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陕西省鼠尾草属植物分布新记录1种:湖北鼠尾草(Salvia hupehensis E.Peter).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湖北木本植物标本志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作者于1981—198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进修学习和研究工作所得的资料之一。全文收集作者在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研阅的湖北木本植物标本约二万份,计包括93科,320属,1,455种(含种下等级)。按科属排列,分种记述该种标本的产地、采集人、采集号、采集时间和作者的附注说明。文末附有本文中的标本采集人简介、地名注释和科属拉丁名索引。本文可供研究湖北植物,调查、利用、保护湖北森林资源和考证国内外植物学者、植物采集者在湖北的采集史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与标本的研究, 本文重新梳理和考证了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先生的采集历史。钟观光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 已知其最早的标本采自1912年(采集于北京), 最晚的是1933年(采集于浙江)。目前能够确定的钟观光采集的馆藏标本计10,228份, 其中大部分保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PEY, 4,584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 2,966份)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BNU, 2,032份), 共计9,582份, 约占钟观光馆藏标本总数的93.7%。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亦存有少量钟观光采集的标本(16份)。  相似文献   

4.
人参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来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认为六十年代可能是植物组织培养迈进到结合生产实践的开端。F.R.west和E.S.Mika等人进行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他们从顚茄根的癒合组织或肿瘤组织培养中,都提取出来相当量的顚茄碱。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5,(4):68-69
钟观光(1869—1940)字宪鬯(音长),浙江镇海人。植物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等。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国内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广泛植物采集调查的第一人。其在北京大学创建的植物标本室,是我国最早的植物标本室之一,为推动我国近代植物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为纪念,有以其命名的"钟木属"、"观光木属"等植物种属。  相似文献   

6.
于2011~2013年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发现若干湖北新记录。现主要报道了湖北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金腰属(Chrysosplenium)植物4种分布新记录,分别为秦岭金腰(C.biondianum Engler)、纤细金腰(C.giraldianum Engler)、舌叶金腰(C.glossophyllum H.Hara)、天胡荽金腰(C.hydrocotylifolium H.LéveilléVaniot)。文中对这几个物种的报道增加了它们的分布范围,也丰富和加深了人们对湖北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了解。凭证标本存放于吉首大学植物标本馆(JIU)。  相似文献   

7.
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nl. var. aromaticum Q. H. Liuet S. F. Zhang,是湖北新发现的一种香料资源植物,并有药用价值,是医药和轻化工业的优良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神农香菊原产湖北神农架,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资源分散,运输不便。为了适应今后生产发展的需要和保护种质资源,我们进行了该植物的引种扩大繁殖  相似文献   

8.
[反]-β-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在植物抗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是绝大多数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可使蚜虫产生骚动、从植株上脱落,并吸引蚜虫天敌,有效控制蚜虫危害。EβF合成酶是催化合成EβF的关键酶,目前该基因已从薄荷、香橙、花旗松、黄花蒿、洋甘菊等植物中得到分离鉴定。植物中表达EβF合成酶基因以催化法呢基焦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FPP)合成EβF是控制蚜虫危害的重要策略。文中概括了当前植物抗蚜转基因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EβF合成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抗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针对当前转基因植物的EβF生成量较低等问题,展望了EβF合成酶基因在植物抗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
植物维生素E合成及其生物技术改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 ,对植物、动物和人类自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植物则是人类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 ,因此克隆植物中维生素E合成的相关酶基因 ,对维生素E含量进行改良 ,具有重要意义。对植物中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 ,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以及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对维生素E含量进行遗传改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绢藓属(Entodon)植物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成  李琳  王晓蕊 《植物研究》2004,24(2):226-235
在研究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绢藓属(Entodon C. Muell.)植物在中国以及在河北省的研究背景.对采自河北省的210余号绢藓属植物标本进行了研究鉴定,整理出河北省绢藓属植物14种2变种,其中有河北省新记录2种:细疣绢藓(Entodon verruculosus)和中华绢藓(E. smaragdinus).按照吴征镒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划分原则\[1\],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密叶绢藓短柄变种(E. compressus var. zikaiwiensis)、亮叶绢藓(E. aeruginosus)、陕西绢藓(E. schensianus)、中华绢藓、短柄绢藓(E. micropodus)、和细疣绢藓6种为中国特有分布.作者根据标本编制了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并概述了每一种的生境、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最后,对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地理分布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植物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在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植物-病毒互作,影响病毒的侵染过程.为了研究eIF4E在植物病毒侵染中的功能,建立了一种快速的套叠PCR新方法,成功构建了番木瓜eIF4E和eIFiso4E基因的hpRNA结构,并将其连接到改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为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番木瓜eIF4E和eIFiso4E基因在病毒侵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者首先研究Epichloё yangzii在植株上的人工杂交,明确了供试菌株的交配型。然后将分离自无子座鹅观草属植物的23株"Neotyphodium属"真菌孢子分别与E.yangzii的子座杂交,其中发现有21株与E.yangzii(mat-1,mat-2)杂交不亲和,有2株与E.yangzii(mat-1)杂交亲和。利用tubB基因片段对8株"Neotyphodium属"真菌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与E.yangzii杂交亲和的2个菌株和E.yangzii聚为一枝,而其它6个菌株形成独立的分枝,进一步证实了这2个菌株是有时在宿主植物上不形成子座的E.yangzii。这说明了在宿主植物上的人工杂交是区别有时不产子座的E.yangzii和Neotyphodium属真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作者首先研究Epichlo? yangzii在植株上的人工杂交,明确了供试菌株的交配型。然后将分离自无子座鹅观草属植物的23株“Neotyphodium属”真菌孢子分别与E. yangzii的子座杂交,其中发现有21株与E. yangzii(mat-1,mat-2)杂交不亲和,有2株与E. yangzii(mat-1)杂交亲和。利用tubB基因片段对8株“Neotyphodium属”真菌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与E. yangzii杂交亲和的2个菌株和E. yangzii聚为一枝,而其它6个菌株形成独立的分枝,进一步证实了这2个菌株是有时在宿主植物上不形成子座的E. yangzii。这说明了在宿主植物上的人工杂交是区别有时不产子座的E. yangzii和Neotyphodium属真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一说起“化石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以为是美国学者J.W.威尔斯教授发现并创立的。却不知道有一位比威尔斯研究“化石钟”早了数十年的中国古生物学家、台湾大学教授马延英博士。奇妙的“化石钟” 1963年3月,科学史上发生了一起并不大的、然而使人震惊的事件,即美国古生物学家J.W.威尔斯运用“化石钟”的资料,解决了地球物理学者、天文学者长期以来无法验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北山毛榉科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湖北山毛榉科植物进行了修订,报道了2个新组合,4个湖北新纪录种,确认湖北山毛榉科植物共5属,48种,1亚种,3变种,此为湖北植物志补编工作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杨林森  王志先  王静  陈金鑫 《广西植物》2017,37(11):1428-1442
湖北植被尤其是鄂西地区,在近代以来备受植物学家的关注。该研究基于植物标本、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成果,整理出湖北兰科植物名录,结合湖北的地形与气候特征分析了湖北兰科植物的分布格局、区系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湖北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及东南部山区,以鄂西山地最为丰富,中南部江汉平原最少,900~1 200 m中海拔地段丰富度最高;物种多样性由南至北、由西至东呈递减趋势,鄂西南与鄂西北之间具有最大相似性;除拟兰亚科(subfam.Apostasioideae)外的5个亚科湖北均有分布,计有15族54属141种,单种属和寡种属分别占总属数的50.00%和33.33%;湖北兰科植物东亚分布成分占40.43%,中国特有种占总种数的41.84%,东亚区系主体突出,中国特有成分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日本成分占优势;温带属性较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特征明显,有25个热带分布属及27个温带分布属,热温比为0.93,种级水平的热带分布类型占8.51%,温带分布类型占91.49%;一些稀缺种在台湾与湖北的间断分布,表明两者植物区系有较强的关联性;湖北兰科植物区系与西南及横断山区联系密切,是与东部地区植物区系交流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17.
对黄精属(PolygonatumMill.)1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除多花黄精(P.cyrtonema)、长梗黄精(P.filipes)、黄精(P.sibiricum)、和湖北黄精(P.zanlanscianense)外的9个种光镜研究均为首次报道,黄精、新疆黄精(P.roseum)和金佛山黄精(P.ginfoshanicum)的扫描电镜研究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多为椭圆形、卵圆形或近圆形;具远极单沟,无萌发孔,外壁两层、等厚,外层略厚或内层略厚,两层之间有的具柱状结构。黄精属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分为5种类型:A.疣状纹饰,B.疣状细孔纹饰,C.孔状纹饰,D.网状纹饰,E.网状-疣状纹饰。结合本属及近缘属已有的孢粉学资料推测,花粉外壁纹饰可能的演化趋势为:C→B→A;C→E→D。从孢粉学角度初步分析了黄精属的属下系统,为该属植物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调查、评价和保护湖北药姑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于2012至2014年对该地区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湖北药姑山自然保护区有药用维管植物143科498属968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3属13种,裸子植物5科7属7种,被子植物128科478属948种。从生长型来看,草本植物最多,其次是灌木;从药用部位来看,全草类植物最多,其次是根类;按药用功效划分,以清热类、祛风湿类和活血化瘀类居多。湖北药姑山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野生药用维管植物共有57种,占药用维管植物总种数的5.89%。此外,在湖北药姑山自然保护区还发现了瑶族民间常用药用植物58种。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湖北药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单子叶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2013年对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若干湖北植物新记录。该研究报道了湖北单子叶植物2个新记录属——顶冰花属(Gagea Salisbury)和筒距兰属(Tipularia Nuttall),8个新记录种分别为:少花顶冰花[Gagea pauciflora(Turczaninow ex Trautvetter)Ledebour]、凤凰蜘蛛抱蛋(Aspidistra fenghuangensis K.Y.Lang)、卷瓣重楼(Paris undulata H.LiV.G.Soukup)、筒距兰(Tipularia szechuanica Schlechter)、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 sieboldii Decaisne ex Regel)、小杜若[Pollia miranda(H.Léveillé)H.Hara]、长耳南星(Arisaema auriculatum Buchet)、大针薹草(Carex uda Maximowicz)。包含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卷瓣重楼、筒距兰、大黄花虾脊兰。IUCN将筒距兰列为易危级别,卷瓣重楼和大黄花虾脊兰被列为极危级别,其中大黄花虾脊兰还是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该文对这些物种分布新区域的报道,扩大了这些植物的分布范围,也丰富和加深了对湖北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0.
王永飞  马三梅   《广西植物》2006,26(1):76-79
维生素E是一种对植物、动物和人类都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而植物则是人类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对维生素E的结构和合成途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植物维生素E营养品质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导入编码影响维生素E总量相关酶的基因来提高维生素E的总量;导入编码影响维生素E组成相关酶的基因,提高α-生育酚在总生育酚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提高维生素E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