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通过与靶细胞膜的融合感染宿主细胞,研究表明阻断HIV与受体靶分子的结合可以阻止HIV进入宿主细胞,抑制HIV病毒的感染。设计合成了一个包含CD4和CCR5与HIV-1结合的主要功能结构区,及Flt3-L和Mip-3α分子的融合基因,构建了2个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BK-CKR5-CD4/Flt3L-Mip3α (pABK-HIV-MF) 和pABK-CKR5-CD4 (pABK-HIV-MT),在人胚肾293细胞中进行了表达。RT-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融合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获得了正确的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其对于HIV-1的拮抗并靶向树突状细胞 (DC) 清除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HIV-1进攻靶细胞的机制及相应环节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1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流行最广、破坏力最强的病毒。HIV-1分两个步骤特异性地进攻CD4^ 细胞:一是利用表面糖蛋白gp120和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二是通过跨膜糖蛋白gp41使病毒的包膜和靶细胞的质膜发生融合,经过上述步骤,病毒的核心蛋白和遗传物质得以进入人体,然其中进行复制,遇时,细胞膜的稳定性被破坏,细胞的内外环境失去平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HIV-1进攻靶细胞的机制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抗HIV/AIDS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通过包膜糖蛋白gp120与CD4分子结合,以及在细胞因子CDCR4和CCR5受体协同作用下完成吸附和穿入.本文报道从2例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到HIV-1变异株:AD3.v22和AD3.v6,可通过CD8受体侵犯CD8+细胞.  相似文献   

4.
尽管人们已经不太指望单独应用CD_4来对付HIV(艾滋病病毒),但是,将这种受体与细菌毒素相结合时,也许能真正杀死被HIV 感染的细胞。这种命名为CD_4-PE_(40)的融合毒素正在由Upjohn Co.(Kalamazoo,MI)开发,刚刚进入由国家过敏症及感染病研究所(NIAID)发起的临床试验阶段。北卡罗莱那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及Tulane 大学都参加这一项“开放标签”(Open-label)的多种剂量安全性和耐性试验。四个单位共将对50名HIV 阳性病人进行试验。患  相似文献   

5.
反式激活应答(transactivation response,TAR)元件RNA作为HIV-1中的一种非编码RNA,从转录与翻译水平负调控HIV-1的基因表达.同时HIV-1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拮抗TAR RNA的负调控作用:病毒蛋白Tat或细胞蛋白TAR RNA结合蛋白(TRBP)结合TAR RNA后,分别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促进HIV-1的基因表达.此外,TAR编码的miRNA有助于保持HIV的潜伏感染及阻止细胞凋亡.TAR与其它蛋白间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HIV-1感染细胞后的调控机制,寻求新的抗HIV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MT4细胞株感染HIV-1的ⅢB株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我们分别提取MT4细胞及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MT4细胞的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使用Image Master 2D Elite 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获得的凝胶图谱,寻找差异点,使用质谱仪鉴定获得的差异点蛋白质.结果表明感染HIV和未感染HIV的MT4细胞有40个蛋白质点差异,HIV感染后减少的蛋白质点有12个,增多的有28个,通过质谱分析,29个蛋白质得到鉴定.其中HIV感染后下调的蛋白质有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及假想蛋白等;上调的蛋白有肌动蛋白、酶类蛋白、免疫蛋白及假想蛋白等.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宿主细胞感染HIV病毒后有多个蛋白发生变化,可能和HI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关.为了研究HIV感染的机制必须去除高丰度蛋白,针对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共同受体CCR5与HIV gp120的相互作用及相关肽类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于巨嗜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CCR5作为R5嗜性的HIV-1病毒的主要共同受体,可以和病毒的表面糖蛋白gp120相互作用,并由此决定了病毒的另一表面糖蛋白gp41融合构象的形成以及随后的病毒与细胞的膜融合。CCR5在细胞膜上迅速移动,并与其他分子(如CD4和胆固醇)存在相互作用,加速了与gp120的作用。CCR5的这种中心作用已经使其成为抗HIV-1药物研究的很有吸引力的靶点。目前已发现一系列衍生于CCR5的胞外区的多肽、天然存在的蛋白质以及设计的多肽,可干扰CCR5与gp120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8.
HIV-1的表型及其感染的细胞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驰宇 《动物学研究》2004,25(4):363-368
HIV-1的表型分为合胞体诱导型(syncytium-inducing,SI)和非合胞体诱导型(non-syncytium-inducing,NSI)。依据所用辅助受体和感染靶细胞的不同,HIV-1又被分为R5、X4和R5X4型。R5和X4型病毒分别利用CCR5和CXCR4作为辅助受体,而R5X4型病毒可利用这两种辅助受体。在病毒的复制力、细胞嗜性以及合胞体诱导能力上,SI型与X4型病毒一致,NSI型与R5型病毒一致。在HIV-1感染过程中,疾病的发展伴随着病毒从NSI型向SI型、及R5型向X4型的转变。HIV-1的表型影响和决定着HIV-1的感染、传播及AIDS的疾病进程。HIV-1的表型和细胞嗜性主要由病毒gp120的V3区(特别是第11和25位的氨基酸)决定。V3区的氨基酸序列信息,将为预测HIV-1的表型,以及病毒感染后的疾病进程提供生物信息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HIV-1整合酶是由HIV病毒pol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32KD的蛋白质,是HIV病毒复制的必需酶之一,它催化病毒DNA整合入宿主染色体DNA。人类细胞中没有HIV 整合酶的类似物[1],理论上抑制整合酶对人体副作用很小。因此HIV-1整合酶成为继HIV-1蛋白酶,逆转录酶后治疗艾滋病的富有吸引力和合理的靶标。本文综述了HIV整合酶结构,抑制剂的研究以及以HIV-1 整和酶为靶点治疗AIDS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几家公司正发展用可溶态CD4受体预防人体免疫系统缺损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侵染细胞,但现已发现结合于细菌毒素的受体可迅速杀死受HIV侵染的细胞。国际健康协会(Bethesda,马里兰)的研究者已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重组模型,其中细胞识别区域被CD4受体的一部分置换。向未经侵染的人淋巴细  相似文献   

11.
用于治疗艾滋病的可溶性重组CD_4受体已由Genentech生物技术公司生产并开始在美国的3个中心进行临床试验,人类可溶性CD_4是试用于抗艾滋病的第一种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 CD_4是血液中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艾滋病毒(HIV)的受体,Genentech公司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编码哺乳类细胞的CD_4受体的胞外部分的DNA表达而得到可溶性CD_4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GBV-C/HIV共感染可延缓HIV感染疾病的进程,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本研究收集我国安徽省阜阳市HIV血清学阳性的既往献血员血浆标本,对其进行GBV-C感染的检测,研究GBV-C/HIV共感染与HIV病毒载量和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用RT-PCR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在203人中检出GBV-C感染52例,显示该人群GBV-C的感染率为25.6%,男性感染者(35例,67.3%)高于女性感染者(17例,32.7%).分析发现,GBV-C感染与未感染两组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HIV病毒载量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的HIV-1感染者均未接受ART治疗,因而排除了治疗对疾病进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HIV-1感染晚期的献血人群,GBV-C/HIV共感染对CD4细胞和病毒复制水平无显著影响.由于本研究对象中无HIV-1早期感染者,因而不能判断GBV-C在HIV-1感染的早期对疾病进展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病毒受体是引发宿主受病毒感染的主要决定因素。病毒受体是指位于宿主细胞表面能被病毒吸附蛋白识别并与之结合 ,从而引起病毒感染的分子复合物。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是病毒感染的起始环节。而病毒受体与病毒吸附蛋白的结合是有其特异性的 ,即病毒感染细胞具有不同的组织嗜性和宿主范围。1 .病毒受体的本质病毒受体可分为单分子或多分子复合体。从生化角度上来说 ,大多数是蛋白聚糖、脂类或糖脂、糖蛋白 3种类型。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为单纯疱疹病毒的受体 ,多瘤病毒和正粘病毒的受体为糖蛋白及糖脂的神经节苷脂。部分病毒受体是细胞表…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可使被感染者体内CD4细胞数量减少,最终导致艾滋病。关于HIV-1如何杀死免疫细胞的精确机制仍是1个争论的问题。现已知道,细胞凋亡为HIV-1诱导细胞死亡的一个重要机制。HIV可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通过活化作用,同源被感染的细胞的介导,以及CD^8 T细胞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因子在HIV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HIV-1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HIV-1-1进入抑制剂的研究是近年来艾滋病药物研发领域的新热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以CCR5为靶点的新药研发。CCR5是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在HIV-1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CCR5的天然配体,CC类的趋化因子RANTES、MIP-1α和MIP-1β都是极具潜力的HIV-1抑制剂,特别是有关对RANTES的定向设计的研究尤为引人关注,其目的是设计出一种既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而又不引发炎症反应的HIV-1拮抗剂。就RANTES衍生物应用于抑制HIV进入细胞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SHIV)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构建,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疫苗的攻毒实验和抗HIV中和抗体的活性评价.随着研究的深入,SHIV构建涉及的HIV-1病毒亚型也越来越多,如HIV-1 B、HIV-1 C、HIV-1 E等;同时,对SHIV致病性、细胞嗜性和应用的研究也有长足的进步,促进了HIV疫苗研究,并为HIV致病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自从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后,人们对HIV-1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HIV-1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多种机制,例如HIV-1主要侵犯人体以CD4 T细胞为主的表达其结合表位(如CCR5和CXCR4)的免疫活性细胞[1].目前研究者在正常机体内发现多种物质与HIV-1致病有关.例如APOBEC蛋白(人体内主要为APOBEC3G),当HIV-1侵入机体后,该蛋白表达减少,这一过程在HIV-1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些蛋白或分子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HIV-1的致病机制,为治疗HIV感染/AIDS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不同的HIV-1感染细胞模型的构建为AIDS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工具.  相似文献   

18.
被膜蛋白糖基化在HIV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IV感染过程中,病毒被膜蛋白糖基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使病毒粒子具有高度糖基化的表面,帮助HIV逃避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在病毒入侵时,被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并进行一系列构象变化,使病毒粒子顺利地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介绍近年来对被膜蛋白糖基化过程与HIV成熟、感染和逃避免疫应答等方面分子水平作用机理的深入了解,这些作用机理将会有助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和以“糖链为靶”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HIV-1相关肾病是一种能够在未合适地利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加以治疗的非洲裔HIV阳性患者体内产生的肾病。尽管经过多年的广泛研究,人们仍不清楚来自HIV阳性患者的并不表达主要的HIV-1 CD4受体的肾上皮细胞是如何被HIV-1感染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机制来解释HIV-1如何可能感染这些细胞。相关研究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特点,深化对隐球菌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筛选HIV阴性CM患者31例和健康献血员21例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M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分为两个亚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淋巴细胞亚群中B、NK、CD_4~+T、CD_8~+T细胞亚群,CD_4~+T及CD_8~+T细胞的第二信号受体CD28表达比例及CD_8~+T细胞激活标记物HLA-DR、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有基础病CM组B、NK、CD_4~+T和CD_8~+T 4种亚群中位数依次为56×10~6/L、86×10~6/L、218×10~6/L、164×10~6/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23×10~6/L、280×10~6/L、695×10~6/L、521×10~6/L(P值均0.001),同时存在CD_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无基础病CM患者上述4种细胞亚群中位数依次为128×10~6/L、128×10~6/L、567×10~6/L、527×10~6/L,除CD_8~+T细胞计数水平与健康对照相似以外,B(P=0.02)、NK(P=0.002)和CD_4~+T细胞(P=0.03)计数均低于健康对照,其CD_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相似。CD_4~+T和CD_8~+T细胞的CD28表达水平在3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HIV阴性CM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外周血B、NK及CD_4~+T 3种细胞计数可出现同时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