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玲平  梁宏刚 《化石》1992,(4):9-11
生物考古学作为研究考古遗址中人类生物机制的一门学科,日益拓宽着我们的视野,从而也为人类学家了解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的行为提供了方便。同时,生物考古学的应用,更加深了人类学家对于新大陆涵化时期(the Contact Period1492—1570)北美土著印第安人行为活动的了解。本文所研究的重点遗址涉及美国佐治亚州和弗罗里达州沿岸的魁勒印第安部族以及位于佐治亚州圣凯瑟琳岛魁勒部族的圣卡特琳娜教区。众所周知,1492年10月12日,葡萄牙籍航海探险家克里斯托福·哥伦布首次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  相似文献   

2.
张乐  张双权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9,38(3):407-418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多学科领域的融合方面已经发挥了极为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东亚地区,这一手段的使用还明显有所欠缺。本文尝试将这一技术手段应用于贵州马鞍山遗址(距今约43~16 kaBP)出土动物遗存的研究之中。在上千件石制品与数十件骨制品之外,马鞍山遗址还出土有大量的动物化石,从而使其成为检验与实践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良好媒介。本文以ArcGIS软件包中的空间分析工具为技术依托,重点对遗址出土的大型动物(包括Bubalus sp 和 Megatapirus augustus) 的骨骼单元分布模式进行了更为准确的统计与分析。本项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GIS系统在大型动物遗存的量化统计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此外,这一技术手段还有望在第四纪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发挥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5.
骨器研究是近年来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30年梁思永发现昂昂溪遗址的骨质工具以来,骨器正在成为学界研究嫩江流域史前经济形态的重要依据。2013、2014、2015和201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洪河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主要遗存归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除陶器、石制品和青铜器等,还出土了大量骨器,器类丰富,更有多种以往未曾见过的器类。本文通过对该遗址四个年度出土的343件骨制品进行全面介绍和梳理,分析该遗址骨器制作的工艺水平和生产变化,为进一步探讨该遗址乃至嫩江流域史前的生业模式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张月书 《化石》2020,(1):40-43
正考古遗存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而获取遗存的最主要手段是田野发掘,包括发掘和记录。考古发掘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决定着遗存信息收集的精细化、全面化、科学化程度,如何科学地从事发掘进而获得全面、科学、可用的信息是考古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田野发掘和记录方法也在变革,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见证了这一过程。周口店第1地点自1921年发现以来,历经多次发掘,其发掘和记录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尤其是1932-1937年的发掘基本奠定了遗址发掘方法的  相似文献   

7.
相似性在人类体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涉及到的两个遗址,位于德国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西宁根13地点Ⅱ-4层和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灵井遗址10-11层,出土的考古遗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两个遗址保存状况都非常好,且均出土有大量的石器和动物化石。最为引人注意的是,两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特点以及骨器相关的遗存也表现出多个方面的相似性。经鉴定,两个遗址均出土有多个种属的食肉动物、一种象,两种犀牛属动物、两种马科动物,多种鹿类以及牛科动物。两个遗址均出土有修整石器所用的骨质软锤,以及利用食草动物的掌跖骨制作的用于砸骨吸髓的骨锤。这些锤子的远端具有特定的破裂形态。考虑到两个遗址之间的距离以及年代差异,这些相似性非常值得关注,但我们不认为两个遗址的相似性代表的是文化上的联系。相反,我们认为这种相似性反映的是人类在相似的环境中采取了相似的行为模式,同时相似的埋藏条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耀武 《人类学学报》2021,40(3):526-534
上世纪70年代末以降,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材料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学和生物考古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现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界常将其定位为分析技术,从未从学科层面予以考虑和重视.鉴于同位素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迫切性,将其由分析技术层面上升至学科层面实属大势所趋.本文将之前的"稳定同位素分...  相似文献   

9.
梁伟诺  胡亮 《生物多样性》2022,30(8):21471-72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鱼类遗存是探讨现生种类在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的重要资料。本文系统整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明代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淡水及河口鱼类考古遗存记录, 对比了鉴定至物种的遗存记录分布与现状分布, 探讨了个别物种古今分布变迁的可能成因。结果显示: (1)目前中国淡水及河口鱼类考古遗存共鉴定记录了72个类群, 分属于8目12科, 其中以鲤形目的类群数量最多(43); 鉴定至物种的共42种, 其中以鲤(Cyprinus carpio)和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出土遗址(群)数量最多(各46个)。(2)有淡水及河口鱼类遗存出土记录的遗址中, 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群)数量最多(68), 从这些遗址(群)中出土鉴定的类群数(60)也在各时期中居于首位。(3)淡水及河口鱼类遗存鉴定记录的类群最多的流域是长江流域(55个), 其次为淮河流域(24个)和黑龙江流域(22个); 而南海流域、西南流域和台湾岛流域各仅有1个类群。(4)有8个物种在其现存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流域至少有1处遗存鉴定记录: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须鲫(Carassioides acuminatus)、龙州鲤(Cyprinus longzhouensis)、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青鱼、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日本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 除草鱼和青鱼之外, 其余6种在其各自现存分布区以北的流域至少有1处遗存记录。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淡水及河口鱼类考古遗存记录所展现的区系地理格局整体上与现今格局一致。个别物种在历史时期的分布较现今分布区范围更广, 这可能是因为遗存出土地区的古气候普遍较现今温暖, 亦或是因其后气候变化或水系变迁使部分鱼类的分布区变狭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约90 kaBP)2015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为材料,通过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出现频率研究及长骨破碎方式的统计,辨识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对动物骨骼造成的不同影响,讨论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中国北方古人类获取、搬运及处理动物资源的综合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古人类活动所遗留,自然营力对动物骨骼有改造作用,但并未影响我们对古人类行为的辨识;2)古人类在捕获马科动物之后,将其完整地带回了遗址并肢解;3)在处理猎物遗骸时,肌肉和骨髓富集的部位是古人类利用的重点。结合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MIS 5阶段前后,中国北方已经出现了可以高效利用动物资源的人类群体;稳定、充沛的能量来源,或是他们应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干旱草原环境气候波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白城市双塔遗址东周时期人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塔遗址是近年来松嫩平原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该遗址为建立白城西部乃至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汉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廓清相关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判断同类遗存年代提供了重要标尺,特别是东周时期人骨标本的发现,是迄今在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份保存较为完整的人骨资料。本文对出土9例东周时期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3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双塔组东周时期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井沟子东周时期居民、近代蒙古人最为接近,属于先秦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古蒙古高原类型",佐证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2.
朝阳洞遗址是天津市首个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在2015年旧石器专项调查中发现。2019年7-9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其进行发掘。该遗址由1号地点和2号地点组成,1号地点出土了陶器、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号地点仅出土了石制品。本文只研究2号地点出土的石制品,包括石片和石器。从石片特征判断,2号地点剥片技术为直接锤击法。石器的类型简单,只有刮削器和凹缺器两类,均以石片为毛坯。通过地质地层对比以及石器工业面貌,推测其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朝阳洞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构建天津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序列增添了新材料,而且对揭示该地区的早期人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是我国近年来发掘的最为重要的古人类遗址之一。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动物化石、粪便化石等遗存以及人类头盖骨化石等。我们对该遗址出土的鬣狗粪化石进行了类型学及其包含的微体化石等方面研究,从分析统计结果来看,鬣狗粪化石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信息,如古寄生虫卵、动物毛发、孢粉、植硅体、真菌等。本文主要针对鬣狗粪化石中古寄生虫卵及动物毛发进行分析,探讨了作为寄主鬣狗罹患的寄生虫病,以及鬣狗的食物来源等情况,为深入理解更新世晚期人类适应环境与气候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民族考古学曾运用相似性概念对许多地区狩猎采集者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相关的民族考古学资料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人的迁移性提供了可能.随着东北亚地区出土黑曜岩遗物遗址的增加,相应的黑曜岩产地分析研究也日益增多,目前有关长白山黑曜岩产地研究的资料己显著累积.本文参考了现今狩猎采集者的民族学资料,以产自长白山的黑曜岩遗物及分布...  相似文献   

15.
动物考古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国琴 《人类学学报》1983,2(3):293-300
动物考古学,译自英文Zooarchaeology,是考古学与动物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从人类各个历史时期考古遗址中发掘出的动物骨骼。通过对这些动物骨骼的鉴定与解释,从而了解古代居民居址附近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他们狩猎的对象、对食物的选择以及家畜畜养等情况,也即用动物学的方法研究考古学的有关问题。因此它首先应该和考古学、动物学有密切关系,此外为了解释古代居民的一些风俗、习惯,还必须借鉴一些少数民族的资料,故与民族学、民俗学也有一定的关系。 按理,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但后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郑州晚更新世老奶奶庙遗址从动物考古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埋藏学观察显示动物遗存的堆积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动物遗存主要由马科和原始牛构成,还包含羚羊、鹿类、野猪、犀牛等。对马科动物的分析表明:人类很可能把猎物整体搬运到遗址上进行屠宰。动物骨骼中的骨髓与油脂被充分提取,成为人类饮食的重要构成,反映了狩猎采集者最大化地获得食物的生计策略。马科动物和原始牛的死亡年龄结构显示:人类以获取成年个体为主,暗示了人类狩猎能力和集体协作行为的发展。本研究试图为进一步认识中原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生计方式与文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的研究表明,该批动物遗存至少代表39个属种。中山遗址原始居民以此地作为居住地,会到远处进行狩猎,其生业模式以狩猎为主;对骨骼的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未发现精细的加工方式。动物骨骼遗存均来自野生动物,原始居民未开始饲养家畜。当时的中山遗址地处以林缘灌丛、低山森林景观为主的山间盆地中,不远处有成片的草地,并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这些信息对探讨中国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行为、生境状况及演化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君  王頠  李大伟  廖卫 《人类学学报》2017,36(4):527-536
对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的研究表明,该批动物遗存至少代表39个属种。中山遗址原始居民以此地作为居住地,会到远处进行狩猎,其生业模式以狩猎为主;对骨骼的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未发现精细的加工方式。动物骨骼遗存均来自野生动物,原始居民未开始饲养家畜。当时的中山遗址地处以林缘灌丛、低山森林景观为主的山间盆地中,不远处有成片的草地,并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这些信息对探讨中国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行为、生境状况及演化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柿子滩遗址第9地点(S9)位于山西省吉县柏山寺乡高楼河村黄河支流的清水河畔,西距黄河约7 km。从2000年发现至今,该遗址前后历经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细石叶制品、动物化石、数件蚌制品、骨针及磨制石器等。本文重点对S9地点第4 层(12,575-11,600 cal. BP)及第5层(13,000 cal. BP)出土的动物遗存,尤其是其中测量尺寸在2cm以下的大量烧骨进行了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9地点的烧骨是古人类烧烤猎物、维护遗址(甚至可能还包括以骨骼作燃料)等生存行为活动的文化残留。此外,S9地点出土烧骨的空间分布分析表明,古人类在上述行为活动之后,可能又将烧灼后的残存骨骼(与灰烬等)清理出火塘并堆放在其核心生活区的周边位置。  相似文献   

20.
遗址形成过程(或成因)研究是以地质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为出发点,解读古人类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正确解读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方向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鉴于旷野遗址在保存早期人类化石及遗物方面的特殊地位,本文以地质考古学为出发点,系统分析有关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对Glynn Isaac在东非创立的一套系统解读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指标进行梳理。此外,作者以古人类活动遗物的埋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目前从事旷野遗址成因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指标及学术意义,并对中国境内有关遗址成因研究以及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