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兽类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濒危兽类分布的大国。了解濒危兽类在保护区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开展科学有效的兽类多样性保护和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效率。然而现有的研究较多集中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编目,探讨多个物种在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研究以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6种濒危兽类为研究对象,基于占域模型评估这些物种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的监测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平均占域率最高(48.62%),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平均占域率最低(2.14%);豹猫的平均探测率最高(22.95%),藏酋猴探测率最低(1.75%)。其中,海拔是影响猕猴(Macaca mulatt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豹猫占域率的重要因素,而100 m内是否有水源则是影响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中华鬣羚和豹猫探测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表明,海拔是影响九龙山地区濒危兽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而水源则是影响监测效率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减少膳食钠或补充膳食钾均可以单独或协同降低血压;其中,盐作为高血压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已被广泛关注,而膳食钾的影响作用通常被忽略。最新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人体钠过量与钾缺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受其中单一因素影响,钾的作用与钠同等重要。因此,本文就膳食钠钾摄入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探究了染发剂对绿豆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染发剂对生物存在负面影响是肯定的,浓度越大,影响亦越大。综合3组实验进行分析,双氧奶对生物的危害最大,染色剂与双氧奶混合后对生物的危害次之,染色剂对生物的危害是3者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北京市消费者调研数据,建立了消费者的营养健康信息存量方程和食物摄入方程,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消费者营养健康信息存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营养健康信息对食物摄入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和营养意识是影响消费者营养健康信息存量的重要变量,营养健康信息对食物消费行为产生有益影响。同时,本文证实未纠正信息选择偏差的估计结果存在偏误。  相似文献   

5.
罗纯 《生物学通报》2003,38(6):24-24
分析了襄樊市区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影响因素,提示家庭教育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的首要因素,母亲的文化层次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报》2009,29(5)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带来的生态破坏灾难巨大,区域生态系统损害估算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正确评估其生态价值损失将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措施的确定,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彭颖  朱梦婷  乔谦  李杏  张玥  皮晓飞  刘燕 《广西植物》2023,43(12):2290-2299
含水量是影响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含水量对种子超低温保存生活力的影响途径,该研究以八棱海棠种子为材料,通过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测定超低温保存后种子生活力、糖含量及相关酶指标的变化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1)超低温保存15 d后,不同含水量种子生活力不同,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生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含水量为9.02%的八棱海棠种子生活力最高,为53.33%;超低温保存120 d后,种子生活力随着含水量下降一直升高,含水量为6.40%生活力最高,为27.78%。这表明八棱海棠种子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后的生活力有明显影响,但受液氮保存时间影响,随着液氮保存时间的延长,最适含水量降低。(2)相关分析显示,超低温保存后种子含水量与生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r=-0.82);与果糖和蔗糖含量、酸性转化酶、果糖激酶呈显著负相关,而种子萌发率与这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种子含水量通过影响酸性转化酶活性而影响蔗糖和果糖含量,进而影响蔗糖代谢,响应低温和脱水胁迫,最终导致生活力差异。种子生活力还受到介导果糖激酶的果糖代谢影响。此外,海藻糖也是种...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腐解会影响到自然水体水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湿地的碳素与物质循环等,开展水生植物腐解研究对探究自然水体营养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水生植物腐解研究进展、水生植物腐解机制、水生植物腐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当前水生植物腐解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水生植物腐解对环境的效应和影响腐解过程的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分解袋法、室内分解培养法和稳定同位素探测法,水生植物腐解的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腐解过程造成的营养物质释放方面。通过水生植物腐解过程、元素迁移转化和腐解差异性分析发现,植物体的理化性质是影响腐解的决定因素,分解者群落的组成和活性是影响腐解的直接因素,水体的温度、溶解氧、营养物质浓度和底泥状况等环境因素是植物腐解的重要因素。水生植物的腐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水生植物腐解过程中复合因素的作用进行探究,系统研究各个因素的耦合作用,是未来水生植物腐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影响肌醇三磷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实验首次发现双歧杆菌可降低大肠癌细胞内肌醇三磷酸水平,且存在时间依赖关系,提示双歧杆影响脂代谢通路的信息传递过程,这种影响是通过关闭亚细胞器上钙离子通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技术有着许多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它对人类的行动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远超出人类的想像,例如,它能改变人类本身,包括改变人类基因和干预脑的活动,能使不同物种的基因、细胞和组织混合或融合,能影响气候和生态,使得人类本身、动物和自然界都处于史无前例的脆弱状态(例如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异种移植、生殖遗传学等)。因此,当代技术的影响和后果将是全球性的、深远性的(涉及未来世代),而且甚至是不可逆的,不像以前技术的影响仅是局部的、即时的、可逆的。当代技术一方面可能是巨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巨大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673-678
捕食螨是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影响捕食螨发挥生物防治效果的因素很多,生草栽培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增加捕食螨等天敌种群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本文主要综合分析了地面覆盖物对捕食螨的影响及其原因、生草选择原则,同时阐述其研究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何树玲  姬秀玲 《蛇志》2006,18(2):146-147
一次妊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称多胎妊娠,其中以双胎妊娠较常见。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早产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都较正常妊娠高,其分娩期的处理是影响多胎妊娠新生儿预后的重要环节。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产科工作的关键问题,现对我院154例双胎妊娠资料总结,以双胎妊娠为例探讨多胎妊娠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粉是植物实现种子繁殖和维持遗传多样性而采取的重要生殖策略。熊蜂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因其独特的访花行为和传粉习性,不仅承担着许多野生和濒危植物的传粉任务,而且在设施农作物的传粉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熊蜂的访花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有关熊蜂访花行为的过程、特点和模式、行为策略、影响因素以及对植物传粉效率的影响等仍然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因此,本文围绕上述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详细综述。熊蜂的访花行为是集合了出巢、吸食花蜜和采集花粉的行为学过程。为了达到净能量摄入最大化,熊蜂往往会根据食物资源的分布情况采取多种行为策略。熊蜂的访花行为受到光线、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许多植物源因素,如花朵的颜色、形态等物理特征、化学气味、食物营养状况同样能够对熊蜂的访花行为产生影响。熊蜂自身的因素,如社群信息、肠道微生物作用、病虫害和访花竞争者均能在生理调节过程中影响熊蜂的访花行为。此外,种间种内竞争也会影响熊蜂的访花行为。另一方面,熊蜂的访花行为作为传粉的必要部分也会对植物的传粉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传粉后的坐果率、结实率以及果实品质等。在设施农业中人们已经...  相似文献   

14.
赵梓名  李响  高洁 《病毒学报》2023,(6):1778-1793
全球现有疫苗种类中,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疫苗以其安全性和高效性而被广泛关注。VLPs是一种不含核酸的病毒蛋白衣壳,目前可根据不同需求设计目标衣壳蛋白序列并在不同的表达系统中构建生产。在疫苗设计环节,对VLPs衣壳蛋白进行合理设计和修饰,可大大增强VLPs的稳定性,尤其是提高衣壳组装过程及组装体的稳定性,间接影响VLPs的免疫原性,对提升VLPs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VLPs衣壳组装过程的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是组装环境中的离子强度和pH值,而影响VLPs组装体稳定性及其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有疏水性质和静电相互作用及糖基化水平等。疏水性对VLPs蛋白质结构的动态平衡和生物功能的发挥起关键作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改变VLPs分子表面或内部的静电势能,影响VLPs衣壳内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糖基化修饰则利用自身修饰基团的生物学结构或其他功能性质影响整体VLPs颗粒的结构稳定性和免疫学功能。本文根据现阶段对VLPs的生产应用和结构的研究,综述了影响VLPs衣壳组装过程和组装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以及VLPs...  相似文献   

15.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之一,新集水电站位于汉江中游河段湖北省襄阳市内,坝址位于襄城区白马洞,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拟建新集水电站的库区,距离坝址约32.2 km。水电站建成后湿地公园水位上升影响面积为349.23 hm2(其中洲滩36.84 hm2,其他均为水域),生态保育区受水位上升影响面积为327.60 hm2,生态恢复区受水位上升影响面积为21.63 hm2。水电工程建设将显著改变原有的河流水文情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鱼类等湿地生物的生存,产生一系列的生态效应,需对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外业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内业实验分析,现已基本查明了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对项目建设对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程度和方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减免生态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系统和非免疫系统的细胞均有较大影响,可发挥促炎或抗炎作用,影响机体生理平衡。病毒感染致病往往包括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机制,免疫调节是影响疾病进程和临床结果的重要干预靶点。IL-6拮抗剂的临床应用经验提示,靶向该细胞因子可改善疾病结局,但如何以及何时阻断是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领域。为增加对IL-6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理解,我们对IL-6主要功能、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在病毒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是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量化不同河岸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方式及空间格局与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对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及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嘎呀河流域为例,基于2021年5月共91个点位的水质调查数据,从河岸缓冲区尺度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冗余分析(RDA)和广义加性模型(GAM)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及空间分布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是影响嘎呀河水质的首要因素。50、100和500 m河岸缓冲区以耕地为优势土地利用类型,将点位划分为耕地优势组和耕地其他组;1000、1500和2000 m河岸缓冲区以林地为优势土地利用类型,将点位分为林地优势组和林地其他组。100 m河岸缓冲区是对嘎呀河水质指标的最强影响尺度,其次为1000 m河岸缓冲区。林地优势组中,铵氮、电导率、溶解氧、磷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受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的显著影响,其中,铵氮浓度随着林地面积占比和耕地面积占比的增加而增大,磷酸盐浓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显著相关,高锰酸盐指数受SHDI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影响明显。耕地优势组中,总氮浓度受林地面积占比、草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昼夜不对称变暖指的是白天和夜间的增温幅度不同,夜间温度升高的比白天快,全球大部分地区存在昼夜不对称变暖的现象。以往关于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全天对等增温的基础上,缺乏对白天和夜间增温不对称性影响的深入研究。一些研究表明,白天增温和夜间增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梳理了近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昼夜不对称变暖对植物物候、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群落以及植被生产力等方面的特异性影响及其机理机制,并引述了不对称变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总结研究基础上,提出未来关于不对称变暖的影响研究应重视一些生态学规律的普适性验证,例如夜间增温下“光合补偿作用”,关注高寒冻土区土壤的碳积累和释放过程,深入剖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间的关系等,提升我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9.
鲍沁星  沈瑶 《生物信息学》2018,25(12):30-35
印度灵鹫峰历史悠久、佛教影响深远,是亚洲早期山地景观开发中受人文因素影响的重要案例,然现今园林景观等相关研究领域对其关注不足。从风景园林历史研究的角度,梳理了灵鹫峰文化景观的历史沿革与重要影响,包括佛教文化在王舍城地区的形成过程、灵鹫峰景观建置、灵鹫峰图像史料遗存以及文化景观用典,阐释了其对杭州飞来峰文化景观的深刻影响,并分析了近现代考古研究对印度灵鹫峰再开发与旅游的影响,探讨了灵鹫峰对研究当代山地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阐明不同地表覆盖类型植被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对制定有针对性的植被管理和恢复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3Q1数据,采用残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山西省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生长季NDVI最大值时空分布模式差异明显,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2000—2020年平均NDVI年增长率为0.0069;人类活动对山西省NDVI变化影响贡献率的方向和强度均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2000—2004年为负面影响,而2005年以后则转变为明显正向影响;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影响贡献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增长率为0.0055;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影响的趋势及显著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并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其中产生正、负影响的区域面积分别占93.62%和6.38%;人类活动对农田、森林、草地NDVI的变化以积极影响为主,且影响的程度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0065、0.0061和0.0047;人类活动对NDVI正负影响的均值表现为建设用地>农田>草地>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