小鼠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的表达.方法: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为COP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单纯被动吸烟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组血清及BALF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和P<0.01);COPD组血清及BALF的MMP-9/TIMP-1低于正常组血清及BALF的MMP-9/TIM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正常组BALF中MMP-9和TIMP-1水平高于血清中MMP-9和TIMP-1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MMP-9和TIMP-1平衡失调参与了COPD的发病,调节MMP-9和TIMP-1的平衡可能是治疗COPD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吸烟对大鼠肺组织MCP-1和TGF-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方法建立吸烟肺气肿大鼠模型.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至6月组,吸烟组1至6月组,每组均6只,共12组别.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CP-1 和TGF-β在肺内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MCP-1在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含量,及测定各组肺组织中溶胶原活性和总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肺组织MCP-1和TGF-β的表达均明显上升,至吸烟4月时达高峰;MCP-1在BALF各组中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溶胶原活性各组各时段激活活性均比自发活性高,总活性逐渐上升.结论 MCP-1和TGF-β在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细胞外基质重塑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小鼠模型建立及病理学、气道炎症及肺功能评价,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技术的改进。方法 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及烟雾暴露组,烟雾暴露90d并观察30d后行小鼠肺功能检查、应用改进方法留取BALF行细胞计数及行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烟雾暴露组小鼠气道阻力(Raw)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动态肺顺应性(Cdyn)降低;BALF中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数(AM)、中性粒细胞数(N)、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N%)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示烟雾暴露组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气道上皮排列紊乱、部分气道上皮增生、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平滑肌增生;形态学计量分析示烟雾暴露组平均内衬间隔(MLI)及肺泡破坏指数(DI)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应用改进技术行BAL成功率100%,回收率高达90%。结论单纯烟雾暴露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肺气肿模型且稳定可靠,与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病相似性好,经BAL技术改进后该模型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大鼠CC16(rCC16)蛋白质对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模型肺组织损伤的作用,及对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COPD模型组、rCC16剂量组1和剂量组2。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采用吸烟3月法制备COPD模型,从第3月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PBS滴鼻,rCC16剂量组1和剂量组2分别给予1μg/g体重和2.5μg/g体重的rCC16滴鼻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精神状态、饮食情况、体重变化及大小便情况等,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和TIMP-1信使RMA(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空白组小鼠体重随饲养周期增大,COPD组小鼠体重较空白组明显减轻,rCC16干预组后,干预组2小鼠体重逐周增大,但干预组1小鼠体重增加较缓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肺泡间隔增宽,部分形成肺气肿,rCC16干预组后,小鼠肺部的肺泡结构趋于完整,肺大泡的形成也减少;COPD模型组小鼠肺组织MMP-9和TIMP-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rCC16干预后,均可降低MMP-9和TIMP-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C16对MMP-9的降低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而对TIMP-1的调节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rCC16滴鼻干预可以减轻COPD小鼠肺组织的损伤,降低肺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对COPD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巨噬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外基质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吸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吸烟1、2、3、4、5及6月组(每组10只),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和肺泡巨噬细胞MMP-9和TIMP-1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Ⅳ型胶原在肺内的表达。结果 吸烟组肺组织和肺泡巨噬细胞MMP-9 mRNA的表达逐渐上升,至吸烟6月时均达高峰;而TIMP-1 mRNA的表达渐上升,至吸烟3~4月时达高峰,后逐步下降;肺组织Ⅳ型胶原的表达在吸烟3月时达高峰,然后渐降。结论 MMP-9/TIMP-1的动态平衡在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肺组织的细胞外基质重塑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车前草提取物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SD大鼠模型肺动脉压力、肺功能及炎症改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只SD雄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组)、车前草干预组(PW组),每组各6只。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日常状况,于第21天测定大鼠肺动脉压力、肺功能后处死各组6只大鼠,获取大鼠肺组织标本,左肺泡灌洗液予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ICAM-1、TGF-β、MMP-9因子含量,右肺上中下叶各取一块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其余肺组织研磨匀浆后予Elisa试剂盒检测HIF-1α含量。结果:用PW干预HPH大鼠,可降低SD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提高0.4 sFEV、FVC、0.4sFEV/FVC、MMEF等肺功能指标,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CAM-1、TGF-β、MMP-9炎症因子水平及肺组织中HIF-1a水平,气道及肺动脉管腔扩大,管壁变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车前草提取物能降低HIF-1a水平,减轻HPH SD大鼠的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力,提升肺功能,改善肺动脉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通过巨噬细胞在肺气肿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烟雾暴露8、16、24周建立肺气肿模型,有创小鼠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参数;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共染,分析肺泡结构破坏、β2m表达及其靶细胞情况。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人重组β2m刺激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模型组小鼠肺泡腔明显扩大,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肺泡弦长(mean linear intercept, Lm)和肺泡破坏指数(destructive index, DI)均明显增加(P<0.05);BALF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巨噬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共染显示肺气肿组小鼠肺组织β2m表达上调(P<0.05),且可与巨噬细胞共定位。体外用人重组β2m刺激THP-1巨噬细胞可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产生(P<0.05)。结论上述数据表明β2m可能通过上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参与肺气肿的发病过程。研究为未来肺气肿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MP-1、MMP-2和MMP-9调节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系,分别用Westernblot法和明胶酶谱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2、MMP-9酶的表达。结果:10%血清能使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MMP-9和MMP-1酶的表达增加,AcSDKP能进一步增加在10%血清诱导基础上三种酶的表达。TGF-β1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酶的表达,而下调MMP-1酶表达。AcSDKP能进一步上调由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酶的表达,并上调MMP-1酶表达。结论:AcSDKP对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MMP-9和MMP-1酶表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PC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LPS模型组、原儿茶酸预处理组(PCA+LPS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Dex+LPS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5mg·kg-1脂多糖腹腔内注射诱导急性肺损伤。6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浓度;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ATF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损伤明显,肺泡内出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及总蛋白浓度增加,肺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ATF2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原儿茶酸预处理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及总蛋白浓度、肺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ATF2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PCA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p-ATF2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肺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过表达在NF-κB/p65介导小鼠肺气肿模型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Balb/c小鼠暴露于香烟烟雾建立肺气肿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空白慢病毒载体气管内滴注)和PRMT6过表达组(PRMT6慢病毒载体气管内滴注)各20只。HE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PRMT6表达。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气道阻力、BALF和肺组织匀浆TNF-α及IL-8水平、肺组织NF-κB/p65表达均升高,动态肺顺应性、肺组织PRMT6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PRMT6过表达组小鼠气道阻力、BALF和肺组织匀浆TNF-α及IL-8水平、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动态肺顺应性、肺组织PRMT6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PRMT6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肺气肿小鼠肺组织NF-κB/p65核转位,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探讨MMP-9、ICAM-1和TNF-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烟熏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选取健康、雄性Wister大鼠12只(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雄性Wister大鼠24只随机分为烟熏组和SH对照组各12只,对照组和烟熏组均每天进行烟熏2次、每周6 d,连续8周对比3组大鼠肺功能变化、肺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对照组、烟熏组的气道阻力、平滑肌指数、胶原指数均显著的高于SH对照组(p0.05),对照组、烟熏组的最大呼气流量、平均肺泡个数均低于SH对照组(p0.05);烟熏组的气道阻力、平滑肌指数、胶原指数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烟熏组的最大呼气流量、平均肺泡个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烟熏组的ICAM-1、TNF-α、MMP-9蛋白、mRNA表达程度均显著的高于SH对照组(p0.05);烟熏组的ICAM-1、TNF-α、MMP-9蛋白、mRNA表达程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烟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肺功能的损伤十分明显,破坏肺泡结构,影响大鼠的肺部功能,该过程可能与上调ICAM-1、TNF-α、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雾化生理盐水,哮喘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哮喘+烟雾暴露组于每日雾化激发OVA前给予香烟烟雾吸入。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测定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湿干重比值。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AQP5和MUC5AC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AQP5蛋白分布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AQP5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中MUC5AC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暴露组大鼠肺组织中AQP5表达明显减少,而MUC5AC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肺组织中AQP5明显减少,而MUC5AC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组织中AQP5表达与肺组织BALF中MUC5AC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852和-0.895,P<0.05)。结论香烟烟雾暴露可导致哮喘大鼠肺组织AQP5表达减少而MUC5AC含量增加,进一步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反应,这可能为哮喘吸烟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