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斑蝰蛇是我国常见剧毒蛇 ,其毒素属血循毒 ,伤者发病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为了考察国产抗蝰蛇毒血清治疗蝰蛇伤的疗效、治疗剂量和不良反应 ,作者将 335例蝰蛇伤患者 (临床分型 :轻型 1 62例 ,重型 95例 ,危重型 78例 )分为用抗蝰蛇毒血清治疗组 32 2例 (其中危重型 69例 )和不用抗蛇毒血清对照组 1 3例 (其中危重型9例 )。治疗组中 1 61例先用 1支 ( 5 0 0 0国际单位 )静脉推注或滴注 ,追加 0 .5支肌注及另外加抗银环蛇毒血清或抗五步蛇毒血清各 1支 ,81例使用 2支 ,42例使用 3支 ,使用 4支以上 35例。并给予辅助治疗 ,如口服或外敷…  相似文献   

2.
黄宝  林迪 《蛇志》2014,(2):244-245
目的总结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圆斑蝰蛇咬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3例圆斑蝰蛇咬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均注射了抗蝮蛇毒血清,治愈69例,其中7例住院3天后出现肾功能障碍,转内科血透治疗;6例出血较多,给予输浓缩红细胞2~4u。死亡4例,均为圆斑蝰蛇咬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论圆斑蝰蛇咬伤的患者需住院综合治疗观察,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安慰效果大于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圆斑蝰蛇咬伤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圆斑蝰蛇咬伤中毒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2017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确诊为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本组35例患者中,男21例(60.00%),女14例(40.00%),男女比例为3∶2;年龄8~63岁,平均(44.73±5.84)岁。(2)临床特征与转归:35例患者均出现凝血障碍的症状,其中并发非典型DIC 8例(22.85%),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22.85%),并发内脏出血10例(28.57%),并发脑出血5例(14.29%)。全部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3)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情况: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应用抗蝮蛇毒血清组)17例,未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未应用抗蝮蛇毒血清组)18例,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圆斑蝰蛇咬伤中毒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咬伤部位多见于下肢,好发于夏秋两季。(2)圆斑蝰蛇咬伤中毒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非典型DIC综合征表现,可能是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导致。(3)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是否有效还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毒中凝血因子X激活物(RVV-X)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促凝血作用。方法对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止血作用的RVV-X单一有效成分进行了实验鼠促凝血作用的研究。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BT)、全血凝固时间(CT)、血浆复钙时间(R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以及血小板数量(PLT)。结果该药物的促凝血作用很强,注射很小的剂量(0.000313u/kg)的RVV-X就可以显著地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对大鼠也表现出明显的促凝血作用。结论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RVV-X在极低的剂量下就可以发挥其凝血、止血作用,安全范围很大。本试验为其将来开发研制成为一种全新的止血药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棉铃虫初孵幼虫为供试虫,用合成饲料和天然饲料两种饲毒法,CS3ab-1991(毒力效价Ha 15000IU/mg)为标准品对Bt 8010粉剂进行毒力测定,饲毒后的供试虫在30℃恒温下培育72小时,合成饲料饲毒法测定的CS3ab-1991 LC50=108.6±10.8μg/ml,Bt8010 LC50=197.1±15.6μg/ml,毒力效价8273.1±715.8Ha IU/mg,天然饲料饲毒法测定的CS3ab-1991 LC50=406.3±47.5μg/ml,Bt8010 LC50=705.0±86.8μg/ml,毒力效价8633.2±871.8Ha IU/mg。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蝰蛇蛇毒鸡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yolk,IgY)经腹腔注射或灌胃对蝰蛇伤小鼠保护作用,为其口服制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蝰蛇原毒单一抗原免疫母鸡,收集第12天以后的鸡蛋,用水稀释法提取抗蝰蛇毒IgY;间接法ELISA检测IgY的效价和灌胃小鼠体内IgY的吸收时间;以胃排空率实验确定蛇伤前灌胃IgY的最佳时间,以腹腔注射和不同浓度IgY灌胃实验分别检验IgY对蝰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初次免疫后第12天开始收集抗体,水稀释法提取的IgY效价为1∶6400;不同浓度IgY灌胃后,2.5~3.5 h胃排空率均达61.8%以上,血浆中抗体效价亦相应达高峰;腹腔注射和IgY灌胃实验对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明显,小鼠的存活时间与阴性IgY组小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等效应下,灌胃IgY的有效剂量大约为腹腔注射的10~15倍.结论 抗蝰蛇蛇毒IgY经腹腔注射和灌胃实验均能有效保护蝰蛇伤小鼠.  相似文献   

7.
陆崇凯  伍侣新 《蛇志》2000,12(3):52-53
近几年来 ,我院应用抗蝰蛇毒血清治愈孕妇被蝰蛇咬伤 2例 ,并保住胎儿 ,均足月顺产 ,孩子发育正常。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 ,女 ,31岁 ,农民 ;于 1 989年 7月1 2日 1 8点 2 0分在田间割稻谷时被蝰蛇咬伤右踝关节内侧 ,即感剧痛难忍 ,伤口流血少许 ,随后感到伤肢麻木、肿胀 ,用布条绑扎伤肢膝关节 ,1 h后入院 ,患者有 50天的停经史。查体 :体温 37.4℃ ,呼吸 2 0次 /分 ,脉搏 82次 /分 ,血压 1 6/1 0 k Pa。神志清 ,全身皮下无出血点及瘀血斑 ,心肺无异常。右踝关节内侧有 2个牙痕 ,牙距 1 .5cm,牙痕有少许渗血 ,周围肿胀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南蛇簕抗眼镜蛇毒的作用。方法抗眼镜蛇毒采用鲎试剂试验法。结果眼镜蛇毒与0.5EU/ml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浓度在7.81μg/ml以上;南蛇簕提取液(含生药)为0.5g/ml浓度时可抗10倍量眼镜蛇毒的凝集反应。结论草药南蛇簕有较强的抗眼镜蛇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野生猕猴应激与抗应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野生猕猴为实验对象 ,以血清皮质醇含量为指标 ,研究了野生猕猴被捕获与给予氯丙嗪、Vc 等药物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1)野生猕猴在被捕获后的 1~ 2周内 ,血清皮质醇一直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 (2 4 78± 0 2 0 μg/dl,2 4 88± 0 5 8μg/dl) ;(2 )氯丙嗪可使动物行为处于一种安静状态 ,但并不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 (2 8 73± 6 16 μg/dl) ,(3)Vc 可改善动物的精神状态 ,使血清皮质醇略低 (2 1 0 0± 2 90 μg/dl) (P >0 0 5 ) ,(4)氯丙嗪和Vc 合用后 ,血清皮质醇与单独使用氯丙嗪无明显差异 (2 8 0 7± 4 45 μg/dl)。  相似文献   

10.
马氏钳蝎毒对大鼠神经和骨胳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马氏钳蝎(Buthus marensi Karsch)毒对神经、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结果如下:1.在蝎毒(3×10~(-5)g/ml)作用下,由吸附电极引导的膈神经单相动作电位的下降相逐渐延长,形成平台,3小时后电位时程可达100ms 以上。2.蝎毒(5×10~(-7)—6×10~(-5)g/ml)显著改变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波形,降低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如用6×10~(-5)g/ml 浓度蝎毒处理膈肌,半小时内即可使肌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大大延长,形成平台。一小时后膜电位由对照的78±4mV 降低至59±13mV,2小时后至55±8mV(平均值±S.D.)。3.河豚毒(3μM)可使被蝎毒降低了的肌细胞膜电位迅速复原,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还可以再出现缓慢的轻度下降。4.在河豚毒(3μM)使肌细胞动作电位消失后,向溶液中加入蝎毒,半小时后将二者一并洗去,重新出现的动作电位亦带有明显的平台。5.在接头传递已被高 Mg~(++)或筒箭毒碱阻遏的标本上加蝎毒后,单个间接刺激可诱发出一串终板电位,甚至引起肌肉收缩。6.蝎毒(1×10~(-5)g/ml)明显增加小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作用1小时后其频率可高达每秒100次以上。7.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在加入蝎毒后首先增大,然后逐渐下降,在1×10~(-5)g/ml 浓度蝎毒作用下1.5—2小时传递阻遏,此时肌肉对直接刺激  相似文献   

11.
蛇毒含有多种酶类和不同生理与药理活性蛋白。经研究证实它具有抗肿瘤作用 ,能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和抑制作用。作者为研究浙江蝮蛇毒诱导人白血病 Jurkat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理 ,采用 MMT法测定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及生长曲线 ,用流式细胞仪 ( FCM) 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 ,用流式细胞计 FCM及 Western- blot检测Jurkat细胞 Bcl- 2蛋白表达。结果 :浙江蝮蛇毒处理后 Jurkat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48h IC50 值为 ( 9.78± 0 .38) μg/ml。给浙江蝮蛇毒 5μg/ml能诱导…  相似文献   

12.
将C型肉毒梭菌经适宜条件的产毒培养后纯化,并进行相关鉴定。制备的C型肉毒毒素用分段脱毒法脱毒,并进行类毒素保护力的初步研究。以不同蛋白含量C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小鼠后攻毒,结果显示,蛋白含量为0.625μg的类毒素免疫2针或蛋白含量为1.25μg的类毒素免疫1针均可保护50LD50的C型肉毒毒素攻击。蛋白含量为5μg的C型肉毒类毒素与福氏不完全佐剂配制的抗原免疫小鼠3次所得抗血清的保护力(Anti LD50/ml)为4.3×104。说明用该纯化工艺制备的C型肉毒类毒素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作为抗原成分用于C型肉毒疫苗和C型肉毒抗毒素的研究和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已引起相关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为阐明其毒液中的特异性蛋白质和多肽活性成分对蜘蛛咬伤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其粗毒液中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在神经生物学和药物研究方面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直到现在,尽管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了包括α-latrotoxin在内的几种间斑寇蛛毒性蛋白质的生物学性质和结构,但有关毒液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的报道还很少。本研究采用解剖分离毒囊的方法从产于我国新疆的间斑寇蛛提取粗毒,并对其理化和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粗毒的蛋白质含量为36.99%,对小鼠和蜚蠊的LD50分别为0.39mg/kg和2.32μg/g体重。小鼠经腹腔注射粗毒后,出现呆滞、共济失调、排汗、痉挛、食欲减退、呼吸短促、睁眼困难等中毒症状,而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小鼠活动正常。粗毒具有透明质酸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乙酰胆碱酯酶、蛋白水解酶等多种水解酶的活性。10μg/ml该粗毒可以在31min±3.05min内完全抑制电刺激引起的大鼠输精管的收缩反应。6μg/ml粗毒可在25min±2.2min内完全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膜片钳电生理实验显示,粗毒(1g/L)对蜚蠊背侧不成对中间(Dorsal unpaired median,DUM)神经元的快瞬时钾电流、钠电流、高电压激活的钙电流和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TTX-S型钠电流、高电压激活的钙电流均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两种不同方法采集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毒液并对其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粗毒液中的蛋白质成分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104)的酸性蛋白质。与毒囊粗毒液相比,电刺激粗毒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在105左右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毒囊粗毒液中的含量,而两者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104)的蛋白质与多肽的组成非常相似。电刺激粗毒冻干粉和毒囊粗毒冻干粉对小白鼠的LD50值分别为(0.16±0.03) mg/kg和(0.39±0.05)mg/kg体重;对美洲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的LD50值分别为1.87 μg/g和2.32 μg/g。在浓度为3.2×10-6g/mL时,电刺激粗毒冻干粉能在(25.0±2.2) min内完全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毒囊粗毒冻干粉在浓度为6×10-6g/mL时的完全阻断时间为(23.3±2.2) min;粗毒液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104)部分在10-4g/mL浓度下对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间斑寇蛛毒液是一种富含大分子量蛋白质的混合物;哺乳动物神经毒性主要基于其中的大的相对分子质量酸性蛋白质成分,而不是低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多肽;电刺激粗毒液中的活性成分与毒囊粗毒液中的相似,但含量高于毒囊粗毒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饲喂试验表明,小花棘豆毒蛋白(OXY)对棉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含50μg/ml和25μg/ml小花棘豆毒蛋白的25%蔗糖液饲喂4龄棉蚜,3天后棉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81%和45.27%,与含0.25μg/ml和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用含2.4μg/头小花棘豆毒蛋白饲喂4龄棉铃虫幼虫无致死作用,但平均拒食率为40.8%,生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圆斑蝰泰国亚种蛇伤大鼠模型,通过对其中毒后电生理、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皮下出血区(subcutaneous hemorrhagic region,SHR)及血液生化等多项指标的动态观察,为蛇毒毒理及抗蛇毒制剂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SD大鼠分为圆斑蝰泰国亚种蛇毒(Daboia russellii siamensis Venom,DRSV)组和生理盐水(NS)组,戊巴比妥腹麻,注入DRSV或NS后,连续3 h监测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F)及腹肌反射阈(abdominal muscle reflex threshold,AMRT),定期测定BT;电生理记录结束后,经心脏取血进行血液生化检测,暴露背部注射点,测量皮下出血区.结果 腹腔注入1.5倍LD50的DRSV,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3.7±0.53)h.与NS组比较,DRSV组大鼠于注毒后45 min,HR、AMRT均显著下降(P<0.05~0.01),RF呈先微升后缓降的变化过程,BT明显缩短(P<0.01);180 min后,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红素、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0.01),DRSV组的SHR约为3.0 cm×3.0 cm.结论 蝰蛇伤大鼠模型有关电生理、BT的动态指标及血液生化等多项检验数据与蛇伤临床症状基本相符,在蝰蛇伤临床诊治及蝰蛇毒的实验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杉  何耀宏  侯太平 《四川动物》2007,26(4):939-942
以小鼠活性实验摸索了分离、提取蓖麻粗毒的提取溶剂和条件,确定其主要药效成分为蓖麻毒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971μg/kg,以1%浓度(以饵料重量计)粗毒野外实验对高原鼠兔的校正灭效为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发光法建立四个活性氧体外模型分析黄鳝粘液、血液、粗多糖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鳝粘液、血液和粗多糖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和抑制脂质过氧化(LPO)作用。清除O2·的IC50分别为5.10±2.68μg/mL、3.62±1.56μg/mL、7.19±1.19μg/mL;清除·OH的IC50分别为5.86±1.54μg/mL、3.36±1.36μg/mL、7.93±0.50μg/mL;清除H2O2的IC50分别为6.91±1.29μg/mL、5.92±0.39μg/mL、8.21±0.61μg/mL;抑制LPO的IC50分别为8.11±0.83μg/mL、6.90±0.51μg/mL、7.62±1.01μg/mL。提示黄鳝血液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最明显,粘液次之,最弱为粗多糖。  相似文献   

19.
硫酸化茯苓多糖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贵珍  陈雷  李绪亮 《生物学杂志》2004,21(1):36-37,34
按10、8、6.4、5.12、4.1g/kg体重剂量的硫酸化茯苓多糖(SP)分别灌胃给药,通过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急性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用综合计算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硫酸化茯苓多糖灌胃给药的LD50为7.358/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7.358±0.894)g/kg,属低毒性物质.该研究为开发应用硫酸化茯苓多糖新药提供科学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绿脓杆菌PA—103株产毒培养基是用本室研制的胰蛋白酶消化大豆粉透析外液制成的.培养基除铁后Fe~+含量为0.13μm/ml,蛋白水解物6.9mg/ml,氨基酸含量76mg/100ml,均接近进口培养基水平.经振荡培养,提取纯化了外毒素A.粗制外毒素A经DE_(52)阶段洗脱,DE_(52)梯度洗脱,LKBACA_(44)超凝胶过虑以及羟基磷灰石柱等四步纯化.精制外毒素A小鼠毒性致死试验提高到1:64,接近文献值.LD50>300LD50/ml,园盘电泳分析为单一成份,由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