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检测了 43例乳腺癌中的组织蛋白酶 D和 nm 2 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76 .7% (33/43)。 43例乳腺癌中 2 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 ,18例无淋巴结转移 ,其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92 % (2 3/2 5 )及 5 5 .6 % (10 /18) ,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nm 2 3基因蛋白在 43例乳腺癌中阳性率为 72 .1% (31/43)。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 nm2 3基因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6 0 % (15 /2 5 )及80 .9% (16 /18) ,nm2 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 (P<0 .0 5 )。结果提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无淋巴结转移 ,但组织蛋白酶 D表达阳性 ,nm2 3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 ,可能具有潜在的复发和转移倾向 ,应多加关注 ,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l)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MACCl蛋白在88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MACCl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ACCl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中。MACCl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88.64%;在I、II、Ⅲ级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4.29%、93.65%、100%,经Kruskal.WallisH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0);在I、IIa、IIb、Ⅲ期食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6.67%、89.47%、100%、100%,经Kruskal.WallisH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0)。结论:MACCl蛋白在食管癌中呈过度表达,其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相关,提示MACCl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ACCl蛋白可能成为检测食管癌的发病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 MACC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 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 法检测MACC1蛋白在88 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MACC1 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TNM 分期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ACC1 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中。MAC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总阳 性率为88.64%;在I、II、III 级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4.29%、93.65%、100%,经Kruskal-Wallis H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 (P=0.0000);在I、IIa、IIb、III 期食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6.67%、89.47%、100%、100%,经Kruskal-Wallis H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 (P=0.0000)。结论:MACC1 蛋白在食管癌中呈过度表达,其表达与病理分级、TNM 分期相关,提示MACC1 可能在食管癌的发 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ACC1蛋白可能成为检测食管癌的发病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因素的首要因素,但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筛选可能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标尤其重要.BRB-Array Tools软件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inibus, GEO)中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宫颈癌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基因,利用GenCLip软件进行文献挖掘研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关系.筛选出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5个在有淋巴转移的宫颈癌中表达上调,36个下调.文献挖掘发现FZD10、PDZK1IP1、SERPINB9、COMP、MAGEA1等几个新的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地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为宫颈癌淋巴转移发生机制及治疗靶位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c-met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经病理确诊的患者120例。采用SP法检测c-me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探讨c-met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c-met表达与子宫颈癌转移与复发的的关系。结果:12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转移、复发或死亡者35例,相关性分析提示c-met蛋白水平与宫颈癌患者CA-125值、肿瘤的N分期、肿瘤侵犯深度成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化程度(P=0.013)、c-met水平(P=0.02)、肿瘤侵犯深度(P=0.04)是宫颈癌患者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中c-met表达阳性是宫颈癌患者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观察 nm2 3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 SAB法检测 15 2例乳腺癌 nm2 3、ER、 PR、 P5 3和 PCNA的表达水平 ,比较 nm2 3 的表达对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1)在淋巴结转移组 nm2 3表达例数 32例 (4 5 .7% ) ,无转移组表达 40例 (4 8.8%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在 PCNA高指数表达组 nm2 3 阳性 42例 (6 0 .9% ) ,低指数表达组 nm2 3阳性 30例 (36 .1%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χ2 =9.2 39,P<0 .0 1) ,且 PCNA与nm2 3 两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γs=0 .30 4,P<0 .0 1) ;(3)临床病理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而 nm2 3 对患者生存期无影响。结论 :nm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既不能预测淋巴结转移 ,也不能提示较长的生存期 ,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活跃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建章  王莉  范准  杨树才  李鑫磊  马晶 《生物磁学》2013,(35):6860-6863,688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4在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的膀胱癌患者50例,根据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0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20例1。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内TGF-β1和Smad4的表达。以D2—40作为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检测膀胱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情况并分析其与TGF-β1和Smad4的表达的关系。结果:TGF.B1主要表达于膀胱癌细胞胞浆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7)。Smad4表达于膀胱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5)。Smad4表达阳性组的淋巴管数密度(LVD)明显低于Smad4表达阴性组(P=0.037)。TGF-p1的表达与Smad4的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1)。结论:TGF-β1的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Smad4的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TGF-β1/Smad4信号通路可能在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探讨VEGF—C和VEGFR-33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方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CmRNA和VEGF—C的表达,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相同组织中VEGFR-3表达状况。结果VEGF—CmRNA及VEGF—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17%(36/69)和49.27%(34/69),VEGF—C基因和蛋白表达基本相符合。VEGFR-3表达阳性率为43.48%(30/69),正常黏膜未见VEGFR-3表达(P〈0.05);大肠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中,VEGF—C与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21/31)和64.52%(20/31),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C及VEGFR-3表达与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VEGF—C与VEGFR-3表达可增加大肠癌淋巴道转移和侵袭能力,其检测有助于大肠癌恶性程度评价及预后的判断,两者在大肠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碧川  曾虎  张杰军  朱晋峰 《生物磁学》2011,(15):2910-2913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and.D,VEGF.CandVEGF.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Real-timePCR法检测57例胆管癌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胆管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叭),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VEGF-C和VEGF-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胆管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and-D,VEGF-C and VEGF-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57例胆管癌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胆管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0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VEGF-C和VEGF-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胆管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MACC1和C-Met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口腔黏膜、20例上皮异常增生白斑、5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ACC1、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X2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MACC1、C-Met蛋白在异常增生型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6%,35%、66%,均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17.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癌中MACC1和C-Met的表达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MACC1和C-Met在上皮不典型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中高表达,二者在口腔黏膜白斑的癌变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蛋白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和p53蛋白在55例宫颈癌、15对经放化疗前后的宫颈癌组织、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和p53蛋白在宫颈癌中强阳性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少量表达,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和p53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放化疗前后相关(P<0.05);VEGF与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和p53蛋白在宫颈癌的演进中,尤其在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方面,很可能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联合检测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可提高宫颈癌的转移及预测临床诊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几种主要热休克蛋白(HSPs)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根据病理诊断,把478例宫颈活检标本分为宫颈癌组(63例)、宫颈上皮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106例)、宫颈炎组(293例)及正常宫颈组(16例)。采用以特异性复合cRNA为内参照的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标本的HSP70、HSP90α和HSP90β mRNA的表达。结果:①HSP70、HSP90α和HSP90βmRNA在宫颈浸润癌、CIN、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呈现阶梯式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②HSP90βmRNA在晚期(FIGOⅡb-Ⅳ)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早期(FIGOⅠ-Ⅱa)表达高(P〈0.05)。③HSP70和HSP90βmRNA在低分化宫颈癌中的表达比高分化表达高(P〈0.05)。④HSP70、HSP90α和HSP90βmRNA在不同组织类型宫颈癌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HSP70和HSP90α与宫颈癌细胞的转化和增殖密切相关,HSP90β可能参与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增殖和转移是肿瘤重要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也是影响肿瘤治疗及愈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它们是由多个相关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子宫颈癌患病率位于妇科肿瘤第一位,严重影响了我国妇女的健康.近年来与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就有关与宫颈癌增殖和转移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喉鳞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VEGF-D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高分化8例,中分化2l例,低分化36例;有淋巴转移的45例,无淋巴转移的21例。结果:在部分喉鳞癌患者的癌细胞胞浆中可检测到VEGF-D蛋白的表达(48/66)。VEGF-D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在低分化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喉鳞癌组织。结论:VEGF-D表达于喉癌中,对探讨喉鳞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有重要价值,并有望作为检测喉癌淋巴节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对VEGF-D/VEGFR-3信号通路的阻滞研究可望成为治疗喉癌淋巴转移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iwill、piwil3和piwil4在宫颈癌组织与宫颈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为进一步确定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知的3条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检测9对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piwill、piwil3和piwil4 mRNA水平,并以β-actin基因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宫颈癌组织piwill、piwil3和piwil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piwill、piwil3和piwil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种肿瘤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磷脂酶A2-Ⅶ(PLA2G7)的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利用cBioPortal、GEO、GEPIA2、TCGA数据库分析PLA2G7基因的遗传变异、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方法研究TCGA中宫颈癌患者PLA2G7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及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PLA2G7表达与免疫浸润细胞及其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PLA2G7在宫颈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LA2G7的高表达显著富集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通路上;PLA2G7高表达与总生存期(OS)的延长相关(log-rank P=0.030);亚组分析表明,PLA2G7高表达在年老组、stageⅠ&stageⅡ和G3&G4中与较长的OS相关;PLA2G7表达与宫颈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并与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卵巢癌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记物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7例卵巢癌组织及13例淋巴结转移癌galectin-3和EMT标记物E-cadherin与vimenit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galectin-3在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0.2%,其中Ⅲ+Ⅳ期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在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5.4%,其中Ⅰ+Ⅱ期的表达显著高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为49.1%,其中Ⅲ+Ⅳ期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高级别肿瘤的表达显著高于低级别,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卵巢癌中galectin-3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而与vimentin呈正相关。结论卵巢癌中出现galectin-3表达和发生EMT的病例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galectin-3和EMT标志物改变具有相关性,galectin-3可能通过EMT途径促进卵巢癌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MTUS1)是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血管紧张素II AT受体结合蛋白(ATIPs). MTUS1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但MTUS1基因表达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尚不知晓.本文以接受根治性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新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为材料,探索MTUS1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揭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MTUS1 基因表达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MTUS1 蛋白质在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表达下调,并进一步得到免疫组织化学的验证.实验结果提示,MTUS1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侵润深度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推断抑癌基因MTUS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与磷酸化p38(p-p38)在乳腺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两种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UCH-L1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UCH-L1与p-p38蛋白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以及细胞系中UCH-L1与p-p38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UCH-L1特异性抑制剂作用于乳腺癌高侵袭高转移细胞系MDA-MB-435s后,用Western Blot观察UCH-L1与p-p38蛋白表达改变的情况,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DA-MB-435s细胞侵袭潜能的改变。结果 UCH-L1和p-p38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2,P=0.001),二者呈正相关(r=0.397,P=0.000),并与乳腺癌的TNM分期(P=0.017,P=0.010)、淋巴结转移情况(P=0.033,P=0.021)相关。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乳腺癌低侵袭低转移细胞系MCF-7和乳腺癌高侵袭高转移细胞系MDA-MB-435s中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P均<0.05)。UCH-L1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浓度依赖性地下调MDA-MB-435s细胞系中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P均<0.05),并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结论 UCH-L1、p-p38过表达与乳腺癌的TMN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UCH-L1可能通过上调p-p38介导乳腺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