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中药扶正口服液对肠道正常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过量应用抗生素破坏机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normdricrobota)造成微生态失调(nd-CredysbeS)已是公认的事实。近十年来,我们对中药扶正口服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中药扶正口服液能调整菌群失调,是理想的微生态调节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动物纯系BALBc/J‘鼠体重ZO~229,雌雄各半,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已提供。1.1.2药物①盐酸林可霉素,浓度为300ndml;②丽珠肠乐,浓度为O.2亿/rnl含菌量;③中药扶正口服液(主成分为人参、当归、猪芬、甘草等),1号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浓度为3gllnl;11号为中药…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志和  张安居 《兽类学报》1995,15(3):170-175
对圈养的13头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检测,发现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与其他动物有较显著差异,厌氧菌的检出率及检出量相对较低,其优势菌为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其次为乳杆菌及粪链球菌。同时,本文还着重探讨了上述结果在大熊猫疾病防治及消化生理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检测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定性定量检测并比较杭州地区健康青壮年及老年人群肠道主要菌群(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产气荚膜梭菌、乳杆菌属、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及酵母菌等)的正常参考值,同时计算并比较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值(B/E值).方法采用光冈法 .结果老年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及B/E值较青壮年组均显著减少(P<0.05, P<0.001);消化链球菌、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P <0 .001,P<0.05).结论在获得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同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鸡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正常菌群作为宿主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消化、吸收、营养、免疫、生物拮抗及其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和衰退的全过程。动物与菌群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正常菌群会发生变化。当有益菌占优势时,动物就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有害菌占优势时,最终会引起宿主的病变反应。鸡肠道菌群种类多,数量大,多为厌氧菌,研究其肠道正常菌群的结构及其演替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开发功能微生物、丰富菌质资源以及研制禽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6例大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病人的观察,术前肠道准备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的数量,同时肠道菌群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它提示大肠术前肠道准备可减少大肠手术合并症,同时对肠道菌群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体肠道与外界相通,肠内栖息着大量微生物,其种类和数量在人处于健康状态时,保持相对稳定和平衡,被称为正常菌群或原籍菌群(Normal bacteria flora),它们是机体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它们中的大多数与人体在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环境因素与人类癌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其中细菌可能起中间作用。早在19世纪,Johnson WB(1894年)用丹毒毒素治疗Palete内瘤获得成功,这是用细菌产物治疗肿瘤的初步尝试。此后,类似的影响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学的因素报道逐渐增多,然而至本世纪80年代用微生物及其产物治疗肿瘤的问题尚未能真正解决。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以厌氧菌组成为主,正常时与机体处于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PCR-DGGE方法比较运动小鼠和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数量变化,研究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从5只正常Balb/c小鼠和5只运动C57BL/6J小鼠的粪便中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获得小鼠肠道菌群分布图谱,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以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 PCR-DGGE结果图显示运动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优势菌群发生转变,序列分析表明变形菌门明显减少,厚壁菌门成为优势菌型。结论 运动会对小鼠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其种类、数量、比例、定位等生态要素的平衡对宿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显示,苦寒中药不仅对肠道菌群的生理性结构产生影响,也对其病理性结构具有复杂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口服乳酸杆菌对大鼠粪便正常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Wistar大鼠口服嗜酸性乳酸杆菌前、口服后4周和停服后一周的粪便菌群检查结果。服嗜酸性乳酸杆菌后,厌氧菌群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梭菌数量呈现增多趋势,以双歧杆菌增加最多,从9.12增加到9.771og10N·CFU/g粪;需氧菌群的肠球菌明显减少,从8.52降到7.82log10N·CFU/g粪,停服后肠球菌又恢复到服前的水平;大肠杆菌数量略有减少;兼性厌氧菌的乳酸杆菌数量变化不大。嗜酸性乳酸杆菌分别同三种厌氧菌和肠球菌在体外试验的结果与前述试验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螺旋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采用注射氨苄青霉素的方法, 制造小鼠腹泻模型, 造模成功后灌服不同剂量螺旋藻进行治疗, 取不同治疗时间的粪便样品, 检测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菌群的数量,并在螺旋藻灌胃8 d后, 测定小鼠不同肠段各指标菌群的数量。结果表明, 中高剂量组螺旋藻对腹泻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有明显调整作用, 有效缩短了肠道菌群由失调到平衡的时间;粪便样品同各肠段内容物所反映的菌群的变化趋势相同, 即治疗恢复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总体上高于生理盐水组, 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 但取样位置不同, 各指标菌群的数量明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室对57例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的菌群变化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与52例健康人的材料作了比较。实验中我们挑选肠道微生物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需氧和厌氧菌10种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健康人组10种细菌的检出率为94%~100%;病人组的检出率则为75%~96%。二组间“t”检验的结果:说明包括肠杆菌科,葡萄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和真杆菌属在内都表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梭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慢性腹泻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生了显著失调。本文从4个方面讨论了微生态失调发生的原因:1.慢性腹泻与肠道微生物群间的相互关系;2.慢性腹泻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生长、繁殖、以及它们的定植受阻;3.肠粘膜牯液丢失可使肠道微生物群发生紊乱;4.抗生素与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微生态失调有关。我们认为发生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时应尽快重建其间关系的平衡。治疗时不宜使用以抗生素为主的方案,而应尽可能地使用生物制剂,此外,还应减少肠道蠕动,避免肠粘膜粘液的大量排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合生无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阴性对照组灌服蒸馏水14 d,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灌服1 g/kg·d剂量的台生元益生菌冲剂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灌服后小鼠肠道菌群与灌服前比较,,双歧杆菌数量有显著性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有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1例难辨梭菌性肠炎(CDEC)患者的粪便进行10种肠道菌的定量分析,并与20例其他原因腹泻病人和22例健康成人的肠菌比较。结果表明CDEC病人的粪中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其他菌类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减少在CDE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我们对CDEC病人发病前所用抗生素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使用较多的有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T2DM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使治疗和预防T2DM成为世界上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T2DM的研究亦逐渐深入,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治疗和预防T2DM的靶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T2DM的潜在机制,主要是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产量、调节肠道胆汁酸的代谢、调节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等。目前,治疗T2DM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基于肠道菌群干预T2DM的措施相对安全无害。例如,可通过严格控制的特定结构饮食长期摄入或增加益生菌的长期摄取控制血糖,或通过口服可影响肠道菌群生态结构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有效地调控血糖水平。综述基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诱发T2DM的潜在机制,研讨基于肠道菌群干预T2DM的措施,从肠道菌群的新视角探索治疗T2DM的新方法,为彻底治疗T2DM提供一种新可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初步构建马铃薯供能比评价指标,比较以马铃薯供能比评价不同马铃薯原料添加程度的适用性,分析发现,马铃薯供能比与马铃薯质量占比之间差异最大可超过35%,二者间回归系数为0.958 4~0.999 9。以马铃薯供能比作为评价指标可较好地反映不同马铃薯原料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能量贡献程度,而不受其原料形态的影响。建议在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市场监管等马铃薯主食产业各环节中,引入马铃薯供能比评价指标,用以对马铃薯主食产品中马铃薯原料添加程度的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性和慢性腹泻患者与正常人的肠道菌群变化差异.方法 对慢性腹泻组22例、急性腹泻组35例,对照组20例的成年患者粪便进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检测分析与比较.结果 急性腹泻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肠杆菌显著增加,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及肠球菌显著减少(P<0.01),慢性腹泻患者的肠杆菌明显增加,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双歧杆菌、类杆菌及肠球菌较对照组减少,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腹泻者厌氧菌较慢性腹泻者有所减少,其中类杆菌和乳杆菌显著减少(P<0.05).结论 无论急慢性腹泻患者都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其中急性腹泻患者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给供试动物日粮添补较大剂量的硒(Se),既能影响机体内(如血浆)Se 的含量,也能影响结肠微生物群落的酵解活性.由于日粮中Se 的含量变化,需Se 的结肠微生物对低Se 或高Se 的反应特性不同. 随着添补量的增加,产生丁酸的能力也明显增加,这说明日粮中的Se能影响后肠某些元素的释放、结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酵解作用,使之有利于动物的结肠健康. 所以,Se 对结肠肿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黄地鼠是研究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理想模型动物之一,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构建标准重组质粒制备标准曲线,对中枢神经系统的4个不同部位及外周6个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后进行PrP基因表达的定量.结果发现,脑的四个检测部位都呈现高的表达量;在外周器官中,淋巴结的表达量和全脑相当,脾脏、心脏、肝脏和肺脏呈现中等程度的表达,肾脏的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探讨朊蛋白的基本功能和不同组织在传染性海绵状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人参药用和保健价值的不断发掘,人参皂苷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人参皂苷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为空白领域,本实验旨在探明人参皂苷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人参皂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有机溶剂法提取人参皂苷,将正常BALB/c小鼠按2 mg/0.1 kg人参皂苷进行连续灌胃饲养,分别在灌胃第10 d和第13 d无菌收集小鼠粪便,提取肠道细菌基因组总DNA,应用PCR-DGGE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菌群结构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并将感兴趣的优势条带进行切胶、测序分析,对获得的序列在Gene Bank数据库比对。结果:灌胃人参皂苷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荧光假单胞菌和丁酸梭菌数量明显增加。结论:人参皂苷使小鼠肠道的菌群结构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天然的人参皂苷口服很难被直接吸收利用,因此推测人参皂苷可能以肠道菌群作为发挥生物学作用的靶点,进而行使提高健康水平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