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毅  胡娟  李霞  胡永胜  许建中 《生物磁学》2013,(30):5949-5952,5987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对我院150例主动要求下肢深静脉血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高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观察血管管径、管腔内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等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超声诊断特征,对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诊断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图(ROC),评估模型效果。结果:150例超声检查高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129例,占86.00%。Logistic回归筛选,血管管径、管腔内回声、管壁内壁、血流信号改变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超声检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3.8%。结论:以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病具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病例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014年-2016年,我院CSP患者经UAE治疗后发生DVT的发病率为1.63%,患者平均年龄35.2岁。DVT临床症状出现于UAE术后3-6天,多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及酸胀,深静脉血栓均出现在介入穿刺处肢体。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DVT发生与穿刺处肢体制动,血管受压,血液回流障碍有关。手术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对DVT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50例,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之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组与研究组的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对比,治疗组的PaO2、SaO2值分别为分别为91.26±28.48、94.11±3.1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术后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与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呈正相关(r=0.785、0.8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是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32、4.76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在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结论:随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升高,该两项指标在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极高的价值,临床上可借助该两项指标的参数值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6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良性31例,恶性21例,其中8例不能明确诊断,通过超声造影确诊35例良性患者,25例恶性肿瘤。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恶性肿瘤过程中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早期卵巢肿瘤鉴别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临床诊断十分困难,而有赖于创伤性的x线静脉造影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血管疾病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DVT的研究也日渐广泛和深入,本文综述高分辩率实时超声显象、多普勒超声血流描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象诊断DVT的进展。 一、高分辨率实时二维超声显象 原理:用频率为5-7.5MHZ的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的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印证,对比不同的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和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能够明显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曲亚楠 《蛇志》2017,(2):208-209
目的探讨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评分、CAT评分、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急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4例,根据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17例及存活组77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存活组较死亡组BMI、血肌酐值、清蛋白、pH值、PaCO2、FT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较存活组在APACHEⅡ,CCS,有创通气率及合并肺心病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合并肺心病率、APACHEⅡ评分、肌酐、清蛋白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急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如合并肺心病率,APACHEⅡ评分较高,血肌酐较高,清蛋白较低,这些因素提示我们患者预后较差,需及早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彩超诊断,100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患者68例;全腹肠腔积液患者20例;正常12例。若按不同病理类型分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30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患者2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6例。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对阑尾炎的分型与病程做出正确判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疗价值。方法:用SYSMEXCA2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85例可疑为DVT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水平,比较其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体检组的差别。结果:60例健康体检者及185例疑似DVT患者中18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临界值,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无一例患有DVT;167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临界值,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DVT患者150例,D-二聚体检测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100%、51.43%、89.82%、100%。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具有快速、经济、无创-可动态监测等优点。可以作为DVT诊断的排除试验,值得在临床检验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纤溶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静滴;治疗组采用纤溶酶.治疗前后及过程中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组有效率为91.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较常见疾病,纤溶酶对与控制深静脉血栓,改善病人血管栓塞状况效果明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疗价值。方法:用SYS MEX CA2 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85例可疑为DVT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水平,比较其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体检组的差别。结果:60例健康体检者及185例疑似DVT患者中18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临界值,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无一例患有DVT;167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临界值,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DVT患者150例,D-二聚体检测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100%、51.43%、89.82%、100%。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具有快速、经济、无创、可动态监测等优点,可以作为DVT诊断的排除试验,值得在临床检验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根据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A组患者给药方式为吸入,B组患者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联合吸入。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改善情况、肺功能和不良反应事件情况。结果:B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等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0%,明显低于A组患者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糖皮质激素,不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各项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率相对于吸入给药方式更低,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NLR、MPVLR、MP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筛选80例开展研究,纳入对象接受手术治疗后3到5日内接受彩色超声下肢DVT检查,依据检查证实是否发生下肢DVT作为分组标准,将结果证实发生下肢DVT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未发生的37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同时接受血常规检查,汇总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并依据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判断发生/未发生组别患者各项指标从差异,进而评价MPV、NLR、MPVLR对术后急性下肢DVT形成诊断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生下肢DVT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在性别、年龄、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和未发生下肢DVT患者相比,发生下肢DVT患者中心粒细胞相对较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相对加高(P<0.05)。两组在白细胞上差异不大(P>0.05)。发生下肢DVT患者MPV、NLR、MPVLR明显高于未发生手术患者(P<0.05);肿胀天数在7天及以上、高于7天患者在NLR指标上差异不大(P>0.05),而在MPVLR上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V、NLR、MPVLR指标对于判断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判断是否发生急性下肢DVT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MPVLR可作为下肢DVT早期诊断典型指标,为临床提供疾病判断依据,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超声诊断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为62例、27例、23例,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分析静脉内径与病程的相关性,并分析超声诊断分级与临床症状积分、体质量指数(BMI)、妊娠次数、既往工作站立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超声诊断分级患者的静脉内径、静脉丛范围和静脉流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内径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超声诊断分级与临床症状积分、妊娠次数、既往工作站立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瘀血综合征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超声诊断分级、静脉内径与临床因素存在一定的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骨科创伤术后并发DVT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在去年收治的7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以上骨伤并发DVT的患者,行静脉血栓治疗,总结DVT的临床处理方法。结果:7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小腿静脉血栓共37例,患者一周后疼痛缓解,皮肤温度降低,下肢髂股深静脉血栓病例数为25例,患者在治疗后第十一天有明显肿胀感,混合型深静脉血栓患者8例,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在治疗一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DVT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对DVT患者行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过去认为健康人肺部是无菌的,对疾病状态下呼吸道菌群的研究依赖传统培养技术。近年来,DNA测序技术应用于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测,发现健康肺部存在复杂的微生物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道微生物群在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急性加重及预后相关。通过比较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微生物群,形成了新的疾病假说,阐释了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的微生物学基础。未来对微生物测序数据的深度挖掘及基于临床问题的研究,有望为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漏诊、误诊的超声诊断结果,并分析出现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260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的特点,并在术后一周进行随访,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并分析原因。结果:1、胆囊结石分型:典型胆囊结石167例(64.3%)、充满型胆囊结石50例(19.2%)、多发性胆囊结石28例(10.8%)、泥沙样胆囊结石10例(3.8%),另外5例患者属非胆囊结石(1.9%);2、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26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55例为胆囊结石,5例为非胆囊结石(2例为误诊,3例为漏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8.1%。误诊、漏诊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患者肥胖程度、仪器操作及医师经验等因素有关。结论: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较高,但仍需完善,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阳 《蛇志》2017,(1):38-3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照组接受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为轻度15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随访6个月,妊娠成功率分别为100.00%、60.00%、50.00%。两组均以临床确诊结果为标准评价诊断准确率,观察组诊断准确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指导临床用药干预,提高了妊娠成功率,提高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