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绘图描述了中国枝角类盘肠溞科盘肠溞属的三个新种:1.腹针盘肠溞Chydorus aciculaius sp.nov.的主要特征为壳瓣腹缘中部有一向后的针刺;2.多刺盘肠溞Chydorus spinosus sp.nov.的主要特征为整个壳瓣表面密布细刺;3.断壳盘肠溞Chydorus mutilatus sp.nov.的主要特征为壳瓣背缘后部平截内陷,有如断缺。  相似文献   

2.
奇异尖额溞(Alona eximia)系R.Müller氏采自我国广州珠江,由R.W.Kiser于1948年命名发表为新种。我国学者自1954年以来曾先后于广东、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北等省采获。《中国动物志》记载还分布于广西和山东,作者亦曾在长江的四川和湖北两省境内多处江段中采到。奇异尖额溞在国外分布于尼日利亚(Green,1962),马里(Dumont等,1981)和几内亚(Dumont,1981)。其踪迹涉及亚、非两洲,但发现次数、地点和采获标本数均极少。在江苏太湖中是“分布广,数量小”(堵南山等,1958)。因此认为这个种的特性之一是稀少而种群密度低(Dumont,1981)。1986…  相似文献   

3.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6):1007-1012
为了评估人工堤坝分隔对武汉东湖浮游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COⅠ)基因为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相关序列,对武汉东湖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个样点采集的圆形盘肠溞并没有分为不同的类群,全局检验和种群间两两差异检验均显示7个圆形盘肠溞类群没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构建的邻接树显示武汉东湖的圆形盘肠溞COⅠ基因聚为一枝,除加拿大育空地区Kookatsoon湖与武汉东湖的部分圆形盘肠溞COⅠ基因聚为一枝外,其他地区的圆形盘肠溞COⅠ基因都分别聚为不同的枝。对圆形盘肠溞COⅠ基因序列两两距离与样点间的地理距离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不论是东湖内的小空间尺度还是更大尺度上的圆形盘肠溞COⅠ基因都存在序列相似性随地理距离增加而降低(距离-衰减模式),说明圆形盘肠溞存在分布限制。研究结果表明武汉东湖50年前修建的人工堤坝并未对武汉东湖圆形盘肠溞的种群遗传结构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南漪湖沉积物(1~28 cm)中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共鉴定出中华拟同形溞、盔形溞、蚤状溞、网纹溞、微型裸腹溞、象鼻溞、船卵溞、粗刺大尾溞和盘肠溞9种枝角类的卵鞍.大型溞属种类和小型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0和0~10.0 ind·g-1 DM.中华拟同形溞和网纹溞分别是南漪湖沉积物大型枝角类和小型枝角类的优势种.中华拟同形溞的卵鞍密度与1#采样点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3#采样点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3个采样点中(除2#采样点总氮外),网纹溞的卵鞍密度与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暗示,湖泊富营养化和鱼类捕食影响了南漪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作为示踪物质,通过检测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血液内的荧光素浓度,研究了两种生物源杀虫剂和两种化学源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处理后拟环纹豹蛛血液中的荧光素浓度远高于对照组,各个处理组拟环纹豹蛛血液样本中的荧光素浓度均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4种杀虫剂均将对拟环纹豹蛛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造成损伤,导致大分子物质易于通过;其中1.5%除虫菊素水乳剂三保奇花和Bt制剂强杀处理后拟环纹豹蛛中肠黏膜的通透性高于仿烟碱类化学杀虫剂吡虫啉处理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与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处理组差异不显著.拟环纹豹蛛的肠黏膜组织亦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接受单次杀虫剂处理后,存活的拟环纹豹蛛其肠黏膜的屏障功能约在6~10d内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邓道贵  孟琼  毛开云  张赛  封妮莎  肖琴琴 《生态学报》2009,29(12):6351-6358
在20℃、25℃下,将大型溞和老年低额溞分别按7+3(B组),5+5(C组),3+7(D组)的组合进行混合培养,以及用单种培养(10+0(A组),0+10(E组))作为对照,研究了温度和种间竞争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合培养时,大型溞对老年低额溞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20℃、25℃下,单种培养的老年低额溞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大型溞的2.31和1.97,而在混合培养下老年低额溞的种群密度明显低于大型溞,在实验25d后几乎全部死亡.25℃下两种溞的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C组:r=-0.508,n=30,P<0.01;D组:r=-0.483,n=30,P<0.01).在20℃、单种培养下,大型溞在首次产幼溞时即出现雄体,且种群密度与雄体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0.678,n=24,P<0.01).大型溞的最大雄体密度(106 ind.(200ml)~(-1))和最大雄体比例(36.8%)均出现在20℃、单种培养下.25℃下,大型溞在混合培养的B组和C组首次产幼溞时即出现雄体,且雄体在混合培养B组的比例达28.2%.大型溞在25℃、单种培养下没有产生卵鞍,在混合培养下总计产生66个卵鞍,其中空卵鞍占51.5%,而在20℃、混合培养下没有卵鞍产生.实验结果暗示:在较高的温度下,种间竞争刺激了大型溞雄体的产生和卵鞍的形成,高密度的雄体有助于大型溞孤雌生殖雌体向两性生殖雌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巢湖微囊藻和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道贵  谢平  周琼  杨华 《生态科学》2006,25(1):8-12
2002年10月进行了巢湖微囊藻和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现象。白天上层水中的微囊藻密度显著高于下层水中,夜晚逐渐下沉使得下层水中的密度相对高于上层水。微囊藻与叶绿素a、水温、溶解氧和pH等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存在较大的差异。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白天在下层水(1.5m和2.5m)中的密度较高,夜晚则倾向于在上层水(0m和0.5m)中活动。相反,卵形盘肠溞白天在上层水中密度较高,象鼻溞则在11:00和15: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夜晚。汤匙华哲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白天倾向于在下层水中活动,夜晚则逐渐迁移到上层水中。许水蚤在夜晚和凌晨3: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白天。中华窄腹剑水蚤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微囊藻与短尾秀体溞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象鼻溞和卵形盘肠溞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经历了气候变化及日益增强的人类扰动,在多重环境压力胁迫下,该区众多湖泊的环境生态功能出现了明显变化。枝角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于湖泊食物网的中间环节,敏感地响应于湖泊及其流域的环境变化,因此湖泊沉积物中枝角类亚化石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安庆市石塘湖沉积柱中枝角类亚化石序列的建立,结合当地的历史资料和监测数据,揭示了该湖百余年来的历史环境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石塘湖枝角类群落长期以象鼻溞(Bosmina)占优,湖泊环境在1980年左右发生明显的状态转变,枝角类属种从附生圆形盘肠溞(Chydorussphaericus)及底栖属种龟状笔纹溞(Graptoleberistestudinaria)为主的组合向尖额溞(Alonaintermedia、Alonarectangular等)及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的组合转变。1980年以前,自然环境条件为影响枝角类种群动态的主控因素,此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最终成为枝角类种群动态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揭示出浅水湖泊中枝角类亚化石对湖泊营养富集及人类活动扰...  相似文献   

9.
疏浚工程前后杭州西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疏浚工程前(1995年)与疏浚工程后(2003年)杭州西湖四个湖区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包括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以及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对枝角类生物量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湖枝角类平均密度由1995年的1.86ind/L上升到2003年的4.53ind/L,生物量由1995年的0.051mg/L上升到2003年的0.093mg/L,而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则由1995年的10.39下降到2003年的4.33。疏浚后,西湖原第一优势种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的优势度明显下降,一些体型较小的优势种,如长额象鼻涵(Bosmina longirostris)、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和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的优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某些湖区长额象鼻溞和微型裸腹溞取代了长肢秀体溞第一优势种的地位。枝角类年平均生物量与水体年平均叶绿素a和总磷含量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有随水体透明度提高而增加、随pH值增大而下降的趋势。长肢秀体溞、长额象鼻溞和颈沟基合溞在营养水平较低的湖区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生物量,而微型裸腹溞则在营养水平较高的湖区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生物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同被认为是枝角类在湖区间具有不同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受忠 《四川动物》1994,13(1):167-170
尖额溞(Alona)是我国枝角类中种类最多的属。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卷中记载了15种。近几年来.国内又陆续发现了此属的新种、新亚种、新记录种和亚种十余个[2,3,4,5,6,7]。为便于使用,将我国已知的二十余种尖额溞一并编列新检索表并附注新增种类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中国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稀有低额溞-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在低海拔地区实验室内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及生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低额溞在低海拔地区的相应环境中同样生长繁殖良好,其繁殖率、最大生殖量及种群的增长能力不受海拔高度及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定温度条件下(15-31℃,误差为±1℃),喜马拉雅低额溞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在32℃时减慢.在通常培养条件下,喜马拉雅低额溞一般有4个幼龄期(15℃时部分溞体有5个幼龄),16-19个成龄,平均寿命通常为74d(15℃)、54d(20℃)、39d(25℃)和24d(30℃).平均总产仔量在15-25℃最高,分别为449个(15℃)、482个(20℃)和447个(25℃).各温度梯度下的体长增长模型都表明,其体长与龄期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每溞平均生殖量以20℃时最高,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和一生的生殖次数都以25℃时最高,净增殖率(R0)以20℃最高.喜马拉雅低额溞最适合的繁殖温度范围在15-25℃.研究还对该种与相应种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殖量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于湖北渔业资源调查中,发现我国尚未报道过的3种枝角类,现予记述。1 具毛尖额溞Alona setigera Brehm,1931中国新纪录雌体体长0.48—0.59毫米。透明,淡棕色。体侧扁。侧面观背缘略穹弯,向前斜倾,后背缘较高,后背角浑圆,后缘稍直,后腹角宽圆,腹缘平直。壳面有很微淡的花纹:前半部呈多角形,后半部呈砌砖状,但皆不甚规则,且常不易看清。  相似文献   

13.
波纹盘肠溞(Chydorus undulatus Chiang,1963)系蒋燮冶定名的枝角类新种。其主要特征是壳瓣腹缘内面具有双行排列整齐的拱型下陷。标本采集于1956年8月,祗在青海省的隔湖、倒淌河及其附近的沼地等很少处所发现。二十余年来尚未见他处报道。中国动物志已将这种枝角类列为我国的特有种,甚至是青藏高原的特产种。  相似文献   

14.
南靖柑桔的福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fnjianensis)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它跟四种常见的根结线虫有明显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雌虫的头部结构——唇盘呈“X”状,唇盘和中唇之间有沟隔开。此外,雄虫头区无环纹、幼虫唇盘和中唇呈短哑铃状,也有别于其近似种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而其幼虫头区平滑或偶具一条短环纹也有别于前者。  相似文献   

15.
秀体溞(Diaphanosoma)是枝角类栉足族仙达溞科(Sididae)中包括种类最多的一个属,根据已往的记录,共计约有20种。关于我国秀体溞的计载,总共只有7种。最早是由 Spandl 在广东记述了镰角秀体溞(D.excisum Sars)一种。上野益三曾发表过有关我国枝角类的文章多篇,他报告了浙江、四川、台湾、黑龙江、吉林以及内蒙古等地的秀体溞共有6种,即:短尾秀体溞[D.brachyurum(Liévin)],长肢秀体溞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我国脊额细蜂属6种,其中2新种:卜氏脊额细蜂P.buisp.nov.和黑胫脊额细蜂P.nigritibialis sp.nov.;2新纪录种:冠脊额细蜂P.cristatus Townes et Townes和点柄脊额细蜂P.punctibasis Townes et Townes;新种和新纪录种均附有详细特征图,并编制了我国脊额细蜂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膜翅目寄生蜂标本馆(ZJUH)。  相似文献   

17.
波纹盘肠溞(Chydorus undulatus Chiang,1963)系蒋燮治1定名的枝角类新种。其主要特征是壳瓣腹缘内面具有双行排列整齐的拱型下陷。标本采集于1956年8月,祇在青海省的隔湖、倒淌河及其附近的沼地等很少处所发现。二十余年来尚未见他处报道。中国动物志已将这种枝角类列为我国的特有种2,甚至是青藏高原的特产种1。    相似文献   

18.
晋南和银川地区盐水和超盐水体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1981—1984年在晋南和银川地区7个采样区,盐度0.5—286‰间采集222个水样,共见到浮游动物57种,其中轮虫32种,鳃足类14种,桡足类11种。根据出现率和平均密度,下列23种是区系的主要种或较主要种:褶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方尖削叶轮虫、月形腔轮虫、针簇多肢轮虫、爱德里亚狭甲轮虫、环顶巨腕轮虫、蒙古裸腹溞、直额裸腹溞、大型溞、一种象鼻溞、矩形尖额溞、盐水卤虫、亚洲后镖水溞、直刺北镖水溞、近邻剑水溞、短角异剑水溞、广布中剑水溞、等刺温剑水蚤和扁平小剑水溞。除了盐水卤虫外,无论盐水种和淡水种在这里出现的最高盐度均较其他作者记载的为高。文中讨论了盐水动物区系的相似性、内陆水各种浮游动物的耐盐性和盐度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丽尖额溞(Alona pulchella King,1853)是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区、埃塞俄比亚区以及新热带区的一种枝角类。据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卷的记载,在我国只分布于广东、福建、北京、陕西及西藏,而且并不常见,雄性特征也不明。1989年6月中、下旬,在武汉市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只曾用于培养本市东湖的水草而后閒弃室外的小水缸中,出现了美丽尖额溞的种群,而且有雌雄两性以及带卵鞍的个体,这在过去的文献中从未报道过。  相似文献   

20.
R.W.Kiser氏于1948年首先发表了奇异尖额溞(Alona eximia),但他仅描述了该种的雌体。至于该种的雄性,一直是不清楚的。1962年秋,作者等于江西省瑞洪镇鄱阳湖采到奇异尖额溞时,首先发现该种的雄性,后于广东肇庆七星岩采集的样品中亦有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