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愈伤组织盐适应过程中的溶质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步筛选获得耐1.0%NaCl的苜蓿愈伤组织(S-1)。比较盐适应(S-1)和未经适应愈伤组织(S-0)在1.0%NaCl培养基上溶质积累的情况,渗透势的下降S-0略低于S-1;S-0细胞变小,S-1细胞无明显变化,含水量S-0比S-1下降多,Na~ 和Cl~-大量积累,S-0低于S-1,K~ 浓度升高,但含量下降,S-0比S-1下降多,脯氨酸和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的增加S-0远高于S-1。对于含盐培养基上S-0和S-1渗透调节模式的差异及溶质积累与盐适应的关系,可以认为增加Na~ 和Cl~-积累是苜蓿愈伤组织盐适应的主要方面,脯氨酸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增加在渗透适应上只起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步筛选获得1.0%NaCl适应愈伤组织。在盐适应愈伤组织中水溶性蛋白和稀碱提取蛋白含量增加,而脂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盐适应愈伤组织水溶性蛋白热稳定性下降;总蛋白抗脱水能力增强。盐适应愈伤组织水溶性蛋白在K~ 存在时,262nm吸收峰增高。盐适应愈伤组织蛋白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Tyr摩尔百分数增加。Lys摩尔百分数减少。 盐适应愈伤组织中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应用IEF-,NEPHGE-和native-PAGE-SDS-PAGE三种双向电泳方法同时证明在盐适应愈伤组织蛋白组分与非适应愈伤组织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外源ABA可使谷子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减缓,使正常胚性愈伤组织在NaCl胁迫下与耐盐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差异消失,脯氨酸含量在无NaCl或1%NaCl胁迫下分别提高140%和9.3%,而可溶蛋白含量均下降,并有新的SDS电泳蛋白质带(90KD)出现,过氧化物酶活性及SOD活性也均增高。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唐古特白刺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低(75 mmol/L)、中(150 mmol/L)、高(300 mmol/L)浓度NaCl处理下其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调节物含量的变化,试图从细胞水平揭示唐古特白刺适应盐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唐古特白刺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在低浓度NaCl处理下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中高浓度下显著升高。(2)白刺愈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各浓度NaCl胁迫下均比对照显著升高,且此效应无浓度依赖性;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低浓度下比对照显著增加,高浓度下显著降低为对照的64%;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浓度下无显著性变化,在中高浓度显著下降为对照的55%和29%。(3)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白刺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除高浓度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约降为对照的87%外,其余NaCl胁迫处理的3种渗透调节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研究发现,白刺愈伤组织在低浓度的盐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性调节作用,因而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但高浓度NaCl胁迫对白刺愈伤组织造成了显著的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愈伤组织, 以药蒲公英叶片外植体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以NaCl为选择因子, 从愈伤组织直接筛选。在选择培养基上, 大部分愈伤组织褐化死亡, 个别褐化死亡的愈伤组织周围有少量新的细胞团长出, 将其转接到新鲜的选择培养基上, 每3周继代一次, 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细胞团。以普通愈伤组织为对照, 发现随着NaCl浓度升高, 耐盐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 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延长持续升高, 而普通愈伤组织对照几乎停止生长, 说明耐盐愈伤组织具有相对稳定的耐盐性。在蛋白水平上, 耐盐愈伤组织与对照愈伤组织差异明显, SDS-PAGE分析显示: 耐盐愈伤组织比对照多出一条34 kD大小的蛋白带, 且30 kD、18 kD左右的蛋白带明显上调。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盐愈伤组织脯氨酸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 耐盐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ase di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 而对照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果说明耐盐愈伤组织一方面通过小分子有机溶质如脯氨酸的方式调节其渗透平衡,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盐分造成的次级伤害。积累蛋白也可能是耐盐愈伤组织调节渗透平衡的一种方式。通过生理生化分析确定我们获得的耐盐愈伤组织为耐盐变异体。  相似文献   

6.
盐适应和非盐适应烟草愈伤组织蛋白质组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基中逐代增加氯化钠浓度方法获得的适应0.5%到1.0%NaCl的盐适应细胞系,与非盐适应细胞系的蛋白质电泳图谱相比,其蛋白质SDS-PAGE图谱中出现了26kD蛋白质,但量不多;此外,40.3和16.5kD蛋白质量增加,其中16.5kD蛋白质增加显著;而33.8和18kD蛋白质则减少。上述16.5,26和40.3kD蛋白质的诱导产生或含量的增加和细胞在盐环境中表现出的适应性相伴随发生,表明这3种蛋白质可能与抗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枸杞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及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用不同剂量60Coγ对以枸杞叶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并将恢复增殖的愈伤组织采用逐步提高盐浓度的方法,直到筛选出耐1%的愈伤组织变异体,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的分析表明:变异体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干、鲜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MDA含量和质膜透性、O-·2与H2O2含量都低于对照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对可溶性蛋白SDS电泳结果表明:耐盐变异体有22条蛋白带,而对照组有21条蛋白带,其中31.3kD、21.0kD、18.5kD带为耐盐变异体所特有,而74.1kD、52.1kD带为对照组所特有,并且73.7kD、67.9kD的蛋白耐盐变异体含量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补血草愈伤组织中渗透调节物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愈伤组织,研究其中H2O2、MDA及渗透性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对盐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的H2O2和MDA含量逐渐显著增加;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在75和150mmol/LNaCl下明显表现为黄花补血草大于大叶补血草,而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程度于相同NaCl浓度下明显呈现出黄花补血草小于大叶补血草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黄花补血草中随NaCl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在大叶补血草中却表现为低浓度(75mmol/L)比对照升高,而高浓度(150和300mmol/L)比对照明显减少的趋势.研究发现,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这些有机渗透性调节物质对盐胁迫的反应特性存在差异,并与其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耐盐突变体小麦后代耐盐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卫星搭载小麦种子为原始材料,利用其幼穗、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对耐盐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后代进行耐盐稳定性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耐盐系后代在土壤高盐浓度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稳定增加,且高于对照系;(2)耐盐系再生植株后代保持较高的K^ /Na^ 比;(3)与对照相比,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带谱中的b2,b3,b5,b7带为耐盐系所特有,b8带消失;(4)耐盐系再生植株后代可溶蛋白电泳带为26条,而对照系为23条蛋白带。其中98kD、75kD、52kD、49kD和32kD为耐盐系的特有蛋白带。而38kD和35kD蛋白带为对照系所特有。  相似文献   

10.
SDS-PAG电泳分析表明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Leucaia separat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LsNPV)的包涵体蛋白由几种多肽组成,其中分子量为32kD的主带为多角体的主要结构多肽。经Sephaceyl S-200柱层析纯化后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证明此包涵体蛋白是一种以疏水氨基酸为主要组成的特异性蛋白。我们发现32kD蛋白对Hela、HLAMP、HICAM等三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用~3H-TdR标记核酸合成代谢的Hela细胞的放射活性证实了这种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