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鳞茎播种后2年生苗喷施不同浓度CaCl_2溶液(5、10、15、20和25mmol·L~(-1)),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为对照(CK),通过测定倒苗率变化和倒苗期地下部分生理特性,探讨外源钙对甘肃贝母倒苗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外源CaCl_2处理均可推迟甘肃贝母倒苗高峰期,有效延长甘肃贝母生长期,从而提高鳞茎产量;各CaCl_2浓度处理的倒苗延迟效应基本表现为15 mmol·L~(-1)20 mmol·L~(-1)25mmol·L~(-1)10mmol·L~(-1)5mmol·L~(-1)CK。(2)不同CaCl_2溶液喷施后倒苗期较CK推迟效应显著,比CK倒苗高峰期推迟3~7d,并推迟3~6d结束倒苗高峰,其中以喷施15mmol·L~(-1) CaCl_2处理的倒苗延迟效应最佳。(3)10~25mmol·L~(-1) CaCl_2处理均可有效增强甘肃贝母倒苗期根系活力和鳞茎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15mmol·L~(-1) CaCl_2处理的倒苗期根系TTC活力最高,鳞茎SOD、POD和CAT活性最强。(4)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aCl_2处理下甘肃贝母倒苗期鳞茎抗性及生活力由强至弱依次为15mmol·L~(-1)20mmol·L~(-1)25mmol·L~(-1)10mmol·L~(-1)5mmol·L~(-1)CK。研究表明,15mmol·L~(-1) CaCl_2为甘肃贝母延迟倒苗期、增强苗期鳞茎抗逆性、提高鳞茎产量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
学科类别及文题期号或妈 植物分类及区系国产贝母属的新分类群··································································……1(19)中国黄省属两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贝母属拾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合科贝母属(Fritillaria)国产种类,自从“中药贝母名实考订”〔植物分类学报15(2):31—45,1977〕一文和中国植物志第14卷(1980)出版以来,相继发表了一些新种,如裕民贝母(F.yuminensis Y.Z.Duan)、中华贝母(F.sinica S.C.Chen)和安徽贝母(F.anhuiensis S.C.Chen et S.F.Yin)等。作者在鉴定和整理有关标本中,亦陆续发现一些新分类群,同时有些种类的划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为此写成本文,以作为对中国植物志百合科贝母属的补充与订正。 1.大金贝母 新种 图1,1—5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在不同海拔的人工种植成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减缓产量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在5个海拔(1 174、1 784、2 371、3 076和3 413 m)开展了野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后,"一匹叶"阶段暗紫贝母萌芽期和展叶期随海拔降低显著提前(P0.05);枯萎期随海拔降低显著提前(P0.05),但高海拔地区(3 076和3 413 m)枯萎期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季长度随海拔降低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在3 076 m最长,为(114.83±3.59)天。暗紫贝母株高和单叶面积随海拔降低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均在海拔2 371 m最大,分别为(11.00±0.70)cm和(7.71±0.87)cm2;鳞茎横轴长和纵轴长随海拔降低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均在海拔3076 m最大,分别为(10.63±0.87)mm和(12.11±0.72)mm。本研究表明,从暗紫贝母生长季长度和鳞茎大小的角度考虑,可以选择在2 371~3 076 m的范围开展低海拔人工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产7种贝母属(FritillariaL.)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浙贝母:2n=24=4m 20 t(1SAT);(2)天目贝母:2n=24 3Bs=4m 20 t 3Bs;(3)黄山贝母:2n=24=4m 20 t(1SAT);(4)宁国贝母:2n=24=4m 20 t(2SAT);(5)窄叶小贝母:2个细胞型,细胞型Ⅰ为2n=25=2m 2 sm 4 st 16 t(1SAT) 1Bs,细胞型Ⅱ为2n=24=2m 4 sm 2 st 16 t(2SAT);(6)祁门贝母:2n=24=2m 2 sm 6 st 14 t;(7)安徽贝母:2n=24=2m 2 sm 2 st 18。t除窄叶小贝母的2个细胞型为“3C”型外,其余种皆为“3B”型。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贝母属植物的核型多态现象显著;同种植物在不同研究中,核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ELSD建立卷叶贝母的"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其中贝母乙素和贝母甲素。以贝母乙素(Peimi-nine)作为内标物建立贝母甲素(Peimine)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因子计算卷叶贝母中贝母甲素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贝母乙素和贝母甲素,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卷叶贝母中"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因此,在对照品缺乏时,"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在卷叶贝母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中得到验证,可以用于贝母类药材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种国产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研究,报道了小白花贝母(F. albidoflora DuanZheng)、川贝母(F. cirrhosa Don)、伊贝母(F. pallidiflora Schrenk ex FischerMeyer)、华西贝母(F. sichuanica Chen)、托里贝母(F. tortifolia DuanZheng)、新疆贝母(F. walujewii Regel)、裕民贝母(F. yuminensis Duan)等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结果显示,7种国产贝母属植物的核型均具有高度不对称性。此外,小白花贝母与已报道的黄花贝母(F. verticillata Willdenow)的核型存在明显差异,提示Flora of China将小白花贝母归并入黄花贝母的分类处理可能并不恰当,二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新疆贝母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对比观察和译照原始文献反复核对查出:国产多轮贝母(黄花贝母)与原始文献描述的F. verticillata Willd.形态差异甚大;经过在该种产地之一的塔尔巴哈台上多年寻找,1987年终于采集到与原文献形态描述相符的多轮贝母原种,从而鉴别出误定的国产“多轮贝母”(黄花贝母)是一  相似文献   

9.
植物学之部现代植物生理学及其发展的远祭·········…… ························……A.几.康尔睡豁夫(9)l期从越冬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气候条件歌 淡北方冬小麦春季灌溉的直耍性…周德超(2。)1期植物受精过程中的某些生理简题……曹宗哭(1)2期歇淡水稻的分豪特性··,··,·········……雷大瑛(,)2期不同播神期和品种对旱直播水稻生长发育的 影响……王利之、王瑛、刘志明、吴公惠(8)2期油风的生物学特性·...··············……蔡希陶(1)弓期激动素···········…  相似文献   

10.
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并比较其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方法:用氯仿∶甲醇(4∶1)混合溶剂提取总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酸性染料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比色的显色条件为p H 5.0缓冲液4.0 m L;氯仿萃取1次,每次2.6 m L;无水硫酸钠脱水用量0.25 g。西贝素在12.24~73.4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1.53%,RSD为2.67%(n=5)。所测生物碱的含量在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种间存在一定差异,除滩贝母和小花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相对较低外,其余6种贝母总生物碱含量在0.589%~0.869%之间,比以往文献测定的总生物碱含量均较高。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精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其总生物碱含量为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组织匀浆法从川贝母鳞茎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CBY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该菌株被鉴定为Fusarium tricinctum。采用生物碱显色沉淀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色谱法对其产贝母生物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tricinctum CBY4能够产生贝母类生物碱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同时利用HPLC-ELSD测定目标生物碱在发酵液中的产量,其分别为0.020 6 mg/L和0.010 4 mg/L。本文首次报道川贝母内生真菌产生物碱特性,该研究表明内生真F.tricinctum CBY4通过液体发酵能够产生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并且具有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贝母辛和贝母素乙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文年  蔡平原 《广西植物》2021,41(9):1450-1456
为探索海拔高度对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叶特征的影响,该研究在岷江上游的卡卡山北坡设置低、中、高三个海拔部位,并在高、低部位之间进行植株的移栽试验,并测定每个部位植株的叶寿命、气孔密度和长度、单叶面积及比叶面积等叶特征。结果表明:(1)叶寿命从低海拔部位的121.3 d,到高海拔部位的108.5 d,缩减了大约13 d。(2)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气孔密度逐渐升高,低海拔部位只有48.5number·mm~(-2),高海拔部位与之相比增加了42.8%。(3)而气孔长度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从低海拔部位的82.4μm到高海拔的71.3μm,降低了13.5%。(4)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都逐渐增加,其中单叶面积由低海拔部位的1.61×10~(-4)m~2到高海拔部位的2.20×10~(-4)m~2,增加了36.6%;比叶面积则由低海拔部位的7.7×10~(-4)m~2·kg~(-1)到高海拔部位的12.5×10~(-4)m~2·kg~(-1),增加了62.3%。(5)另外,同一海拔部位的对照植株和移栽植株之间叶特征并无显著差异;植株在移栽后总是表现出移栽后所在部位对照植株的特点,而没有表现出移栽前所在部位对照植株的特点。综上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暗紫贝母叶特征影响显著,暗紫贝母的叶特征在海拔梯度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虎斑乌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变化和几种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过程耗氧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封闭静水装置,对不同发育时期(12期)的耗氧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不同盐度(21、24、27、30、33)、温度(18、21、24、27、30 ℃)和pH(7.0、7.5、8.0、8.5、9.0)对胚胎4个主要发育时期(受精卵期、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胚胎各个发育时期耗氧率不同,随着发育的进程而增大,受精卵期为0.082 mg·(100 eggs)-1·h-1,而到原肠胚期的耗氧率显著升高,为0.279 mg·(100 eggs)-1·h-1,到孵化期时,耗氧率达到1.367 mg·(100 eggs)-1·h-1;盐度对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和原肠胚期影响不显著(P>0.05),当盐度为30时,4个发育时期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00、0.768和1.301 mg·(100 eggs)-1·h-1;温度对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27 ℃时,胚胎4个发育时期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86、0.806和1.338 mg·(100 eggs)-1·h-1;而pH对4个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受精卵期在pH 8.0时达到最大值,为0.116 mg·(100 eggs)-1·h-1,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内骨骼形成期在pH 8.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81 、0.799和1.130 mg·(100 eggs)-1·h-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虎斑乌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变化和几种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过程耗氧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封闭静水装置,对不同发育时期(12期)的耗氧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不同盐度(21、24、27、30、33)、温度(18、21、24、27、30 ℃)和pH(7.0、7.5、8.0、8.5、9.0)对胚胎4个主要发育时期(受精卵期、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胚胎各个发育时期耗氧率不同,随着发育的进程而增大,受精卵期为0.082 mg·(100 eggs)-1·h-1,而到原肠胚期的耗氧率显著升高,为0.279 mg·(100 eggs)-1·h-1,到孵化期时,耗氧率达到1.367 mg·(100 eggs)-1·h-1;盐度对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和原肠胚期影响不显著(P>0.05),当盐度为30时,4个发育时期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00、0.768和1.301 mg·(100 eggs)-1·h-1;温度对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内骨骼形成期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卵期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27 ℃时,胚胎4个发育时期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82、0.286、0.806和1.338 mg·(100 eggs)-1·h-1;而pH对4个发育时期的耗氧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受精卵期在pH 8.0时达到最大值,为0.116 mg·(100 eggs)-1·h-1,原肠胚期、器官形成期、内骨骼形成期在pH 8.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81 、0.799和1.130 mg·(100 eggs)-1·h-1.  相似文献   

15.
特栽美国植物生理学概况—访美汇报期页 ’‘’‘’“”“‘””·‘·,·······……殷宏章(2):1第十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会议概况- ””‘”’‘’‘’‘’“·”‘’······……崔微(2):G植物生理学的二大先驱者一Saohs和 Pfeffer·······一(日)增田芳雄(2):43中国植物生理学的五十年····,·……汤佩松(3):1综合评述植物组织培养在林业上的应用……史忠礼(1):n作物光合效率与产量的关系及影响光合效 率的内在因子·········”一李明启(2):1水稻生长发育的化学调节技术…王熹等(2):9大气污染的植物伤害诊断…  相似文献   

16.
新疆美丽贝母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咸珍  郑秀菊 《植物研究》1987,7(4):175-175
本文通过轮叶贝母(E.maximowiczii Freyn)在新疆塔尔巴哈台山易地栽培产生的形态变化,确定标本采自同地的美丽贝母(F.amoena C.Y.Vang)应属轮叶贝母。  相似文献   

17.
第1期No。1春蚕到死丝方尽 —缅怀陈旭教授逝世一周年······……t’’··············,··················……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1)Commemoration to the Late Professor Chen Xu(5.Chen)浙江桐庐冷坞栖霞组艇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主要植被类型物候期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物候期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因为物候过程是反映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生态学过程之一, 大尺度植被物候学过程主要以植被的季节动态体现其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过程。基于NOAA/AVHRR从1982年至2006年的双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 依托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对主要植被类型的物候过程进行模拟, 并计算了主要物候现象(包括返青起始期、休眠起始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发生时间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 返青起始期显著提前的植被有温带针叶林(TCF, 0.56 d·a-1)、温带草丛(TG, 0.66 d·a-1)、亚热带热带针叶林(STCF, 0.46 d·a-1)、亚热带落叶阔叶林(SDBF, 0.58 d·a-1)和亚热带热带草丛(STG, 0.89 d·a-1); 休眠起始期显著推迟的植被有寒温带温带针叶林(TCTCF, 0.32 d·a-1)、SDBF (0.80 d·a-1)和温带落叶阔叶林(TDBF, 0.18 d·a-1); 此外, 大部分植被类型的生长季长度都有所延长, 但延长的方式不同: TCF (0.77 d·a-1)是由于返青起始期显著提前造成的; TCTCF (0.38 d·a-1)和TDBF (0.36 d·a-1)是由于休眠起始期显著推迟造成的; TG (0.76 d·a-1)、STCF (0.83 d·a-1)、SDBF (1.40 d·a-1)和STG (1.30 d·a-1)等是由于返青起始期提前和休眠起始期推迟共同造成的。对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 温度对南北样带上植被物候的影响较大, 而降水对物候的影响相对较小, 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的响应各异。在南北样带上存在的热量梯度, 使得整条样带上植被的物候现象也表现出时间梯度, 从返青起始期发生的时间上比较, 从北向南逐渐推迟, 即寒温带植被>温带植被>亚热带植被; 休眠起始期和生长季长度则正好相反, 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温带植被。  相似文献   

19.
华贝亭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家种川产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echuanica)鳞茎中分出一新的甾体生物碱华贝亭(Siechuantine)。其结构由光谱(IR、MS、~1H-、~(13)C-NMR、~1H—~1H Cosy、~(13)C—~1H Cosy和noeds)法推定为1。  相似文献   

20.
《遗传》1983,(6)
第1期 专论谈谈遗传学中若千基本问题三、生物遗传与个休发生(续)李汝祺(1) 研究报告 大肠杆菌cosmid质粒的分离和DNA构型·····一··… ··············一···········……朱以桂陈奎李金照(6) 大肠杆菌抗药性质校R14呼drd3温度敏感突变型的 分离·········……孔祥福郑晓冬聂晶陈新(9)甜瓜新品种—兰甜五号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同工酶分 析··一····一·一吴大康赵宗蕃安旺盛王亚馥(12)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进度的研究…… ..........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