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分析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生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研究也渐趋深入。然而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的特点及研究手段的限制,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探索阶段,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当中。近年来,较多的研究开始探讨空间因素在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中的影响,对空间分布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生态过程,是一种有力的研究手段。微生物空间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我国空间方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从不同研究角度出发,结合空间统计的作用,对空间统计方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及现状做了评述。介绍了空间自相关性的检验,方差图,Mantel检验,Kriging插值等方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并论述了微生物研究中的尺度问题。这一梳理,对丰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新方法、新手段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在国际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但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东北长白山的研究。本文概述了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并重点从以下方面总结了近10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土壤动物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研究。本文可为进一步拓展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并为我国其他地区深入开展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未来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应该关注: 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地上与地下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土壤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宏  王崇均 《生物信息学》2010,8(4):330-333
毒理基因组学主要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机体对环境因子的应答反应,了解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生物信息学与毒理基因组学研究的结合为环境与健康研究开辟了新的方法。本文对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手段、意义及面临的挑战,生物信息学在毒理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分析技术研究三个方面。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同时对这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学科食品添加剂分支学科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基金申请中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受关注度较高,而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天然食品添加剂这一研究热点在今年的申请和资助项目中也有体现。基金委在食品添加剂这一分支学科的资助体现了目前食品添加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付聪 《菌物研究》2004,2(4):48-52
主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生物信息学在菌物研究上的应用成果。分析了生物信息学在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研究和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果蝇在肿瘤学研究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桂桃  吕建军  屈哲  林志  张頔  杨艳伟  李波 《遗传》2014,36(1):30-40
果蝇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 与哺乳动物不仅在基本的生物学、生理学和神经系统机能等方面比较相似, 而且果蝇有其作为模式生物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果蝇和人类在肿瘤发生信号通路等方面的保守性很高, 而且果蝇具有很强的遗传学可操作性, 是肿瘤学研究有效的模型之一, 可用于研究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分子机制。文章综述了果蝇在肿瘤学研究中的优势、已建立的用于研究特定癌症的果蝇模型, 并对其在未来肿瘤学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以期为国内肿瘤学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激酶组学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类组学。激酶的磷酸化在调控细胞代谢和生理进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原核生物激酶组学研究存在研究时间比真核生物晚、组氨酸激酶磷酸化无法检测等问题。通常通过对真核生物中激酶的研究,可以类比到原核生物中的激酶研究。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组氨酸激酶在原核生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激酶磷酸化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阐明了激酶在原核生物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信息学作为自然科学领域中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发展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生物信息学在国内外的研究态势,以CNKI中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中生物信息学领域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R语言编程工具,文献计量和共词分析归纳了国内外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生物信息学研究均处于高速发展期,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国内外研究热点均聚焦在基因挖掘、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测、miRNA分析等,但国内偏向于理论研究,而国际更注重其在疾病治疗、药物设计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2,(28):I0002-I0003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鉴别出了一个小鼠多能干细胞特征性的新型表面标记物Claudill6。相关论文发布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于军 《生命科学》2007,19(3):264-271
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的概念和技术都在高速形成和发展,这些领域和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融合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一个生长点到又一个新的生长点。人类基因组研究将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从以一个基因组为对象的研究进入到以每个体基因组为对象的研究。基因功能和功能相关性的研究也将进入到以细胞为单元的研究,转录组研究必将成为这一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转录组研究包括转录组的构成、调控和与蛋白质组的关联等基本部分,以及在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在生理状态下,每一种细胞中基因的共有和特异功能最终构成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演化。在病理状态下,每一种细胞中基因的变异和失控最终导致器官、组织、乃至个体的衰亡。人类转录组研究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最基本层次之一,作为基因产物的RNA和蛋白质在这个层次上的存在、变化、关联和在细胞间的差异构成转录组研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2012,(19):I0001-I0002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胰岛素和营养可以阻碍果蝇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血细胞。这一研究发现表明应对饮食的变化来研究人体的炎症反应和血液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儿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学者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和对其自杀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机制。本文通过研究总结近年我国学者发表的研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文献,总结出我国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研究现状,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DNA条形码与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条形码在动植物分类学中的研究最近几年非常火热。这项技术在国外研究的比较多,国内的许多方面的研究还没达到国际水平。我国的动植物种类比较繁多,地区差异也较大,怎样能将这些物种准确,快速的进行分类,是众多动植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的难题。针对DNA条形码研究的现状和他在动植物学中应用以及它存在的争议来进一步认识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ACC脱氨酶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壤环境日益恶化,ACC脱氨酶(1-Aminocyclop ropane-1-carboxylate deaminase)提高植物抗逆性及生态修复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当前国际ACC脱氨酶研究的发展动态,旨在推动我国ACC脱氨酶相关研究及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全球发表于1991-2016年的ACC脱氨酶研究论文的国家、机构、作者、研究领域、期刊及关注热点进行统计分析。ACC脱氨酶全球论文数量在近几年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其中印度、加拿大和巴基斯坦在ACC脱氨酶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加拿大的发文量和发文影响力均位于首位,研究力量集中,研究人员实力较强。中国在ACC脱氨酶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发文数量虽然排名全球第四,但其影响力较低。全球范围内,ACC脱氨酶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及环境修复两个方面。中国从微生物生态学、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及植物修复等多个方向开展研究,也是今后值得重点关注和跟踪研究的方向。加拿大的研究力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但近五年发展速度较快,关注热点体现出一定的特色和前瞻性,今后要注重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同时加强与高水平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带动该领域研究力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海波 《生命世界》2007,(12):54-57
干细胞研究给人类带来很多福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干细胞研究主要部分的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取得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争议(见本刊上期)。而时于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伦理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成体干细胞研究的基础知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细读此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6.
蛭弧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是一类专性捕食革兰氏阴性菌的寄生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蛭弧菌研究集中在蛭弧菌分类和基因组分析上,并以此指导蛭弧菌噬菌机制的研究,同时在生态学研究方面也有进展。蛭弧菌的噬菌性质可能作为一种行使杀菌功能的"活抗生素"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分子生态学技术主要有核酸杂交分析技术、特异性PCR扩增技术、DNA序列分析、基因芯片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种群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代谢活性的研究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最后,对环境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使生物质纤维素转化成糖的糖化技术的开发非常盛行。 日本国内的丰田和出光兴产的研究小组利用离子液体推进研究。 提高糖化酶功能的研究也在开展。低成本技术的确立也在脚踏实地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对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民族植物学自1896年在美国诞生以来,经历了百年漫长的发展过程。民族植物学由早期的描述编目有用植物,已经发展到了实验性、技术性和定量性研究的新阶段;民族植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区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近代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发展可归纳为3个特征:(1)研究方法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由记载编目和描述到实验性、技术性的定量研究和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发展;(2)研究途径的发展表现在由调查记录、访谈式的被动研究到参与式研究和取证分析;(3)研究地区已由局部区域性研究扩大到全球范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从对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扩展到所有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植物资源的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民族植物学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过去20年里已从无到有,建立起了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方法和途径,将民族植物学从基础描述性研究(调查、记载、编目),推进到应用研究,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发展和山区扶贫等方面取得了若干进展。当前,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的挑战,必须紧跟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投入西部大开发,加强学科建设,推进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把民族植物学由地区性研究推进到全国性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生物磁学》2014,(30):I0003-I0003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酶类在代谢综合征的产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研究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型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