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浙江安吉上马坎遗址石制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上马坎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依其总性质可归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下简称南方主工业)。依试掘结果看,可能存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活动面,在阶地顶面下311—315cm处,发现石制品13件,占试掘石标本的35.13%,占石制品的44.83%;从平面分布看,上述13件中有8件发现于513—581cm之间,由此看来活动面中心区可能偏西。该地点的时代,与宣州陈山地点对比,最早的可能不晚于距今40万年前,最晚的进入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2.
宁夏旧石器考古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2年4—5月在宁夏开展的考古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代地点30余处。2003年4月再次调查并对上年发现地点进行复查,确定了灵武地区水洞沟、施家窑、张家窑和固原地区彭阳县岭儿村4处地点群,采集石制品300余件,动物化石20余件,大部分来自地层断面上。石制品个体多较小,类型多样。从地层和石制品特征判断,新地点多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水洞沟文化时代相当;少许材料发现自早于水洞沟工业的层位。此项调查扩大了宁夏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分布区,对探讨水洞沟文化的分布范围、渊源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东西方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永安黄衣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发现于红土台地网纹红土层下部和底部砾石透镜体中.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15件,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133件.石制品的类型有石核、断块、断片、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和手镐等;它们以砾石为原料,打片采用锤击法,不预制台面;石器加工简单,大而厚重,属南方主工业传统.据南方第四纪红土地层的对比,遗址的年代可能为旧石器早期的晚一阶段,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4.
高家镇旧石器遗址1998年出土的石制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家镇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埋藏于长江右岸第Ⅲ级基座阶地内。1995年和1998年经过两次发掘,揭露面积456m2,出土石制品2500余件,其中1998年在B区发掘出土石制品719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和断块等。古人类选取河卵石为原料运用锤击法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大型为主,毛坯多为石核和完整石片,砍砸器是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加工较简单,多数单向加工。石器工业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鲜明特点。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可能与冉家路口遗址同时,处于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5.
舒家岭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市,2012年3~7月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784m2,出土石制品1954件;另采集石制品51件。古人类就地取材,选择河卵石为原料,石制品以大、中型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石锤、断块和备料。石器多以砾石为毛坯,由锤击法加工而成,制作相对粗糙、简单;大部分为正向加工;类型主要为砍砸器、刮削器和手镐。该遗址表现出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点,为研究晚更新世古人类在汉水流域的适应生存、开发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长兴县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2002年在长兴县18个地点采集的石制品148件,其中3件出自网纹红土和紫红色黏土层中,其余的都是脱层的。在石制品中,多台面石核和手镐占比例较高,在重型石器的尖刃类(手镐和手斧)中,它们的尖刃基本上不是锐的,而是呈小圆头状的。它是否为小区域特点的反映,值得注意。这批石制品的年代,除2件可归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和1件属旧石器中期外,其余暂定为旧石器时代制品,但最早不会越过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晚段。  相似文献   

7.
徐欣  李锋  陈福友  黄鑫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2,31(2):144-150
六怀山遗址是百色盆地内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2008年12月在其周边进行考查时, 新发现旧石器地点3处, 采集石制品3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手镐等; 原料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 石器毛坯主要为砾石, 器型粗大, 具有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鲜明特征。初步分析显示, 新发现地点属同一时段人类活动的结果, 进一步的工作将有助于了解旷野遗址人类行为特点, 丰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土堂旧石器地点位于太原盆地的北端,是太原境内汾河中游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埋藏在太原西山山前黄土台地中。共获得石制品20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球以及石锤等,其中砾石砍砸器最具特色。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9.
吉林延边珲春北山发琬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全家  张乐 《人类学学报》2004,23(2):138-145
吉林珲春市北山旧石器地点于2002年发现.该地点位于图们江的冲积盆地内,石制品发现于其黄色亚粘土层内和地表.石制品共52件,包括砸击石核、锤击石片、石叶和工具(使用石片、刮削器、尖状器和矛形器);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占86.5%.根据第四纪地层堆积年代推断,石器地点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10.
大同青磁窑旧石器遗址的发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青磁窑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石制品近1000件,哺乳动物化石8种。遗址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文化上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后一阶段。这是大同市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1.
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04年5月初,在对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调查中,在山坡台地的黄色亚黏土和含黄色砂质土的角砾层内获得40件黑曜岩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和使用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工具。遗址可能属于晚更新世的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12.
东营坊遗址位于天津蓟县境内。2007年,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m2,出土石制品90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遗址附近的河床或基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剥片采用锤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包括刮削器和雕刻器,由硬锤直接加工而成,方向以正向居多。根据文化层底部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结果,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或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库区宋湾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宋湾村三组, 埋藏于丹江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2009年3~4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800㎡, 出土石制品353件。石制品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类和断块等。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 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 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和中型居多; 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 刮削器是主要类型; 石器多由古人类在石片的两侧采用锤击法加工而成。石制品特点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面貌, 同时石制品组合中出现了小型刮削器和石片等北方石片工业的元素。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地点形成于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4.
水牛洼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是汉水流域一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与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2010年3~4月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675m2,共获石制品30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工具等。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46件,属晚更新世;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55件,处于中更新世。下文化层石制品特点显示了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特点,而上文化层却出现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岭坡旧石器遗址位于百色市田东县境内的林逢镇檀河村,文化层为右江南岸第4级阶地的砖红壤层。本文材料为1986~1995年发掘和采集的、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藏的834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工具、备料和断块;石片和断块占较大比例;工具既有手斧、手镐和砍砸器等重型工具,也有刮削器、凹缺器、石锥和鸟喙状器等轻型工具。两个类群在原料和毛坯选择上有明显差异。工具均采用锤击法,主要从较平的一面向较凸的另一面进行单向加工,辅以交互和错向加工。拼合石片以及大量细小石片、断块等的存在显示,该遗址为一处石器制造场所。  相似文献   

16.
水阳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以上世纪80-90年代发现“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为学术界所关注。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流域内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调查采集石制品71件,发掘出土石制品78件。遗址埋藏于水阳江右岸第二级河流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石制品原料取自河流阶地下部的河卵石且以石英岩占绝对优势。石制品制作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少量;石制品类型包括打击类、剥片类、废片类和小型工具等。石核剥片程度较低,石片多为初级剥片产品,总体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虽然技术组合处于模式I范畴内,但部分长度超过10 cm的石片和手镐及石刀等大型切割工具的发现,表明早期人类具备生产模式II产品的能力。根据石制品埋藏于网纹红土及上部均质红土的特点以及同长江中下游相关地区的地貌和年代对比,推测麻村遗址时代为大致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7.
福建漳州旧石器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最近在福建漳州地区发现的15处旧石器地点的石制品。其中ZP003地点出土的石制品有两个层位。根据地层对比,下文化层可能为旧石器中期;上文化层和其他各地点属旧石器晚期。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大小均有,其工业性质与原发现的漳州莲花池山的组合相近。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库区果茶场Ⅱ旧石器遗址位于汉水上游左岸第三级阶地, 海拔150-155m, 2009年4-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500m2, 出土石制品132件。石制品类型有石锤、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 其中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手镐、手斧。剥片和加工石器的原料主要为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 锤击法为主要的剥片技术, 石核和石片的尺寸以中小型居多; 石器中, 砍砸器、手镐主要以砾石为毛坯直接加工, 刮削器多采用小型石片毛坯进行加工, 而手斧则以大石片为毛坯进行两面加工。遗址上部地层为强烈氧化的红色黏土层, 含钙质结核和锰质薄膜; 下部发育网纹红土。地层沉积物性质和地貌分析表明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 对吉林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周边进行考古调查时, 在石人沟林场东北的红旗河第2级阶地发现了该地点, 并进行了试掘, 面积为69m2。共获116件石制品, 其中出土86件, 采集30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工具、断块及废片。根据地层堆积、石制品特征组合及与周边旧石器遗址对比分析, 推测该遗址的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