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吸印法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多肽组成,与蛋白标准品比较获得分子量23000~50000 8种多肽,用单一抗各亚型因子血清分析,证实a抗原决定簇存在于多种多肽中,d抗原决定簇主要由分子量23000的多肽组成,而y抗原决定簇则由分子量31000及34000的两种多肽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曾报道的放射免疫定量测定的线性方程式,采用经改良过的放射对流免疫定量电泳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测定出抗原参加免疫化学反应的平均抗原决定簇数目n。实验测得猪胰岛素n_(InS)=1.5,人血清白蛋白n_(HSA)=16,人甲胎蛋白n_(AFP)=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n_(HBsAg)=145。并对所测得的n值结合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抗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可溶性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噬菌体表达展示技术,以从乙型肝炎病毒(HBV)表达抗原(HBsAg)阳性血汪有超速离心纯化的HBsAg为固相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半合成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特异性较强的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克隆并提取质粒,经SfiⅠ/NotⅠ酶切鉴定后,亚克隆到pCANTAB5E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可溶性HBsAg特异性ScFv以50%硫酸胺沉淀,经SDS-PAGE电泳表明,XL1-Blue中表达的HBsAg可溶性ScFv的分子量约28kD。免疫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单链抗体具有较强的抗原结合性和特异性。HBsAg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和表达成功,为今后HBsAg人源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小球肾炎(HBVAssciated Glomerulne phvitis),简称乙肝性肾炎,临床上常要求对肾穿刺乙肝肾患者的标本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或乙肝e抗原(HBeAg)检测。然而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肾穿组织石蜡切片HBsAg、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的最主要的病原[1]。目前根据HBsAg的共同抗原决定簇“α”和两对相互排斥的抗原决定簇将HBV分为ayw1, ayw2, ayw3, ayw4,ayr, adw2, adw2, adw4, adrq 和adrq-9种不同的血清学亚型,1988年Okamoto[2]等根据HBV基因组核苷酸的差异又提出了HBV基因型的概念,并以全基因组核苷酸差异≥8%,定为基因型分型标准。目前从世界不同地区分离的乙型肝炎病毒分离株已被分为A、B、C、D、E、F、G、H等8种不同的基因型[3~5]。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地区主要流行B、C两种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应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体复合物治疗性疫苗(YI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会诱生S基因免疫逃逸变异株的出现。方法 选取5例用30μg或60μgYIC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下降>2log10、伴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应答,但在随访6个月后病毒DNA水平重复升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例对YIC治疗始终无应答患者和1例注射安慰剂患者作为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44周)血清中HBV DNA的S基因、前-核心基因、核心基因启动子片段,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S基因“a”决定簇及前-核心基因均未发生变异,但YIC治疗后有3例HBV的核心基因启动子1762/1764位点序列有变异,另有2例在核心基因启动子的其他位点有核苷酸变异。结论 研究显示5例出现病毒重新复制的患者并非由于发生了病毒S基因逃逸变异所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T131N/M133T变异株的糖基化和抗原性,本研究构建了T131N/M133T变异的HBsAg过表达质粒,将质粒转染细胞,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HBsAg表达和糖基化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 HBsAg的抗原性。结果显示,T131N/M133T变异使HBsAg产生了新的 N‐糖基化修饰,该变异质粒转染细胞内 HBsAg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上清液中 HBsAg水平也有一定程度降低。结果提示,T131N/M133T变异使 HBsAg发生了新的 N‐糖基化修饰,该变异产生的糖基化可能影响HBsAg的胞内稳定性,对HBsAg的抗原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研究聚乙二醇作为佐剂是否能够增强HBV DNA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方法】我们将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疫苗(pVAX-S2)单独或PEG/pVAX-S2免疫C57BL/6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1 d检测抗-HBs IgG、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表达及体内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CTL)等免疫学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与仅免疫pVAX-S2比,PEG/ pVAX-S2能够增加免疫小鼠抗-HBs IgG水平; 混合免疫组的T淋巴细胞体外经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刺激后,T淋巴细  相似文献   

9.
构建T7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从抗-HBs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PCR分别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拼接(SOE)PCR组成scFv基因,并将其与T7噬菌体载体的2个臂相连接.体外包装后,在宿主菌BLT5403中,扩增重组噬菌体抗体库.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酶免疫实验检测抗体活性.所建抗体库库容为1.53×107,扩增后初级库滴度为2.42×1010pfu/mL.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选后抗体出现特异性富集,经酶免疫实验鉴定,得到2株与HBsAg抗原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抗体,成功构建了抗HBsAg蛋白T7噬菌体抗体库.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126位Ilie→Ser变异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126位Ilie→Ser变异株房德兴,甘人宝,李载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段恕诚(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32)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表面抗原,变异株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DNA病毒...  相似文献   

11.
含preS2免疫表位的HBsAg基因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表位设计构建高效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含preS2免疫原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PCR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和分离preS2 120-146表位和S基因片段,将两者融合并置于载体pcDNA3.1的巨细胞病(CMV)启动子作用之下,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S2S。序列分析和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瞬时表达鉴定。结果: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插入序列与乙型肝炎病毒中国株全基因参照序列(adr亚型)一致,COS-7细胞瞬时表达鉴定实验中,ELISA检测到preS2-Ag和HBsAg的OD450分别为0.469和0.426。结论:应用表位设计成功地构建了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S2S所构建质粒能高效表达和分泌目的的蛋白。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昆虫体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组建的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非融台蛋白基因转移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成功地插入粉纹夜蛾(Tn)NPV中,HBsAg基因在感染了重组病毒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离体细胞以及粉纹夜蛾和蓖麻蚕等虫体中获得了表达,免疫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22nm颗粒。感染重组病毒的蓖麻蚕预蛹每克蛹重可产HBsAg蛋白1.6μg。表达产物经DEAE-纤维素层析得到的HBsAg粗提物可作临床检测用,再经抗体亲和柱层析可得到纯的HBsAg。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作者曾报道的放射免疫定量测定的线性方程式T/B=(n[~*Ag]_0)/(2[Ab]_0) n/(2[Ab]_0)[Ag]_■,采用经改良过的放射对流免疫定量电泳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测定出抗原参加免疫化学反应的平均抗原决定簇数目n。实验测得猪胰岛素n_(InS)=1.5,人血清白蛋白n_(HSA)=16,人甲胎蛋白n_(FP)=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n_(HBsAg)=145。并对所测得的n 值结合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抑制TLR2和TLR4的激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在乙型肝炎病毒逃逸机体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PMA诱导THP-1分化成巨噬样细胞,并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共培养作比较,在LPS (TLR4配体)和pam3csk4(TLR1,2配体)的刺激下,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0,IL-12的表达及胞内IL-10,IL-12 mRNA 的含量,并利用免疫荧光观察NF-κB p65入核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κB-α蛋白降解与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来判定TLR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结果 HBsAg的胞外处理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干扰pam3csk4和LPS诱导的IL-10和IL-12的产生,同时HBsAg的存在明显干扰pam3csk4和LPS诱导的NF-κB p65入核和IκB-α降解及ER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HBsAg抑制TLR2和TLR4的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血清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在赤峰市敖汉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巢式PCR方法扩增HBV S区,测序后应用Mega6.0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基因型、血清型,并分析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结果:在72例HBV患者中,B基因12例(16.7%),C基因型40例(55.65%),D基因型20例(27.8%)。不同性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亚型分析结果显示:adw2血清亚型15例(20.8%)、adrq+血清亚型37例(51.4%)、ayw2血清亚型20例(27.8%)。HBV S基因"a"抗原决定簇突变率为34.7%。结论: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其次是D型和B型,血清型主要为adrq+,有34.7%患者携带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株。  相似文献   

16.
乙肝疫苗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肝炎病毒包括至少5种: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尤其以乙型肝炎病毒危害最严重。在我国HBV的携带率达10%以上。目前对于乙型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克服基因枪接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DNA疫苗诱生的免疫应答以Th2为主的缺点,在基因枪接种质粒HBsAg DNA疫苗的同时共导入或共表达乙型肝炎病毒壳(HBV core)基因作为佐剂,以促进其所诱生的HBsAg特异性的Th2型免疫应答向Tn1型转换。方法 构建可单独或共同表达HBsAg或核心抗原(HBcAg)的DNA免疫用载体pIRKS/core、pIRES/C149、pIRES/S、pIRES/S/Core和pIRES/S/C149,并在真核细胞进行表达验证。对BALB/c雌鼠进行免疫并检测小鼠免疫后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结果 共导入或共表达HBV core基因能增强基因枪接种HBsAg DNA疫苗诱生的Th1型免疫应答水平,包括HBsAg特异的IgG2a应答、CTL活性、IFN-γ产生能力等。结论 以HBV core基因为佐剂能促进基因枪接种HBsAg DNA疫苗诱生的Th2型免疫应答向Th1型免疫应答转换。  相似文献   

18.
湖北咸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的最主要的病原[1].目前根据HBsAg的共同抗原决定簇"α"和两对相互排斥的抗原决定簇将HBV分为ayw1,ayw2,ayw3,ayw4,ayr,adw2,adw2,adw4,adrq+和adrq- 9种不同的血清学亚型,1988年Okamoto[2]等根据HBV基因组核苷酸的差异又提出了HBV基因型的概念,并以全基因组核苷酸差异≥8%,定为基因型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发生G145R突变后的免疫学特性改变情况,首先利用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G145R突变后的HBsAg的preS2 S(中蛋白),用重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等研究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与野毒型HBsAg的异同。从150个阳性表达克隆中筛选出一株表达量最高的克隆株MC2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HBsAg中蛋白单体主带分子量在34kD、37kD左右,表达量约为200μg/L。用不同的HBsAg检测试剂检测其抗原性发现,G145R突变后的HBsAg,用绝大多数试剂都不能很好地检出,检出能力只有野毒型HBsAg的50%或更低,但用美国雅培公司的试剂检出能力可达野毒的98%。G145R突变后的HBsAg中蛋白免疫小鼠后,血清中可检测到1:1600的特异性表面抗体,该抗体与G145R突变后的HBsAg“a”决定簇合成肽P2—145R也能发生交叉反应,反应滴度为1:80。但该抗体和野毒型HBsAg蛋白以及野毒“a”决定簇合成肽P1-wt均不反应。上述结果表明,G145R突变后的HBsAg中蛋白在Pichia pastoris酵母系统得到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仍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和野毒HBsAg相比,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核酸疫苗预敏,乙型肝炎病毒HBsAg蛋白疫苗增强的免疫对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TransfectionTM脂质体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pSW3891/MHBs/adr(简称为adr),及空载体pSW3891(简称vector)体外转染293T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dr,vector的体外表达;动物体内研究选用Balb/c小鼠共18只,每组6只,编号后随机分为3组,即空载体质粒组(vector+vector组)、adr核酸疫苗+HBsAg蛋白疫苗(adr+protein组)、HBsAg蛋白疫苗+HBsAg蛋白疫苗(Protein+Protein组);于第0周肌肉注射法分别以vector、adr及HBsAg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于第4周肌内注射法分剐以vector、HBsAg蛋白疫苗、及HBsAg蛋白疫苗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HBsAg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sAg多肽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adr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能够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体内研究结果显示:除vector+vector组外,adr+protein组、Protein+Protein组小鼠均能检出血清抗-HBs,Protein+Protein组抗-HBs终点滴度比adr+protein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中vector+vector组没有检测到特异性INF-γ分泌的脾细胞,而adr+protein组、Protein+Protein组小鼠均能检出,且adr+protein组特异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protein+protein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预敏.能明显增强Balb/c小鼠对乙型肝炎HBsAg蛋白疫苗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