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琛柱 《昆虫知识》2006,43(6):891-891
科学家报告说,不列颠和荷兰的蜜蜂以及被这些蜜蜂授粉的植物的多样性已经减少了。许多农作物和天然植物种群依赖野生昆虫的授粉。虽然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曾对授粉“服务”的丢失表示担忧,但是迄今为止究竟有多少授粉昆虫减少还没有证据。Biesmeijer和同事们分析了不列颠和荷兰数据库中1980年以前与以后的蜜蜂和食蚜蝇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2个国家当地的蜜蜂密度都有所下降,但食蚜蝇的变化没有固定的趋势;靠蜜蜂授粉的植物物种相对其他植物物种也有所下降。现在还不清楚是植物还是蜜蜂先减少的,或两是否都是在响应某种其他因素,但是它们的下降是并行发生的。Scince313:351~354(2006)  相似文献   

2.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2):0272-0272
蜜蜂是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虫,它们除了为农作物授粉外,还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蜂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然而春季蜜蜂的"爬蜂病"几乎是年复一年的发生,轻则削弱蜂群,重则使蜜蜂全部死亡。引起蜜蜂"爬蜂病"的病原包括细菌、孢子虫、花粉、病毒、螺原体等多种,因此,准确鉴定出蜜蜂发病的病因对于蜜蜂疾病的正确防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应用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设施西瓜授粉,对其高温条件下的授粉行为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种蜜蜂的授粉行为相似,但在访花时间、访花间隔、访花频率和采集专一性等行为上存在差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棚内活动时间分别为5.54 h和5.50 h,与西瓜开花时间基本重合;意大利蜜蜂的单花访花时间3.03±0.17 s比中华蜜蜂的访花时间2.66±0.15 s长,而访花间隔3.22±0.24 s显著低于中华蜜蜂的4.07±0.30 s,访花频率9.53±0.38朵/min显著高于中华蜜蜂的8.09±0.29朵/min。中华蜜蜂在5∶00-7∶00、7∶00-9∶00、9∶00-11∶00采集花粉中西瓜花粉的比例分别为11.03%、13.31%和12.62%,意大利蜜蜂在相应时间段采集花粉中西瓜花粉的比例分别为54.31%、55.97%和32.32%,差异显著。本研究认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都能高效地完成设施西瓜的授粉任务,而且意大利蜜蜂在西瓜授粉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传粉昆虫在果树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授粉服务功能。但有关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对苹果和大樱桃的服务功能不清楚。本论文针对苹果、大樱桃传粉昆虫不足、果品品质不高等科学问题,连续3年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胶东半岛主要传粉昆虫(壁蜂、蜜蜂)对苹果、大樱桃的产量与品质促进作用,以评价传粉昆虫对苹果与大樱桃的生态服务功能。【方法】2015-2018年在山东省胶东半岛选择了6个果园进行了壁蜂、蜜蜂释放与不放蜂对照处理,系统测定了经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常规授粉等不同的授粉处理后苹果、大樱桃的座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产量的变化。【结果】利用壁蜂、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苹果、大樱桃的座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及风味(固酸比)值;可以增加苹果、大樱桃产量,显著提高其果品品质;而且壁蜂授粉的效果均高于蜜蜂授粉。【结论】在胶东果园可以通过释放壁蜂和蜜蜂,以提高苹果、大樱桃的授粉服务功能;且由于壁蜂具有耐低温、采集速度快、授粉效率高、管理简便、应用成本低的优势,壁蜂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5.
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温室草莓的授粉行为比较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蜜蜂和熊蜂都是理想的授粉昆虫,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为温室果菜授粉,主要由于熊蜂和蜜蜂授粉时的活动方式不同。作者对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授粉行为相似,但活动方式不同。明亮熊蜂开始访花的时间(8:00~8:05)比意大利蜜蜂(9:25~9:40)早,停止访花的时间(15:55~16:05)却比意大利蜜蜂(15:20~15:30)晚;开始访花的温度(12~13℃)也比意大利蜜蜂(>15℃)低,意大利蜜蜂在早晨和阴天不访花。明亮熊蜂个体的日活动时间271.43±4.48 s,明显比意大利蜜蜂个体的日活动时间180.00±2.64 s长,差异显著;而采集时间为105.71±1.16 s,显著长于意大利蜜蜂的76.43±3.83 s。明亮熊蜂每分钟平均访花数为8.44±0.44,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每分钟的平均访花数2.38±0.15;明亮熊蜂访花间隔为3.81±0.42 s,极显著短于意大利蜜蜂的6.0±0.48 s。明亮熊蜂访花具有选择性,每天访早期花平均为55%,意大利蜜蜂则无选择性,每天访早期花平均为34%,二者差异显著;在9:00~12:00明亮熊蜂访早期花平均为75%,意大利蜜蜂访早期花则仅为31%。熊蜂在花间和花簇间活动频繁,平均移动距离为5.2 m;而意大利蜜蜂很少在花簇间移动,平均移动距离只有1.1 m。据此得出明亮熊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大利蜜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是我国设施农业中的两种主要授粉昆虫, 二者的传粉方式和传粉效率因不同作物而各有不同。为了选用最理想的蜂种为温室作物授粉, 提高作物的授粉效率, 我们于2008-2010年连续3年在北京的温室桃园进行了意大利蜜蜂和小峰熊蜂的传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蜂的日活动规律不同, 和意大利蜜蜂相比, 小峰熊蜂的活动起点温度低、 日工作时间长、 单花访问时间长, 采集蜂在温室内距离蜂巢不同距离之间扩散比较均匀。而意大利蜜蜂采集蜂的数量随授粉半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少。温室内环境因子对两种蜂传粉活动的影响基本一致, 温度对两种蜂的传粉活动影响最大, 其次是湿度、 单花花蜜浓度和光照强度, 而单花花蜜体积对蜂活动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认为对于温室桃授粉应优先选用授粉性能稳定的小峰熊蜂, 并且适当调节温室内环境条件, 以提高其授粉效率。  相似文献   

7.
河南芝麻授粉昆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楚了解芝麻花授粉昆虫种类、昆虫的授粉规律和授粉时间,2009年对河南省平舆县高杨店乡的13个样点芝麻花授粉昆虫进行调查,采集到授粉昆虫标本65份.经过整理鉴定,芝麻花授粉昆虫共计5目14科25种.其中,蜜蜂占授粉昆虫的92%,是大田芝麻主要的授粉昆虫.蜜蜂授粉出勤高峰出现在8:00~8:50和18:00~18:50.  相似文献   

8.
蜜蜂是重要的农业昆虫,传花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生产蜂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模式昆虫,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文综述了目前蜜蜂备受关注的三方面研究工作:(1)蜜蜂授粉和蜂产品;(2)蜜蜂的疾病与免疫;(3)蜜蜂的劳动分工行为。  相似文献   

9.
不同蜂在温室草莓园的访花行为和传粉生态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意大利蜜蜂、本土小峰熊蜂和引自欧洲的地熊蜂3种蜂在北京为温室草莓传粉,对其传粉行为和生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的出巢温度、工作起点温度、平均单花停留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均显著高于小峰熊蜂和地熊蜂(P<0.01),而这些行为在2种熊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蜂携带花粉回巢的比例依次为意大利蜜蜂>小峰熊蜂>地熊蜂,而其携带的花粉活性依次为意大利蜜蜂>小峰熊蜂=地熊蜂;2种熊蜂开始活动的时间比意大利蜜蜂早,日活动时间比意大利蜜蜂长;地熊蜂在一天中的活动频率最高(P<0.01);经3种蜂授粉的草莓果实营养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也无差异,而经过3种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畸形率降低、单果质量增大;经2种熊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畸形率低于意大利蜜蜂(P<0.05)。本土小峰熊蜂能够有效替代意大利蜜蜂或地熊蜂为温室草莓授粉。  相似文献   

10.
不同蜂为设施辣椒授粉的授粉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授粉对开花植物的结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蜜蜂授粉对异花授粉作物的授粉效果上,而对自花授粉植物的授粉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设施农业中主要的自花授粉作物—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意大利蜜蜂(意蜂)和小峰熊蜂(熊蜂)为设施辣椒授粉时的出巢访花活动规律及其授粉效果,并初步估算了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两种蜂为辣椒授粉过程中的出巢访花活动规律研究表明:意蜂的出巢和工作起点温度均显著高于熊蜂,表明熊蜂每天可比意蜂多工作1.0-1.5 h。对不同蜂的授粉效果的研究表明:两种蜂授粉后的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三种授粉方式的坐果时间长短依次为自花授粉意蜂授粉熊蜂授粉;花后30 d三种授粉方式的单果重和果实长度差异显著,单果重依次为43.04、57.23和67.58 g,对应果实长度依次为17.41、19.14和20.28㎝。两种蜂授粉后的果实籽粒数(121.35和127.25粒)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后的105.40粒。研究表明意蜂和熊蜂可使单位面积自花授粉的设施辣椒增产6.62%和9.79%,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相应的,辣椒对两种蜂的依赖度D值分别为0.06和0.09,采用国际通用的生物经济的方法初步推算出这两种授粉方式在本世纪前十年每年均可使我国辣椒的经济效益得到可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最古老的蜜蜂化石发现暨蜜蜂基因组测序完成,使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蜜蜂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蜜蜂是一种从野生状态经人类驯养后而成为家养的昆虫。人类饲养蜜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类曾居住过的山涧中有对7000年前从野蜂窝中采集蜂蜜的描绘。养蜂业更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蘑要组成部分。饲养蜜蜂,能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各种蜂产品。蜜蜂还具有带翅膀的“媒人”的美称,它们能为农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12.
蜜蜂是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的授粉昆虫。蜜蜂肠道微生物与蜜蜂健康有密切关系,但肠道微生物也会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蜜蜂疾病、抗生素等蜂病治疗药物、农药,以及益生菌的应用等对意大利蜜蜂工蜂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蜜蜂与其肠道菌关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蜜蜂是最重要的农业授粉昆虫之一,蜜蜂在授粉过程中极有可能接触到广泛使用的广谱杀虫剂-拟除虫菊酯,大多数拟除虫菊酯对蜜蜂等农业授粉昆虫有较高的毒性.本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蜂群及蜂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残留现状、拟除虫菊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以及亚致死效应,讨论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复配农药对蜜...  相似文献   

14.
王玉珍 《生命世界》2007,(10):46-49
爱因斯坦曾预言:"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4年的光阴!"然而,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却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大量蜜蜂神秘地"集体失踪"。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如果蜜蜂太少了,人们将告别多少粮棉、油料、瓜果?  相似文献   

15.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烟碱类杀虫剂(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杀虫剂,它能够通过导管运输方式扩散到植物各个组织中,并与昆虫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剧烈的神经毒害效应。蜜蜂作为自然界最主要的传粉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蜜蜂等授粉昆虫数量大规模的骤减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虽然具体原因尚未定论,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它们的影响已被广泛认可。本文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对蜜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并阐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关针对性的举措。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新烟碱类杀虫剂与蜜蜂健康的研究形势,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具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蓝莓授粉的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蓝莓授粉,对其授粉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过程中意蜂和中蜂的行为存在差异,意蜂头部探进铃铛花,将喙伸入花管中吸食花蜜,头部粘附花粉,花粉一部分被收集到花粉框,另一部分被带到其他花上;中蜂采集行为不同,一部分采集蜂探入铃铛花采食,采集时间短暂,另一部分采集蜂停靠在花托部位,采食花瓣掉落的花朵,不易粘附花粉和携带花粉。(2)授粉活动方式不同,意大利蜜蜂每分钟平均访花数为5.05±0.14次,中华蜜蜂为4.77±0.13次,两者差异不显著;而意蜂单次访花时间为9.16±0.43 s极显著长于中蜂的4.89±0.22 s,意蜂较中蜂在花朵的采集时间长,采集间隔时间短,而中蜂较意蜂寻找花朵的时间长,采集间隔时间长。单位面积意蜂采集蜂数量为平均12.00±0.90头,中蜂采集蜂数量平均为1.73±0.42头,两者差异极显著。同时意蜂蓝莓花粉携粉率27.51%,中蜂采集蓝莓花粉携粉率为11.38%,意蜂的授粉蜂数量及授粉专一性优于中蜂。本研究阐明了蓝莓花期不同蜂种的授粉行为及活动方式,据此得出意蜂为蓝莓授粉的行为和活动特性优越于中蜂,两者相比意蜂具有更高的授粉效率。  相似文献   

17.
《昆虫知识》2009,(1):2-3
人类失去蜜蜂,世界将会怎样?这些小昆虫为我们带来蜂蜜,并且在全世界为数以百计的粮食作物授粉。研究人员如今发现,蜜蜂在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方面还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们发出的嗡嗡声能够保护庄稼和其他植物免遭甜菜黏虫的侵袭。植物的叶、花和果实都能成为甜菜黏虫的食物。但是甜菜黏虫也有自己的天敌:黄蜂。为了防范黄蜂,甜菜黏虫进化出了感觉毛——能够感知黄蜂拍打翅膀所产生的空气震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果和蔬菜昆虫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建东  陈文锋 《昆虫学报》2011,54(4):443-450
水果和蔬菜是二大类最主要的虫媒作物, 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近几十年来授粉昆虫在多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中国主要授粉昆虫的现状以及昆虫授粉在中国水果和蔬菜生产中的经济地位, 本文分析了1961-2009年间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的数量动态以及水果和蔬菜种植的变化特征; 并以2008年种植的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44种水果和蔬菜为研究对象, 引入农作物对昆虫授粉的依赖性参数, 应用生物经济学的方法评估了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1961-2009年的49年之间, 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了161%, 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472%, 产量增加了833%。中国水果和蔬菜中虫媒作物产量的提高, 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密切相关(r=0.995, P<0.01), 也与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有关(r=0.804, P<0.01)。2008年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为521.7亿美元, 占44种水果和蔬菜总产值的25.5%。水果类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较高, 授粉产生的经济价值大于蔬菜类。在昆虫授粉的贡献中, 苹果、西瓜、梨、芒果和李占据前5位。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 中国水果和蔬菜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超过15.9%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国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 中国需要更多的授粉昆虫为其提供授粉服务。  相似文献   

19.
熊蜂是蜜蜂总科蜜蜂科的1属,因为体态似熊而得名。熊蜂外形近似蜜蜂,但唇基隆起,颚眼距明显。熊蜂个体大,寿命长,具有旺盛的花粉采集力,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在任何作物生产时期,都可根据棚室作物授粉时期要求,合理安排繁育熊蜂授粉群。棚室茄果蔬类利用熊蜂授粉是一项无污染、效率高、成本低的高新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中国昆虫学会与湖南省昆虫学会主办于1989年11月在湖南召开。会议对近年来我国资源昆虫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 ①利用蜜蜂为作物授粉的研究,在解决了蜜蜂采食油茶花蜜中毒的难题以来,调入油茶林为油茶授粉的蜂群由1985年不足10万群,发展到1988年的100万群,使油茶结实率提高1.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