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用于肌肉动态收缩期间非平稳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用短时傅里叶变换、Wigner-Ville分布及Choi-Williams分布计算了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分布,用于信号频率内容随时间演化的可视化观察。通过计算瞬时频谱参数,对肌肉疲劳的电表现进行量化描述。分析了反复性的膝关节弯曲和伸展运动期间从股外侧肌所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发现和在静态收缩过程中观察到的平均频率线性下降不同,在动态收缩期间瞬时平均频率的变化过程是非线性的并且更为复杂,且与运动的生物力学条件有关。研究表明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于动态收缩期间的表面肌电信号可以增加用传统的频谱分析技术不能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骨骼肌持续收缩会诱发产生活性氧。活性氧清除剂可增强小白鼠的负重游泳能力。我们发现活性氧清除剂可改善电刺激蟾蜍腓肠肌离体收缩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体内重要的活性氧清除剂。本文研究GSH对电刺激蟾蜍腓肠肌离体收缩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健康的中华大蟾...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参与P物质对胃肌电活动和胃运动的毒蕈碱抑制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尾核注射P物质能抑制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该效应是通过胆碱能M受体介导的。本文观察到P物质的抑胃效应可分别被尾核注射P物质抗血清、P物质受体拮抗剂[Arg^6,D-Trip^7,MePhe^8]-SP6-11以及多巴胺D2受体了民剂氟哌啶醇所消除;尾核注射多巴胺对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也有抑制作用,且能被尾核注射氟哌啶醇以及阿托品所阻断。据此,我们高想尾核P物质可能是通过多巴胺D2受体 相似文献
4.
5.
6.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飞行座椅模拟飞行员坐姿状态,利用表面肌电技术对不同脊柱前后倾角坐姿的腰部肌肉收缩情况进行评价,为飞行员的坐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共招募20名被试者,每名被试者先后参加三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坐于飞行座椅中并保持躯体中立正直状态,通过调节脚踏板位置使脊柱前后倾角分别固定为90 °、100 °和110 °,要求被试者尽全力使全身肌肉收缩15 s,同时记录双侧多裂肌和竖脊肌的肌电信号,为避免发生肌肉疲劳,每组间隔1分钟。结果:四块所测肌肉在100 °脊柱前后倾角下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均大于90 °(P<0.01);右侧多裂肌在110 °脊柱倾角下的RMS值大于90 °(P<0.05);左侧多裂肌和左右竖脊肌在100 °脊柱前后倾角下的RMS值大于110 °(P<0.05),右侧竖脊肌在100 °脊柱前后倾角下的IEMG值大于110 °(P<0.01);在每组肌肉中,其余脊柱前后倾角之间肌电信号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的脊柱前后倾角中,左右多裂肌和竖脊肌在脊柱前后倾角为100 °的坐姿中能发挥更大的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7.
肌肉收缩为身体的各种活动提供基本动力,例如行走、写字、说话、呼吸、心跳等。肌肉收缩时,肌肉内部的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可概括成三个部分: 一、三磷酸腺苷(ATP)分解所提供的能量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 当运动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到达肌纤维时,肌纤维内一系列微观的兴奋性变化,激发了ATP酶活性,引起ATP分解成二磷酸腺苷(ADP)及磷酸根(P)高能磷酸键的断开可释放较多的能量(E)。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维生素C对离体肌肉收缩的抑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肌肉持续剧烈收缩诱发大量活性氧的产生。我们发现经典的活性氧清除剂和具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天然产物 ,都可以延缓离体肌肉收缩疲劳。维生素C(Vc)是体内重要的活性氧清除剂。本文旨在探讨Vc对离体肌肉收缩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健康的中华大蟾蜍 ,体重 70~ 10 0 g。按体重分组 ,使每组内的体重标准差小于均值的 10 %。分离腓肠肌 ,浸于任氏液中10min后用。电刺激条件为 :2 0VDC ,0 .3ms波宽 ,0 .5Hz。肌肉收缩幅度用杠杆纪录。同只蟾蜍的两条腓肠肌的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 ,故任选一条为处理 ,来自同只蟾蜍的另一条腓肠肌… 相似文献
9.
肌肉收缩实验是中学《生理卫生》课中大纲规定的演示实验之一。在以往采用直接演示肌肉收缩实验中,由于肌肉细小台下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肌肉收缩现象,而且指示器也只能见到小幅度的摆动。我在教学中将原装置适当进行改造,然后将该实验置于幻灯机中进行演示,以弥补演示实验之不足。现将实验装置的制作和演示方法分述如下: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如图1所示,先用宽2厘米,厚1厘米的木条制成框架,然后将一透明度高,厚度2—3毫米的玻璃片,裁成8×12厘米~2,然后嵌入木框架内,并配上指针、木弹簧(或细橡皮筋)。小弹簧(或细橡皮筋)应选弹力在肌肉舒张时能使指针恢复原位,肌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递质对胃窦环行肌功能的调节作用,在离体胃平滑肌上观察了嘌呤拟似物对胃窦环行肌自发性收缩活动和电活动的影响。电活动用传统的细胞内微电极记录,并和收缩活动同步描记于多道生理记录仪。结果表明,嘌呤能P2Y受体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2-methylthio ATP(2-MeSATP)均增强胃窦平滑肌的收缩活动,但不影响电活动,而且ATP和2-MeSATP对胃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增强作用可被嘌呤能P2Y受体阻断剂,reactive blue-2和苏拉明(suramin)所阻断。用100μmol/L α,β-MeATP引起的脱敏感使P2X受体被阻断,ATP增强胃窦平滑肌收缩活动的效应不受影响。嘌呤能P2X受体激动剂,α,β-MeATP明显抑制胃窦环行肌自发性收缩活动,同时使膜电位明显超极化。ATP对胃窦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不被L型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nicardipine)阻断,但细胞外用无钙液灌流时这种效应则完全被阻断。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预先处理20min后,ATP和2-MeSATP仍能增强胃窦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活动。以上结果提示:(1)ATP和2-MeSATP通过嘌呤能P2Y受体增强胃窦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活动,而α,β-MeATP或β,γ-MeATP通过嘌呤能P2X受体使膜电位超极化,引起胃窦平滑肌的舒张;(2)ATP和2-MeSATP增强胃窦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活动的效应依赖于细胞外钙,但钙离子进入细胞的途径并不是电压依赖性钙通道;(3)ATP和2-MeSATP增强胃窦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活动的效应不通过前列腺素介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肌电指标分析拳击运动员上肢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效果。方法:用Mega公司的ME6000肌电图仪记录分析10名女子拳击运动员上臂肱二头肌(主动肌)与肱三头肌(拮抗肌)、前臂屈肌(主动肌)与伸肌(拮抗肌)和腰部肌群的运动诱发肌电,规定运动为手持2.5 kg的哑铃负荷进行直拳空击运动直至局部肌肉力竭。结果:直拳空击运动至局部肌肉力竭过程中,上肢拮抗肌的中位频率(MF)下降幅度和速度大于相对应的主动肌,且从肌群作功来看,主动肌作功百分比较拮抗肌大。其中9名普通运动员腰肌的肌电频率(MF)均值较1名指定样本世界冠军的下降缓慢,而且其作功百分比都较小。结论:通过对普通女子拳击运动员上肢和腰部肌群肌电指标测试与世界冠军的比较分析,提示本研究中所测普通拳击运动员拮抗肌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不足,有待加强该部肌肉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genistein(GEN)对离体豚鼠右心室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离体豚鼠右心室肌置于装有K-H液的灌流肌槽中,待平衡后,加入各种药物观察心室肌收缩活动的变化。结果:GEN和异丙肾上腺素相似,可增强右心室肌的收缩活动,GEN(1~100μmol·L-1)的作用还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心得安(1μmol·L-1)和异搏定(0.5μmol·L-1)虽可明显阻断异丙肾上腺素(1μmol·L-1)的正性肌力作用,但对GEN(50μmol·L-1)的心肌收缩增强效应无明显改变;同时发现GEN(1,10μmol·L-1)温育后,对细胞外液Ca2 浓度升高而诱发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也无明显影响。另外,它莫西芬(1μmol·L-1)及SQ22536(1μmol·L-1)可减弱GEN的正性肌力作用,bpV(1μmol·L-1)也可部分阻断GEN的这种作用。结论:GEN可增强右心室肌的收缩活动,其作用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钙通道的激活无关,可能与cAMP的胞内信号转导以及酪氨酸激酶途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哌替啶对心室肌收缩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哌替啶对心脏收缩的直接效应 ,并探讨其相关机制。采用Langendorff灌流心脏模型 ,观察了哌替啶对大鼠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并用荧光测钙技术和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哌替啶作用的钙离子机制。结果显示 ,哌替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离体灌流心脏的LVDP×HR、 +dP/dt和 -dP/dt,而升高LVEDP。在酶解分离的心室肌细胞上 ,哌替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收缩时的钙瞬变幅度 ,并升高舒张末期的钙水平。哌替啶不影响高浓度咖啡因诱导的内钙释放。哌替啶使L 型钙电流强度降低到给药前的 67 4± 10 1% ,而不改变钙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电位。哌替啶减弱钙电流的作用并不能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所阻断。以上结果表明 ,哌替啶能通过非阿片受体介导的途径阻断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对心室收缩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个简单、自制的用于肌肉等长收缩记录的机械电换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学研究中用记纹鼓描记肌肉收缩特性曲线有许多缺点:频率响应低、灵敏度小和精确度差。国外把力或移位用各种办法转换为电讯号来制造不同种类的机械电换能器。常用的是能随力和移位改变而有电阻、电感、电容等改变的元件。生理学研究中广泛采用机械——电换能器(如研究肌肉的机械特性等)。这些换能器都是进口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实验在46只急性麻痹清醒的猫上进行。以每秒100次的重复电脉冲刺激脊髓背部(L_1)可以抑制刺激腓肠神经在延脑内侧网状结构所引起的诱发电位,抑制后效应可持续5—10分钟。在12只动物上进行了脊髓部分横断的分析,在腰2水平切断刺激部位以下的两侧侧索靠近背角部分的纤维(简称背外侧索),上述抑制作用大大减弱。如再在刺激部位上、下(胸13及腰2)分别切割背索,则抑制效应完全消失。在刺激部位以上切断两侧背外侧索并不影响抑制效应的出现。在10只动物上将背索及背外侧索从脊髓本体上分离,以观察直接刺激的效应。结果表明,分别刺激两侧背外侧索或背索对延脑诱发电位都有抑制效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如同时刺激分离的背外侧索及背索则诱发电位在整个刺激期间完全被抑制,其效应与背部电刺激相似,只是所需要的电流强度较弱。上述观察证明,脊髓背部电刺激对延脑网状结构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背外侧索的下行通路和背索的上行及下行通路而实现的。背外侧索的作用大于背索,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脊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肌球蛋白工作循环的机械化学偶联模型出发,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和生化热力学原理,结合肌球蛋白单分子实验结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研究了肌肉收缩过程中的力与速度关系,发现结果与Hill特性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改变实验条件,肌纤维可发生从收缩到自发振动的相变。为了研究这一现象,引进了描述肌纤维内部弹性成分拉伸长度与张力关系的表达式,利用肌肉态方程并考虑肌纤维的特殊结构,给出了描述肌纤维收缩及自发振动的统一动力学方程。从动力学方程出发,肌纤维自发振动的发生条件得到了自然解释,所给出的振动周期和振动曲线同实验结果相符,并给出了一些新的理论结果。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从肌球蛋白单分子性质、肌纤维组织结构到肌纤维功能的信息整合。 相似文献
19.
贻贝肌肉收缩时钙通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贻贝前足丝收缩肌在直流电或交流电刺激引起收缩时,纤维钙的外向通量和内向通量都增高,其程度和收缩的大小有平行关系。用氧化钾或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挛缩时,纤维钙的内向通量也增高。从这些结果来看,贻贝肌肉的收缩或挛缩和钙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