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志芳  陈莉 《蛇志》2011,23(3):332-334
目的探讨急诊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对26例急诊医疗纠纷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发生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护士业务水平不高、护患沟通不良、责任性不强、医疗费用问题、就医流程不合理、法律意识不强等。结论应加强急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知识、合理收费、规范就医流程、实行人性化管理等措施,能有效防范急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护理投诉的原因,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23例病人对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投诉服务态度差占26.1%、沟通不到位占21.7%、护理技术操作欠缺占17.4%及医疗费用问题占17.4%.结论 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树立法制观念、规范医疗收费等措施,预防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医院门诊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性能较强,主要面对的是康复和心理护理患者。在门诊护理过程中,保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实际上,在现实中门诊护理过程中并没有将护患沟通做到实处,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主要分析护患沟通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受到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护患沟通无效的情况,加剧了护患双方的不信任,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事件。因此,加强对神经内科病区护患沟通无效情况的研究分析,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规避护患纠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羊彩菊 《蛇志》2005,17(2):136-137
“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与过程,也称“交流”、“传播”,它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和手段。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护士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的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伍英爱 《蛇志》2011,23(3):321-322
沟通是人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方式。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提升医院社会形象,打造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输液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也是工作量繁重、患者涉及面广、流动性大、治疗人群密度较高的场所。可见护患沟通直接影响到输液室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医院社会形象的提升。如何才能掌握好与输液患者的沟通技巧,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廖扬莲 《蛇志》2016,(1):60-61
目的总结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实践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开展护患沟通服务后在儿科门诊诊治的100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未开展护患沟通服务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即列入研究范围,并在患儿完成门诊就诊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安全性评估,采用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安全性指标对患儿进行评价。结果开展护患沟通服务后,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开展护患沟通服务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优化护士包干方法对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在危重病人院内急诊救护过程中在护士原有负责呼吸、循环、监护等三个角色分工包干抢救的情况下,明确了抢救室内外护士的沟通角色责任,运用于我科就诊的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并与实施前(2010年9月~2012年9月)比较8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结果 8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均有改善,其中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及四肢骨关节损伤四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改善有差异(P0.05)。结论护士应当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主动延伸服务范围,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进一步规范护患沟通行为。  相似文献   

9.
“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与过程,也称“交流”、“传播”,它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和手段。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护士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的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1沟通的目的1.1收集资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除了通过常规的临床检查获得患者身体状况的资料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心理状况需求以及…  相似文献   

10.
劳可娟 《蛇志》2013,25(1):57-59
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需要随时进行紧急抢救。过去急诊科主要是以最佳的急救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成功抢救患者的生命。但近几年来发现,融洽的护患关系可造就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对减轻病人的疾苦,促进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急诊科护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急诊护患关系的现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加之网络的普及,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增加,对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临床诊疗及护理水平、医疗服务均有了更高的期望;医疗纠纷事件的频频出现,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护人员临床工作压力加大,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实施护理告知程序,通过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实施护理告知,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沟通能力,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对急诊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订风险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管理者随时督导检查讲评制度落实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1年多,密切了护患关系,变"家长制"护理操作模式为"理解配合"型护理操作模式,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在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体现了尊重病人意愿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在护士和病人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经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受益的不仅是病人还有护理人员,达到了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潘信义 《蛇志》2011,23(3):335-33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意识也相应提高,在医疗上常发生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突发事件多,抢救任务重,容易发生医患矛盾。而医患沟通将直接影响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可保证急诊工作的有序进行,现就急诊救护中的医患沟通技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护患关系与系统化整体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进行,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护士以礼仪服务、语言艺术、行为艺术、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赢得了患者的信任,达到了护患间的双向沟通。结果:在良好的护患关系下,病人才理解与支持护理工作,护士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淑新  林美芳  邓月莲 《蛇志》2011,23(2):213-2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患者约占住院患者总数的89.67%.可见关心老年人的健康,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从护理学角度来说,关心老年患者首先是关心他们的疾苦,促进身心健康.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则是与患者良好的接触沟通为基础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接触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举止、表情、态度等方式来进行的,如果沟通障碍,将影响到护患关系及患者康复,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护士必须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李志前 《蛇志》2004,16(2):79-80
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士与病人之问的信息交流。所谓交流也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彼此传输各种观念、思想和感情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健康资料,以制订护理计划并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现就我科1998年以来开展整体护理至今,如何与病人沟通,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在呼吸科病房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呼吸科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观察组很满意率34.00%(17/50)高于对照组12.00%(12/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观察组总满意率82.00%(41/50)优于对照组62.00%(31/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结论:呼吸科病房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合理管理并提高不同层次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每位实习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分别打分,同时请患者及其家属根据自身的感受对各实习护生进行打分。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3个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中专实习护生被投诉的比率明显比本科和专科实习护生高(P<0.01)。结论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实习护生,提高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呼吸科病房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呼吸科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观察组很满意率34.00%(17/50)高于对照组12.00%(12/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观察组总满意率82.00%(41/50)优于对照组62.00%(31/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结论:呼吸科病房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护理人员的护理交流能力,是护患之间沟通感情的桥梁。近年来,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提出和建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了我的护理实践和感受,总结了护患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供各位参考。临床护理中沟通的三大要素清楚,直言,有分寸,是临床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