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土木香根中两个主要倍半萜内酯-异土木香内酯(1)和土木香内酯(2)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修饰产物的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并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经结构修饰得到4,15β-环氧异土木香内酯(1b)、5α,6α-环氧土木香内酯(2b)、13α-甲氧基甲基土木香内酯(2d)等11个化合物,其中产物2d未见有文献报道.产物1b、2b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母体化合物,其他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均弱于母体化合物.推断11,13-去氢内酯基团是该类倍半萜内酯体外抑制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必需的活性基团,环氧基团的引入对化合物的抑制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近红外光谱法在快速测定木香药材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应用。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采集木香的近红外光谱,以HPLC测量值为参考值,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定量模型,并用未知样品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所建定量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校正均方差(RMSEC)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783、0.161和0.374;经外部验证的预测相关系数(r2)和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546和0.162。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结果准确,无污染,可用于木香药材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银杏内酯是从裸子类植物银杏中提取的化合物,属于二萜类内酯,主要分为银杏内酯A、B、C、J、K、L和M (ginkgolide A, B, C, J, K, L, M)及属于倍半萜内酯的白果内酯(bilobalide, BB),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的功能。其中银杏内酯B (ginkgolide B, GB)是生理活性最强的。目前银杏内酯主要从银杏叶和根的提取,少量可由生物合成提供。因其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微弱的副作用而被广泛用于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保护神经系统等方面。近年来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银杏内酯可以抑制多种肿瘤,有望将其大量运用于癌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鄂西南不同核用银杏品种叶片中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含量,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联用方法测定微量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含量,分析柱为ZORBAX C18(2.1×5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飞行时间质谱作为检测器,选择离子采集方式。方法测定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2~4μg/m L,相关系数为0.9996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5%。测定结果表明,在四个核用银杏品种中,恩银23号具有较高的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含量,同时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及C总含量比例较佳,可以作为叶用银杏发展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竹柏中两个新二萜双内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竹柏[Podocarpus nagi(Thunb.)Zoll. et Mor. ex Zoll.]种子中分离到两种新化合物:表赛络文C(1)和竹柏内酯甙B(2),并用波谱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化合物1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性,化合物2则无活性。  相似文献   

6.
红根草内酯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曾报道从红根草(Salvia prionitis Hance)中分得新二萜醌类化合物去氢丹参新酮,红根草对醌,3-羰基红根草对醌及新天然产物红根草邻醌等成分。在进一步研究红根草的活性成分时,又分得一新的二萜醌类化合物——红根草内酯(Ⅰ)。红根草内酯为浅黄色棱形结晶,熔点205—206℃,分子式 C_(15)H_(14)O_3(~1H RMS M~+242.0938)。红外光谱示 v-内酯(1750cm~(-1)),芳香环(1505,1485 cm~(-1))以及酚羟基  相似文献   

7.
海洋真菌杂色曲霉F62丁内酯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婷  董世豪  朱平 《菌物学报》2014,33(3):706-712
为了深入研究相似蜂海绵相关真菌杂色曲霉F62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大米固体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从中共得到6个丁内酯类化合物,分别为丁内酯Ⅰ(1)、丁内酯Ⅱ(2)、丁内酯Ⅲ(3)、丁内酯Ⅳ(4)、丁内酯Ⅶ(5)、Aspernolides A(6),其中化合物1在10μmol/L时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为8.73μmol/L。  相似文献   

8.
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和化感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酸酐对穿心莲内酯进行乙酰化,得乙酰穿心莲内酯,比较研究了乙酰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对部分细菌、霉菌、酵母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小麦、萝卜、青菜和黄瓜等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发现:乙酰穿心莲内酯对少数参试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弱,但对大多数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强,尤其是在较高浓度下,乙酰穿心莲内酯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黑根霉菌(Rhigopus nigricans)、苹果酵母菌B13(Sour-dough starterB13)和辣椒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活性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两者对参试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低促高抑"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中银杏内酯B及白果内酯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文中作者已报道从我国特有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子中分到银杏内酯A及C(ginkgolide A,C),本文报道从银杏叶中分到的另外二个结晶,经理化性质、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鉴定结晶Ⅲ为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结晶Ⅳ为白果内酯(bilobalide),后者为国内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0.
银杏萜内酯的分布与矮壮素对其生物合成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杏萜内酯分为银杏内酯A、B、C、J、M(ginkgolide A、B、C、J、M)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主要存在于银杏叶与根内,近年的研究指出银杏萜内酯分别在银杏叶和根中生物合成[1],Cartayrade等人[2]通过叶片生根实验发现生根叶片的银杏萜内酯含量显著高于未生根叶,因而认为银杏萜内酯是在根部合成,然后运输到叶中积累,目前对此还缺乏进一步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1.
叶下花中的愈疮木内酯甙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下花(Ainsliaea pertyoides Fr. var. albo-tomentosa Beauverd)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有小毒,产于我国西南各省,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过敏性皮炎等。我们从全草中分离出一个愈疮木内酯甙(guaianolide glucoside),经IR、~1H NMR、~(13)C NMR、MS和x-晶体衍射分析,测定结构为lα-H-愈疮木-4 (15)-烯-6α-12-内酯-10α-O-β-D-葡萄吡喃糖甙(lα-H-guai-4 (15)-en-6α-  相似文献   

12.
天名精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天名精全草中分得天名精内酯酮,特勒内酯,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其中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三裂蟛蜞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成分及其化感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外来种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全株中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异丁酰基-三叶拉色芹内酯(1)、1 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 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2)、1 β,9α-diacetoxy-4α-hydroxy-6 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3a)、1 β,9α-diacetoxy-4α-hydroxy-6β-methacryl-oxyprostatolide(3b)、1 β,4α-dihydroxy-9α-tigloyloxy-6β-methylpropanoylprostatolide(4a)、9α-angeloyloxy-1 β,4α-dihydroxy-6 β-methylpro-panoylprostatolide(4b)。除1和3a外,其余4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试验发现化合物1、2、3a和3b的混合物以及4a和4b的混合物对萝卜、小白菜和西红柿的幼苗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a和4b的混合物对咸水虾有较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14.
钟楚  简少芬  陈东亮  缪剑华 《广西植物》2021,41(10):1746-1754
穿心莲是我国重要的南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在抗HIV病毒、抗血栓、保肝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由于其人工合成困难,通过栽培调控或育种方法增强穿心莲体内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对提升穿心莲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该文综述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与植物发育的关系,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影响,以及近十年来国内外在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在以增强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生物合成和提高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为目标的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1)深入解析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合成通路及关键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机制;(2)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作物栽培学理论深入研究穿心莲生长发育与产量和质量形成的规律及相互关系;(3)揭示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的信号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培养,分为阴性对照组(以正常培养液培养),氧化损伤组(100μmol·L~(-1)的H_2O_2作用12 h),银杏内酯B低剂量组(1×10~(-6) mol·L~(-1)银杏内酯B孵育24 h后,加入H_2O_2作用12 h)和银杏内酯B高剂量组(1×10~(-4) mol·L~(-1)银杏内酯B孵育24 h后,加入H_2O_2作用1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能抑制氧化损伤引起的细胞活性的下降,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内ROS的生成,促进SOD、GSH-Px水平的升高及MDA水平的下降。结论:银杏内酯B通过提高细胞内SOD、GSH-Px含量,降低细胞内MDA含量发挥其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从而为其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和根际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根际真菌共生和寄生植物种子萌发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SL的合成、运输和感知机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理、与其他植物激素的交互作用及其类似物鉴定等,都需要定量检测方法学的辅助.目前,灵敏且高特异性的SL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天名精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天名精全草中分得天名精内酯酮,特勒内酯,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其中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银杏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分化与萜内酯化合物的积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来源于银杏种子胚和幼苗茎的悬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培养物中的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和B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悬浮培养中,细胞聚集而成的细胞团大小、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化、外植体来源都影响培养物中的萜内酯的种类和含量,胚来源的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银杏内酯B仅存在于直径<2mm的小细胞团悬浮培养中,且在<1 mm的细胞团中的含量最高,达0.437 mg /g(DW);而直径>3mm的细胞团悬浮培养物中只含有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相同大小的悬浮细胞团中,胚来源的细胞中萜内酯含量高于茎来源的细胞。  相似文献   

19.
银杏细胞固定化培养及银杏内酯的产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利用银杏 (GinkgobilobaL .)细胞固定化培养方法 ,大规模生产药用成分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可能性。考察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固定化培养细胞生长及发酵液中银杏内酯类成分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 ,最优培养基生长调节剂配比为 2 ,4 D 8 0mg L KT 0 0 4mg L NAA 0 4mg L。优化培养后 ,固定化细胞最高生物量出现在第 1 2d ,为 0 4gDW 瓶。发酵液中银杏内酯含量 :GKA在 2 2d时最高 (2 0 0 μg L) ,GKB在 1 8d时最高 (1 2 2 μg L) ,GKC在 1 8d时最高 (5 0 9μg 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物质蟛蜞菊内酯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CCl4制作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进行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蟛蜞菊内酯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蟛蜞菊内酯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和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SOD活力增强,明显减轻肝组织变性。结论蟛蜞菊内酯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