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稀树种格木蛀梢害虫的种类鉴定与发生规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534-538
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蛀梢害虫的严重为害长期制约着其人工林的健康发展。基于对格木蛀梢害虫种类的鉴定,以及若干造林模式的虫害调查,初步总结了格木蛀梢害虫的发生规律。格木蛀梢害虫为荔枝异形小卷蛾 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主要为害格木未完全木质化的嫩梢,严重影响其干形和长势。从广东格木种源家系试验林虫害发生的时空格局分析,荔枝异型小卷蛾繁殖快,在纯林中扩散迅速,而且所有种源、家系均受害,因此格木不宜营造大片纯林。格木与桉树以及米老排、红锥等速生树种同龄或异龄混交模式中,格木处于林冠下,其受害率明显下降,说明与速生树种混交能够控制荔枝异型小卷蛾的发生与为害;而与生长速度接近的马尾松混交,因二者处于同一林冠层,对虫害控制效果差;这种差异可能与荔枝异型小卷蛾不适应荫蔽环境有关。研究首次明确了格木蛀梢害虫种类,初步摸清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适宜的造林模式,为格木人工林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种群生态控制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 ,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也相应增加。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 ,全国人工林面积每 1 0年分别递增 2 2 .2 %、 8.7%、1 1 .2 %和 5.0 % ,而同期病虫害的发生面积的递增率相应为 2 2 .6%、2 .9%、1 2 .9%和 4.6% [1]。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之一是范围广、区域性灾害严重。如我国历史性森林害虫松毛虫 (Den-drolimus spp.) ,全国共有 2 9种 (含 4个亚种 ) ,发生范围达 2 4个省 (区、市 ) ,并随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南亚热带乡土树种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人工纯林及二者混交林林地土壤为对象,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了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旱季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及各菌群的PLFAs量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放线菌PLFAs量均为马尾松人工林最高,混交林次之,格木林最低;而雨季格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高于混交林,并显著高于马尾松人工林.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受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双重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湿度、pH值、全氮及铵态氮含量与特征磷脂脂肪酸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全年水平上,混交林土壤真菌/细菌比值始终高于格木林和马尾松林,表明格木与马尾松混交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适合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林在幼龄阶段的种植密度,在不同林分密度(2 m×1 m、2 m×2 m、2 m×3 m、3 m×3 m)的6 a生格木人工林下设置标准样地,采用土壤质量评价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不同密度下格木幼林的土壤理化与林下植被特征。结果表明,密度2 m×3 m下的林木胸径、树高最优,较最低水平高16.7%、27.9%;土壤总孔隙度最大,全N、硝态N、铵态N含量最高,灌木草本多样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对灌木草本的多样性影响最大。不同林分密度下格木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对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及林分的经营培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亚热带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红椎(Castnopsis hystrix)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体内碳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氮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则较为密切,表现为幼嫩器官中的氮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而老化器官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格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氮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并且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格木、红椎和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236.22、267.84、200.57 t/hm2,氮储量分别为17.91、12.38、10.59 t/hm2.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42.57%、36.31%和40.28%,0-100 cm土壤碳储量分别占55.77%、62.52%和57.83%;氮储量则是土壤占绝对优势,分别为92.00%、93.72%和95.53%.说明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且红椎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伊春林区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对该地区人工林主要枝梢和干部病害发生情况和防治现状进行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7.
桉蝙蛾Endoclyta signifier是严重危害速生桉主干的钻蛀性害虫,可导致林木衰弱、风折、甚至造成幼林报废,是当前影响桉树生产的主要虫害。查明桉蝙蛾原是博白乡土害虫,由于桉树的发展而转移危害速生桉。查明它在林区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是做好害虫防治工作的前提。在博白县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桉蝙蛾的分布范围、速生桉品种与害虫发生关系、害虫自身生物学特点等讨论了发生和危害的特点,为防治桉蝙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营造了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林,现已郁闭成林。森林病虫、鼠害在我区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不断发生。目前主要病虫害有松毛虫、卷叶蛾、鞘蛾、舞毒蛾、天幕毛虫、尺蠖、松针毒蛾及落叶松枯梢病、根腐病等十余种,还有种子害虫如落叶松花蝇、种子小蜂,球果螟等。鼠害也遍及人工林内,为害很重。十几年来,在各级党的领导下,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防治林木鼠害共23万亩次,各种病虫害76,000 亩次,对控制病虫、鼠害的发生发展,保护林木健康生长,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过去在防治办法上比较单一,常常出现冶了这种害虫,又出现了那种害虫,今年治了,明年还要治的现象。因此如何采取以营林生产措施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是我们防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杂菌、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姬松茸的特征特性及在鄂东大别山区高产栽培的方法,介绍了姬松茸的主要杂菌和害虫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从中也筛选几种低毒、高效,适合湖北省鄂东大别山地区食用菌无公害栽培的新农药,在栽培生产中应用,从而减轻了病虫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伊春林区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40多年来伊春地区营造人工林面积目前达到630000公顷,因人工林树种单一,寄主植物集中,为叶部病害流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人工林叶部病害日趋严重,种类增多,危害面积逐渐扩大。本文对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病害的发生原因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7、29和32 a格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格木各器官碳含量在509.0~572.4 g·kg-1,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不同林龄间格木人工林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层(0~100 cm)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7、29和32 a格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21.8、100.0和121.6 t·hm-2,各器官碳储量大小顺序与碳含量一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32.6、220.2和242.6 t·hm-2,乔木层和土壤层为主要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97%以上.乔木层碳储量分配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碳储量分配则减小,而林龄对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分配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比较了南亚热带6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龄人工纯林及马尾松与格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依次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137.75 t/hm2)格木纯林(134.07 t/hm2)马尾松纯林(131.10 t/hm2),总氮储量则为格木纯林(10.19 t/hm2)马尾松-格木混交林(8.68 t/hm2)马尾松纯林(7.01 t/hm2)。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库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储存于0—100 cm土壤层,平均占生态系统总储量的81.49%和96.91%,其次为乔木层(分别占17.52%和2.69%),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林地土壤碳主要集中于表土层,其中0—30 cm土层平均碳储量为52.52 t/hm2,占土壤总碳储量(0—100 cm)的47.99%,土壤氮的分布则无明显规律。相比于纯林,与固氮树种混交的营林方式表现出更大的碳储存能力。3种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较低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碳氮分配比,表明其仍具有较强的碳氮固持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东省连平县鹰嘴蜜桃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于2015-2016年对连平县鹰嘴蜜桃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发现11种病害和13种虫害,其中为害严重的病害有果腐病、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果肉海绵组织病害5种;害虫有天牛、桑白蚧、蚜虫和桔小实蝇4种。在系统调查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对几种重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2006-2007年对泉州市区主要园林植物上的害虫种类、分布、寄主范围和发生危害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其危害程度与潜在危险性确定园林植物主要害虫84种,隶属于11目41科,其中外来害虫5种。  相似文献   

15.
澳门特别行政区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贱友  李焜华  郭堂勋   《广西植物》2006,26(6):702-705,706
对澳门主要区域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进行的初步调查,共采集到病害标本85份,昆虫标本315份,鉴定确认危害澳门园林植物的病害有64种,害虫77种;其中还发现属于检疫对象的椰心叶甲为害椰树。并对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的病虫害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55年春,我们在陕西武功、扶风、永寿、蒲城等县调查油菜病虫害时,看到了两种新的油菜害虫——油菜蓝跳(虫甲)和菜茎象(虫甲)。此两种害虫均为陕西关中地区油菜上之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也甚严重,往往造成油菜严重减产。因此,特将此两种害虫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先行整理介绍,以供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传粉方式和交配系统,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树种格木进行野外观察,花的微器官(花粉和柱头)用扫描电镜观察,并进行控制授粉实验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格木具有颜色亮丽和散发香味的总状花序,格木花粉包被厚重的粘性物质,柱头没有易于捕获花粉的结构,风媒传粉没有坐果,推断格木应该是通过虫媒传播花粉,或者主要是通过虫媒传播。遗传分析和在不同繁殖环境的两棵目标树的坐果情况表明,格木偶尔可以自交产生后代,但异交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鼎湖山格木种群的异交率达到90.6%。格木传粉方式和交配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对格木进行保护和保育。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益鸟防治落叶松林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鸟治虫”是生物防治森林害虫的一环。森林鸟类,在繁雏期间能消灭大量的害虫。所以,在人工林内招引和保护益鸟,为鸟类创造繁殖和定居条件,增加林中益鸟数量,消灭害虫很有必要。 我们于1968年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悬挂了  相似文献   

19.
<正> 山杨干基天牛Saperda carcharias Linnaeus.是杨树的蛀干害虫。国外分布于欧洲;苏联的欧洲部分、高加索、西伯利亚;朝鲜。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区。关于该虫在杨树人工林中的分布、危害,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该虫的为害情况及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海林林业局山市施业区,落叶松人工林于1973年5月发生了鞘蛾危害。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饲养鞘蛾幼虫880只用来观察其生活习性。在试验过程中,先后羽化出金小蜂[Dibrachys carus(wal-ker)]162头。以后又在饲养落叶松卷叶蛾、皮小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