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贵  张德元  何伶俐  祁凤君 《生物磁学》2009,(13):2465-2468
目的:评价纳米结构Ti/TiN涂层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含镍50.6at%)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为生物医用纳米结构Ti/TiN涂层表面改性的NiTi合金材料生物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不影响基体的形状记忆性或超弹性效应的前提下,采用真空过滤电弧离子镀技术,在NiTi合金表面沉积一层纳米结构Ti/TiN涂层,分别对表面改性前和改性后的NiTi合金样品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和血小板粘附实验,探索纳米结构Ti/TiN涂层对NiTi合金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面具有纳米结构Ti/TiN涂层的NiTi合金无细胞毒性,H9C2(2-1)细胞相容性优于涂层前,细胞形态典型,粘附数量明显大于涂层前。纳米结构Ti/TiN涂层有改善NiTi合金的血液相容性作用,其溶血率从2.1%降至涂层改性后的1.2%,同时,血小板黏附量和聚集程度小于处理前的NiTi合金。结论:纳米Ti/TiN涂层能够显著改善NiTi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下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应用3%TritonX-100对SD大鼠的下颌下腺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将该材料的浸提液注入小鼠体内进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全身反应.将该材料植入Wistar鼠肌内进行体内植入试验,不同时间观察支架材料与组织反应.用传代培养的第2代下颌下腺细胞与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第7 d时进行MTT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体内植入试验2、4、8 W时光镜下表现与对照组基本相似,MTT检测结果,细胞相对增长率为91.66%,支架材料的毒性为0级.结果可见,经3%TritonX-100脱细胞处理后所制备的下颌下腺生物衍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噻吩磺隆的毒性及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鼠、豚鼠及家兔,采用经口及皮肤,粘膜染毒途径,研究其急性毒性。同时有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致突变性研究,了解噻吩磺隆的毒性及致突变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mg/kg,经皮LD50大于2000mg/kg。家兔皮肤刺激试验阴性,轻度眼刺激性和弱致敏性。Ames试验,微核试验及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噻吩磺隆属低毒性农药,在本实验条件下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交联剂京尼平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生物假体和替代物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而这些生物材料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经交联的处理。传统的化学交联剂因其细胞毒性高,生物相容性差而逐渐的新淘汰,一种新型的天然交联剂-京尼平(Genipin)-被应用于生物材料的交联,它不仅能形成稳定的交联制品,还具有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和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5.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腱(humanhairkeratinartificaltendon,HHKAT)材料在体内的可降解性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对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在脊旁肌埋藏不同处理时间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试件F及Z,用正常人发O做对照,分别在2、6、12、24周取材,观察人发角蛋白的降解吸收过程及其周围的组织反应.结果动物植入实验中发现不同时间处理的材料其降解速度不同,其中降解最快的F组在24周已完全吸收,而Z组在24周只有部分降解,O组未见降解.HHKAT及人发在肌肉组织内无明显的炎症排斥反应,随着HHKAT材料的降解吸收,其周围的组织反应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能够被降解吸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其降解速度,是良好的肌腱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来源微粒(APL-MP)的促凝活性、表面组织因子(TF)表达情况、TF在其促凝活性中发挥的作用及分化治疗药物三氧化二砷(ATO)对上述指标有何影响。方法:选取3例初发APL患者,提取骨髓APL细胞,3名缺铁性贫血患者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不同浓度ATO处理APL细胞24 h、48 h、72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微粒。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微粒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微粒表面TF表达情况检测;利用凝血实验比较不同组细胞释放微粒的促凝血活性;应用抗TF抗体抑制微粒促凝血活性实验检测TF在APL-MP的促凝血活性中发挥多大作用。结果:1.0μM及2.0μM ATO能显著促进APL细胞释放微粒。与正常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释放的微粒相比,骨髓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活性均显著增高,0.5μM及1.0μM ATO处理可以有效降低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各组APL-MP经抗TF抗体孵育后凝血时间显著延长。结论:APL-MP的TF表达和促凝学活性均显著增高,并且TF在APL-MP的促凝血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TO能显著促进APL细胞释放微粒,低浓度ATO可以有效降低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复合生物杀菌剂F6.11毒性,采用动物实验法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对复合生物杀菌剂F6-11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家兔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鱼类延长毒性14天试验。结果:复合生物杀菌剂F6—11对小鼠急性毒性LD50〉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小鼠微核试验该杀菌剂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急性毒性试验动物血常规、生化指标及各脏器均未发现异常;对家兔多次完整皮肤及眼刺激反应积分均为0,均属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组动物与阴性对照组无可见不同.试验组动物皮肤致敏反应积分为0,无致敏作用;鱼类延长毒性14天试验无异常。结论:毒理学研究表明,复合生物杀菌剂F6.11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涂层的AZ31B镁合金(HAP/AZ31B)作为植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采用恒电压阴极电沉积法制备表面HAP涂层的HAP/AZ31B材料;判定生物材料的致突变及毒性作用;检测材料表面的腐蚀状况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 HAP/AZ31B材料无致突变作用,对动物组织未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经HAP涂层后的AZ31B材料腐蚀较慢,微核出现率为4.4‰,溶血率为0.25%。结论HAP/AZ31B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有可能成为新型可降解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快速培养高浓度菌液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水华。【方法】首先用Plackett-Burman(PB)法筛选出影响NP23菌浓的3个重要因素KNO3、MnSO4.H2O和K2HPO4,然后对筛选出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值区域里用响应面方法(RSM)来优化NP23菌培养条件,最后用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对NP23菌液投入水体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优化后菌浓达到1013CFU/mL,比优化前菌浓大4个数量级。NP23菌液即使在大剂量下对鱼类也无急性毒性,对鱼类无致突变效应。【结论】研究结果为NP23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粒是血管内皮细胞、组织细胞或血细胞激活或凋亡时形成的亚微型囊泡。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浆及粥样斑块中富含多种细胞来源的微粒,不仅促进斑块的发生发展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凝血异常中起重要作用,可增进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从而迁移到斑块内,吞噬清除内膜下沉积的脂质。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凋亡形成大量微粒,抑制内皮细胞合成释放一氧化氮,加重内皮细胞损伤,促进斑块扩大。微粒表面富含的磷脂酰丝氨酸和组织因子是微粒促凝活性的主要来源,病灶处及循环中存在的大量微粒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时凝血异常的发生。本文将就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凝血异常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