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眉山地区农村居民的就医现状和对现有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情况,为推进农村医疗建设和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1000名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0名被调查者中,610人积极治疗,390人保守治疗。306人生病首选村卫生站就诊,386人首选私人诊所,228人生病首选乡镇卫生院,48人首选县医院。312人通过熟人介绍选择医院,54人通过医院广告选择医院,634人自己选择医院。392人就诊前了解所患疾病。402人对所选医院了解。537人生病后希望选择医疗费用低,报销高的医院;232人希望选择不用走太多路,不用花长时间排队挂号的医院,231人希望选择服务态度好,有好名声的医院。446人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太低。408人认为目前乡镇医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医疗水平,250人认为目前乡镇医院最需解决的问题是整治乱收费。结论:眉山市方家镇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在对就诊时间、对医院的选择等方面存在迟滞、混乱、盲目、不科学等特点,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眉山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为解决当前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安全、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的的方法对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大化镇、文宫镇、钟祥镇500个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老师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名被调查者中,隔代监护明显;父母离开外出打工年限三到五年者居多;大部分留守儿童具有厌学情绪、遇到困难时选择闷在心里;并且有相当大部分者养成有不良习惯。结论:眉山市仁寿县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安全和心理健康面临很多问题,当地政府和学校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医改前后我国农村居民就诊流向变化及其原因。方法 综合分析《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医改监测与评价相关数据,并结合典型地区调研和专家咨询。结果 新医改实施以来,患者的首诊机构选择变化不大,但农村居民就诊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结论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对农村居民就医流向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存在着交互作用。应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定位、优化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布局、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发挥新农合制度导向作用和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患方人群选择医院就诊主要考虑的原因,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武汉、成都的6家医疗机构的702名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医院的技术水平仍然是他们选择医院就医的首要因素,非技术因素对患方选择医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年龄、生活地区等人口学特征对患方选择医院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全力提高各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重视医疗非技术因素,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5.
6.
???????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就医流向的原因与因素,为合理引导老年患者适宜就医、提高医疗有效利用率、缓解医疗供需矛盾提出参考建议。方法 利用SPSS20.0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在生病时首选三级医院就医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比例最低。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医疗保障情况、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 应通过加强宣教、合理引导,强化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畅通双向转诊/转查渠道,积极推进二级医院的转型发展,来吸引老年就医群,优化老年人群就医流向,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为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提出对策。方法 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5个城市(苏州、常州、扬州、盐城、淮安)15家公立医院(每市1家市级医院、2家县级医院)共180名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结果 患者对现有医疗服务满意部分为服务态度明显好转、诊疗服务规范性改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不满意方面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医疗费用高、就诊等待时间长、过度检查;希望改进的部分依次为增强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患沟通、改进服务态度、降低医疗费用、关心患者。结论 改善医疗服务可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增强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就医流程,合理用药、透明化医药价格,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落实守门人功能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经济,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强化,农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在医院的环境卫生,服务程度,以及医疗设备情况和医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面来看,基层医院很大程度影响农民就诊。为了深入农村,具体了解影响农民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因素,本课题组通过对农民、基层医院和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初步得出结论,向广大农民提供积极预防和就医的科学依据;向卫生部提出科学的建议,推动基层医疗改革建设的进程。本文通过对泸州市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条件和农民的就诊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医疗改革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乡镇基层医疗卫生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单纯随机抽取西充县6个乡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走访乡镇,随机对西充县乡镇农民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和访谈。结论:有关部门还需加大新农合宣传力度,提高医疗水平,合理设定报销比例,提高农民自愿参合率。  相似文献   

10.
乡镇卫生院负责本乡镇的医疗,预防和妇幼卫生等综合卫生服务,并指导村级医生,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了解农民于乡镇卫生院的就诊情况与农民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医疗设施情况、医院的收费情况等与农民的就诊情况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州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条件和农民的就诊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借助远程医疗解决异地转诊就医一体化的问题,为异地转诊就医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某医院成立专科疾病医联体,借助远程医疗对异地转诊就医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总结某医院借助远程医疗,以专科疾病医联体进行精准转诊、异地就医,提供医疗保障的实践经验。某医院借助远程医疗,以专科疾病医联体为抓手,制定了精准转诊的规章制度,为异地就医患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省了医疗基金的开支,实践效果显著。借助远程医疗,成立专科疾病医联体,可以很好的实现患者精准转诊、精准医疗,解决异地就诊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异地就医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助推实现全国异地就医一体化的大健康战略。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三卡通”(医保卡、就诊卡、银行借记卡)支付的医院门诊就医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改善门诊就医环境,便捷就医流程,缓解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乌苏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生殖保健知识水平和生殖保健意识,为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乌苏市育龄妇女1000名,应用自填问卷并结合妇科各项相应检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妇科健康情况:52.6%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目前妇科健康状况一般;仅有14.0%的被调查者没有出现过白带异常、下身瘙痒等症状;而平时对生殖道进行日常护理的人仅占57.4%。(2)妇科常见病患病情况:妇科常见疾病按患病率高低排列分别为阴道炎(70.2%)、痛经(25.5%)、宫颈糜烂/乳腺增生(19.2%、19.1%)、子宫肌瘤(11.9%),各因素对痛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素对阴道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有宫颈疾病的患病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5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大(65.3%),30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最低(37.6%);城市患病率(57.7%)高于农村(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文化程度患病率(69.0%)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求医行为:37.5%的人选择去药店买药,41.5%的人选择就医;对就医单位的选择中,75.3%的人采取就近原则选择医疗单位,9.1%的人则是通过报纸媒体广告选择相关医疗单位;选择就医单位影响因素中42.3%的人认为专家资质较重要,26.3%的人则认为有先进设备较重要。结论:乌苏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一般,妇女患常见妇科病比率较大的为阴道炎及痛经,其次为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40~50岁、文化程度较低妇女对宫颈其他疾病的患病情况影响较大,妇女生殖保健知识较全面、自我护理较好的妇女患病率较低。乌苏市育龄妇女需要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基本的生殖保健常识,对40~50岁围绝经期妇女要加强体检力度,以降低妇女病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改善乌苏市各年龄段的妇女生活质量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民的健康问题影响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性即使经过几次医疗改革,也没有根本扭转。农民就医的合理流向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卫生服务成本,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为了解影响四川省农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因素,我等通过对四川省十个不同地区的农民对基层医院就诊的选择,分析其选择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了解患者购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01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就诊购药行为,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就诊后97.08%的调查对象选择在医院药房购药,73.33%的患者没有外出购药的意识,认为医院药品质量比零售药店药品好的有43.54%,认为药店药品更便宜的占55.83%。结论 患者的购药习惯、认识水平,医院和药品厂商对处方流动的人为限制,以及现有医疗保险制度不利于处方流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三甲医院门诊患者的构成,分析门诊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对策。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对北方某特大城市10家三甲医院的1 414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2%的门诊患者来自于外地,医疗水平是门诊患者选择就诊医院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要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门诊就诊流程是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我国农村居民年度医疗服务利用聚集性。方法 收集我国东、中、西6个县域内的农村居民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编程技术,合并筛选居民个人年度的住院及门诊信息。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聚集性程度及各个地区的水平差异。结果 农村居民年度医疗服务利用的人数及就诊单元量均随着就诊单元的增多逐渐减少;各个地区的平均就诊单元量介于5.22~12.17之间;集中指数均达到0.47以上,最高达0.62;总体上平均25%的人群利用了57.92%以上的医疗服务;高医疗服务利用人群以45~60岁较多。结论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年度医疗服务利用总体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各个地区医疗服务利用均表现出较高的聚集性,且西部地区间的聚集性差异明显;性别年龄对医疗服务利用聚集性产生影响,高医疗服务利用以男性居多,45~60岁人群是高服务利用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当前天津市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就诊需求以及对服务的满意度,为天津市医院门诊管理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天津市5所三甲综合医院1 000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1.5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调查共发放1 000份问卷,有效问卷995份,问卷回收率为99.5%。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医生服务态度和门诊环境卫生满意度得分最高,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的满意度最低。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疗费用合理度,优化就诊流程,完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19.
医院门诊具有就诊患者多、病种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大多数内科门诊患者可择期就诊,但有部分患者家属不了解危重病人应该到急诊救治,而选择门诊就诊,从而也增加了门诊医疗和护理的风险.在门诊临床工作中,时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患者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极可能引发医患纠纷.本文对医院门诊分诊护士抢救急危重病人应急处理进行总结,其临床经验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广州地区医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目前医患关系状况的评价、对医疗危机事件发生的态度及行为选择,分析医患关系状况对医院危机管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 55.4%的患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状况好或较好;66.0%的患者认为诊疗中的医患沟通效果较好;63.9%的患者对医患沟通状况比较满意;大多数医务人员未能主动履行告知义务;72.8%的患者对医生开药或做检查有过疑问;72.8%的患者遇到医疗纠纷会首先找院方投诉;认为诊疗过失和对事件处理不够及时最易引发医疗危机事件,56.8%的患者认为危机事件会影响其选择。结论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医患沟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建立高效的危机处理机制,提高患者满意度;重视医疗危机事件的善后管理,树立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