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4年从山东某鸡场发病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编号:ShD-2-04),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H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表明该病毒具有新城疫强毒株的一些特征;其HN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ORF)为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与国外发表的部分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和弱毒株之间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1.6%-87.2%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7.6%-90.7%之间。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从山东某鸡场发病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编号:ShD-2-04),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H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表明该病毒具有新城疫强毒株的一些特征;其HN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ORF)为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与国外发表的部分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和弱毒株之间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分离毒HN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片段同源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国内1997-2005年分离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24株,经蚀斑纯化克隆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与在GenBank发表的36株国内外不同时期的NDV毒株,进行氨基酸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SPSS8.0软件对其不同片段的氨基酸进行同源相关比较。结果显示:国内所有NDV分离毒株氨基酸高度同源,同源性为94.4%-99.4%;与LaSota、Clone30疫苗株等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6.9%-89%;与强毒株F48E9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9%-89.9%;与国外NDV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6.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国内NDV分离毒HN遗传距离较近,而与LaSota、Clone30和F48E9遗传距离较远。国内NDV分离毒均缺乏538-540位糖基化位点。不同片段与全长的氨基酸同源性高度相关,且与前80个氨基酸相关最密切。 相似文献
4.
5.
NDV HeB02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新城疫分离株HeB0 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 ,设计了一对引物并以RT PCR特异性扩增出HeB0 2分离株的F基因 ,基因产物大小为 1 63kb ,与设计相符 ,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后 ,与其它标准毒株F48E9、LaSota和Clone30的F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表明 ,HeB0 2株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弱毒疫苗LaSota和Clone30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88 1 %、84 9%和 83 8%,由此可以看出HeB0 2分离株与标准毒株和疫苗株在F基因上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F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部分生物学特性鉴定、RT-PCR及F基因的序列测定与遗传进化分析,对2005~2006年从我国江苏省和广西省部分地区的发病鸡群和鹅群中分离到的20株新城疫病毒(NDV)进行了研究。各分离株经典毒力测定结果显示:MDT在45.3h~58.2h之间,ICPI在1.61~2.00之间,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特征。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试验显示:各分离株的血凝解脱时间短,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差,符合NDV强毒株的特征。F基因的序列测定表明,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9.7%~100%的同源性,与疫苗株LaSota的同源性为78.1%~83.4%;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8同源性为80.2%~90.1%。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各分离株的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R-R-Q-R/K-R-F117,具有NDV强毒株特征,与毒力测定结果相符。根据序列所绘制系统进化发生树,表明20株NDV分离株中有18株为基因Ⅶd型,2株为基因Ⅲ型。 相似文献
7.
在本实验室研制出的多株针对H5N1血凝素的鼠单抗中,10F7对34株H5N1病毒株都有血凝抑制和中和活性,具有特异性高、反应性强、识别谱广的特点。通过基因工程构建10F7单链抗体(scFv)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scFv,经血凝抑制实验及中和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在针对3株病毒的血凝抑制实验中,10F7scFv蛋白对其中2株H5N1病毒均显示出结合活性,而对H9毒株没有反应。在针对7株H5N1病毒的中和实验中,10F7scFv对5株病毒具有较好的中和能力。H5N1广谱中和抗体10F7的单链抗体构建,为进一步研制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治疗性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小干扰RNA(siRNA)诱导的RNA降解可以特异性地抑制病毒感染,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正被广泛研究。为了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对NDV复制的抑制效果,从而为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P基因为靶基因,构建了靶向NDV P基因的shRNA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RNAi-341和RNAi-671。将其与辅助细胞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包装好的重组慢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和SPF鸡胚上进行了干扰实验,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病毒滴度测定检测shRNA对NDV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RNAi-341和RNAi-671均能抑制FLAG-P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瞬时表达。在CEF细胞感染后16h后,NDV的病毒滴度分别降低了66.6倍和30.6倍;在鸡胚感染48h后,RNAi-341和RNAi-671组NDV病毒的增殖量分别减少99%和98%。RNAi-341与RNAi-671不仅能抑制P基因的转录,还能显著降低NP、M、F、HN和L基因的转录水平。与RNAi-671相比,RNAi-341的抑制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的靶向P基因的shRNA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NDV在CEF和鸡胚中的复制,从而为临床防治NDV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针对NDV囊膜糖蛋白(HN)的单克隆抗体(MAbs), 对2005~2006年间自我国江苏和广西部分地区的20株NDV分离株进行排谱试验, 初步分析了不同毒株之间HN蛋白的抗原表位差异; 并应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了其HN基因整个编码区, 经克隆、测序最终获得13株鸡源NDV与7株鹅源NDV H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 分析测定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并将 鹅源NDV与鸡源NDV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单抗排谱试验表明, 20株NDV分离株之间 HN蛋白的抗原表位存在差异; 测序结果表明, 测定的HN基因的编码区长度皆为1716nt编码571个氨基酸; 分离株中18株基因Ⅶ型NDV分离株之间HN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 源性,达94.8%~100%; 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其它基因Ⅶ型ND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 为92.1%~99.6%。对其推导的HN蛋白一级结构中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及HN蛋白细胞受体结合相关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单抗排谱差异显著株在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 同时揭示我国部分地区同期流行的鹅源NDV与鸡源NDV HN基因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Virologica Sinica - Ebola virus (EBOV) belongs to the Filoviridae family and causes severe illnesses such as hemorrhagic fever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up to 90%. Now two antibody drugs termed... 相似文献
12.
群特异性蓝舌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群特异性抗蓝舌病病毒(BTV)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为建立检测BTV抗原及抗体的ELISA方法奠定基础。方法:用纯化的BTV颗粒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鼠,以大肠杆菌表达的VP7蛋白作为筛选抗原,用间接ELISA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选取抗体效价最高的一株制备BTV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为捕获抗体与8种不同血清型BTV进行ELISA反应,结果与细胞病变反应进行比对;以该抗体为竞争抗体,与12种不同血清型绵羊BTV抗血清进行竞争ELISA反应,并将结果与参比c-ELISA试剂盒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筛选出5株稳定分泌BT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选其中一株(3E2)制备了高纯度的单克隆抗体;该单抗用于检测不同血清型BTV,与细胞病变反应结果完全相符;用于检测不同血清型绵羊BTV抗血清,其结果与参比c-ELISA试剂盒符合率为100%,与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和抗体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BTV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群特异性,可用于检测不同血清型BTV抗原及BTV抗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动物来源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对从我国部分地区1985~2001年间分离的26株新城疫病毒毒株进行研究,克隆其融合蛋白(F)基因,分析相应的核苷酸(nt)序列.根据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上三种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确定了这些毒株的基因型分类地位.除2个毒株属于已知的VIb亚型外,其余24个毒株分别属于新发现的基因Ⅸ型、Ⅵf亚型、Ⅵg亚型和VⅡc亚型.基因Ⅸ型毒株的F基因540nt存在RsaⅠ位点,同时缺乏1198nt HinfⅠ位点、1478nt BstOⅠ位点和1625nt RsaⅠ位点;Ⅵf和Ⅵg亚型毒株不具有国外其它Ⅵ型毒株的872nt RsaⅠ位点;Ⅶc亚型的RE位点分布和Ⅶa亚型、Ⅶb亚型、Ⅷ型毒株不同,鹅源毒株均出现973nt RsaⅠ位点,7个鹅源毒株还出现了特有的1249nt RsaⅠ位点.在F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中,基因Ⅸ型毒株出现Ile9→Val9和Val106→Ala106的替换,Ⅵf和Ⅵg亚型却没有出现其它Ⅵ亚型的Ser5→Pro5变异. 相似文献
14.
Andrey Bogoyavlenskiy Vladimir Berezin Alexey Prilipov Eugeniy Usachev Ilya Korotetskiy Irina Zaitceva Aydyn Kydyrmanov Marat Sayatov 《中国病毒学》2012,27(2):93-99
Isolates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from deceased wild and domestic pigeons in Kazakhstan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lmaty region during 2005 and were genotyp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reverse transcr...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O-GlcNAc糖基转移酶OGT的生理和病理作用,需制备能高效特异性检测OGT的抗体。方法: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人源OGT基因序列,根据OGT的结构特点,选取OGT的C末端催化结构域中的一段多肽序列(464-949位点氨基酸)做抗原。首先,构建OGT的C末端催化结构域(464-949位点氨基酸)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a-OGT-C,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融合His标签的OGT-C蛋白,Ni+珠亲和层析法纯化提取OGT-C蛋白。再以OGT-C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OGT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ting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多抗效价达1:80000;在免疫印迹实验中,此多抗可以高效的检测重组抗原,并可以特异性识别培养细胞内源表达的ncOGT和mOGT这2种OGT亚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获得高效价、高特异性的OGT多克隆抗体,在OGT的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于检测ncOGT和mOGT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合成多个60bp左右的DNA小片段 ,经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1640bp的抗CD3 抗CD2 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完整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入真核定点表达载体pcDNA5 FRT中 ,脂质体法转染Flp-InTM CHO细胞 ,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 ,目的蛋白在上清中的表达量约为 300μg/L。采用Ni_NTA柱对其进行了纯化 ,经SDS-PAGE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 ,含组氨酸标签的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 70kD ,与预期结果一致。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玫瑰花环实验证明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具有与Ramous(CD20+)及Jurkat(CD3+)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抗CD3 抗CD2 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可以有效介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裂解B淋巴瘤细胞Ramous。以上工作为进一步了解抗CD3 抗CD2 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体内体外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Cucumber Bulgarian latent virus (CBLV) was first reported from cucumber in Bulgaria in 2003 and has been assigned to the genus Tombusvirus. Ten years after the first and only report of CBLV, an isolate from a cucumber sample collected in Iran was characterized. Its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was determined and analysed. Except for the coat protein, CBLV shows the highest sequence identities to the isolates of other species of the genus Tombusvirus. However, sequence comparis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based on the coat protein (CP) revealed that CBLV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us Aureusvirus rather than to the isolates of the genus Tombusvirus. The sequence identities to some aureusviruses are above the species demarcation threshold value, demonstrating that CBLV is an unusual tombusvirus species. This suggest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CP threshold value for species demarcation in the genus Aureusvirus. In addition, CBLV has an intermediate genome size compared to other tombus‐ and aureusviruses. Several polyclonal antisera raised against different tombus‐ and aureusvirus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erological relation to CBLV. The ELISA results indicate that CBLV is not serologically related to any of those tested. 相似文献
18.
对于NDV不同基因型毒株的HN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后发现,基因Ⅶ型的毒株在第65~75位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而其他各基因型在该区域则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克隆了NDV基因Ⅱ、Ⅶ、Ⅸ型的代表毒株La Sota、GX-2、F48E9的含有该区域的序列,并进行蛋白表达,通过特异性抗血清对表达肽段进行抗原性测定。应用表达的蛋白免疫SPF鸡,用ELISA检测各组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3个毒株在反应原性上存在差异。应用NDV F48E9强毒株攻毒,结果显示各多肽蛋白的保护率不同,表明在该区域这3个毒株之间存在着免疫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采集的含腐烂树叶的土壤中,筛选到1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高的菌株JJ-3,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产酶条件及酶学特性研究表明:以滤纸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 H为8.0的培养基中发酵3 d更利于纤维素酶的合成;菌株发酵液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均有较高的滤纸酶活力,分别可达118.7 U/m L(p H7.0),167.8 U/m L(p H8.0)和120 U/m L(p H9.0);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酶反应p H为7.0,最适酶反应温度为40℃,对温度比较敏感,在p H7.0-8.0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满足中性和碱性纤维素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刺槐花叶病是我国北方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常见病害。1987~1995年对河南、河北、山东和北京部分地区刺槐进行调查,刺槐花叶病发病率为4%~87.5%。该病害主要特征是:叶片出现浅绿与绿色相间带有疱疹的花叶症状,叶缘波状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