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蝙蝠寄生吸虫的研究,国内仅见陈心陶(1954)曾有报告。我们于1987年2—3月,在杭州的绒菊头蝠(Rhinolopbus lanosus)与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的小肠中采得一些标本,经鉴定为中孔科(Mesotritidae)中孔属(Mesotretes)的一新种东方中孔吸虫新种Mesotretes rientalisp.nov.(见图)。模式标本(正模1个,副模9个)保存在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动物教研室,新种器官的量度均以mm为单位。寄主:绒菊头蝠Rhinolophus lanosus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寄生部位:小肠分布地点:杭州种的描述:根据10个标本,结合活体观察。体呈柳叶形,1.91… 相似文献
2.
后唇科吸虫三新种(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后唇科吸虫3新种,即东山后唇吸虫Opistholebesdongshanensis.sp.nov.东山异唇吸虫Heterolebesdongshanensis.nov.和兔头异唇吸虫Helterolebeslagocehpalisp.nov模式标本式采自福建省东山县沿的棕斑兔头TunLagoceophaluslunaris spadiceus肠道内。 相似文献
3.
4.
1986年3月和5月,分别在四川省雅安市和犍为县采得鱼类的二种新种吸虫,现描述如下(单位:mm)。模式标本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学系。 1.叶巢原(?)吸虫,新种Palaeorchis lobiovaris sp.nov.(图1—3) 描述根据28个染色标本的观察和10个标本的测量。 虫体小,纺锤形,中部最宽,向两端逐渐变窄。体表密披小刺。虫体大小为0.960—1.232×0.455—0.566(1.061×0.529)。口吸盘亚端位,近圆形,0.081—0.121×0.101—0.131(0.106×0.112)。腹吸盘圆形,0.1727—0.232×0.172—0.232(0.196×0.199),位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尾孔科吸虫一新种——平睾尾孔吸虫,新种Urotrema parallelorchis sp.nov.。新种采自短身间吸鳅和犁头鳅的肠道。新种的睾丸左右排列而不同于该属的所有已知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采自四川鱼类肠道的复殖吸虫一新属四新种,它们是:1.(鱼兆)尾孔吸虫,新种Urotrema glyptothoraci sp.nov.,2.裂腹鱼斜孔吸虫,新种Plagioporus(Plagioporus)schizothoraci sp.nov.,3.异巢斜孔吸虫,新种Plagioporus(Plagioporus)allovaris sp.nov.,4.类宫殖属,新属Hysterogonoidet gen.nov.及模式种——双囊类宫殖吸虫,新种Hysterogonoldes disaccus sp.nov.。这些新属新种分别隶于尾孔科Urotrematidae、孔肠科Opecoelidae和鳞肉科Lepocreadiidae。 相似文献
7.
1983年10—11月,在西藏林芝县八一镇解剖高山蛙Altirana parkeri Stejneger 45只,在肠道内获得一种吸虫共68条。经鉴定,认为系似巨颈科Marcroderoididae McMullea,1937单宫亚科Haplometrinae Pratt,1902累智属Rauschiella Babero,1951一新种。描述如下。文中测量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寄生在大鲵肠道内隐殖科,隐殖亚科吸虫一新种,沐川新鲵居吸虫Neoandrincola muchuanensis sp.nov.并建立了新属,即新鲵居吸虫属Neoandrincola gen.nov.标本采自四川省沭县。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学系。 相似文献
9.
10.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后套平原的东端,东面和北面有高山屏障,西面和南面是黄河冲积平原,为44万亩水面的高原淡水湖泊。湖中有大量芦苇、蒲草丛生,野鸟资源十分丰富。1982年5月、8月我们随内蒙古水产研究所做水域调查,顺便调查了野生鸟类的复殖吸虫。共采鸟类9目31种192只,获吸虫13科42种。其中2个新 相似文献
11.
蝙蝠的寄生吸虫似蛇属一新种(吸虫纲:斜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的似蛇属一新种,小形似蛇吸虫,新种Natriodera parva sp.nov.,采自浙江省桐庐县大足蝠的小肠中。新种与大形似蛇吸虫Natriodeta verlaium相似,但体型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寄生于蛙类的枝腺科吸虫一新亚种——柔弱似侧殖吸虫四川亚种Pleurogenoides tener sichuanensis subsp.nov,。新亚种肠支伸至睾丸之前;卵巢近圆形;子宫经虫体左侧前伸,并在肠管、食道和口吸盘区域形成盘曲;生殖孔位于食道水平等特征而不同于指名亚种Pleurogenoides tener tener。新亚种具有食道和子宫末段,睾丸并列,生殖孔位于食道水平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Pleurogenoides ifranensi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寄生于鱼类的斜睾科Plagiorchis吸虫一种新,长形斜睾吸虫Plagiorchislongiformissp.nov.。采自四川省雅安市的唇Euchiloglanisdavidi(Sauvage)肠道内。 相似文献
14.
15.
四川鸟类侧孔科吸虫及二新种描述(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三种侧孔科吸虫,对其中的二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短囊斯穴吸虫,新种采自天全县的小燕尾肠道内,四川斯穴吸虫,新种Srivatavatrema sichuanensis sp.nov.采自天全县的斑背燕尾肠道内。河乌侧孔吸虫1939采自天全县的红尾水鸲肠道内,为宿主新记录和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牛首科(即腹口类)吸虫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牛首科所代表的腹口类与前口类应作为两个分别独立而并列的分类单元,另一种观点认为腹口类在分类上应归于前口类中的某一分类单元。本文通过对牛首科吸虫的特征分析以及与前口类吸虫的比较,发现牛首科吸虫在成虫,毛蚴,胞蚴,尾蚴,宿主类型,染色体等方面都与前口类有显著差别,因而支持前一种分类观点,不应将牛首科放入前口类中。 相似文献
18.
福建海产鱼类寄生吸虫二新种(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福建沿海的横纹东方钝肠道里检获鳞肉科和血居科吸虫一新种,即等口双肛吸虫Bianium isostoma sp.nov。中华拟德氏吸虫Paradeontacylix sinensis sp.nov.新种与近似种进行比较,模式标本存放在汕头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