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法国梧桐生长迅速,树姿美观,病虫害少,是一种华北南部,华中及华东一带的良好的行道树。在繁殖上历来都采用扦插,惟成活率较低,一般为40—50%;()或有用种子育苗的,用种子育苗成活率仅20%左右,因为法国梧桐种子发芽率甚低,而所育苗木时间较长,一年生仅高2尺左右,要3—4年才能出圃,成本高,花费大,在目前苗木供不应求,劳动力少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佛手瓜胚胎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手瓜1个瓜内只有1颗种子胚芽。种皮与瓜肉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因此,传统育苗采用完整的种瓜催芽育苗。由于皮肉质膜状,在长达百天的催芽育苗过程中,种瓜易腐烂,染及胚胎变坏而丧失生命力。因此用种瓜育苗的成活率仅在40%~55%之间,而胚胎育苗的成活率则在...  相似文献   

3.
遮荫对新疆紫草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疆紫草育苗的最佳遮荫条件.方法 采用不同的遮荫条件,研究了遮荫处理对新疆紫草原生苗生长量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遮荫处理对原生苗的叶面积、成活率、地下生长量影响显著.适度遮荫可以增加叶面积和地下生长量,提高幼苗成活率,结论 采用30%遮荫率的遮荫处理能够同时满足增加生长量和提高成活率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叶片先端的日灼伤害.  相似文献   

4.
对黄秋葵进行无土基质漂浮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采用漂浮育苗易于管理,且培养苗质量好,移栽方便,成活率高,并能有效控制黄秋葵幼苗期病虫害。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的改善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植树造林便是改善自然环境的优选方法之一,同时,这给植树造林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由于以往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的成活率比较低,严重的影响了造林绿化的工作的成效,目前,随着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大范围地开展,所需要的苗木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迫不及待地要求林业生产部门培育出大量的满足成活率较高、幼树在生长初期成长较快、根系比较发达、高度比较适宜、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质苗木。本文就是对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莆田是福建省著名的龙眼生产区,传统上采用实生繁殖结合高接换种等技术,已培育出许多良种,小苗嫁接成功后更需要大量砧木,故每年都培育不少的实生苗。过去对龙眼大面积育苗缺乏系统的研究,存在着种子容易丧失发芽力、移苗及定植的成活率低、常有畸形苗及苗期生长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对濒危植物黄枝油杉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枝油杉属珍稀濒危植物,树形高大,采种困难,母树开花结实少,种子发芽率低,繁殖速度慢。采用扦插育苗,方法简便易行,繁殖速度快。为此,针对与黄枝油杉扦插育苗成活、生长密切相关的插穗粗度、ABT生根粉浓度和施肥种类三大因素,分别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穗茎粗0.70cm用150mg/LABT生根粉溶液处理的平均成活率达95.6%;扦插成活后施用粪肥+尿素(配比为100∶0.4)的混合肥苗木生长健壮,平均抽梢长达30.8cm。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插穗粗度、ABT生根粉浓度和肥料种类对黄枝油杉扦插苗木的生长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在贻贝(Mytilus edulis)育苗工作中,幼虫何时开始摄食和此时期的幼虫对不同大小与不同活动能力的饵料的摄食本领等直接关系到育苗效果,尤其对早期面盘幼虫的培养成活率有影响,遂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9.
林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充足、成活率高的种苗是关键,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搞好林木的苗圃育苗工作,也就抓住了林业发展的根本。本文对目前我国木的苗圃育苗现实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分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林木的苗圃育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地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育苗池中出现的近亲真宽水蚤(Eurytemor affinis)和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与中华绒螯蟹幼体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亲真宽水蚤和细巧华哲水蚤都严重地影响Ⅰ期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成活率,其密度越大,Ⅰ期溞状幼体的成活率就越低(P<0.01); Ⅲ期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可捕食桡足类无节幼体,且捕食量随着无节幼体密度增加而变大(P<0.01);Ⅴ期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容易捕食到近亲真宽水蚤而很难捕食到细巧华哲水蚤;蟹苗池中大眼幼体的产量与育苗初期池塘中桡足类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且不同桡足类密度下大眼幼体收获量差异极显著(P<0.01).提出了控制和利用蟹苗池中桡足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薯传统栽培法是通过甘薯上炕育苗,育成秧后移至大田定植,既费工、误时、投人大、成本高,而且易感染病害,长势弱,产量也低。自1990年以来,我们与山东农业大学协作,对甘薯的传统栽培进行革新,用切块母薯直播大田,并应用地膜覆盖,充分利用早春光热资源,比传统栽培早播一个月,而且发根、生芽早,生长势旺,减少7—10天的返苗期。经药剂浸种的母薯直接播种,在地膜下,温度、湿度均有提高,所  相似文献   

12.
香果人工栽培研究的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香果人工栽培试验情况简极如下: 一、曲石公社红坡点的试验情况 1.直播育苗情况:去年二月五日播香果籽培植的0.06亩苗圃地,经今年六月十三日与去年十月十六日测定的数据比较,成活率占60%,增长数为:苗高6—8公分;基径0.2—0.25公分;叶片6—27片。分层数为2台,分枝数为2—7枝。去年底又垒坎80公尺,新开垦荒地0.063亩,分10墒于十二月廿一日采取多种办法继续进行育苗试验,测定数据如表一。  相似文献   

13.
封闭循环流水培育贝类苗种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了海湾扇贝、菲律宾蛤仔等贝类苗种封闭循环流水培育的实验研究,旨在解决贝类育苗产苗率不稳定的难题,初步建立一套具有高产率、高稳定性、低能耗和低成本的科学育苗模式及育苗水处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封闭循环流水培育海湾扇贝的苗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都略较静水培育高;利用封闭循环流水与静水对比培育菲律宾蛤仔苗种,封闭循环流水培育和静水培育苗种的成活率在低(约10个/ml)、中(约20个/ml)、高(约30个/ml)密度布苗条件下,分别为50.0%和42.9%、65.7%和7.5%、33.3%和10.7%,幼虫生长速度也略较静水培育模式快。封闭循环流水育苗技术在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的生产工艺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区传统的月季繁殖方法主要是秋季畦内扦插、春季移栽。或是用多花蔷薇做砧木,再嫁接月季接穗。其缺点是繁殖周期长,管理繁琐。有些品种生根缓慢,甚至难以生根,成活率低。我们经过多年试验,于1990年创造了输糖扦插育苗的新方法。经过3年的反复实践,此方法促进插条发根,提高成活率,缩短扦插周期,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雷波县地处金沙江畔,气候干燥,土层潜薄,造林难度大,苗木成活率低。作者通过调查、实践,在雷波县造林难度极大的地带,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在金沙江畔大力发展营器育苗,利用营器苗木推广营造混交林,提高造林成效,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青刺果播种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青刺果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播种方法试验,进行青刺果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青刺果的育苗宜随采随播,其种子出苗率达72.4%,随着种子储藏时间的后移,出苗率显著下降,干藏与沙藏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裸根苗和容器苗苗木生长质量上无明显差别,随采随播到当年雨季造林时(9月)苗木嫩小,不宜上山造林,但容器苗此时可造林。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食用玫瑰墨红不易扦插繁殖的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在红塔区春和镇开展了GGR6#和萘乙酸钠生根粉在墨红食用玫瑰花育苗上的试验,扦插采用100mg/kg浸泡,苗木移栽用60mg/kg进行蘸浆处理、叶面喷施技术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玫瑰花成活率,平均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播种期和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南桦种子两种不同播种时期育苗的对比 ,发现秋季播种的一年生苗木比即采即播的一年生苗木的高生长、地径生长、主根长和侧根数分别提高 5 7.1 %、3 9.5 %、1 8.5 %和 2 3 .0 % ,避开了炎热夏季 ,根际病害感染程度比即采即播苗木减少 88.1 % ,苗木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提出了秋季播种育苗各个时期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红薯育秧,在我们地区多用火炕育苗法。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燃料,而且苗细弱,栽后还苗慢,成活率差。去年,我们学习了河南省项城县用“5406”育秧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试验成功“5406”温床育苗法。即在苗床填充物中加进"5406”菌肥,利用其发酵快、起热早的优点,使苗床温度的变化恰好符合薯苗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由于“5406”的发酵作用,可使床温在最初  相似文献   

20.
管角螺育苗及种螺物质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角螺产卵期间摄食较少,并且体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一方面由于产卵期间主要进行交配和产卵活动,很少进行摄食,另一方面又大量消耗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导致体重的直接下降;有少数雄螺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增加。种螺在后期暂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死亡现象,这与其体能消耗过大导致体力下降有关,应该在产卵后及时补充食物,并尽早放回自然海区以保证成活率。卵囊内的卵发育要经历45~60天,之后稚螺出囊。稚螺的培育技术还不够成熟,本次实验中出现了大量死亡的现象,与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在今后的育苗工作中要汲取教训,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稚螺的成活率,为大规模管角螺育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