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蚯蚓分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蚯蚓养殖和利用过程中,如何从大面积的养殖池中把蚓茧、幼蚓、成蚓、饲料、蚓粪分开,提取出成蚓利用;分离出幼蚓喂养;漂浮出蚓茧孵化,这是目前国内外蚯蚓养殖业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前在试验性的养殖  相似文献   

2.
《蚯蚓的养殖与利用》,系根据四川省动物学会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蚯蚓的养殖与综合利用”学术讨论会征集和交流的论文选编而成。本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蚯蚓应用科研成果与生产技术经验。主要介绍了蚯蚓的生长、发育、繁殖、生态、区系、地方蚓种的选育与改良;蚯蚓的养殖工艺(包  相似文献   

3.
蚯蚓养殖及蚓粪对植物土传病害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利用蚯蚓养殖对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生物技术,20世纪70年代又获得了新进展.本文从蚯蚓养殖方法、蚓粪的理化性质、蚓粪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分析了蚓粪对土传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机理.蚓粪对土传植物病害的抑制是蚓粪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新途径,虽然只是初步研究,但已表现出明显的应用潜力。植物土传病害抑制作用与蚓粪中丰富的微生物区系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大量拮抗微生物的存在是蚓粪具有抑病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大约有3000多种蚯蚓,共分为21科,包括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实用价值较高的有4科,即:颤蚓科(Tubificidae)、键胃科(Moniligastridae)、巨蚓科(Me-gascolidae)。正蚓科(Lumbricidae),共22种。正蚯科中的赤子爱胜蚓(Eiscniafoetida),又名“大平二号”,是目前主要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在生态条件上与大多数蚯蚓有统一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蚯蚓中,于1983年6月3日在蚯蚓人工养殖床发现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三体交配。后在野外调查亦时有发现。故有机会研究。经查未见正式报告,所以特作如下报道,仅供生态研究的参考。 (一)赤子爱胜蚓三体交配的形式 蚯蚓系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两条蚯蚓交配极  相似文献   

6.
杜杰  杨效东  张花  余广彬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41-1947
2006年1月,通过样地调查法比较了西双版纳次生林和橡胶林2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蚯蚓数量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林转变为橡胶林后,土壤养分及植物有机碳输入均明显减少,同时蚯蚓群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橡胶林,热带外来种蚯蚓无围海蚓的密度(52.27 ind·m-2)显著高于林地内本地种蚯蚓远环蚓的密度(0.53 ind·m-2),但在次生林,2种蚯蚓的密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橡胶林本地种蚯蚓远环蚓的密度(0.53 ind·m-2)和生物量(0.32 g·m-2)与次生林(6.93 ind·m-2、7.76 g·m-1)相比呈下降趋势.无围海蚓的幼蚓在其种群中占有较大比例,类似增长型种群年龄结构,而远环蚓则主要以成蚓为主.相关分析表明,橡胶林的细根生物量与无围海蚓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由预示蚯蚓群落结构的这种变化可能与橡胶林土地利用引起的植被变化、土壤养分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外来种蚯蚓与本地种蚯蚓本身的生态适应对策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动物学会自今年三月在重庆市组织召开蚯蚓学术讨论会后,对全国蚯蚓养殖事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就目前所知,已有江西省规划兴建2000M2的蚯蚓养殖场,省、地、县三级都投资养殖事业,并拟于三年内发展100万农户养殖蚯蚓,江苏省连云港和广东省广州市都已兴建了相当规模的蚯蚓养殖场,重庆第一师范学校蚯蚓研究室除了给省内外无偿支援良种蚯蚓200多万条外,并向农民廉价提供蚓种,给予有关技术指导和资料,以利于蚯蚓养殖的发展。最近(十月下旬)农业部畜牧总局在江西省举办了全国蚯蚓养殖讲习班,对于保证蚯蚓养殖的科学性,避免可能发生的曲折…  相似文献   

8.
四川陆栖寡毛类两新种记述:寡毛纲:链胃蚓科,棘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集于四川省酉阳县的链胃科、杜拉属Drawida蚯蚓一新种,双斑杜拉蚓Drawida bimaculata sp.nov.和在四川省汉源县采到的棘蚓科,毛蚓属Plutellus蚯蚓一新种,汉源毛蚓Plutellus hanyuangensis sp.nov.。毛蚓属是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蚯蚓环境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黄初龙  张雪萍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66-1470
蚯蚓的环境生态作用有促进微生物和其它土壤动物活动、破碎和消化分解枯落物、提高土壤肥力及环境指示等方面.目前,国内蚯蚓环境生态作用研究侧重于污染生态系统,湿地和森林两大天然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主题与我国现状相似,80年代从蚯蚓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等多尺度展开研究,90年代以来向蚯蚓生态学微观尺度的分子生态、宏观尺度的景观生态拓展.今后,继续研究蚯蚓促进物质循环、治理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及蚯蚓与农业、与微生物的关系等热点问题的同时,还应利用新技术提高研究精度,注意室内外研究相结合及特殊蚓种的环境适应性比较与接种研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杨山 《生物学通报》1996,31(12):36-36
蚯蚓粪对菊花的肥效观察杨山(广东省增城市职业中专511300)蚯蚓粪是一种肥效长、肥力高、无臭味的天然肥料。但用蚓粪作菊花的肥料效果究竟如何,未见系统报道,本人在此方面作了一些试验。1试验材料和方法(l)蚯蚓粪用腐熟的牛粪养殖赤子爱胜蚓(Ei-sei...  相似文献   

11.
蚓激酶的克隆及其对BHK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蚯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我国作为中药 (地龙 )使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发现蚯蚓体内存在溶血栓成分 ,称为蚓激酶 (lumbrukinase)或蚯蚓纤溶酶 (thrombolyticenzymeinearthworm) .自N .Naka jima报道从蚯蚓中分离到蚓激酶以来[1] ,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报道[2~ 6] ,主要侧重于天然提取物的生化研究 .本文通过RT PCR从蚯蚓 (L .bimastus)体内获得蚓激酶基因 ,进行表达并观察其对BHK细胞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正蚓科双胸蚓属蚯蚓 ;反转录试剂 ,质粒pc…  相似文献   

12.
电击法采集蚯蚓对环境相对友好,但电击效率可能因立地条件和蚯蚓类群而变化,进而限制了电击法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于2017年11月上旬采用电击法配合手拣法对长白山3个不同森林发育阶段的杨桦林的蚯蚓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森林发育阶段、蚯蚓生态型、蚯蚓种群大小以及发育阶段、土壤温湿度状况等对电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发育阶段蚯蚓的电击效率不同,其中40年生杨桦林电击效率最高,其蚯蚓数量和生物量电击效率分别为68.5%和57.4%;表栖型的诺登爱胜蚓(Eisenia nordenskioldi)活动能力最强,电击效率高达100%;内-深栖型的长白山杜拉蚓(Drawida changbaishanensis)在实验期间处于蜷曲休眠状态,电击效率低至0;而内栖型的安德爱胜蚓(Eisenia andrei)的电击效率为22.2%~58.3%;安德爱胜蚓种群大小与电击效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数量:r=0.139,P=0.381,生物量:r=0.025,P=0.877);安德爱胜蚓成体的电击效率显著高于幼体(P=0.014);土壤温度对电击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当土壤温度低于6℃时电击效率为0;当土壤温度为6~10℃时,电击效率为34.6%±13.1%,当土壤温度大于10℃时,电击效率为46.0%±8.7%;土壤湿度对电击效率无显著影响。总的来说,电击效率与蚯蚓活动能力的强弱有关。蚯蚓生态型、个体发育阶段及土壤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蚯蚓的活动能力,进而影响蚯蚓的电击效率。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蚯蚓类群活动能力的不同,利用电击法选择性地控制野外蚯蚓群落结构,以开展不同蚯蚓类群生态功能的长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曹志平  乔玉辉  王宝清  徐芹 《生态学报》2004,24(10):2302-2306
通过在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的土壤培肥试验 ,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大型动物——蚯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域高肥力土壤共有 7种蚯蚓 ,其中以正蚓科梯形流蚓为主 ,并同时分布巨蚓科的远盲蚓属、腔蚓属和链胃蚓科的杜拉蚓属的一些广布种。全年平均种群密度为 83.83条 /m2 ,最高种群数量出现在 1998年 8月份 ,其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 >春季 >秋冬季。在投入同量化肥条件下 ,有机物投入越多 ,蚯蚓越丰富 ,其生物量有以下趋势 :化肥投入 <化肥与麦秸还田 <化肥与玉米秸麦秸全还田 <化肥与玉米秸麦秸还田加施有机肥处理。在有有机物投入的条件下 ,化肥对土壤生物的负面效应不明显 ,不会对土壤中的蚯蚓有较大影响 ;而单施化肥 ,对蚯蚓负面影响较为显著。有机肥的施入可以增加蚯蚓的种群数量 ,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蚯蚓在我国南方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作为生物量最大的土壤动物, 对土壤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影响深远。本研究介绍了华南地区主要应用的皮质远盲蚓(Amynthas corticis)、毛利远盲蚓(A. morrisi)、壮伟远盲蚓(A. robustus)、参状远盲蚓(A. aspergillum)、南美岸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态特征, 阐述了它们与土壤pH值、酶活性、金属富集和有效性改变、孔道和微团聚体形成之间的紧密关系: (1)蚯蚓生存的土壤酸碱性范围较广(pH为3.8-7.9), 其存活率与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和成分、土壤污染程度和蚯蚓种类相关; (2)肠道内、蚓粪和蚓触圈的酶活性分别表征了蚯蚓取食喜好、土壤养分循环及微生物种群特征; (3)蚯蚓能够富集不同种类的金属并改变其有效性, 这些变化具有蚓种间、金属种类间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差异; (4)蚯蚓活动及其生产的蚓粪能改变土体结构、产生孔道、影响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分布。蚯蚓的上述作用使其在解决中国南方红壤酸化、土壤金属污染、茶园土壤养分不平衡、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壤损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由于华南远盲蚓的生理特征差异研究较少, 远盲蚓繁育技术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蚯蚓在中型和大型尺度下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必要进一步挖掘蚯蚓在土壤修复中的潜力, 进行蚯蚓主导的相关技术研发, 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古地理事件使其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已有的海南岛蚯蚓资料显示, 该岛的蚯蚓区系十分特殊, 且与大陆地区蚯蚓存在扩散与迁移。然而, 当海南岛与周围大陆断开形成独立岛屿后, 海南岛蚯蚓如何为适应海南岛的环境而逐渐形成现在岛内的分布与区系, 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 本研究在海南岛全面调查和采集蚯蚓标本, 整理海南岛地区的蚯蚓物种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并联合5个线粒体基因COⅠCOⅡND112S rRNA和16S rRNA构建海南岛蚯蚓的分子系统发育树, 推测其分化时间和祖先分布区域, 探讨海南岛蚯蚓在岛内的分化与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1)海南岛共有蚯蚓6科9属122种, 巨蚓科蚯蚓为优势科, 且全部为环毛类蚯蚓, 其中103种为海南岛特有种。蚯蚓物种数沿海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800‒1,000 m最大; (2)海南岛环毛类蚯蚓不同水平的遗传距离与我国巨蚓科蚯蚓的遗传距离区间基本一致。物种水平上, 美丽远盲蚓(Amynthas scitulus*)与纬向远盲蚓(A. zonarius)的基因遗传距离最小。在亚种水平, 保宁腔蚓指名亚种(Metaphire magna magna)和保宁腔蚓小型亚种(M. magna minuscula)的遗传距离均接近整体的物种水平。在种群水平, 等毛远盲蚓(A. homosetus)不同种群间遗传距离均接近整体的亚种水平; (3)海南岛环毛类蚯蚓可划分为7个类群, 其祖先于68.26 Ma开始分化, 可能起源于吊罗山。在新生代, 7个类群均得到较大发展。通过对海南岛蚯蚓组成及系统发育的梳理, 不仅为我国蚯蚓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也为岛屿蚯蚓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远盲蚓属蚯蚓分布最多的国家,明确该属200余种蚯蚓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和生态适应性对蚯蚓的生态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历史资料记载的物种和本研究团队2006至2016年间实地调查获取的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采集该属物种的地理分布信息,绘制了远盲蚓属蚯蚓在我国的分布图。此外,通过提取各分布点对应的生物气候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影响远盲蚓属蚯蚓在我国区系分布的气候因素。结果表明:(1)远盲蚓属蚯蚓在我国的分布现状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在水分因子中,极端水分条件、水热是否同步和年降水量均同等重要,在温度因子中,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极端温度、水热是否同步、平均温度;(2)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例如,华南区)比水热条件相对短缺的区域(例如,华北区和西南区)更有利于远盲蚓属蚯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为了交流蚯蚓动物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促进蚯蚓应用研究与经济利用的发展,探讨协作研究联合攻关等横向联系,四川省动物学会将于1987年4月召开“蚯蚓应用研究学术讨论会”。自即日起至1987年1月31日以前征集学术论文。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将由征文评选结果产生。征文范围:蚯蚓选育与良种复壮更新,蚓体蚓肥的加工利用或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利用,蚯蚓综合开发与生态模式的探索,蚯蚓食品、饮料、日化品、药品的研究以及营养学分析评价,安全性毒理学试验,药理和疗效判定等方面的学术沦文与工作总结。应征的论文,请自行打印100…  相似文献   

18.
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次生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乔玉辉  曹志平  吴文良 《生态学报》2004,24(10):2307-2311
通过对山东省桓台县不同土壤肥力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的调查发现 ,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有 7种蚯蚓 ,高肥力土壤中蚯蚓相对较丰富 ,种群密度可达 83.83条 / m2 ,梯形流蚓为优势种 ;低肥力土壤中蚯蚓种群密度 4 0 .18条 / m2 ,优势种是天锡杜拉蚓。梯形流蚓和湖北远盲蚓在高肥力土壤中的种群密度要明显高于低肥力土壤 ;而其他几种蚯蚓种群数量变化不大 ,随着土壤肥力的演变 ,低肥力土壤中天锡杜拉蚓的优势地位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逐渐被梯形流蚓所代替。合理的投入特别是农田有机物投入可以加速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态演替 ;试验中不同处理间蚯蚓的种群生物量有以下趋势 :化肥投入 <化肥与麦秸还田 <化肥与玉米麦秸全还田 <化肥与玉米麦秸全还田以及有机肥的施用。无论在高肥力还是低肥力的土壤上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 ,但蚯蚓种群组成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蒋际宝  邱江平 《生物多样性》2018,26(10):1074-28
截至2017年中国已记录巨蚓科蚯蚓579种(亚种), 优势类群为远盲蚓属(Amynthas)与腔蚓属(Metaphire), 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指出联合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发育可较好地探讨中国巨蚓科蚯蚓的起源、分化与扩散。本文概述了中国巨蚓科蚯蚓物种的起源、分化时间以及扩散历程, 探讨了受精囊孔、盲肠形状等重要特征的演化, 分析了现行分类系统的缺陷。多项研究表明, 中国巨蚓科主要类群的祖先起源于中南半岛, 于白垩纪末期至新生代初期进入中国, 在新生代得以繁荣发展; 受精囊孔的对数或位置是多起源的, 盲肠形状演化中有祖征重现的现象, 故使用少数形态特征进行类群划分的现行分类系统有待改进。此外, 中国巨蚓科蚯蚓的具体演化机制及影响因素仍不明确。因此, 在未来研究中整合形态特征、分子数据与地理格局、地质历史及环境因子等信息, 定量分析类群演化与古地理、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间的关系, 将有助于全面厘清中国巨蚓科蚯蚓演化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两种生态类型蚯蚓几种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蚯蚓在有机残体转化和土壤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不同生态类型蚯蚓的食性及其消化有机物质的能力,测定了表居型蚯蚓赤爱胜蚓(Eisenia fetida)和上食下居型蚯蚓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mi)肠道内纤维素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时还对威廉环毛蚓排泄物中蛋白酶、磷酸酶以及CO2呼吸强度与原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赤爱胜蚓肠道内纤维素酶活性远远高于威廉环毛蚓,而蛋白酶和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威廉环毛蚓;两种蝗 蚓肠道消化酶活化的差异与赤爱胜蚓直接以植物残体为食,而威廉环毛蚓以半分解的有机残体上的微生物为食有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饲养环毛 时要注意增加饵料中微生物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