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颖 《化石》1997,(1):31-32
尽管有大量证据,但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目前通常归之为“非洲起源论”和“多源论”两种观点。“多源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人类进化理论。它解释了现代人类自更新世的起源及随后出现的地区多样性。“多源论”的首创者魏敦瑞认为亚洲和澳洲人形态的差异源于相对独立进化的中国猿人(Sina—nthroPus)和猿人(Plthocanthropus)。最近沃尔波夫(Wolpoff)等提出了一种早期多源说的修正版,认为“基因流”(geneflow)从中起了主导作用。“非洲起源论”要更新一些,它是基于在非洲和其他地区发…  相似文献   

2.
分子人类学与现代人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盛桂莲  赖旭龙  王頠 《遗传》2004,26(5):721-728
1953年Watson & Crick 对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及对其遗传机理的解释,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其后短短50年的时间里,分子生物学在各个学科之间广泛渗透,相互促进,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首要任务的人类学领域,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诞生了分子人类学这一全新的结合型分支学科,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可信的研究方法和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系统地介绍了分子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及原理;另外,结合分子人类学在古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关于现代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连续演化说”。Abstract: Since Watson & Crick put forward the double-helix model of DNA structure and hereditary mechanism in 1953,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is event marks the birth of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This new field of biology has experienced a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50 years. On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ing many relative fields; on the other hand, its own proceeding pace has been accelerated by the reaction from the other fields. Anthropology is one of the fields most deeply impacted by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molecular biology. Most importantly, molecular anthropology was born as a result of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paleoanthropology. This new branch provides reliable method and vital direction for paleoanthrop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history,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olecular anthropology. Two hypotheses on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 which include “out-of-African theory” and “theory of multiregional evolution” are also discussed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how molecular anthropology is applied in paleoanthropology.  相似文献   

3.
高虹 《生物学通报》1997,32(7):24-26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人由古猿演变而来的见解得到公认,但此演变的若干中间环节当时还不清楚。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补上了这些缺失的线索。从20年代到70年代人类学家在东部非洲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一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分别有南猿非洲种(A.africanus)、南猿粗壮种(A.robustus)、南猿鲍氏种(A.boiscei)和南猿阿法种(A.afarensis)。南方古猿身高1.2m左右,脑容量440~500ml,已能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活动在400一200万年前,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类。南方占猿演化出早期人类——人属(Homo).人属的演化分…  相似文献   

4.
5.
龚缨晏 《生物学通报》1994,29(5):24-24,27
现代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龚缨晏(杭州大学历史系310028)从上个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夏娃”理论是...  相似文献   

6.
mtDNA与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代人类线粒体DNA(mtDNA)类型在各人群中分布特点的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约20万年前的非洲,然后向全球各个角落迁徙,并演化为现代人。  相似文献   

7.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2005,24(4):259-269
本文简略介绍最近几年发表的与中国现代人起源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几篇分子生物学论文,结合中国的人类化石、旧石器、古哺乳动物学和亚洲西部的旧石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资料,论证根据Y染色体一些基因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古老人类被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完全替代的推论不能成立。古人类学的研究已经显示人类进化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新的分子生物学论文也显示人类的分子进化比过去认识的远为复杂。在对新信息进行解释和推论时必须对这样的复杂性保持深刻清醒的认识,人类进化不可能既是这样又是那样,只有将各个有关学科得来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才可望使得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的推论趋于协调,对人类进化的认识逐渐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8.
浅谈现代人类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争论不休的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的2种主要学说的观点和依据进行综述和适当的比较。同时引进了这2种主流观点之外的第3方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武 《化石》1995,(4):13-17
牙齿人类学与蒙古人种起源刘武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在分类上称为晚期智人或现代智人。人类学家又根据他们的体质特征和分布区域将现代人类分为若干种族和地区类型。如生活在亚洲地区的黄种人(又称蒙古人种)、欧洲的白种人、非洲的黑人等。他们是怎样起源的?起...  相似文献   

10.
刘武  叶健 《人类学学报》1995,14(3):266-281
DNA与人类起源和演化──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刘武,叶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分子遗传室)1987年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Cann、Stoneking和Wilson3人联合在英国...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22,41(6):1069-1082
近年来,新材料的发现、新测年结果的更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加入,刷新了关于现代人在各主要区域出现时间、在迁徙扩散中与古老人群的交流模式、晚更新世晚期现代人演化复杂场景等方面的认识。本文梳理了关于现代人出现和演化路径的主要化石证据和研究成果。目前化石证据显示:非洲准现代人的出现时间最早可到MIS 9阶段,非洲现代人在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化石证据连续;欧亚大陆现代人的出现时间可追溯到MIS 6阶段,在MIS 5a-MIS 4阶段经历“瓶颈期”,在MIS 3阶段开始广泛分布。从已有证据来看,MIS 3和MIS 2阶段,欧亚大陆不同区域的现代人演化链条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呈现有断点的“网状”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6,35(2):161-171
自2002年在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大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以来,相继在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点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些化石发现证实大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最近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8万-12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人类化石形态仍较原始,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这些研究发现提示,在中国地区,华南是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以及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华北地区扩散。现有的化石形态证据显示,更新世晚期华南地区人类具有较大的演化变异,可能同时生存有几种不同的演化类群。智人洞属于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而道县则代表着演化进入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基于前人研究及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柳江、资阳、丽江、田园洞等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特征比较进步,在演化上属于与道县相似的现代类型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进展在引起对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扩散关注的同时,古人类学界对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在回顾分析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在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大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以来,相继在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点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些化石发现证实大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最近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8万-12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人类化石形态仍较原始,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这些研究发现提示,在中国地区,华南是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以及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华北地区扩散。现有的化石形态证据显示,更新世晚期华南地区人类具有较大的演化变异,可能同时生存有几种不同的演化类群。智人洞属于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而道县则代表着演化进入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基于前人研究及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柳江、资阳、丽江、田园洞等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特征比较进步,在演化上属于与道县相似的现代类型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进展在引起对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扩散关注的同时,古人类学界对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在回顾分析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迁移:来自母性遗传的证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钱亚屏  初正韬  褚嘉祐 《遗传》2000,22(4):255-258
mtDNA具有极少发生重组、进化速度快等特点,能忠实反映群体的母性遗传,作为人类进化研究的一类重要工具,近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现代人类的起源、迁移和进化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With special features,no recombination,fast speed of evolution etc.,mtDNA has been used to study origin,evolution and migration of Homo sapiens as a available genetic marker.The results of these researches provide remarkable evidence to human origin and evolut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these years.  相似文献   

16.
古遗传学过去十年的发展表明, 现代人在全新物种——智人的出现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系统发育学意义上的起源, 因此, 解剖学、行为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现代性并不是一个相同且单一事件的结果。本文研究了东亚解剖学、行为学和遗传学方面的证据,现代性在每个方面都可以被理解为多地区进化过程的一个片段, 而不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的现代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 而且各自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发展出来, 直到晚更新世的人口变化才使三者相互关联起来; 人类存活率的提高和不断扩张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行程。  相似文献   

17.
李海军 《化石》2006,(3):35-38
一、伟大的母爱 “小军,吃饭了……” “小军,感冒,别忘喝一碗姜汤……” “小军,别忘拿做好的毛衣……”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晚期智人颅牙特征看中国现代人起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1998,17(4):276-282
本文提供或援引了中国晚期智人头骨的额骨鳞部最突出点位置、颊部骨骼下缘的形状、头骨最宽处位置等特征和铲形门齿等牙齿特征的出现率等的有关数据,并探讨了这些特征系来源于非洲“夏娃”的后裔,还是中国当地更早的人群。所得结论更倾向于后者而不利于前者。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的文化之间缺乏显然的反差,没有中断的迹象,也是不利于中国现代人起源的替代说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9.
梁建生 《化石》1990,(3):22-22
目前,大部分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的起源在非洲。最近,苏联考古学家尤利·莫恰诺夫提出人类的摇篮很可能在地球北部的新论点。早在一九八二年,苏联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史前遗址就曾在世界考古界引起强烈反响。苏联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地质工作者在距离雅库次克市140公里处的勒拿河上游季林格—尤里亚赫台地打井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片人类头盖骨。他们马上把它送到了勒拿河考古队。于是一个考古小组立即赶到了现场。经过三个星期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亚洲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蒙古人种及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刘武 《人类学学报》1997,16(1):55-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