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8周浮力负重增强式训练对腿部肌力、爆发力、动作稳定度、肌力保留效果的影响,本研究招募33名2型糖尿病患者受试者,在训练前1周进行前测(等速肌力60°/s和180°/s,摆臂垂直跳,动态稳定性),将33名受试者随机分成浮力负重增强训练组(buoyancy plyometric training group, B组)(n=11)、一般增强式训练组(plyometric training group, P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 C组)(n=11)。各组按照方案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干预结束后进行后测,操作人员与内容与前测一致。本研究发现,等速肌力测试、爆发力测试、身体稳定性方面C组、B组和P组的前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前测组间差异不会对干预结果造成影响。经过8周运动干预后,B组和P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C组(p0.05),且P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B组(p0.05)。在停训4周后,B组和P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C组(p0.05)。而肌酸激酶方面,第2周至第6周内,C组肌酸激酶值显著低于B组和P组(p0.05),且B组肌酸激酶值显著高于P组(p0.05)。到第4周,P组肌酸激酶值显著低于第2周(p0.05);且P组第6周肌酸激酶值显著低于第8周(p0.05)。到第8周,P组与C组肌酸激酶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本研究认为浮力负重增强式训练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肌力、下肢爆发力,并且可以显著改善下肢稳定性,且其效果优于在地面进行的增强式训练。浮力负重增强式训练后下肢肌力、爆发力、稳定性衰退速度缓慢,但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及干扰素-γ(IFN-γ)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和化脓性脑膜炎(B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BM8例及作为对照组的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2p40、IFN-γ水平。结果:与NIND组相比,RRMS组血清中IL-12p40水平显著下降,IFN-γ水平显著升高,BM组脑脊液中IL-12p40、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IL-12p40、IFN-γ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a)、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清IL-4、IL-10、TNF-a、IFN-r水平的变化。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通气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组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其余三组指标水平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7天,腹腔组患者的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在术中失血量更少,安全性更高,且对于患者术后的IL-4、IL-10、TNF-α和IFN-γ水平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变化,从而探究这3种细胞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共78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0例、恶性胸腔积液组38例,本实验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这两组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IFN-γ、TNF-α和IL-2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通过ROC曲线可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分别为90.3%、91.2%和97.5%,特异度分别为79.5%、89.3%和86.6%。在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检测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子痫前期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共4组(n=10),A组和B组大鼠均在妊娠2周后连续5 d注射剂量为200 mg·kg~(-1)·d~(-1)的L-NAME,此后,A组连续5 d注射剂量为50μg·kg~(-1)·d~(-1)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B组连续5 d注射0.5 m L/d生理盐水。C组大鼠为正常妊娠组,妊娠2周后连续10 d注射0.5 m L/d生理盐水。D组大鼠为非妊娠对照组,用药过程中注射0.5 m L/d生理盐水。通过ELISA、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胎盘、肾脏和脾脏中IFN-γ、IL-2、IL-4和IL-6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B组IFN-γ和IL-2在外周血、胎盘、肾脏和脾脏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而IL-4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IFN-γ和IL-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且IL-4和IL-6表达水平与B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本研究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使Th1/Th2发生Th1方向漂移,可以用来模拟子痫前期的免疫失衡;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可使Th1/Th2的平衡向Th2方向漂移,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Th1与Th2的平衡紊乱是过敏性哮喘的免疫学基础,本研究通过给予小鼠口服免疫不同亲和力屋尘螨抗原Der p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来比较其调节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1,分别给予6-8周BALB/c小鼠口服接种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pCW-Der p2-rM.S及pCW-Der p2-PEB1-rM.S,在末次免疫后第14、28、56天分别用夹心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及IL-4的含量.结果:夹心ELISA结果显示,无论是血清还是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各组IFN-γ、IL-2水平逐渐升高,IL-4水平逐渐降低,8周时更明显,pCW-Der p2-PEB1-rM.S组与M.S、pCW-Der p2-rM.S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体外给予Der p2蛋白刺激后,pCW-Der p2-rM.S及pCW-Der p2-PEB1-rM.S组变化更加明显,而M.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小鼠口服免疫pCW-Der p2-PEB1-rM.S能明显提高Th1型免疫反应,与pCW-Der p2-rM.S组相比有统计学学差异.三种不同亲和力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口服后均能诱导小鼠产生Th1型免疫应答,且pCW-Der p2-rM.S及pCW-Der p2-PEB1-rM.S诱导产生的Th1优势应答具有Der p2抗原特异性.本研究弥补了粘膜型疫苗低亲和力的不足,为新型口服疫苗的制备和改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清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A组,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B组,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C组。比较3组患者粪便标本中菌群分布情况,同时比较3组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IFN-α、IL-6、IL-1β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B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B组(均P0.05)。B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C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Ⅱ度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I度菌群失调者(均P0.05)。Ⅲ度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Ⅱ度菌群失调者(均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而其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与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同时其外周血IFN-α、IL-6、IL-1β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肠道菌群与血清IFN-α、IL-6、IL-1β可能协同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中IL-18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外用补骨脂酊治疗,实验组给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清和皮肤组织液中IL-18及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斑皮损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血清及皮肤组织液IL-8与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白斑皮损面积更小(P0.05),血清及皮肤组织液IL-18及IFN-γ含量较低(P0.05)。结论:卡泊三醇能够有效改善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这可能与其降低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IL-18及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哮喘豚鼠IFN-γ/IL-4失衡与IgE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法、放免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观察哮喘豚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FN-γ,IL-4,IgE的含量变化,以及IFN-γ/IL-4与IgE的相关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关系和作用。结果表明:哮喘组血清及肺组织一浆中IL-4,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P<0.01;肺组织 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FN-γ,IL-4和IFN-γ/IL-4与IgE呈显著相关性,其中IFN-γ/IL-4与IgE呈显著负相关(血清中 P<0.05;肺组织匀浆中 P<0.01),提示IFN-γ/IL-4的失衡及IgE水平升高在哮喘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包虫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包虫病患者40例作为包虫病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Tim3、Galectin9、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包虫病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与IFN-γ、TNF-α、IL-4、IL-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包虫病组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包虫病组患者血清IFN-γ、TNF-α较健康对照组明显更低,而IL-4、IL-6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包虫病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与血清IFN-γ、TNF-α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IL-4、IL-6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包虫病患者血清可溶性Tim3/Galectin9水平异常升高,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水平变化有关,在包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相关细胞因子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的免疫机制作用。方法: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L-17、IFN-γ、IL-4水平,并对其与SLEDAI、SDI、24小时尿蛋白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IL-4水平在狼疮性肾炎组、狼疮无肾炎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狼疮性肾炎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P<0.01)和健康对照组(P<0.05);狼疮无肾炎组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患者血清IFN-γ表达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402,P<0.05),血清IL-17、IL-4表达水平与SLEDAI、SDI、抗ds-DNA抗体、C3、24小时尿蛋白量均无相关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IFN-γ、IL-4等促炎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促起炎症发生及组织损伤,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了解克拉霉素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为感染组、正常组及药物治疗组,建立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成功后,药物组用克拉霉素(6 g·kg-1·d-1)进行治疗, 连续5 天。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建立后的第8 天,检测三组小鼠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FN-γ、IL-5 水平。结果: 相比较于正常组,感染组小鼠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IL-6、IFN-γ、IL-5 均显著升高(P <0.05)。而克拉霉素的使用能使IL-6、 IFN-γ降低(P <0.05),但对IL-5 水平无影响。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使小鼠IL-6、IFN-γ、IL-5 水平增高,克拉霉素治疗有一定疗 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17(IL-17)在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择新发未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20例,经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病好转的患者20例,采集患者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FN-γ、IL-10和IL-17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明确上述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肺结核病初诊患者血清中TNF-α、IL-17的含量较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后好转的明显增高,分别为(144.05 ±59.15)pg/mL vs (97.55 ±20.58)pg/mL和(33.10±19.07) pg/mL vs(10.80±1.50) 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在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好转组血清中较肺结核病初诊患者明显升高[(97.40±48.00) pg/mL vs(30.98±16.72) 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肺结核病初诊患者和治疗后好转组血清IL-1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02±33.42) pg/mL vs (146.78 ±33.75)pg/mL].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免疫紊乱,抗结核治疗后TNF-α、IL-17明显降低,而IFN-γ则明显升高,提示在抗结核治疗肺结核病患者的过程中,连续监测免疫学指标有助于判断抗结核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老年脊柱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我院诊治的老年脊柱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脊髓损伤程度、血清IL-1β及干扰素γ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脊髓损伤程度减轻(P0.05),血清IL-1β及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脊髓损伤程度减轻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IL-1β及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推测其与血清IL-1β及干扰素γ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该文旨在探讨参一胶囊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短期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随机数表法,把在该院治疗的8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于化疗结束后1 h予贝伐单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一胶囊。9周后,比较两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外周血Th1和Th2细胞水平以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水平。通过比较发现,治疗组短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h1、Th1/Th2及血清IFN-γ、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h2及IL-4、IL-10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该研究证实,参一胶囊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卵巢癌可提高短期疗效并能降低化疗带来的部分不良反应,其疗效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泛福舒胶囊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B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发作期BA患儿8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泛福舒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泛福舒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泛福舒胶囊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呼气峰流速)、FEV1,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血清IL-4、IL-5、IL-12、IFN-γ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EF、FEV1、CD3~+、CD4~+、CD4~+/CD8~+、IL-12、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IL-4、IL-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泛福舒组PEF、FEV1、CD3~+、CD4~+、CD4~+/CD8~+、IL-12、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IL-4、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福舒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泛福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泛福舒胶囊辅助治疗可更有效提高BA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肺功能,增强其免疫防御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探讨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 Th1 (helper T cell 1)、Th2 (helper T cell 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 2009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本院妇产科收治并确诊的 80 例肿瘤直径大于 4 cm 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40 例,A 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B 组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疗效并检测 Th1/Th2 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显示,A 组疗效(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 B 组(有效率=47.50%) (z=1.990, p=0.047)。治疗 3 年后统计两组患者远期随访结果显示,A 组远期随访情况明显好于 B 组(χ~2=4.444, p=0.035);A 组中共有 11 例出现副反应,B 组共有 13 例出现副作用,两组无明显差异(χ~2=1.012, p=0.60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 组和 B 组患者在治疗前后,IFN-γ、IL-2、IL-4 和 IL-6 表达水平以及 Th1/Th2 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中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 IFN-γ、IL-2、IL-4 和 IL-6 水平以及 Th1/Th2 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介入治疗较放射治疗在治疗晚期宫颈癌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Th1/Th2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宫颈癌肿瘤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与干扰素-γ(IFN-γ)在儿童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AD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将其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53)、重度组(n=34),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IL-13和IFN-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比较各组IL-13、IFN-γ与Ig 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L-13、IFN-γ、Ig E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检时,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体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13与Ig E呈正相关关系(r=0.762,P0.05),IFN-γ与Ig E呈负相关关系(r=-0.673,P0.05),IL-13与IFN-γ呈负相关关系(r=-0.672,P0.05)。轻、中、重度组患儿治疗前的IL-13、IFN-γ、Ig E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轻度组,IFN-γ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中度组,IFN-γ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IL-13水平和Ig 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儿外周血IL-13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二者可能通过影响Ig E水平,引起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失衡,从而参与A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30例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经奥司他韦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30例患者分为奥司他韦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IL-2、IL-8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C-CIK细胞输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TNF-α及血清微量蛋白水平影响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处于CR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A化疗方案进行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输注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IL-12、LDH、IFN-γ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5年后生存率情况进行系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均降低,血清IL-12、IFN-γ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CIK细胞输注疗法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疗效,推测其机制与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的降低,及血清IL-12、IFN-γ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