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滇重楼多糖对牛蛙心脏和腓肠肌二者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比较其异同.方法: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低(1.25 mg/mL)、中(2.5 mg/mL)、高(5 mg/mL)浓度的滇重楼多糖溶液,利用BL-420F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前后的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制备牛蛙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相似文献   

2.
(续 2 0 0 1年第 9期第 36页 )37.(8分 )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 ,制备带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 (见图甲 )。插管内的液体是任氏液 (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 ) ,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 ,插管内的任氏液液面随蛙心的收缩与舒张而上下移动。请回答 :(1)刺激支配蛙心甲的神经 ,心跳减慢减弱 ,起这种作用的神经是。(2 )现提供 2支吸管、2个带有与甲相同装置的离体蛙心 (乙和丙 )、任氏液。  利用上述材料和用具 ,设计 1个简单实验 ,证明神经受刺激后 ,心室腔内存在引起蛙心搏动变化的某种“物质”。得分38.(8分 )为证实“二氧化碳是…  相似文献   

3.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传统的方法是将普通电极接触在体蛙(或蟾蜍)心心室,在心舒张期给予单个刺激,通过描记装置观察心室的反应。由于电极与心室接触的紧密程度不易控制,一般均有接触不良或妨碍心搏影响描记等缺陷。我们参考了有关实验方法,改进了这一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器材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装置一套,漆包线。实验方法和原理在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装置的基础上,用一直径约0.2毫米的漆包线(线端去掉漆膜)系在蛙心夹上。再取另一同规格的漆包线插入蛙心插管内任氏(Ringer)液中作为无关电极。将两漆  相似文献   

4.
1866年蛙心灌流技术的建立开创了离体器官灌流的新纪元,目前蛙心灌流依然是医学和生物学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实验。简要回顾蛙心灌流技术的历史及利用蛙心灌流实验曾经取得的成就,结合当前实验教学的实际问题,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蛙心灌流过程中心肌收缩力不稳定的根源,并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使蛙心灌流实验中心肌收缩力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讲述心脏自动节律性搏动时,把制备好的离体蛙心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再把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学生在屏幕上可清楚地看到蛙心节律性搏动的情况。在培养皿中加上肾上腺素,可见心脏搏动加快,说明体液对心脏的调节。让学生观察时,计算每次心跳所间隔的时间,得出心脏具有自动节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一种简易的家兔离体心脏灌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鹏  吴萌  魏香 《生物学通报》2006,41(5):44-45
生理实验中的经典实验,蛙心灌流给研究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平台,但是蛙心的结构毕竟区别于哺乳动物的心脏,研究结果不能说明药物对哺乳动物心脏的影响。然而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外存活条件苛刻,设备复杂,非一般教学实验室能够实现。介绍了一种在常规生理教学实验室可以实现的简易的哺乳动物心脏离体灌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烟草茎薄层培养直接形成花芽及其极性现象(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的表皮薄层组织离体培养在IAA和KT的适当浓度下能直接形成花芽原基或营养芽原基。形成花原基的潜在能力,在花梗区到茎基部有明显的生理梯度。花原基细胞核的DNA含量高于营养芽及愈伤细胞。培养基中IAA和KT浓度相等(10~(-6)mol/L)时,花芽原基发生在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有极性表现。KT浓度提高(10~(-5)mol/L)则两端均发生营养芽原基;KT浓度降低(10~(-7)或5×10~(-7)mol/L)则两端发生愈伤组织,极性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和评价两种离体蟾蛛心脏灌流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分别用传统实验操作方法和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法进行"蛙心灌流"实验,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在心脏插管所需时间、从处死动物到心脏离体所用时间、离体后心脏存活时间、操作中动脉瓣受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的离体蛙心实验操作方法相比,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实验的成功率更高,标本的存活时间更长,蛙心的收缩力更强,并且差异均能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Hallowell)卵是研究正常个体发育和实验发生学以及教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但黑斑蛙卵的发育系在水内进行,需经常补充及更换培养液,在操作上不方便。 基于自然界中产卵在水外发育的两栖动物之普遍存在,正常产卵于水内发育的黑斑蛙卵是否也可以进行水外培养呢?遵照毛主席关于“你要有知识,你就得  相似文献   

10.
2021年9月在沈阳市蒲河湿地公园(41°41′54″N,122°52′19″E,海拔35 m)采集到3号无尾两栖类动物,经形态特征比较确认为侧褶蛙属(Pelophylax)金线侧褶蛙种组(P.plancyi species complex)的物种。基于线粒体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联合构建的侧褶蛙属部分物种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显示,采集到的侧褶蛙标本与朝鲜侧褶蛙(P.chosenicus)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0.95)。综合形态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侧褶蛙属的朝鲜侧褶蛙,系中国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麝香是珍贵的中药材,也是优质定香剂。现已证明,麝香对中枢神经、离体子宫、气管平滑肌及心脏等有广泛的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木村正康1978)。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麝香对包括两栖类动物在内的离体心脏具有加强心搏的作用(Mukno-padhyay,A.eta1,1973;木村正康等,1968)。但也有认为单独使用麝香对心脏机能无任何影响,只有与其它药物合用时,才能诱发其复合效果。例如与肾上腺素合用则可激动β受体增强儿茶酚胺效应(1975)。另有报道蛙心脏的肾上腺素受体夏天为β型;冬天则为α型。Kunoseta11976和Nikerson并证明蛙离体心脏当灌流液的温…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鼠尾I型胶原为支架构建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探索在此模型中常规培养液和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培养液对MRC-5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以及这两种培养液对细胞在胶原表面上生长状态的影响。应用此模型初步观察了人巨噬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结果显示,常规培养液和PDGF培养液均能使细胞相互交错,形成多层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PDGF培养液有利于早期促进细胞呈树突状伸展,常规培养液更有利于细胞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多层立体的网状结构。常规培养液可促进细胞在胶原表面聚集,PDGF培养液则有利于细胞以单个细胞方式进行迁移。三维胶原体系内生长的MRC-5细胞感染HCMV病毒后,也能呈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由此提示,鼠尾I型胶原与MRC-5细胞构成的三维培养模型,有望进一步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形态学以及病毒感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瓜子叶培养物花芽形成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黄瓜(Cucumissativus)子叶培养物在离体培养2~5d时,在子叶柄上可见花原基,再过2~3d,可见花原基上产生一轮二次突起,标志着花原基分化已经开始。培养基中添加kinetin(KT),可以明显增加花原基的形成数,可以显著促进花原基的分化和花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夏敏  杜瑞卿  赵田田  张斐  刘婷婷 《四川动物》2012,31(4):623-625,629
利用斯氏蛙心灌流方法,以心率和心搏幅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10%、20%、25%、30%、40%6个浓度梯度的绿茶浸出液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5%~30%的绿茶浸出液对蟾蜍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都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低于25%和为40%时,虽有影响,但不显著(P>0.05)。因此25%~30%的绿茶浸出液具有一定的强心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外来物种黄顶菊花器官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花序发育过程中蝎尾状聚伞花序、头状花序和小花的形成.黄顶菊的花序由主轴及一至三级分枝组成,各级分枝交互对生,形成方式相同.植株主轴和侧枝顶端的每个花序由3~6个蝎尾状聚伞花序密集而成;每一蝎尾状聚伞花序由5~15个头状花序组成;每一头状花序中有4~11枚小花.小花分化顺序为5个花冠原基、5个雄蕊原基和2个心皮原基.2007年,天津地区黄顶菊的花期是7月下旬到9月下旬.7月中旬,花序和花器官原基不断形成并分化,至花器官成熟经历的时间约15 d.  相似文献   

16.
2022年6月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化龙山自然保护区(32°00′01″ N,109°17′05″ E,海拔1 641 m)采集到1号无尾两栖类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确认为臭蛙属(Odorrana)物种,基于线粒体16S rRNA分子片段对臭蛙属35个物种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其与模式产地四川南江的光雾臭蛙(O. kuangwuensis)在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中聚为一支,支持率高达99%,且遗传分化较小,应属种内关系。综合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臭蛙属的光雾臭蛙,系陕西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此发现为光雾臭蛙在大巴山脉分布的连续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西永丰发现长肢林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8年6至8月在江西省永丰县、福建省明溪县和武夷山市开展两栖动物调查时采集到5个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长肢林蛙(Rana longicrus),其隶属无尾目蛙科(Ranidae)蛙属。该种最初仅发现于台湾地区(费梁等2009)。2011年10月,胡诗佳等(2012)在广东省惠东县发现该蛙;2012年3月,杨军校在福建省拍到该蛙照片(中国  相似文献   

18.
对倭蛙属(Nanorana)已知3种: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倭蛙(N.pleskei)和腹斑倭蛙(N.ventripunctata)的肩带作了连续切片后进行Masson染色,发现其上喙骨(epicoracoid)的融合与重叠的状况与虎纹蛙(Rana rugulosa)较相似,而与无尾目中其它物种已知的肩带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倭蛙属和虎纹蛙等与已知肩带类型的蛙亚科其它的物种在系统进化中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最近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离体茎段形态发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猕猴桃离体茎段的形态发生过程中,6-(3-甲基-2-丁烯基氨基)嘌呤(2ip)像玉米素一样有促进离体茎段植株再生的良好效果,6-BA 次之,而激动素(K)几乎无作用。当赤霉素(1ppm)或赤霉素(1,5,10ppm)与玉米素(1ppm)联合应用时,无例外地均对器官分化起抑制作用。愈伤组织起源于离体茎段的形成层及韧皮部,部分初生木质部分子亦参与了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上的芽发生于愈伤组织的表层,其内方的若干细胞亦加入了芽原基的形成。在个别情况下,芽原基亦发生于深层。芽原基形成时有淀粉积累,但在它近表层及两侧叶原基发生的地方,淀粉粒却很少或不存在。从芽原基向内至薄壁组织部分,淀粉粒由小到大,由稀到密这一梯度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亚洲百合的花丝进行离体培养,并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诱导效果最好的材料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花丝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器官形成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花丝在MS+BA0.5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好。离体培养后其形态学下端切口内方的1~3层细胞首先启动脱分化,然后是内方的10~12层细胞,而其他部位的细胞自始至终未启动脱分化。亚洲百合的再生方式为器官发生型,器官通过胚性愈伤组织间接产生,在胚性愈伤组织团表面附近形成芽原基,或在胚性愈伤组织团内部形成根原基,有时同时分别在内、外形成根原基和芽原基后再通过维管组织连接成完整的植株。本研究为亚洲百合的人工调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