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8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2~5岁5 mL/次,1次/d:≥6岁 10 mL/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3岁1袋 qd,≥3岁1袋,bid口服。2周1个疗程, 治疗结束 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P<0.05)。复发率:治疗组4例复发(10.00%),对照组12例复发(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V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RV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行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岁0.125g/次、2次/d,1~3岁0.25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mg/(次·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1.28%(20/39),对照组为28.21%(1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5)。治疗后热退时间、呕吐与腹泻停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4.51、5.81、16.45,P0.01)。且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5~14岁RA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腹痛发作时适当应用解痉剂及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加味逍遥散水煎服,每天一剂,分3次口服;联合布拉氏酵母菌250 mg/次,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单独用加味逍遥散(用法同上),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儿童RA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5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10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滴病毒唑,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布拉酵母菌。<1岁,一日3次,每次1/3袋;<3岁;一日3次,每次1/2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在退热、止泻、总疗程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 显著性(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MP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MP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用布拉氏酵母菌1.0g/次,2次/d,餐后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逍遥丸8丸/次,3次/d口服,4周为1疗程。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7.06%,总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显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3例(10.00%),对照组8例(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MPF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早晨喷鼻1次,1喷/次。对照组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5岁4 mg,6~12岁5 mg,12岁10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1.0 g/次,2次/d,口服,4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后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与酪酸梭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viral enteritis,RV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RV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1岁0.25 g/次,〉1岁0.50 g/次,bid口服;观察组用布拉酵母菌,〈1岁0.125 g/次,〉1岁0.25 g/次,bid口服。5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0%(χ^2=7.06,P〈0.01)。观察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便秘3例,腹痛1例。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RV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阴道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硝酸咪康唑栓0.2 g/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10万IU/粒,于月经干净3 d后阴道给药,每次1粒,1次/d。观察组联合布拉氏酵母菌0.5 g/次,2次/d,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阴道分泌物炎性指标水平、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05,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IL-6水平逐渐下降,IFN-γ水平逐渐上升,但观察组升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阴道用药治疗RVVC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阴道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予维生素D 800 IU/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0.5 g/次,2次/d口服,4周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里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1,25(OH)2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1,25(OH)2D3水平比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降、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干预产后抑郁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7例IB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心理暗示和辅导,并加强饮食管理。对照组采用逍遥丸3.5~6岁每次4丸,6~14岁每次6丸,bi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0.25g/次,bid饭后口服。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62.86%,与对照组的3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为91.42%,与对照组的6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候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更明显,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IBS临床疗效明显。如果能够配合心理治疗临床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香砂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258例FD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86例,A组给予香砂枳术丸一次1袋,一日2次口服;B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0g/次,一日2次口服;C组(A组+B组),4周为一疗程。结果 C组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与B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3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C组与A组、B组比较(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率比较:C组明显低于A组、B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香砂枳术丸可明显提高FD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中检索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文献,并追索已纳入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与资料提取,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篇文献,共1 233例患儿(626例为试验组,607例为对照组),7篇文献采用止泻时间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时间[SMD=‒0.73,95%CI(‒1.05, ‒0.41), I2=75.7%];5篇文献以住院时间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时间[SMD=‒0.99,95%CI(‒1.24, ‒0.74), I2=56.5%];10篇文献以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总有效率[RR=1.26,95%CI(1.19, 1.34),I2=26.2%];仅有1篇文献报道了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预防婴幼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预防组90例,在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服用剂量:年龄<6月,0.25 g/d;~1岁,0.5 g/d;~3岁,0.5 g/d,均分为2次服用,疗程7~10 d。比较两组腹泻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78例发生腹泻34例(43.59%),预防组90例发生腹泻17例(1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1);对照组发生腹泻次数为(5.38±1.50)次/d,预防组为(3.68±1.10)次/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9,P<0. 01);对照组腹泻平均持续时间为(4.84±1.32)d,预防组(3.73±1.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5,P<0.05)。1周治疗后,对照组的唾液sIgA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769,P<0.01),而预防组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8,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有效预防婴幼儿AA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菌联合乳果糖对儿童功能性便秘(FC)患者血清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金华市浦江第二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儿童F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饮食调整和加强排便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乳果糖口服液(5 mL/次,2次/d,口服)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0.25 g/次,1次/d,温开水冲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只给予单纯的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剂量、方法与疗程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指标[P物质(SP)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血清SP和NT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上升幅度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4,P<0.05)。对治疗有效者随访半年,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5,P<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FC患者效果肯定,能降低患儿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升高血清SP和NT水平,促进肠道蠕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菌在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共36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其中18例患者治疗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布拉酵母菌,对照组18例患者单用左氧氟沙星,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状况和治愈疗程的差异。结果左氧氟沙星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患者大便次数在疗程第2~4天较单用左氧氟沙星患者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联合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为(3. 85±1. 74) d,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平均止泻时间为(4. 89 ± 1. 6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05)。结论感染性腹泻患者联合应用布拉酵母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PI三联疗效治疗(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在常规PPI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胃液pH值,对胃液细菌进行培养,检测Hp抑杀情况,评定消化性溃疡复发.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0%)、Hp抑杀率(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0%、6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899、5.848,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胃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6.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584,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毅明 《蛇志》2013,(4):381-382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39例单用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疗程结束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疗效,以探索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的H. pylori根除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确诊为H. pylori感染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随机分为布拉氏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每组各60例。标准三联疗法组口服阿莫西林[50 mg/(kg·d),饭后分两次服]、克拉霉素[20 mg/(kg·d),饭后分两次服]和奥美拉唑[0.7~0.8 mg/(kg·d),饭前半小时一次服完]治疗,布拉氏组在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25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由患儿家属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停药后4周内不再口服任何抗生素,后行14C呼气试验以评估H. pylori根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三联疗法组H. pylori根除率为76.7%(46/60),布拉氏组为90.0%(54/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布拉氏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三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酵母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H. pylori的根除率,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为面部激素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方法对108例面部激素性皮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外用),对照组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及维生素B6软膏外用;两组均口服西替利嗪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有效率为56.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静脉及口服补液、抗病毒及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其中〈12个月,0.125g/次,1次/d;≥12个月,0.25g/次,2Oc/a。对照组患儿除不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余治疗药物基本同观察组。治疗3d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并探讨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好于对照组(78.57%)(X2=5.13,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