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从多株酒精酵母菌种中筛选出S.cerevisine KG作为加续发酵菌株,该劳动力株经耐酸驯化,提高了抵抗不利环境的能力。本论文还探讨了二氧化碳、氧气对酒精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认为氧气是一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在另一方面,在酒精连续发酵过程中使用带有细胞循环的双罐系统,酒精生产强度达到30.5g/L.d。  相似文献   

2.
管斌  孙艳玲 《生物技术》1997,7(4):38-41
从多株酒精酵母菌株中筛选出S.cerevisiaeKG作为酒精生产菌株。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酒精发酵活力和絮凝性。使用具有细胞循环的连续发酵双罐系统,酒精生产强度达到30.5(g/1.h)。根据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讨论了获得高强度酒精连续发酵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连续发酵制取甲醇能够及时分离产物,有效抑制甲醇对细胞的毒副作用,因此延长稳定期产甲醇的时间以提高产量。本文对比间歇发酵,研究了不同稀释率0.05h^-1~0.13h^-1下连续发酵的甲醇生成和甲烷氧化菌株Methylomonas.QJ16生长状况,并且初步探讨了该菌株的生长、甲醇形成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稀释率为0.1h^-1时,菌体积累和甲醇的体积产率均较高,最长连续发酵持续时间为300h左右;描述连续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曲线拟合优度分别为0.991、0.994,基本反映了该甲烷氧化菌株连续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1.5L搅拌式发酵罐中,使用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120、200、280g/L的培养基进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连续发酵生成酒精的动力学研究。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200和280g/L时,发酵液中残糖浓度、酒精浓度以及菌体生物量从小幅度波动的准稳态发展到大幅度波动的振荡状态。提出了伴有周期性振荡现象准稳态过程的概念,并针对该过程,建立了兼有底物和产物抑制的酵母细胞生长和产物酒精生成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测定季融合SPSC自絮凝颗粒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培养过程细胞颗粒生长和连续发酵过程产物酒精生成的动力学规律,建立了如下的动力学模型:μ=0.134S/19.23+S v=0.747S/10.871+S「(1-p/126.3)^2.593」。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酵母酒精生成动力学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解析法对海藻酸钙为载体,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酒精连续发酵的管式反应器内所呈现的固定化K字酵母酒精发酵动力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由6个方程组成的酒精生成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应用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此动力学呈现葡萄糖的反竞争性和酒精非竞争性联合抑制的不可逆特征,其数学模型在所涉及的参数拟合及分别在不同反应器和浓度扩展时的发酵过程所进行的实际校验中,最大的算术平均百分误差为13.8l%,在薯干糖化液的发酵动力学应用中,具有平均差为8.28%之良好预测精度,同时,通过模型中参数式计算得葡萄糖抑制的浓度范围为130—450g/L,而酒精抑制的浓度范围是3.07—16.45%(v/v)。  相似文献   

7.
用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生产酒精是酒精发酵工艺的重大改革,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部分已完成了中试。不过、到目前为止,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动力学性质方面的研究只有少数报道。本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酵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铝固定化酵母生产高浓度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藻酸铝凝胶代替海藻酸钙,可使固定化酵母使用寿命显著延长,其海藻酸铝凝胶耐磷酸盐能力比海藻酸钙凝胶提高六倍以上。用海藻酸铝固定化增殖酵母进行分批发酵酒精,成熟醪中酒精含量由3.5%-9.0%(V/V)提高到11.0%(V/V)左右。在1.1L的两个多层生物反应器中,装入海藻酸铝固定化增殖酵母,采用逐步提高糖浓度方法,进行连续发酵,成熟醪接收器中酒精浓度平均为10.3%(V/V),总糖利用率为92.4%。  相似文献   

9.
在测定了融合株SPSC自絮凝颗粒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培养过程细胞颗粒生长和连续发酵过程产物酒精生成的动力学规律,建立了如下的动力学模型: μ= 0.134S 19.23+S υ=0.747S 10.871+S[(1-SXp126 3SX 2.593]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细胞的混合糖连续发酵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固定化啤酒酵母和固定化毕赤酵母在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内连续发酵由葡萄糖和木糖组成的混合糖制取酒精的过程,建立了连续发酵的非结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带抑制项的米氏动力学方程为酶动力学基础,考虑了抑制物抑制、底物抑制、轴向弥散及膜传质等因素。成功地引入了一个综合考虑颗粒相内外传质的总有效因子简化模型的计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Hesseltine, C. W., C. R. Benjamin, Barbara Bradle, and W. F. Hendershot. (Northern Regional Res. Lab., Peoria, I11.) Ramulosin fermentation. Amer. Jour. Bot. 50(3): 209-213. Illus. 1963.—A nonsporulating strain of Pestalotia ramulosa v. Beyma NRRL 2826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ramulosin, a compound having a molecular formula of C10H14O3. This compound was first observed in colonies growing on malt extract agar and was subsequently produced in large yields in still fermentation at 15 C. Two other sporulating strains of this species fail to produce ramulosin, but all 3 strains have similar carbon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patterns.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media tested, the best was found to be composed of 4.0% malt extract, 4.0% glucose and 0.1% peptone. Yields of as much as 6.2 g of ramulosin per liter of medium have been obtained, representing 58% of the total dry weight of the culture. Ramulosin is not produced in any appreciable amounts until after most of the mycelium is formed. Ramulosin can also be produced 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s. A sporulating form that fails to produce ramulosin has been found incertain fermentations carried ou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2.
13.
丙酮酸发酵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辉  华子春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3):23-24,39
筛选了 3 氟代丙酮酸敏感型突变株 ,丙酮酸发酵生产水平正突变率 1 0 0 % ,最高产酸达584mmol/L ,提高 77% ;作为对照 ,3 氟代丙酮酸抗性型的正突变率只有 1 2 .5%。第 2次γ 照射处理中 ,DG抗性突变株的残糖从 3 .2 1 g/L降至 0 .0 1 1 6g/L。  相似文献   

14.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L4在两吨发酵罐中,以蔗糖为底物发酵72h,发酵液粘度达到6000~12000cp,转化率平均达到62.45%。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发酵法精制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三种面包酵母对大豆低聚糖碳源利用的选择性。结果表明 :面包酵母C可选择性地利用蔗糖 ,而水苏糖和棉子糖的保留率大于 96 %;通过添加酵母膏 ,经过 3 6h培养 ,面包酵母C可全部利用大豆低聚糖中的蔗糖。进一步研究表明 ,以大豆乳清废糖浆为原料直接发酵再经下游处理 ,可得到蔗糖含量低于 1 3 %的精制大豆低聚糖干粉。  相似文献   

20.
十三烷1,13—二羧酸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NP-6-126是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反复诱变筛选培育出来的,它是生产十三烷1,13一二羧酸(DC_(15)的优良生产突变株,尿素和硝酸钾浓度对其产酸有明显影响。尿素浓度在0.15%~0.21%范围内对产酸有利,尤其是0.18%最佳,浓度增大,明显抑制DC_(15)的产生和积累;硝酸钾的加入,也明显促进DC_(15)产量的提高,0.6%~0.9%硝酸钾浓度较合适。于16L自动控制罐发酵7d,DC_(15)达到130g/L,放大到2500L罐,在最佳条件下,连续5批,发酵6d,DC_(15)产量平均达到176g/L,正十五烷(nC_(15)转化率平均为52.5%,后处理总收率平均为80.6%,DC_(15)的纯度平均为95.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