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为了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罗汉果醇以及阐明罗汉果醇的代谢特点,采用酸水解法从粗罗汉果皂苷 V (含量50%)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罗汉果醇,用大鼠灌胃给药(100 mg??kg-1)方法以及通过 HPLC-ESI-IT-TOF-MSn研究罗汉果醇的代谢特点。结果表明:在粪便中能发现较多氧化产物,在血浆中也能检测到代谢产物。说明罗汉果醇灌胃给药后,能经过吸收和代谢进入血液从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14C标记1,2,7,8-TCDD在鲤体内分布及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C标记1,2,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1,2,7,8Tetrachloro[U—14C]dibenzodioxin,14C1,2,7,8TCDD)初步研究了其在鲤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规律。14C1,2,7,8-TCDD溶解于丙酮/植物油中,腹腔暴露。暴露1、2、4、8、12d后取样,肝脏、胆汁、腹腔脂肪等消化制样后用液闪仪测量放射性活度。肝脏和胆汁内的放射性活度同步变化,都是第8d达到峰值后下降。腹腔脂肪内1—2d放射性明显高于随后取样的样品。肝和腹腔脂肪的分布量之比呈现“S”型变化趋势。暴露4d后,1,2,7,8-TCDD在鱼体内分布的大小顺序为:脂肪>肝脏>消化管>性腺>肾脏>脾脏>皮肤>鳃>肌肉>脑>血液,从分布总量上看脂肪、肝脏、性腺、消化管和肌肉组织是鱼体内分布的主要部位。薄层色谱和放射性自显影以及GC/MS等方法分析了胆汁内的代谢物,并采用不同的溶剂系统来分离了母化合物其代谢产物。结果表明胆汁内母化合物的含量较少,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存在并且胆汁内至少存在3种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法同时分析大鼠血浆和尿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方法:6w龄Wistar大鼠10只,适应性喂养1w后,分装于10个代谢笼中。实验前禁食10h,按体重灌胃给予大鼠50mg/kg白藜芦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和尿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并通过气质联用仪探索性分析不同时间血浆中代谢产物的种类。结果: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在0~1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较好,其R2 分别为0.9995及0.999 6。白藜芦醇灌饲1h后血浆中白藜芦醇浓度达到最大值,约4.79μg/mL,而白藜芦醇苷则到3h后才达到峰值,且其浓度达到白藜芦醇原型含量的5倍,约23.78μg/mL。白藜芦醇及其糖基化衍生物可在白藜芦醇摄入后24h内经尿液大量排泄到体外,排泄率超过摄入量的一半,其中原型占90%以上。气质联用分析进一步发现,机体摄入白藜芦醇3h后血浆中代谢物种类及含量均达到峰值。结论:白藜芦醇进入大鼠体内后在血浆中主要以衍生物形式存在,且代谢主要在摄入后前3h内,摄入后24h内主要以原型形式经尿液排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阴极荧光(CL)成像是一种以电子束为激发源的高分辨荧光成像技术,但生物材料对电子束的敏感性限制了CL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和发展CL技术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电子辐照引起碳基材料的结构损伤、有机基团的降解及荧光猝灭等问题,深入理解电子源对有机荧光团的激发特性。方法 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阴极荧光谱仪系统(SEM-CL),研究电子源对有机荧光团及荧光探针标记细胞的激发特性,观测了有机物的CL信号的发射特性、强度衰减、成像方式及特点。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低能量(2.5~5 keV)和低束流(~10 pA)电子辐照下,有机荧光微珠发射出较强的荧光,CL像分辨率达到~30 nm。荧光微珠经过12 min辐照,信号强度衰减了25%,CL像仍保持了可接受的发光强度和足够的信噪比。此外,还获得了从细胞表面到内部一定深度内,荧光标记的亚细胞结构信息。结论 在SEM-CL系统中,可以同时获得由电子束激发产生的电子像和CL像,实现阴极荧光与电子显微镜关联(CCLEM)成像。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CCLEM技术应用于生物结构研究提供了数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调磁对磁性微球在大鼠体内代谢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交变磁场引发分子振荡产生退磁效应的方法,研究了磁性微球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结果表明,在300LX调磁条件下,能明显加速大鼠体内磁性微粒的代谢速度.可防止磁性微粒在体内蓄积过长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白皮杉醇苷(PG)是藏边大黄中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前期研究发现其极易发生代谢。本文主要研究PG在大鼠体内外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特征。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给予PG(20 mg/kg),采集给药后胆汁样品,采用LC-MS对主要代谢产物进行结构推测。在此基础上,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中PG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并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给予PG,可在胆汁中快速检测到多种PG及其衍生物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中,PG代谢生成两个与体内一致的单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物,其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肝内清除率CLint(Vmax/Km)分别为10.11 nmol/(min·mg)、0.36 mmol/L和0.028 m L/(min·mg)。PG经静脉途径进入大鼠体内可经肝脏被快速地广泛代谢,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是其体内消除的主要途径之一。大鼠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PG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催化PG发生快速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途径并讨论脯氨酸代谢对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由于植物与微生物及动物的脯氨酸代谢途径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文中多处借鉴了微生物和动物的研究结果。一、脯氨酸的合成营养的、示踪的和酶学的实验都已证实谷氨酸(Glu)和鸟氨酸(Orn)是脯氨酸(Pro)的  相似文献   

10.
荧光标记在植物花粉管构造及生长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粉(管)构造及花粉管生长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和新材料不断发展,新荧光标记技术的运用,植物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本文介绍了花粉管生长特性等研究中用到的主要荧光标记物质,包括:苯胺蓝、Flou-3、罗丹明鬼笔环肽、TUNEL标记以及荧光蛋白等的理化性质、作用原理,并对应用荧光标记探索植物花粉管构造及生长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42只过敏性休克豚鼠(实验组28只,空气栓塞组7只,对照组7只)死后0,6,12,24h4个时间点的心、肝、肺、肾、脾、胃、肠、气管及扁桃体组织中的IL-4和5-HT的表达情况。结果(1)IL-4的表达:实验组肺、气管及胃组织呈阳性表达,并以0、6h表达最强,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它脏器、空气栓塞组及对照组所有脏器均无表达。(2)5-HT的表达:实验组肠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它脏器、空气栓塞组及对照组所有脏器均无表达。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4的表达,可望作为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参考指标;肺、气管及胃组织IL-4表达以0、6h表达最强,提示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应尽早尸检。  相似文献   

12.
柿树炭疽菌侵染不同柿树种、品种和部位的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敬泽  徐同 《菌物学报》2005,24(1):116-122
用柿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分生孢子制备孢子悬浮液,接种无核柿、野柿、冬柿和浙江柿的新梢、叶柄和叶片,并观察致病性、附着胞形成和侵染特性。柿树炭疽菌可以侵染无核柿枝条和叶柄以及野柿枝条,但不侵染无核柿叶片、野柿叶柄和叶片,也不侵染冬柿和浙江柿枝条、叶柄和叶片。室内接种试验与田间自然发病结果一致。柿树炭疽菌在不同柿树表面均能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产生在寄主表皮背斜细胞壁间结合处(JACWs)或近结合处的百分率达81%~93%。接种12h后,不同柿树表面都有附着胞形成;36h后,无核柿枝条、叶柄中有侵染菌丝存在;48h后,无核柿枝条、叶柄中观察到膨大初生菌丝和较细次生菌丝,初生菌丝可扩展到相邻细胞中,而野柿枝条中仅观察到侵染菌丝;60h后,野柿枝条中也观察到膨大的初生菌丝和较细的次生菌丝,但初生菌丝仅局限在最初侵染的细胞中,无核柿枝条和叶柄以及野柿枝条中都有分枝的次生菌丝在细胞内、细胞间或相邻的细胞中扩展;直到接种90h后,在冬柿和浙江柿上都未观察到侵染菌丝的形成。结果表明,柿树炭疽菌在不同柿树种和品种上侵染菌丝的形成和扩展方式可能是其寄主专化性(或致病性)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Extreme rigidity of immature starfish oocytes as measured by compression method was found to decline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their maturation when induced by 1-methyladenine (1-MeAde). The onset of this decrease in stiffness occurred within 5 to 9 min of 1-MeAde treatment, well before the breakdown of the germinal vesicle, progressively declining to reach a minimum stiffness after 20 min. Dithiothreitol, known as an artificial maturation-inducing agent, caused a similar change. The stiffness is thus expected to serve as a quantitative indicator of the early process of cytoplasmic events, which would induce the breakdown of the germinal vesicle. Cytochalasin B (3 μg/ml) also reduced the stiffness, but unlike the former two agents, the effect was reversible, and 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process of maturat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cytochalasin B, it became possible to enucleate immature oocytes by centrifugal force. Non-nucleate fragments thus obtained still maintained their marked stiffness, which was decreased by the action of 1-MeAde, with a time-course similar to that of intact oocytes.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可行的细胞色素 P450测定方法。考察了以烷烃为单一碳源的酵母细胞色素P450的一氧化碳差示光谱,峰值约为455nm。观察了烷烃培养的酵母细胞色素 P450在生长期中的消长。比较了十四醇、十四醇添加苯巴比妥、以及正十四烷等三种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和发酵产物的成份。结果表明,细胞色素 P450为烷烃转化成二元酸所必需。烷烃为单一碳源培养酵母时,培养基中过量尿素(0.2%以上)促进烷烃利用和酵母生长,降低细胞色素 P450生成和二元酸的积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本研究室以前报道,提出了烷烃代谢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Abstract— Male albino mice were made aggressive by isolation. When such mice were exposed to a second mouse or placed in a fresh environment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a metabolite of dopamine, in the striatum.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might reflect an alteration in the reuptake of dopamine into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is tissue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