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生成性课堂教学目标,使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成为了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质量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预设中应有生成。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预设为基础,精心准备,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确保课堂探究活动的时间和质量,是落实"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的前提.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活动需要学生思维的参与,以实例说明,应通过全程备课,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通过精选、整合、深挖、拓展,让每一个活动承栽更多的内涵;通过预设多种方式,灵活组合,生成更多的活动机会等,提升课堂活动的内在思维品质,使课堂活动成为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效栽体,以解决活动时间不足、活动效益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问题提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进行充分预设的,教师根据课前的预设引领学生的思维以展开教学,这是毋容置疑的。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活跃,课堂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教学生成,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应对教学生成,使教学生成有效并展现其蕴含的价值?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把握3个环节: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基础;接纳是教学生成的保证;反思使教学生成得到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6.
补料分批技术在发酵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其物料流加方式有3类,其中恒流速和指数补料属无反馈控制操作,靠经验或预设的数学模型决定补料速度,但由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实际过程往往偏离预设的模型;恒底物浓度流加属反馈控制,通过对特定参数的检测,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反馈控制物料的流加,可控制菌生长在最佳条件下,从而获得高浓度的目的产物。反馈控制分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间接  相似文献   

7.
聂晓欧 《植物杂志》2010,(12):72-73
课堂预设是教师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设计的教学计划以及完成教学计划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生成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燃烧剩余物是火烧迹地土壤表面必然存在的残留物,可以通过降水过程以及地表径流释放其所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至土壤生态系统,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对火后生态系统恢复过程造成影响。但不同火行为下,相同的可燃物所产生的燃烧剩余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功能,为了认知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二者对火烧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潜在影响,探究了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坡度和含水率为火行为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森林可燃物床层地表上坡火和下坡火的室内模拟燃烧实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了火环境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和火行为的影响,用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探究了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上坡火实验组的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含量明显高于下坡火实验组(P<0.01);5°实验组中,燃烧剩余物的水溶性碳含量随着可燃物预设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P<0.05)。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火行为与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关系密切,火焰宽度是影响燃烧剩余物水溶性...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从生物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运用科学、公正、积极的评价模式,重视学生动手探究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中,运用U型模式,通过下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通过潜行理清探究思路,体验探究过程;通过上浮分析实验现象,表达探究成果.学生经历完整探究历程,体验探究方法,提升探究能力,达成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立足于医师岗位综合评价问题,在集结排序和等级分类思想下选取代表方法设计建模方案。方法 在文献复习、调研访谈基础上,以Delphi法从多维度筛选二级指标,以AHP法分配权重。以指标体系作为载体,由“集结排序(加权求和、TOPSIS)”和“等级分类(可拓学)”思路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 指标体系符合医院工作实际,“集结排序”思想将所有医师测评信息整合为相对排序,“等级分类”思想是将单个医师按预设标准计算等级并用于优劣分类,对于医师岗位评价工作有方法意义。结论 集结排序思想体现群体待评对象综合相对排序,等级分类思想体现预设标准后将单对象独立分类,TOPSIS法和可拓学法分别为代表技术,实施程序对于卫生教育综合评价领域其它问题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读《一个班主任的三次班会》有感,教师应时应学生的变化,做好教学预设,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笔者主要讲述了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主要包括: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师教生听"教学模式;创设活跃有趣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开放教学课堂,发掘学生自主探究潜能;教师应适时点拨,诱导学生探究的方向;教师应通过自己富有幽默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文章还提到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原则:目的性原则;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Smooth Operator     
<正>新一代Eppendorf TransferMan 4r显微操作系统操作界面友好的TransferMan 4r,操作合理、理念领先,非常适用于进行如胚胎或干细胞的操作。独特的DualSpeed~(TM)双速操作杆,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的速度调控模式。预设的应用程序(如细胞移植、DNA注射等等)让这些特定应用的使用者操作过程更加简单,自设的应用程序"My app"及软键,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变学习策略,运用分解观察要素、预设观察证据的方法,不断改进导学案的设计方案,使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准确地描述骨的形态结构,在学生掌握结构的基础上,猜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达成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这种提前预设学生的观察过程及结果,可以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真正把观察落到实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生物探究课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健 《生物学杂志》2009,26(2):96-96
探究课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选定的课题、计划,教师不干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代办;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探究前统筹安排、探究中排疑解难、探究后纵深点拔,能增进学生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够保证探究过程的顺利实施和探究课题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因而生物学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授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设与开发的过程。面对新课程课堂上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能否迅速、  相似文献   

18.
在5E即“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问题链引导法驱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3个探究活动中实现表观遗传概念的构建;在模型与建模中探究表观遗传修饰的本质,深刻理解表观遗传机制;运用表观遗传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认同表观遗传的研究价值。本教学探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知识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探究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模块设计思路本模块共有 6个小模块即 :1个启动模块 ,2个交流模块 ,3个探究模块 ;也可说是 1个实验教学模块 ,2个研究性学习模块 ,3个课堂讨论模块。理想效果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希望能达到课堂理论、实验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 ;理论知识构建与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展相统一 ;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发展相统一。参照一般探究教学模式[1] 所共有的一般内容和阶段设计 ,即学生参与围绕科学问题、事件或现象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联系 ,教师要设法造成他们的思维冲突 ,并且刺激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探究启动模块 ) ;学生通…  相似文献   

20.
以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为例,阐述了学生如何第1次自主完成探究全过程,以及在探究全过程中对科学课程的体验;阐述了教师在增强学生关爱生物圈的情感、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教学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