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 S.Q.Ding et al.)是分布于云南省富民县的一个新枳属类型。在形态上,它不同于普通枳(P.trifoliata Raf.)。富民枳为常绿类型,子房10室,花瓣5—9,花丝35—43,一年开花2—3次。通过对富民枳、普通枳、金柑属及柑桔属的叶片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过氧化物酶(PX)、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四唑氧化酶(TO)同工酶的比较后发现,富民枳独具Sod-1-M基因,具有稀有的To-2-R基因,在To-1及Got-3位点上,存在无效基因,这些结果表明,富民枳能够以种的地位存在于枳属中。在进化过程中,富民枳可能是联结枳属与柑桔属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坤  黄震方  曹芳东 《生态学报》2015,35(21):7150-7160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作为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是衡量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借助SBM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利用ESDA和GWR方法分析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缓慢提升态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和以西北省份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空间格局演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经济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强;城镇化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且在多数省份开始产生抑制作用;技术效应的提升作用高值区从中东部转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旅游业产权结构对南部地区的推动作用也逐步凸显;结构效应主要对西南地区起促进作用。这为优化和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富民枳(Ponciruspolyandra)的染色体核型。间期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为球状前染色体型和中间型;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12m 6sm(2SAT);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1A。将上述结果与前人报道过的枳和枳橙的核型进行比较。根据富民枳、枳和枳橙之间的核型差异,并结合富民枳形态学、孢粉学、叶片同工酶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富民枳能够以种的地位存在于枳属中,且是较枳更为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张余  龚洵  冯秀彦 《广西植物》2021,41(1):114-122
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属于芸香科(Rutaceae)枳属(Poncirus Raf.).自发表以来,分类地位一直备受争议,其中在Flora of China中认为富民枳为柑橘杂交种(Poncirus polyandra),把枳属归并于柑橘属(Citrus).该研究选取枳属的富民枳、枳(Ponci...  相似文献   

5.
刘军  问鼎  童昀  马勇 《生态学报》2019,39(6):1979-1992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借鉴生态效率的基本思想,考虑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差异,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将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与游憩活动碳排放进行加总估算出2000—2013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量;接着运用单一比值法计算出2000—2013年中国及各地区旅游业生态效率值,利用变异系数、莫兰指数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率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1202.71万t增加到2013年的4151.57万t。旅游业部门之间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尤其是旅游交通部门占到旅游业碳排放量的90%左右;(2)得益于2000—2013年旅游业发展的促进政策,中国及各地区旅游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中国旅游业生态效率由2000年0.1193 kgCO_2-e/$下降到0.0309 kgCO_2-e/$。(3)时间维度上,中国旅游业生态效率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相比于2000年旅游业生态效率变异系数0.7114,2013年的变异系数反而增加到0.7483;空间维度上,各地区旅游业生态效率聚集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莫兰指数由0.3036减少到0.0278。(4)通过将测度结果进行比较,中国旅游业自2000年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国旅游业的整体可持续水平要优于其他产业,各地区的旅游业在2010年全部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旅游业生态效率的优化应从旅游收入增加与旅游业减排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低碳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 因此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准确估算, 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 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 并结合社会调查数据, 初步估算了敦煌市2003-2012 年旅游业的碳排放量, 并选取同期旅游收入数据, 应用脱钩模型对敦煌市旅游碳排放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2003-2012 年敦煌市旅游业年均碳排放量4200 t, 占全市年均碳排放总量的0.36%, 具有低排放的特征。②在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构成中, 旅游交通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77.85%, 旅游住宿与旅游活动分别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0.05%、22.10%。③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弱脱钩为主, 除2002-2003、2007-2008、2010-2011 三个时期处于负脱钩状态, 脱钩弹性值处于0.04-2.22 之间, 旅游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碳排放增加速度, 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比较乐观。因此, 敦煌市具有发展低碳旅游的潜力与空间。  相似文献   

7.
王立国  朱海  叶炎婷  贺焱  宋薇 《生态学报》2024,44(2):625-636
旅游业碳中和的实现对于旅游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全国尺度以30个省份为分析单元,在承接团队前期关于旅游业碳达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土地利用数据、碳吸收系数和灰色预测模型分别测算与模拟了近20年和未来40年各省旅游业碳汇,通过旅游业碳中和指数反映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业碳汇之间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索旅游业碳中和指数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未来40年,我国省域旅游业碳汇总体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多数省份的旅游业碳汇不断增长。东北部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区的旅游业碳汇较为富余,华东地区的山东、江苏和上海等省份的旅游业碳汇则相对匮乏。(2)不同情景中,低碳情景下的旅游业碳中和实现情况最好,有云南、四川和青海等7个省份在2060年之前实现了旅游业碳中和,而中等情景和基准情景下均仅有黑龙江和云南2个省份能够如期或提前实现。其中,西部和北部沿边省份的旅游业碳中和实现情况都要优于其它地区。(3)各省旅游业碳中和指数在未来40年的等级分区大致呈现出从Ⅰ级区逐步向Ⅴ级区转变的趋势,我国总体旅游业碳赤字率由2030年的96.67%逐渐降至2060年的76.67%。(4)未来40年,我国省域旅游业碳中和指数在空间上总体处于集聚态势,热点和冷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且演化趋势较为稳定。其中,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华南和东北地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研究有效探讨了旅游业碳中和研究的理论与范式,并为中国旅游业碳中和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产业视角探究其发展状况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能值方法对西南山区典型县域——兴文县2005—2011年间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兴文县发展重心由农业转向工业和旅游业;社会子系统发展较快,对此,工业和旅游业有最突出贡献;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模式粗放;产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相互独立。总体而言,兴文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但日益增大的环境压力挑战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从文献上知道有些有机汞杀菌剂如谷仁乐生(Kostoff,D.,1939),氯化乙基汞(Kostoff,D.,1940),磷酸乙基汞(Sass,J.E.,1937),醋酸苯汞(Sass,J.E.,1938)等具有加倍植物染色体数的作用。我們用上述四种药品和一种新的有机汞杀菌剂——富民农(或称富民隆),测驗了它們对黑麦和水稻发芽种子的影响。从这些药品对种子幼根根端的肿大情况看来,其中以富民农的效果最为突出。据我們所知,在文献中尚未报导过富民农对加倍植物染色体数的作用。因之关于这一药品对黑麦根端細胞有絲分裂的影响,对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消费碳足迹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其碳排放(碳足迹)的测度和控制对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对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消费碳足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梳理,探讨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国内外关于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消费碳足迹的研究已有较好基础,但已有研究的核算结果缺乏不确定性分析,信度、效度难以确定,旅游业和旅游消费的碳强度和生态效率尚未厘清,其原因在于,已有研究在概念内涵和外延、系统边界、核算口径、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和值得探讨的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应有3个方面发展:明确界定概念内涵和外延、统一系统边界和核算口径以及构建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消费碳足迹测度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晋坤  章锦河  刘泽华  李曼  杨璐 《生态学报》2015,35(21):7161-7171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交通的碳排放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主体部分。合理配置区域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并以南京市和黄山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交通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且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对旅游交通碳排放"贡献"的大小和方向不同;(2)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主要在区外,区内比例较小。2008至2012年,南京市旅游交通碳排放中区外部分所占比例平均达到89.13%,黄山市平均达到90.21%,两城市区外与区内部分之比均约为9∶1;(3)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结构中,民航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公路和铁路,区域交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减少;(4)区域各类交通方式中,外部交通的碳排放中旅游业的贡献较大,而城市内部交通的碳排放中旅游业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业碳均衡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峥  程锦红  程占红 《生态学报》2021,41(20):8063-8075
碳均衡分析是新时期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立足"源-汇"视角,运用旅游碳赤字测度模型和Theil指数研究了2008-2017年中国旅游业碳均衡状态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K-means cluster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究了各省域碳均衡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远高于碳承载力,导致旅游碳赤字均值由515万t上升至1358万t,旅游业发展始终处于碳失衡状态;Theil指数的结果进一步反映了旅游碳赤字存在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带内差异,而地带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和西部地带内的差异引起的;各省域可以分为旅游业碳排放最低型、旅游碳承载力最高型、旅游碳赤字较高型、旅游碳赤字最高型四类;结合K-means cluster和典范对应分析的结果可以识别出影响碳均衡状态的正负向因子,并为实现各区域旅游业碳均衡指明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刘依飞  甘畅 《生态学报》2022,42(10):3909-3918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对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2001—2018年中国省际(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中国省际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探究二者空间演变趋势和关联特征;其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东部地区则无明显变化;除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外,其他省份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均无显著变化。整体上看,二者高水平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大致均呈现出以现有集聚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趋势。(2)旅游产业集聚能显著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则会抑制其他地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3)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镇化、对外开放、技术进步和环境规制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但城镇化作用效果不显著,旅游业产权结构则显著抑制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呈现出较强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亟需相应的法律规范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新《旅游法》应运而生。这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主要从导游、旅行社、游客三个方面分析新《旅游法》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深圳宝安区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当地拥有的旅游资源和深圳市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宝安区旅游业应定位为建设生态旅游基地。通过对宝安区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宝安大生态旅游新格局。建设以海上田园为中心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以光明农场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以羊台山、凤凰山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以沙井、福永、西乡等镇为中心的人文生态旅游区。各旅游景区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积极引进国内外综合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业经营宝安的旅游业(包括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行社等),组建多种经济并存的“宝安旅游集团”,按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统一运作管理全区的旅游业。配套“绿色酒店”、“绿色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宝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智慧  王凯  徐丽萍 《生态学报》2023,43(5):2128-2140
环境规制作为实现旅游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路径。基于综合指数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2005—2019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中国港澳台及西藏统计数据尚缺)的环境规制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并借助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整体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次分别为西部、东部和东北地区。(2)中国环境规制水平呈增长态势,其规制效应对胡焕庸线右侧的地区更为显著,并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分布特征。(3)中国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倒逼减排”效应,但东北地区却存在一定的“绿色悖论”现象;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阈值,当旅游能源强度小于阈值时,存在显著的“倒逼减排”效应,当旅游能源强度超过阈值时则存在“绿色悖论”效应。(4)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未通过门槛效应检验;中部地区存在单个门槛值,环境规制有效促进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不存在“绿色悖论”现象;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存在单、双门槛效应,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7.
低碳旅游是解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碳均衡分析作为新时期旅游业低碳转型的探索性工作,突破了以往研究中无法明确判断碳减排压力的困境,逐步成为新的学术热点。本文基于旅游业碳排放与生态系统碳吸收模型的构建,结合区域旅游经济贡献,对太原市旅游碳赤字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10—2016年,太原市旅游业碳排放从48.85×10~7kg增长到66.84×10~7kg,其中,旅游交通、住宿、购物及餐饮部门是主要碳源;旅游交通和住宿部门在选定时段内的比重不断减小,其余要素部门占比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太原市陆地生态系统年均碳吸收总量为122.98×10~7kg,其中,森林和农田系统是主要碳汇,草地和水域系统的增汇能力相对较弱;旅游业年均碳赤字的估算值为34.30×10~7kg,呈现严重的碳失衡状态;太原市旅游业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节能减排和生态增汇将是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影响最小化是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本文立足于生态效率模型,创新性地提出旅游业生态福利指数,据此分析1995—2017年常州市旅游业生态福利变化趋势及驱动效应,旨在为评价旅游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新视角。研究发现:(1)1995年来常州市生态足迹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但旅游业各部门生态足迹均不断增长,游客人均资源消耗约为本地居民人均资源消耗的2.81—9.37倍,面临艰巨的节能减排压力。(2)1995年来常州市本底生态效率与旅游生态效率逐年提升,分别增加了37033元/hm~2和44226元/hm~2;同等资源消耗下,旅游业平均每单位产出高14409元/hm~2,但游客年均消耗的自然资源却为本地居民的5.78倍。(3)1995—2007年间常州市旅游生态福利升降波动频繁,2007年来呈以直线式地骤降,受规模效益影响,旅游业的绿色生态福利和高效性不断弱化,为全市的资源节约量下降了10.7倍。(4)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sivia Index, LMDI)揭示规模效应、经济效应对旅游福利水平变化起到显著地负向驱动效应,效率效应、技术效应起到正向拉动作用。未来,常州市旅游业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走出"无烟产业"误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工作,走资源利用精细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大限度提升旅游业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9.
董翠玲  刘建  王方忠  于涛 《四川动物》2007,26(4):878-880
山东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美的景色,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本文在综合评价昆嵛山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昆嵛山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昆嵛山生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琼  程慧  钟美瑞 《生态学报》2023,43(9):3417-3429
低碳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准确把握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趋同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科学测度,再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Markov链,检验其趋同效应并深入探析其时空趋同特征,最后结合Markov链的无限分布矩阵,科学预测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2009—201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过山车式”波动上升态势,东部效率均值大于西部大于中部。研究期内效率均呈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布,从2009—2014年偏向于较低效率“单峰”趋同向2015—2019年偏向于低效率和高效率的“双峰”趋同演变,且相邻效率等级俱乐部更容易发生转移,其中后期比前期的俱乐部趋同效应更强。(2)空间特征上,不同空间滞后条件下,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布,但趋同程度随滞后水平的提升有所减弱。空间滞后水平越高,效率向上转移可能性越大。(3)省域效率转移上,大多中西部省份效率保持平稳,但部分沿海发达省份和西部省份实现向上转移,仅少数中东部省份向下转移。(4)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