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2012,(16):I0001-I000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ajor Vault Protein:AVirus-Induced HostFactorAgainst Viral Replication ThroughtheInductionof Type—I Interferon”的文章。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能诱导主要穹隆蛋白表达。并阐述了主要穹隆蛋白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解析了宿主抗病毒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肝炎病毒领域国际权威期刊Hepatology上。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2012,(33):I0001-I000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ajor Vault Protein:A Virus-Induced Host Factor Against Viral Replication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Type-I Interferon”的文章。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能诱导主要穹隆蛋白表达,并阐述了主要穹隆蛋白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解析了宿主抗病毒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肝炎病毒领域国际权威期刊Hepatology上。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8):3601-3604
《肝脏病学》:丙型肝炎病毒能诱导穹隆蛋白表达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ajor Vault Protein:A Virus-Induced Host Factor Against Viral Replication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Type-I Interferon"的文章,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能诱导主要穹隆蛋白表达,并阐述了主要穹隆蛋白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解析了宿主抗病毒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肝炎病毒领域国际权威期刊Hepatology上。病毒感染引起机体炎症应答,炎症反应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本能反应,在清除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炎症反应是双刃剑,过度的炎症反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6):3201-3204
《肝脏病学》:丙型肝炎病毒能诱导穹隆蛋白表达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ajor Vault Protein:A Virus-Induced Host Factor Against Viral Replication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Type-I Interferon"的文章,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能诱导主要穹隆蛋白表达,并阐述了主要穹隆蛋白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解析了宿主抗病毒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肝炎病毒领域国际权威期刊Hepatology上。病毒感染引起机体炎症应答,炎症反应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本能反应,在清除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炎症反应是双刃剑,过度的炎症反应导致疾病和死亡。因此,炎症因子的表达在体内受精细调控。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往往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病毒致病和感染机制即为病毒抗原蛋白作用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导致宿主细胞内信号转导发生紊乱。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发慢性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病原体,但目前HCV的致病机制与宿主内持续感染机制尚不清楚。HCV致病机制可能与HCV表达的蛋白质干扰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而导致异常的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研究HCV蛋白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还能为新药设计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CV蛋白作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蛋白-蛋白的结合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析基础。随着酵母双杂交系统等研究蛋白-蛋白结合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病毒复制的本质及致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本文综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及非结构蛋白5A(NS5A)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进展,并讨论了它们在HCV致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及其编码的多功能蛋白HBx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录所必需的作用因子。同时,HBx通过与宿主功能蛋白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而调节多种蛋白的功能,参与调控多条细胞信号通路转导,激活多种转录因子,在肝细胞抗凋亡和引发肝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病毒感染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尤其是具有潜伏感染能力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与宿主蛋白互作,导致宿主细胞在其表面表达一些特异性的感染或潜伏标志蛋白,可以成为CAR-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的靶点,为难治性病毒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E蛋白)位于病毒的最外侧,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蛋白包括E1和E2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时,其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受糖基化程度的影响,而且两者以某种形式连接形成二聚体,成为HCV包膜的亚单位.HCV E蛋白可能参与了某种信号转导过程.CD81是HCV E蛋白的受体.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的I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I型鸭肝炎病毒VP1、3D基因的引物, 用该特异性表达引物从I型鸭肝炎病毒cDNA模板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3D, 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转化宿主BL21(DE3), 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3D基因的表达, 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 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 VP1、3D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较高, 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8 kD、68 kD, 并能被兔抗DHV-1血清所识别。I型鸭肝炎病毒VP1、3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易发生变异,在宿主体内主要以准种形式存在。HCV准种能够参与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监控及抗病毒治疗的耐药性,导致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形成慢性感染。该文就HCV准种的产生、研究方法、基因组各区段内准种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徐静宜  高建鹏 《生命科学》2014,(10):1046-105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而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转录和相关疾病进程中,microRNA(miRNA)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能引起细胞内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一方面,microRNA能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和诱导宿主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另一方面,microRNA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包装和复制。重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能影响宿主血清microRNA的表达。因此,这类特殊的microRNA今后可成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将对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microRNA之间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Ⅰ型鸭肝炎病毒VP1、3D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Ⅰ型鸭肝炎病毒VP1、3D基因的引物,用该特异性表达引物从Ⅰ型鸭肝炎病毒cDNA模板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3D,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主BL21(DE3),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3D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3D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8 kD、68 kD,并能被兔抗DHV-1血清所识别.Ⅰ型鸭肝炎病毒VP1、3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HCV)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分多步完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宿主因子,闭锁蛋白(OCLN)作为紧密连接蛋白被包括在内,并且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业已表明其在HCV感染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由于缺乏能够识别完整OCLN细胞外环状结构域并抵御HCV感染的连接子,研究者们尚不清楚OCLN是否能够作为HCV治疗手段中有效且安全的目标物。通过使用基因免疫法和独特细胞差异化筛选技术,研究者成功制备了四种大鼠抗OCLN单克隆抗体(mAb)。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戊型肝炎病毒多聚蛋白ORF1的多个功能域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我们首先将psk-HEV重组载体上的ORF1各功能域的编码序列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cDNA3.1-GFP上,构建成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并测序和酶切鉴定其构建成功。再通过Western-Blot验证各融合蛋白在细胞中正确表达,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在Huh7细胞中,RdRp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HEL蛋白以囊泡状分布于细胞核周,MET蛋白以颗粒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PLP蛋白呈极性分布于细胞核周,X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存在。各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不同定位印证了对这些蛋白质的功能预测和体外研究结果,这为进一步研究HEV不同蛋白功能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茄科雷尔氏菌的蛋白分泌系统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科雷尔氏菌利用自身的分泌系统能向胞外分泌上百种蛋白, 其中Ⅱ型和Ⅲ型分泌系统通过不同机制将分泌蛋白靶定到胞外或宿主细胞, 是决定茄科雷尔氏菌对宿主产生致病性的主要因素。其中Ⅲ型分泌系统不依赖Sec信号转导系统但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识别激活, 并在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细菌在宿主细胞的生长增殖中发挥功能。到目前为止, 已经从茄科雷尔氏菌的GMI1000株系中鉴定出两类在宿主细胞中存在靶标, 并由Ⅲ型分泌系统分泌的效应蛋白Pop2和Gala蛋白家族。主要就茄科雷尔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效应蛋白及其宿主靶标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在造成宿主食源性感染的过程中,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凭借其独特的表面蛋白入侵宿主的非吞噬细胞。内化素蛋白家族(Internalins)是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入侵宿主非吞噬细胞的主要因子。本文根据国内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结合作者近几年的工作, 综述了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的内化素蛋白InlA和InlB介导细菌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以期为阐明食源性致病菌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方法利用逆转录-PCR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Polymerase)反式调节人类新基因HBVD-NAPTP1,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DE3)宿主菌进行诱导,并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方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 HBVDNAPTP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后,经0.5 mmol/L IPTG、30℃诱导5 h获得了分子量约为31 kD的HBVDNAPTP1融合蛋白的优化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融合蛋白的特异性。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较纯的HBVDNAPTP1融合蛋白,每升培养菌液中可获得2.24 mg的纯化蛋白。结论成功获得纯化的HBVDNAPTP1融合蛋白,为今后开展HBVDNAPTP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可引起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丙型肝炎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约长 9.5kb ,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 ,编码一个大的聚蛋白前体 ,由宿主蛋白酶和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加工成多个成熟蛋白。非结构蛋白NS5A分子量为 56kD/ 58kD。目前对NS5A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 ,NS5A蛋白可降低干扰素治疗效果[2 ] ;NS5A蛋白含核定位序列 ,因此人们推测它在HCVRNA复制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3~ 4 ] 。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全长NS5A蛋白 ,提纯后NS5A蛋白能与大多数丙肝阳性血清起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