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听力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OM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0)与研究组(n=120),对照组给予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5KHz、1.0KHz、2.0KHz频率下的气导听力水平、鼓室压及CD4+、CD8+、CD4+/CD8+水平,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104/120),高于对照组的70.83%(85/1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0.5KHz、1.0KHz、2.0KHz的气导听力水平以及鼓室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听力水平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氯雷他定。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及1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可减少渗出和中耳积液潴留,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促进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重建上鼓室对慢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86耳)慢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均分两组:两组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其中实验组应用自体乳突骨粉联合耳后肌骨膜瓣缩窄乳突根治腔,并垫高上鼓室内壁;对照组不行乳突根治腔缩窄术。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在鼓膜状态(内陷及穿孔)、干耳时间、听力提高,头晕头痛、肉芽增生等几个方面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随访和疗效分析,在鼓膜状态、干耳时间、头晕头痛等方面,其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听力提高及肉芽增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中耳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自体材料的应用缩短了干耳时间、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后上壁重建对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改良组(n=31)和对照组(n=31)。改良组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后上壁重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情况、术后干耳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骨导差、气导听阀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并且改良组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改良组患者的术后2周、4周、8周干耳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干耳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后上壁重建应用于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当中,可提高患者听力,降低并发症,还可提高患者干耳率,缩短干耳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改良手法复位与盐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γ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于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36例BPPV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改良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平均复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通过治疗后,两种方法兼施的患者血清γ球蛋白水平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DHI症状评分、心理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分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4周的短期治疗两组患者DHI各项评分减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后的8周、12周和24周时观察组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改良手法复位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起效时间快,可有效减轻头痛,降低血清γ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致小儿听力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致听力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综合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耳部按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气导、骨导听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综合组有效率为79.55%,显著高于对照组(56.8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0.25-0.8 Hz各频率下气导听阈值及2.0和4.0 kHz下骨导听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综合组患儿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即联合感音训练、耳部按摩、音乐感知及运动训练对分泌性中耳炎致小儿听力损伤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儿气导、骨导听阈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0(IL-10)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亚胺培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血清PCTJL-10水平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WBC、PCT、IL-10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WBC、PCT、IL-10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能够降低重症肺炎患者WBC、PCT、IL-10水平,临床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4)
目的观察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采用氯霉素滴眼液10ml与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混合而成)与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诊治经耳内窥镜和乳突CT确诊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2例,A组给予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耳,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用药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随访,应用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A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达85%以上,高于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医师对分泌性中耳炎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239例住院手术切除腺样体的儿童,常规行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部分伴耳部症状、声导抗显示C型曲线或查体可疑鼓室积液征者行颞骨CT检查或术中行鼓室穿刺。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咽鼓管咽口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在239例腺样体肥大儿童中,经鼓室穿刺证实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34例(63耳,14.2%),其中鼓室曲线呈B型者33耳(52.4%),C型(-200 dapa)者10耳(15.9%),C型(-200 dapa)者20耳(31.7%)。结果表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咽鼓管园枕受压迫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声导抗检查不能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金标准,必要时可行颞骨CT明确诊断;对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为其主要疗法,配合鼓室穿刺多可治愈,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行鼓室置管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患者均先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予福莫特罗复方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经过14 d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同时CD8~+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体内PCT和IL-17的变化,本研究选择AECOPD患者(AECOPD组) 6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受试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变化,并分析血清PCT和IL-17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AECOPD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PCT和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ECOPD患者的PCT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AECOPD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FEV1%Pred、MMEF%Pred、FEV1/FVC%和V50%Pred均显著升高(p0.05);AECOPD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和IL-17水平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754, p=0.001);血清PCT和IL-17水平均与4项肺功能指标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PCT和IL-17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PCT和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CT和IL-17水平与患者的肺功能和气流阻塞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时使用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合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鼓膜愈合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内窥镜辅助下和显微镜辅助下鼓膜成形术的疗效差异,本研究共纳入7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5例应用内镜辅助鼓膜成形术(观察组),35例应用显微镜辅助鼓膜成形术(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骨导差、干耳时间、鼓膜穿孔及并发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34.54±6.34)min vs.(45.25±8.25)min,p=0.022);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8.87±2.11)mL vs.(15.22±3.07)mL,p=0.003)。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的气骨导差无显著差异((13.67±2.31)vs.(14.25±3.03),p=0.326)。观察组中干耳时间<1个月的患者为22(62.86%)例,对照组为13(37.14%)例,两组差异显著(p=0.031)。两组患者的鼓膜穿孔率无显著差异(p=0.555)。观察组的并发症(8.57%)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p=0.031)。本研究表明,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过程中,与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相比,应用耳内镜辅助鼓膜成形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干耳时间,并具有更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脂联素(APN)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者7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清BNP、TNF-α、AP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TNF-α以及APN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BNP、TNF-α以及APN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下调BNP、TNF-α以及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为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选取了102例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将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IL-1、IL-1β、PCT、CRP、NT-pro BNP、Pro-ADM、MI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IL-1β、PCT、CRP、NT-pro BNP、Pro-ADM、MI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I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脓毒血症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Pro-ADM、MIF水平,同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治疗的160例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血清IL-6、IL-8、TFN-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肺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显著的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治疗前后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白三烯B4(LTB4)、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n=70),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合格者作为对照组(n=70)。观察两组血清LTB4、PCT表达水平。观察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TB4、PCT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及Cox分析法分析观察组血清LTB4、PCT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LTB4与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观察组LTB4、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后LTB4、PCT水平分别低于治疗1周后(P<0.05)。治疗后PCT、LTB4的AUC均较高(P<0.05)。PCT与LTB4与观察组患者预后均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CT与LTB4在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处于高表达状态,治疗后两者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清PCT及LTB4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细菌性肺炎患者预后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围手术期外周血PCT、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相比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则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 d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清PCT、CRP水平,有利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选取在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43例患者(常规组)采用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调节水电解质等基础治疗,43例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BP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的IL-6、TNF-α、IL-10、PCT、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IL-10、PCT、IL-1β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观察组患者的肾素、醛固酮、AngⅠ、AngⅡ、血清淀粉酶、尿淀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肾素、醛固酮、AngⅠ、AngⅡ、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粉酶、血乳酸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53.49%、有效44.19%、无效2.33%,常规组治愈32.56%、有效60.47%、无效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减轻患者的炎症状态、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氨溴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及TNF-α的影响。方法:①按照诊断标准共纳入60例患者,按入院或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氨溴索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另设30名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期对照组。②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待测CRP及TNF-α水平;③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菌药物及解痉平喘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每天分2次静滴,10天为1疗程;④治疗1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合并疾病的分布等基线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ECOPD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较COPD稳定期患者显著升高,P<0.01;氨溴索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抑或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AE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