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腹锦鸡感染鸡异刺线虫病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经空运后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所发生的急性大批死亡现象,从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综合分析得出该红腹锦鸡群病因为爆发的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e)所致。  相似文献   

2.
钩口科(Ancylostomatidae)弯口属(Uncinaria)计14种,我国共发现2种:长刺弯口线虫(U.longespiculum Maplestone,1931)和狭首弯口线虫(U.stenocephala Ralliet,1885)。长刺弯口线虫是陈心陶(1937)在广州果子狸体内发现的,此后国内各地未见报道。我们在四川省南充县果子狸小肠内也发现该虫种,此虫种为四川省新纪录,其形态和测量数据与陈心陶的报道一致,仅交合刺稍长(1.81—2.30mm),简记如下。雄虫体长3.2—4.2mm,最大宽度0.28—0.29mm,交合刺两根等长。雌虫体长3.9—4.3mm,最大宽度0.27—0.36mm,阴门在体后部距尾端1.2—1.3mm,尾刺长0.015—…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环线虫科二新种及一新纪录种。它们是强壮轮刺线虫,新种Criconema robusta sp.nov.丰富轮线虫,新种 Criconemoides profuses sp.nov.和四角轮线虫Criconemoides quadricorne(Kirjanova.1948)Raski,1952.  相似文献   

4.
伦敦和纽约出版的《实验室动物疾病》一书中介绍日本东京大学传染病研究所佐佐(M.Sasa)氏等的驱虫方法,用0.2—0.4%哌嗪水溶液代替饮水,连用25天,疗效显著,并述小鼠肠内常见的寄生虫有三种,其中二种是线虫,如鼠管状线虫(Syphacea Obrela-ta)和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uris tetrapteres),一种是  相似文献   

5.
福建毛细科(鞭尾目)线虫记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寄生于脊椎动物体中的毛细科(Capillariidae Neveu-Lenaire,1936)线虫,种类很多,据Yamaguti(1961)记载有256种,近年来又有新种不断发现,估计有300余种。其中有很多种类是禽畜的寄生虫,寄生于消化道的粘膜下,影响其消化和吸收机能,为害很大。这类线虫斯氏等(Skrjabin et al.,1957)依据其交接刺的有无,刺鞘是否有棘等特征分为5个属。由于过去报告的种类,很多是仅检得雌虫描述所定名,难以区分,因此山口左仲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和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流行学和动物实验。证明我国有40种动物充当它们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其中30种是这两种病源共同宿主。首次报告猕猴Macaca mulatta可作刚刺颚口线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刚刺颚口线虫晚第三期幼虫经皮肤感染家猫和小白鼠均得阳性。调查和实验结果表明刚刺颚口线虫和棘颚口线虫的生物学和流行学特性十分相似,显示它们都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文中讨论刚刺颚口线虫的传播途径和人体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西藏高寒山区田鼠盲肠内的一寄生线虫——加查首尾线虫,新种(Cephaluris jiachaensis sp-nov.)。隶属于线虫纲、尖尾亚目、异尖线虫科。本新种的鉴别特征为:1.缺肛前栉。2.泄殖孔前后仅两对乳突。3.交合刺明显长于已知种的交合刺。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于1958年7月至1959年7月期间,在海南岛兴隆、加积、保亭等地进行了胡椒根疣线虫的调查工作。现将所积累的资科,择其有关生物学及生态学等方面,扼要地报导于后。胡椒“根疣线虫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植物寄生的线虫——根疣线虫Meloidogyne marioni (Cornu,1879)(根据E. C.基里扬诺娃,1957)。隶属于圆形动物,线虫網Nematoda,疱刺线虫目Tyleachida,异皮线虫科Heteroderidae。过去它的同物异名,极为混乱,就手头有数的文献,即有如下的异名: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我国山西和陕西两省鸟类异刺科Heterakidae线虫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共鉴定出异刺属线虫4种,其中松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pedioecetes Mawson, 1956和肿胀异刺线虫H. neoplastica Wassink,1917为国内新纪录种.所有标本均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0.
1975年10—11月间,在山东省微山湖地区进行了鸟类寄生线虫的调查,共剖检各种鸟135只,隶于3科5属13种,其中有线虫害生的鸟91只,占检查总数的67.4%(表1)。由于此次调查主系水禽类鸭科鸟类,寄生部位多在砂囊,故虫种比较单一。共发现线虫11种,分隶于5科6属(表2),其中包括瓣口属(Epomidiostomus)一新种及一新纪录。由于新种两交合刺在形态特征上及大小上均有显著差异,故命名为  相似文献   

11.
<正> 昆虫病原线虫种类很多,分布于27个科,但已用作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有索科(Mermithidae)、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线虫科(Heterorhabditidae)。前者主要用于防治医学卫生害虫中的蚊蚋类,以食蚊罗索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从有庄动物园一只死亡的斑海豹Phlcoa vitulina中采集的一种线虫,旋尾双瓣线虫Dipetlaonema spirocattda(Leidy,1858)Anderson,1959。这个虫种与Anderson的描述基本相同,但虫体的大小、雄虫尾乳突的数目以及左交合刺的长度与Anderson的描述略有不同。该种线虫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3.
前言猪肺线虫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猪的肺脏及支气管中;在野猪、绵羊、黄牛、狗和人的肺脏中亦曾有过报导。被感染的猪只有咳嗽气喘、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并能引起猪只的大量死亡。据苏联的统计,由于此病而引起死亡的猪占病猪总数的30%(1957)。剖检时可见肺脏膈叶有小叶性气肿,间有淋巴结样病变。被侵袭的仔猪体重仅及同窝健康猪体重的1/2。猪肺线虫和病毒性肺炎的混合感染又能加剧肺部的病变(Maokenzie, 1963)。到目前为止,国内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河北、江西、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青海、贵  相似文献   

14.
秀丽隐杆线虫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培养、生命周期短等特点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衰老机制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与高等生物不同,秀丽隐杆线虫缺少适应性免疫途径,只有先天免疫途径在抗病原菌、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体内的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和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4条免疫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在不同的环境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秀丽隐杆线虫的先天免疫系统在进化中有许多保守之处,这为高等生物的免疫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据此,就有关秀丽隐杆线虫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期望能为人类等高等生物相关联的免疫作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侯磊  任毅华  卢杰  薛会英 《生态学报》2023,43(6):2348-2356
为了解雪被覆盖对青藏高原高寒森林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选取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为研究区,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雪被厚度0、10、20、30 cm下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雪被增厚,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钾含量显著升高(P<0.05)。雪被增厚对线虫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以及成熟度指数、线虫通路比值(NCR)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NCR值有升高的趋势。雪被增厚使刺嘴纲(Enoplea)及食细菌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增多,同时使20 cm和30 cm雪被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的最关键的3个土壤环境因子。研究表明雪被厚度会对青藏高原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线虫群落产生影响,雪被增厚意味着较为稳定和温暖的土壤环境,利于土壤细菌数量增加,继而利于土壤有机质分解及钾的释放,为刺嘴纲及食细菌性线虫的增多提供了资源与环境条件。目前仍需对青藏高原地区土壤进行系统调查,以更深入的了解该生态脆弱区土壤线虫分布及其响应环境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福建南部植物线虫的研究 Ⅲ.厦门蘑菇线虫病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蘑菇是价廉味美而营养高的一种副食品。国内蘑菇培养事业近年来有很大发展,但由于病虫害的影响,使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在各种病虫害中以蘑菇线虫的危害占重要位置,有的菇房因线虫的蔓延使蘑菇减产达90%左右。林津添(1980)调查本省16个县的部分蘑菇房,100%有线虫侵害,而且强度甚大。国外蘑菇线虫问题亦有报道,由于线虫存在使蘑菇减产甚至达到没有经济效益程度,对蘑菇培植有影响及危害的线虫有数十种,危害性最大有茎线虫(Ditylenchus)等种类(Farkas,1972;Webster,1972;横尾多美男,1959等)。  相似文献   

17.
(一)本文报告了济南和贵阳两地山羊第四胃中发现的奥思特线虫属Ostertagia斯氏奥思特线虫Ostetagia(Grosspiculagia)skrjabini sp.nov.一新种的寄生线虫,并作了特征上的描述。 (二)本新种交合刺的中腹枝长于背枝;背枝具有独特的呈倒置逗点状向背侧捲曲的末端;侧腹枝末端伸入一淡黄色泡状薄膜,该膜膨大成球状。由于侧腹枝两侧的角化较 强,以至形成一平行于主枝的淡黄色纵带。 (三)本新种导刺带呈梭形,其近端的正中线上有一条近乎下陷的槽。 (四)本新种背肋于远端1/3处分为2枝,其分枝间的距离很大,各分枝的末端又依次向外侧分出一小的侧枝和一根小的乳头状突起。 (五)本新种与O.(G.)Orloff,1933亚属中的各种作了特征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广东格氏线虫中国品系(C8501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采自我国广东省海陵岛的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steiner,1929)中国品系(CB5011)。经研究(C85041)与国外的格氏线虫(NC513,KG)品系可以杂交并产生正常后代,但与国外品系有以下区别:交合刺顶端腹面具槽形凹陷,而非钩状;在试管斜面培养(C85011),它的三龄感染期幼虫除分散爬满管壁外,还在培养基斜面的顶端结成立体团块,而国外的品系不结成立体团块;(C85011)的酯酶凝胶电泳酶带与国外格氏线虫的主要酶带位置相同,但当加样量增加到40微升以上,(C85011)除具三条主带外,还比国外的格氏线虫多3—4条弱带。  相似文献   

19.
刚刺颚口线虫的发育与传播猪的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刚刺颚口线虫(Cnathostoma hispidum Fedtschenko,1872)寄生于猪体中,普遍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地。我国广东(陈心陶,1936)、台湾(杉本,1939)、广西(张毅强,1963)、江西(彭家瑜,1964)、新疆(王善志等,1963)等地均有发现。在福建广布于闽南各县,龙海、南安、泉州、莆田和仙游等县市屠宰场中,经常在猪胃里检得这种线虫,在闽北邵武县亦有发现。我们于1974年4月在福州屠宰场检查740只猪胃,检得阳性28只,感染率占5.1%,感染强度为1—12条虫。这种线虫成虫以头球侵入胃壁,破坏胃粘膜,使胃壁形成  相似文献   

20.
根结线虫(Meloidogyne)是植物寄生线虫中主要的类群之一,当前对农、林业生产的危害亦最重。有关海南岛的植物根结线虫,以往仅在胡椒、水稻等农作物上有过报道。近年来,我们曾就海南岛主要林木(包括部分国外、岛外引种的树种)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