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杨干象幼虫的一种寄生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inne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其寄生天敌在国内尚未见报道。1984年作者在辽宁省沈阳市兴隆店林场上千亩林地进行系统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杨干象幼虫被一种兜姬蜂Doli-chomitus sp.寄生。该寄生蜂一年为不完全的二代,越冬寄主是杨树蛀梢害虫——青杨天牛幼虫,越夏寄主是杨干象幼虫。雌蜂对寄主是营外寄生生活的,为单寄生。7月下旬,寄生蜂  相似文献   

2.
杨干象虫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干象虫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严重为害3年生以上的幼树,近年来在东北已蔓延成灾。在东北只为害杨柳科植物,其中以中东杨和加拿大杨被害最重,但小青杨×加拿大杨的杂种场有强度抗性作用,可供选择树种参考。杨干象虫在辽宁一年一代,以初龄幼虫、卵和成虫越冬。成虫在无风和高湿高温条件下可以飞行。将卵产于寄主的木栓层内.每头雌虫平均产卵44粒,产卵期平均36.5日。卵期2—3周,蛹期平均10日。成虫寿命较长,雄虫平均63日,雌虫平均85.5日。 应用白僵菌防治幼虫试验表明,往杨干象虫幼虫坑道口喷射每毫升含孢子18—20亿或9—10亿的白僵菌液,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洪若豪 《昆虫学报》1966,(4):294-302
本文记述福建地区为害柑桔三种象虫科食叶性害虫,即(1)大灰象虫;(2)大绿象虫;(3)长角小绿象虫。长角小绿象虫系国内尚未记载的柑桔害虫。这类害虫在本省柑桔产区及茶区发生较多,成虫主要食害嫩叶及幼梢,大灰象虫还能为害柑桔幼果,严重影响柑桔生产和育苗,需加防治。 大绿象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为发生最盛期。初步观察成虫能食害16科24种植物,主要食害柑桔类果树及茶、桑等植物。长角小绿象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末开始出土活动,以5月末至6月初,田间发生数量最大;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11月幼虫进入越冬期。 文中对三种象虫形态特征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4.
<正> 榆跳象Rhynchaenus alni Linnaeus属鞘翅目象虫科跳象亚科Rhynchaeninae的一种新害虫。国内尚无报道。现将1976年发现以来所观察的情况简报如下。 一、为害情况 此虫是专性为害榆树Ulmus pumila Lin-naeus叶片的毁灭性害虫,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榆  相似文献   

5.
和田皮墨垦区杨树十斑吉丁虫的生物学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picta Pallas是西北地区杨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近年杨十斑吉丁虫对和田皮墨垦区的杨树危害日益严重。对杨树十斑吉丁虫进行初步生物学研究表明,在和田皮墨垦区该虫1年发生1代,幼虫在树皮与木质间为害,造成杨树死亡。查清了该类害虫的为害时期及为害程度,其幼虫期人工刮皮消灭幼虫,成虫期树干涂沫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药物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 sempopulifolis Chen是杨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北京密云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上树危害。4月上旬成虫交尾,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片背面,孵化后即开始潜入叶肉内为害,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然后继续上树取食叶片,直到10月下旬进入枯枝落叶内、石缝、表土中进行越冬。发现2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杨跳象金小蜂Pteromalus miyunensis和三盾茧蜂Triaspissp.。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较大的控制作用。用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杨潜叶跳象成虫和蛹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05%和66.5%。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苏云金杆菌杀灭象虫象虫属鞘翅目昆虫,象虫幼虫特别喜爱啃咬豆科植物根系,尤其喜食固氮根瘤,给与豆科作物生产危害巨大。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近期通过遗传工程途径已成功地将杀灭象虫幼虫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根瘤菌的不同植株内,使之达到防治农业害虫象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山杨干基天牛Saperda carcharias Linnaeus.是杨树的蛀干害虫。国外分布于欧洲;苏联的欧洲部分、高加索、西伯利亚;朝鲜。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区。关于该虫在杨树人工林中的分布、危害,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该虫的为害情况及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甘薯象虫(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又名甘薯象鼻虫或甘薯小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是一种检疫性害虫,也是我国南方甘薯产区里一种重要甘薯害虫。它在广州发生甚多,容易猖獗为害,被列为急待解决的一个虫害问题。 我们于1955年9月间在广州开始进行此虫的调查观察,并着手作小规模的药剂杀除试验,  相似文献   

10.
杨树食叶害虫突发性强、危害重、损失大、防治难,近几年来,造林树种过度单一,大面积的杨树纯林是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及时有效地做好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保护造林成果,本文就针对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青杨天牛是我县杨树的主要枝干害虫,我县从2008年开始,在国营榆树台机械林场、国营靠山机械林场杨树人工林内采取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经过三年的防治,青杨天牛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都明显下降,在我县防治效果能达到40.81%,寄生率达到36.48%。  相似文献   

12.
<正> 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我国农业部1986年新增订的进口植物的检疫对象。此虫是美国重要水稻害虫之一,1976年传入日本,造成严重的危害。此虫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必须引起我国水稻种植区广大植检、植保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止其传入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稻水象属于鞘翅目象虫科水象亚科Bagi-nae,原产美国东部原野和山林中,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栽培水稻后,成为美国重要水稻害虫,并在其它水稻种植区急剧扩散。1976年传入日本后,已造成严重危害。日本资料称,此虫1976  相似文献   

13.
1955年春,我们在陕西武功、扶风、永寿、蒲城等县调查油菜病虫害时,看到了两种新的油菜害虫——油菜蓝跳(虫甲)和菜茎象(虫甲)。此两种害虫均为陕西关中地区油菜上之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也甚严重,往往造成油菜严重减产。因此,特将此两种害虫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先行整理介绍,以供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道了象虫金小蜂在中国的分布,并用图文简要地描述其特征.该蜂是四纹豆象、米象、谷象、玉米象、烟草甲和药材甲等重要贮藏物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15.
松树皮下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用环剥和砍伐模拟松树树势减弱和失水干枯的受害情况,同时观察松树皮下害虫侵入动态。环剥和砍伐对马尾松树皮下昆虫的入侵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松树失水,渐趋干枯是蛀干害虫得以入侵的主要原因。马尾松树皮下有多种蛀干害虫先后侵入、同时发生,其中松墨天牛为先锋虫种,依入侵先后顺序为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角胫象、小松角胫象、家白蚁。有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跟随进入树干,虫种包括长线阎甲、根露尾甲、管氏肿腿蜂、黄隐翅虫、花绒穴甲、茧蜂、囊螨。  相似文献   

16.
角胫象属Shirahoshizo Morimoto,1962隶属象虫科隐喙象亚科,模式种为Cryptorhynchus rufescens Roelofs.本属昆虫多寄生于松属植物,有些是我国重要林业害虫,如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 shizo flavonotatus(Voss),其成虫侵入衰弱的黄山松和堆积的马尾松原木,和其它钻蛀性害虫一起,造成严重危害,据浙江亚热带林研所赵锦年先  相似文献   

17.
1%蛇床子素粉剂对三种储粮害虫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蛇床子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3种储粮害虫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 Motschulsky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0.5mg/kg(蛇床子素:粮食)浓度处理粮食,7d后,粮食中谷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78%、100%、86.70%,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防虫磷和谷虫净。将药剂处理4个月后的粮食进行接虫试验,15d后谷蠹和玉米象的防治效果仍可达100%,达到储粮害虫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18.
黄斑星天牛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的化学感受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新岗  张克斌 《昆虫知识》1991,28(6):357-358
<正> 黄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是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陕、甘、宁三省(区)杨树的毁灭性蛀干害虫。由于该虫成虫对寄主树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虫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在寄主选择(取食和产卵)上起着重要作用。另  相似文献   

19.
杨笠圆盾蚧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 ostreaeformis(Curtis)属同翅目、盾蚧科,笠圆盾蚧属。此蚧是宁夏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也越来越严重,有的地区有虫株率达100%。1981年我们在中卫县对此虫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分布及为害情况 此虫分布于东北、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在我区中卫县各林场业已成灾。主要为害箭杆杨、合作杨、群众杨、大官杨等杨树品种,还为害苹果、梨、桃等果树。在中卫县以箭杆杨和合  相似文献   

20.
徐守珍  吴建功 《昆虫知识》1996,33(6):338-340
杨干透翅蛾Sesiasiningensis(Hsu)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山西、青海、甘肃、内蒙古。在晋中地区为害猖獗。1980年以来,太谷县、祁县、榆次市等平川6县(市)大面积杨树遭受危害。树干基部被钻蛀,不仅影响树木生长,而且极易风倒。太谷县1986年一场6级大风刮倒26万株被害杨树,可见其对杨树生长已构成严重威胁。1986~1993年作者对该虫在晋中地区的发生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1形态特征(见图)成虫:前后翅均透明,前翅狭长,后翅扇形,缘毛深褐色。雌虫体长25~30mm,翅展45~S50mm,触角棍棒状,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