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匙羹藤叶中匙羹藤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匙羹藤叶中匙羹藤酸的含量测定@秦民坚@叶文才@张健@田中俊弘¥中国药科大学¥岐阜药科大学匙羹藤;匙羹藤酸;含量测定匙羹藤叶中匙羹藤酸的含量测定秦民坚叶文才张健田中俊弘(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岐阜药科大学,岐阜502日本)Determinatio...  相似文献   

2.
匙羹藤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就国内外对匙羹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匙羹藤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两种土壤含水率下匙羹藤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清  李锋  蒋水元  韦霄  蒋运生  王满莲   《广西植物》2007,27(3):508-512
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生长于两种土壤含水率下的当年生匙羹藤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匙羹藤叶片的光饱和点(LSP)200~400μmol.m-2.s-1,光补偿点(LCP)12.1880~12.5593μmol.m-2.s-1,表观量子利用效率(α)0.0472~0.0508mol.mol-1,为阳生植物,但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2)叶片CO2补偿点为70.97~73.75μmol.mol-1,CO2饱和点在1115.51~1687.99μmol.mol-1,羧化效率7.35×10-3~8.64×10-3μmol.m-2.s-1,表明匙羹藤为C3型植物。(3)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4:00左右是匙羹藤水分利用率的最高时段。(4)含水率高时饱和净光合速率(Pm)、表观光合量子利用效率(α)、光饱和点都比含水率低时高,但光补偿点却比含水率低时低,说明匙羹藤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利用全日照的强光,光合潜力较大,生长较好;含水率低时匙羹藤的CO2补偿点较低,说明匙羹藤能利用较低的外界CO2浓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表明含水率低时匙羹藤的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匙羹藤组织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匙羹藤无菌种子苗为外植体,通过预备实验确定基本培养基后,采用完全实验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两因素配合和多因素组合(NAA、TDZ、2-ip、IAA、6-BA和KT)对匙羹藤芽体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匙羹藤组织培养最适的基本培养基为N68;N68+NAA0.05mg/L+2-ip0.4mg/L+TDZ0.001mg/L利于芽体增殖,可用于继代培养;N68+NAA0.05mg/L+TDZ0.005mg/L促进植株长根,可用于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5.
云南匙羹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云南匙羹藤(Gymnema yunnanense Tsiang)的粗甙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C_(21)甾体甙元。其中一个新甙元,命名为吉马甙元(gymnemarsgenin),经光谱数据和化学反应证明其结构为12-β-氧-苯甲酰-20-氧-肉桂珊瑚甙元。  相似文献   

6.
以匙羹藤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茎段、茎尖和叶片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用SPSS软件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的能力不同,依次是茎段、叶片。叶片诱导出非胚性愈伤组织,茎段、茎尖利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0.5 mg/L,诱导率为84.5%,愈伤生长旺盛,分裂快,颜色为淡黄色。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效果最好的条件是MS+NAA 1.0 mg/L+IBA 0.1 mg/L,分化率达到90.6%,最佳的生根条件是1/2 MS+NAA1.6 mg/L,生根率为100%。这为研究匙羹藤的组织的脱分化、分化以及胚状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奶菜族7属11种植物的花粉器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萝藦科(Asclepiadaceae R.Br.)牛奶菜族(MarsdenieaeBenth.)7属11种植物花粉器的形态特征。该族植物花粉块直立或平展,通常呈椭圆形、长圆形、肾形或球形;花粉块膜表面平滑、波浪状、脊状或粒状;娃儿藤属(TylophoraR.Br.)的花粉块膜具独特的表面纹饰,与其它属植物差异较大;匙羹藤属和娃儿藤属的花粉块柄不发达,眼树莲属(Dischidia)和纤冠藤属(Gongronema)的花粉块柄发达。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匙羹藤(Gymnema yunnaflense Tsiang)中分离得到2个新C_(21)甾体甙,命名为云南匙羹藤甙A(Ⅰ)和B(Ⅱ)(gymnemaroside A, B)。据化学反应和光谱数据,推定其结构分别为:本波甙元3-氧-β-D-葡萄糖吡喃基-(1→4)-3-氧-甲基-6-去氧-β-D阿洛糖吡喃基-(1→4)-β-D-加拿大麻糖吡喃基-(1→4)-β-D-加拿大麻糖吡喃甙〔penupogenin 3-O-β-D-glucopyranosyl-(1→4)-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和吉马甙元3-氧-β-D-葡萄糖吡喃基-(1→4)-3-氧-甲基-6-去氧-β-D-阿洛糖吡喃基-(1→4)-β-D-加拿大麻糖吡喃基-(1→4)-β-D-加拿大麻糖吡喃甙〔symnemarsgenm 3-O-β-D-glucopyranosyl-(1→4)-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d)-β-D-cymar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9.
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化学教室教授栗原良枝等确立了有味觉变革作用的西非产植物蛋白奇迹素的抽提、精制法,测定了氨基酸序列。奇迹果中只含200μg奇迹素,而且收获后在室温下很快变性,这项成果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大量生产奇迹素开辟了道路。另外,栗原除把酸味变为甜味的奇迹素外,还分析了来自植物的抑制甜味的萜类化合物(如森林匙羹藤酸等)的构造。这种味觉变革物质的结构有可能关系到甜味等味觉机制的解明。这项成果还将  相似文献   

10.
以萝藦科植物匙羹藤为对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传统上分属于夹竹桃科3亚科植物的叶下表皮特征。结果表明:(1)所观察的夹竹桃科25种植物叶下表皮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如少数物种具有表皮毛;部分角质层表面有丝状蜡质;叶下表皮纹饰有条纹状、脊状皱褶增厚、块状突起、花蕊形和较平滑等类型;气孔大小差异较大,气孔外拱盖和内缘形状分浅波状和较平滑2种类型,气孔保卫细胞极区有T型加厚和无T型加厚两种类型,气孔外拱盖与表皮细胞间分凹陷和连续两种类型等,这些叶表皮特征对夹竹桃科植物属内和属间类型的分类以及对疑难类群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夹竹桃科25种植物的绝大部分种的叶表皮气孔类型、气孔外拱盖及其内缘形态基本一致,但叶表皮纹饰、气孔外缘角质层特征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在属内各种和属间有较大的差异。(3)萝藦科植物匙羹藤与夹竹桃科植物盆架树在气孔形状,叶片气孔外缘角质层特征、气孔外拱盖等叶表皮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推测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可能较近,而且萝藦科与夹竹桃科中一些植物的系统位置需进一步的研究。(4)本研究结果支持仔榄树属应从山橙族中分离出来独立成族,海杧果属应从萝芙木族中独立出来的观点;但不支持新的分类方法中将糖胶树和盆架树同归属于鸡骨常山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匙头叶蝉亚族及其模式属匙头叶蝉属(角顶叶蝉亚科:匙头叶蝉族)在中国分布,描记了采自中国贺兰山的新记录种:匙头叶蝉Eupelix cuspidata(Fabricius,1775),提供了整体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  相似文献   

12.
<正>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是双子叶植物纲防己科(Menispermaceae)、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根据雌花花被状态、雌雄花的萼片和花瓣数量、根的形状等,千金藤属植物分为山乌龟亚属、粉防己亚属和千金藤亚属。千金藤属植物全世界有60种,我国有39种1变种。千金藤亚属植物在我国有12种,如千金藤、光叶千金藤(S.japonica var.timoriensis)、桐叶千金藤(S.japonica var.discolor)、雅丽千金藤(S.elegans)、纤细千金藤(S.gracilenta)、草质千金藤(S.herbacea)、西南千金藤、四川千金藤(S.subpeltata)、景东千金藤(S.chingtungensis)等。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了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后,我带着生物课外小组的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课外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影响。2 动物与器材同一雌蛙产下的受精卵培育成蝌蚪(10mm左右)40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000ml广口瓶2个、有孔匙羹、平底玻璃碟1个、方格纸(1mm×1mm)13张、绿藻、甲状腺制剂(把药用甲状腺片与等量面粉一起研磨碎,加水调成糊状,阴干后再研碎成粉末状即成)5g。3 方法与步骤3.1 将蝌蚪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饲养于下列2个广口…  相似文献   

14.
三叶木通茎藤及果实性状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湖南、湖北两省野生三叶木通9个茎藤及果实性状的广义方差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探讨了三叶木通种源质量及优良品种茎藤、果实性状的选择重点。广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鹤峰产地的野生三叶木通,9个茎藤及果实性状综合评价为最好,其次是湖北省宜昌、湖南省石门、永定、慈利产地的三叶木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叶木通优良品种茎藤及果实性状选择中,果皮厚度、单果重、籽重、果皮重及茎藤纹理为第一主成分要素,为首选性状;果实容重、茎藤容重、茎藤色泽及果皮率为第二主成分要素,为比较重要的选择性状;适当注重较深茎藤色泽性状的选择,有可能尽量减少果实容重下降。所以,三叶木通茎藤及果实性状的选择,可以考虑3个主选性状:茎藤纹理及单果重为主体的果实性状、茎藤色泽性状和茎藤容重性状。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棕榈科11种省藤属植物的基因组总DNA进行EcoRⅠ+TaqⅠ与EcoRⅠ+PstⅠ限制性双酶切,采用AFLP标记技术分析其亲缘关系.用12对引物对11种棕榈藤的30个代表植株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扩增谱带998条,其中多态条带981条,多态性带达98.3%.用MEGA 4.0软件中p-distance计算结果显示,11种棕榈藤30份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在0.050~0.391之间,平均为0.297;当遗传距离为0.15时,11种棕榈藤可聚为4个组;第Ⅰ组包括直立省藤、滇南省藤、杖藤、小省藤、勐腊鞭藤、长鞭藤、褐鞘省藤共7个种,第Ⅱ组仅有云南省藤1个种,第Ⅲ组由宽刺藤和泽生藤2个种构成,第Ⅳ组仅含省藤一种,可能为新种.AFLP检测结果表明,以形态特征为依据所划分的鞭轴亚属(Rhachicirrus)植物单独聚为一类;而原始省藤亚属(Protocalamus)和省藤亚属(Calamus)两个亚属的物种在整个聚类图上互相交叉渗透,各亚属植物未能独立成组;省藤亚属植物种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因此,省藤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亚属的标准、依据还需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钟藤分类考证及补充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旋花科植物金钟藤在中国华南地区已蔓延暴发成为"森林杀手",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该文对金钟藤的系统归隶、基名与异名、模式标本、分类文献,以及相关种进行考证和分析,澄清了一些误解和标本鉴定的错误,论证了金钟藤变种黄毛金钟藤在中国仅产于广西,而云南产的黄毛金钟藤实为铜钟藤,并把Merremia biosiana var.sumatrana van Ooststr.作黄毛金钟藤的新异名处理。  相似文献   

17.
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茎藤生长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个不同产地的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自然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5个茎藤生长性状与5个气候因子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一要素,月平均气温和月有效积温与小区总茎藤总长度、单株主茎长度和小区茎藤材积相关性最强;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二要素,表现出高湿少光有利于茎藤生长,低湿足光有利于茎藤萌梢。  相似文献   

18.
国产省藤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产棕榈科省藤属(Calamius L.)15种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12种为首次报道。省藤属的花粉均为两沟型花粉,外壁覆盖层多为网状纹饰(大喙省藤C.macrorrhynchus)或具穿孔(华南省藤C.rhabdocladus)。首次发现省藤属花粉的外壁纹饰存在穿孔和外壁疣状突起的类型(阔叶鸡藤C.pulchellus)以及皱波状突起的类型(长鞭省藤C.flagellum)。花粉的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外壁是否有突起,外壁厚度和网状纹饰网眼的大小,对于省藤属的种级分类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匙唇祝蛾属研究与新种记述(鳞翅目:祝蛾科)武春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祝蛾科;匙唇祝蛾属;新种;中国匙唇祝蛾属SpatuligNatha是Gozmdny1978年建立在祝蛾亚科(Lecithocerinae)中的一个单型...  相似文献   

20.
廖苗  曾思金  唐光大 《广西植物》2022,42(10):1717-1729
秦岭藤属(Biondia Schltr.)是中国特有属,约13种,驼峰藤属(Merrillanthus Chun&Tsiang)是仅在我国与柬埔寨分布的单种属,目前两个属均被归并到白前属(Vincetoxicum Wolf),由于取样和系统发育分析尚存一些欠缺,因此其系统位置和归属尚需进一步确认。该文使用2个核糖体基因序列片段(ITS、ETS)、5个叶绿体基因序列片段(psbA-trnH、trnG、trnL、trnL-F、trnT-L),以及二者的合并数据,重建娃儿藤亚族(Tylophorinae)(包含属的模式秦岭藤[B.chinensis Schltr.=V.shaanxiense(Schltr.) Meve&Liede]与驼峰藤[M.hainanensis Chun&Tsiang=V.hainanense(Chun&Tsiang) Meve, H. H. Kong&Liede])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秦岭藤属与驼峰藤属均包含在白前属中,秦岭藤与青龙藤[B.henryi(Warb.) Tsiang&Li=V.henryi(War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